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于内出于外,穿越于其间

    郭影强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黑天鹅屡屡降临的一年。疫情隔离之下,信息技术对在线教学的支持得到了现实的验证。复学之后,学生又重新回到传统课堂空间进行学习。网络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似乎又回到了平常状态的波澜不惊里。

    我经常回忆起去年和一位鄰居小朋友交流的片段。小朋友读六年级,3月份隔离在家通过网络上课的时候,我遇到他,问他用网络上课是否开心,他的回答是不开心,因为上课效果不好。5月份复学后,我又遇到他,问他在学校和小伙伴一起回到课堂和操场是否开心,他的答案还是不开心,因为作业太多个人太累了。由于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得力,我们的生活和教育受到的冲击,很多影响都要深层次去分析,才能理出一些较为清楚的思路,单凭简单的碎片情节是无法清晰呈现的。正如有网友所言,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天天在见证历史,却无法描述在见证怎样一种历史。

    在探讨信息(技术)系统对社会的影响时,我和学生探讨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信息系统,如从教室里的黑板和数字投影系统,到慕课网站平台,再到如腾讯会议和钉钉等社交软件支持的任意互联网课堂,大概可以看出,从清晰的单一工具,到复杂的系统工具,到复杂的工具化系统的演化脉络。这样的系统,我们本已“入乎其内”,似乎能够自由穿梭,然而,不聚焦到以“信息处理”为流程的活动过程维度,未必能够描述出清晰的框架和脉络。苏东坡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清楚一个复杂的对象和一件甚至一系列复杂的事情,需要跳出来,“出乎其外”来获得一个全局或者旁观的视角。

    信息技术课程里的师生,不是单纯的使用者,也不是单纯的研究者。信息技术学科,好比一个风景无限的山水与人的世界,站在一个静止的点上看风景,能否看出风景各种凸凹的层次来,取决于经验性的眼光,更取决于技术现象背后的概念深度。从数据到大数据,从工具化处理到编程进行的自动化处理,再到智能算法支持的智能处理,带着观察和验证的头脑,在问题探究和解决过程的位置和视角转换中,获得头脑和具身的丰富认知。

    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需要一个穿越其间的过程视角。

    在携信息技术前行的穿越历程中,工具提供了操作切入口,待解决的问题或者待制作的产品,提供了思维发生的切入口,而技术规则的作用在于提供了思维的空间。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问题解决,接下来是构造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再接下来延伸出蕴含技术的社会文化新变化和新面貌。从计算机的应用到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的应用,普通人得以更方便地切入数字信息技术的生活。人们在网络上购物、娱乐和上课,寻找风景似的穿越演变为日常生活场景的自由行走。

    在这个变化中,技术呈现了自己的传播特点,如在中心和边缘间穿梭、在离散和连续间转换、在分散和聚集中交替等。对这些变化进行概念与命题探究,探究现象、概念、技能;在对问题、命题和思想的描绘和澄清中,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身影是否能慢慢形成呢?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穿越于其间,开始新的一年。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面批作文,让学生真“动”起来

    摘 要:无论写出哪类作文的学生,教师都要付出很多的时间、精力和耐心进行面批,帮助学生在一次次修改中提升能力。关键词:初中写作;面批;

  •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

    陆一香【摘? 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以生本教学为原则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