电视地面频道民生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

肖献松
【摘 要】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人文关怀,作为党的宣传喉舌的电视新闻媒体,更应当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然而,以民生新闻报道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地面电视频道,在人文关怀的认识和实践中却存在误区。在新闻报道中正确展现人文关怀,既符合受众心理,也有利于新闻媒体自身社会功能的实现,是一个“双赢”的抉择。
【关键词】地面频道 电视新闻 民生新闻 人文关怀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这是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的新名词。作为党的重要宣传阵地的电视新闻媒体,如何在新闻报道中,自觉的与党的思想政治路线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实现电视媒体特有的人文关怀,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性发展思路,是当下电视媒体应当迫切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在电视新闻报道一线工作的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人文关怀与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
什么是人文关怀,不管是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还是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两者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就是对人的尊重。除了对人的社会价值的尊重外,人文关怀更强调对人的人格尊严的关怀。
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一直担当着人类文明和文化宣扬的重要角色。电视新闻报道在选材、采写、制播过程中,应当始终秉持人文关怀:尊重人的个体存在、肯定人的物质需要、关怀人的精神存在,新闻报道的整个过程都要以人为本。①
二、当下电视新闻报道存在的人文关怀误区
1、新闻报道过于琐碎,流于生活的表层
纵观国内的地面电视频道,新闻宣传的主阵地均以“民生新闻”为主导。比如安徽公共频道的《新闻第一线》,河南都市频道的《都市报道》,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的《现场》等等。不过,看似平民化的电视民生新闻,却越来越流于生活的表层,呈现出琐碎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新闻的题材方面,张家长李家短,堆砌琐事,停留在生活的表面;新闻的电视语言叙述上,生硬而缺乏活力,杂乱而缺少美感。
民生新闻要求新闻符合普通大众的生存需求,贴近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然而“新闻性”才是判断事件和人物的根本。新闻要传递信息,消除人们认知上的不确定性,没有信息价值就不能成为新闻,这一点毋庸置疑。
2、高高在上的偏见性关怀
在众多的民生新闻节目中,普通百姓成为“主角”,然而,新闻报道中并没有展示出他们身上应有的光环,替代的是他们的灰暗、无知、贫困、迷茫等等。究其原因,恰恰是电视人高高在上的先天优越感。弱势群体在社会地位、物质占有上处于劣势,但是从人格上看,他们并不比其他人矮半截。人文关怀的原则是要看新闻报道是否以尊重而不是同情的态度对待每个被报道的人。
3、人为的无节制的煽情
什么最能打动人?唯有人类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如果能让观众主动打开心扉,新闻节目更容易将所要传递的信息传达给观众。但是这种“感情”因素如果被无限放大和使用,就会导致做作和煽情,人文关怀也会变了味。②曾经有一段时间,不少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大量出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和事,包括身体残疾的、第三者插足的、同性恋的、患有艾滋病的等等,类似社会弱势阶层的人群。
曾经有媒体专门针对失足的卖淫女做过一期节目,虽然内容展现的都是她被逼无奈背后的一万个理由,但是,如此煽情的目的是什么呢?
4、媒体职能的错位
民生电视新闻在帮助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不少媒体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正确位置。新闻媒体应当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应当充当政府和群众之间桥梁和纽带,但是,这并不是说媒体可以“一手遮天”,可以打着为百姓办事的大旗,为所欲为。
城市化过程中,肯定会牵涉到少部分群众的利益,他们的房屋会被拆迁。但是,如果拆迁本身合法合理,拆迁行为依法依规,少部分人就应当顾全大局,积极配合。然而,少数电视新闻在报道过程中,却一味地放大了“钉子户”们的利益,完全不顾这些“钉子户”的诉求是否有法可依。于是,这些“钉子户”们借助媒体的力量,获取了本不该属于他们的利益。表面上看,媒体的报道似乎力大无穷,然而,这样的力量是可怕的,它的坏榜样的作用更是贻害无穷。
三、电视新闻报道人文关怀错位的原因
1、媒体从业者认识上的不足
造成电视新闻报道人文关怀错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媒体从业者认识上的不足,多数人简单地认为“平民化”就是“人文关怀”,报道中有普通百姓的身影就是民生新闻,就有了人文关怀。然而,他们所表现的都是普通百姓的弱势和痛苦,他们看到的只有普通百姓的泪水。我们常常在电视新闻中看到这样的报道,某个农村贫困家庭,花样年华的孩子却患上了白血病,天文数字的医药费带给一家人的只有痛苦、绝望和泪水。然后媒体装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用直白的文字呼吁社会上的好心人伸出援手,帮助这个苦难中的家庭。这样的报道看多了,你还会感动吗?你还会伸出援手吗?
越是处于困顿中的人,越是能迸发出人性坚韧执着的光华。患上白血病的农村孩子,脸上依然绽放着灿烂的笑容;他的父亲每天工作18个小时,打4份临工,在为孩子赚取医药费;而孩子的母亲,在病房里也从未放弃过让她的孩子读书认字,希望病好的将来,她的孩子还可以用知识改变命运……这些才是镜头应该关注的,这些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
2、收视率逼迫电视民生新闻急功近利
媒体白日化竞争的当下,判断一档民生新闻节目的好坏,不是看老百姓的口碑,不是看节目内容是否具有价值,唯一的标准就是收视率是否名列前茅。激烈的收视率竞争,让很多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无法静下心来做有价值的新闻,普遍患上了“狂躁症”,急功近利。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新闻内容选材上,大量充斥色情、凶杀、暴力、婚外情等。往往整档一个小时的新闻看下来,没有一条正能量的内容。
“网上虐猫事件”曾经轰动一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虐猫当事人大加责骂。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网络和电视对虐猫过程未加任何剪辑和模糊处理的报道方式,实际上也充当了又一次施暴的共同参与者。那些血腥的画面,通过网络和电视反复“直播”,实际上也是对受众心理的一次次蹂躏。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媒体更应该恪守道德底线。不能为了追求收视率而渲染血腥和暴力,不顾受众的心理承受力,也让媒体自身成为“冰冷的看客”。
四、电视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1、真实展现普通人的生活境遇
2013年9月起,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在多档新闻节目中推出《热线1+1探窗口》子栏目。该子栏目以暗访、回访的手段,以“1+1”电视媒体介入客观记录观众办事过程中的实际遭遇,直击政府服务部门和窗口单位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这样的“帮忙”形式,既解决了观众的实际困难,又真实展现了政府服务部门和窗口单位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百姓的强烈反响,已有多条节目被网络和平面媒体转载。《热线1+1探窗口》已经成为公共频道新闻节目的标杆。
《热线1+1探窗口》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窗口服务单位的个别工作人员或者负责人被曝光在镜头里,或是因为我们的曝光让他们受到了应有的处罚。真正打动人心的是,我们的镜头真实记录了办事群众,为了一件关系切身利益的事情,一次次走投无路,一次次徒劳无功之后的无助和挫败感。正是这样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生活境遇,强烈地震撼了观众,并取得了他们的认同。
2、客观揭示普通人的内心世界
电视新闻报道不能缺少正面宣传和先进典型的报道,然而摆在媒体面前的是残酷的收视率的竞争,如果电视新闻一味地说教,不仅报道对象不买账,电视观众的“无情之手”更会不加思考地换频道。
正是因为“收视率”这根指挥棒的存在,新闻工作者才更应该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报道对象,在“三贴近”方面做足文章。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连续7年打造以“心动”为统领的“安徽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与多数新闻人物评选不同,这一活动的视角突出“平民英雄”,这些普通小人物虽然并无多大的政治价值,但他们或立足平凡岗位,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或是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用平凡的壮举,践行友爱与正义。这些扎根于生活底层的“小人物”身上往往迸发出最质朴、最动人的人性光华。每年的“心动人物”评选中,我们常常因为这些“平民英雄”心动不已。
大义父亲胡文传、最美洗脚妹刘丽……这些平凡的人物不仅成为安徽年度新闻人物,更成为“感动中国”的典型。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从他们的被尊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的尊严和价值。该节目播出至今,不仅成为公共频道最有品质的新闻行动,每年也被安徽卫视作为年度新闻盛宴,上线在全国播出。民生新闻的创作要实现人文关怀的理想,就应该在关注社会现象的同时,把目光聚焦到普通人的人格魅力上。
3、通过深度报道满足普通人对真实的需求
近几年,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电视新闻拥有了更加巨大的社会容量和“记录生活”的视觉影像功能,尽管新媒体的强势介入民众生活,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而强有力的冲击,但是短时间内,电视媒体的主导地位依然不会动摇。③因为电视媒体比之网络,不仅能告诉受众“是什么”,更能告诉观众“为什么”。这就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魅力。
2014年初,公共频道的新闻热线频频接到农村村镇观众的投诉电话,反映农村自来水卫生状况无法保障,公共频道做过多期个案报道,涉及芜湖、六安、阜阳、淮南、滁州等全省多个市县。对于这样带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我们的报道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不能停留在“一事一议”的层面进行报道,而应当追究事件背后的历史背景、形成原因、解决之道,我们要找出更为长效的预防、应对机制。这样的报道才能吸引观众,让观众成为节目的忠实粉丝。□
参考文献
①王海柳,《解读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多重意义》[J].《兰州学刊》,2004(4)
②杨慧林,《论民生新闻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及影响》[J].《新闻知识》,2011(3)
③王晖,《新媒体格局下如何壮大主流媒体》[J].《新闻战线》,2011(11)
(作者: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新闻午班车》、《新闻第一线》节目主编)
责编:周蕾
相关文章!
  • 数字化转型对传统出版企业竞争

    【摘要】在出版行业受到数字化浪潮冲击的当下,出版企业如何结合优势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型,如何利用数字化打造自身品牌,已是摆在每个出版

  • “社会性重大突发事件”的媒体应

    王东林<br />
    重大突发事件可分为“灾害性重大突发事件”(无人为因素)和“社会性重大突发事件”(有人为因素)两大类。“灾害性重大突发事件”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图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启动2016年度“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该计划将对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实现版权输出且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