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角度看书籍装帧的审美追求与符号价值

    房丽娜

    摘要:所有的文化产品都带有符号性,这是由我们所处的这个符号消费和视觉文化时代所决定的。立足于本体论角度,可以将书籍装帧视为一种符号,并且这种符号是拥有双重统一性的,即形式与内容双方的统一和大众化与艺术性双方的统一。所以本篇文章就从其本体论角度下来探讨其审美价值及符号意义,旨在揭示书籍装帧中所存在的误区,寻求针对书籍装帧更好地设计对策。

    关键词:书籍装帧 审美追求 符号价值

    引言

    书籍装帧是具有限制性的,矛盾和统一性是它的本质特性。作为印刷品,书籍装帧既是一种印刷文化,又同时是一种视觉文化,虽然视觉性是它的重要特征,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不免在存在辩证性的视觉性问题。

    一、书籍装帧的审美追求与符号价值

    (一)审美追求

    裝帧设计作为一种艺术门类还是较为独立的,只有通过精美的艺术效果才能够让观赏者感受到美感。不过,仅仅追求形式美感是远远不够的,装帧设计需要追求的应该是外在形式以及书籍内容的整体美感。书籍内容是书籍装帧形式的引路者,而书籍装帧设计又服务于书籍内容,所以设计要求就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装帧设计形式一定要以简洁单纯而不是拖沓冗长的形式充分传递书籍内涵,但是简约并不意味着内容的简单,故简约之美应该是简单明快的。

    在现代社会中,读者对书籍所展现的审美追求的突出特点就是形式美感,这同时也是社会视觉艺术需要。立足于审美的特征而言,书籍所展现出的美学趣味才更加引人注目。书籍内涵与形式美感的统一也是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完美结合。那么具体而言,书籍的美学趣味一般体现在外在的书籍设计特征,并且表现形式一定要富有感染力和创造力。通过简单的艺术处理是远远达不到书籍设计形式的美感的,而是要与之不同的构成因素充分进行融合才行。一般而言,人通过视觉活动进行-审美认知,而书籍就是人们的审美对象。优良的装帧设计一定需要体现出书籍形态的整体结构以及秩序之美(图1),再者就是书籍形式要符合大众审美要求,同时还要将内容与材料充分结合起来。

    (二)符号价值

    而从理论上而言,装帧风格有直指符号形式所含有的话语权。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只有通过符号来表达含义才可以达到展望和回顾的目的,这是因为借助于符号可以得以区分并在意识中所固定,只有在这些条件下才能形成概念。对书籍装帧来说,有些风格被具体地命名了。人们的潜意识里以及形成了这些专有名词的含义,所以一眼就能够将他们从浩如烟海的设计中分辨出来。思维通过对专有名称进行吸纳所以形成固定的视觉经验,这就是书籍装帧的符号信息在向读者发送的邀请函。

    装帧风格的符号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个视觉元素。虽然特定的象征意义是不可能赋予书籍具体的装帧形式的,因为根据人的个体性观念而言,这些元素中所含有的符号也是不同的,甚至在相同的外在环境之下,不同的人也会因为自己心理感受的不同而感受到不同的符号意义。比如在传统的观念里,圆形代表着圆滑,矩形意味着规矩,这些都是固定在人们潜意识里的观念。但是依据《神曲》封面设计为例(图2),压抑的黑白色调衬托着画面上的人物,苦难挣扎的民众与优雅悲悯的神祗成为封面上鲜明的对比,带来一种冷峻与神秘的感官体验,从而将书籍装帧形式与书的内容合二为一,引起读者在阅读内容之后的共鸣。从审美心理学而言,因为其所述内容都是严肃神圣的,所以在封面审核及中的任意形状所象征的内在意义都是一种高度的抑制以及沉默与沉思,所以它所展示出来的就是跟书籍内容高度相符的符号意义。

    二、本体论视角下的书籍装帧市场现状

    (一)形式与内容缺乏统一

    书籍装帧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品,因为它的形成和创造多是在一定的限制之下完成的。曾经的一位书籍装帧艺术家指出,装帧设计既要遵守纪律又要进行疯狂想象。这是因为书籍装帧设计是需要在一定的限制之下发挥最大的想象才能完成的,在整个过程中要依据图书内容以及性质门类等特点来进行操作,比如对于古文以及少儿读物的装帧形式就是完全不同的。

    不过我国大多数的书籍装帧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大多数的创作者在书籍装帧的过程中完全被限制在特定的格局之中,而没有发挥其真正的想象力,使得最终的创作成品沦为了书籍内容工具性的载体,尽管不会经常出现一些十分荒诞的书籍装帧,不过也没有很多真正的书籍装帧艺术品。书籍内容与其装帧设计形式上的缺乏统一,使书籍难以体现自身的特色,从而更好地在市场上寻找自身的价值定位。作为设计的重要形式之一,装帧设计不仅承载着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重要作用,同样也为促进消费、拉动图书经济做出着重要的贡献。纵观我国目前的书籍市场,设计审美价值庸俗化,书籍内容与装帧设计剥离现象严重,很多书籍装帧设计者根本没有深入理解图书的内容,仅从书名上妄加判断,造成了书籍装帧设计形式与书籍内容的分歧。

    (二)大众化与艺术性存在偏差

    大众文化因为普适性受到了广泛指责,经过长期的实验证明,只要是目的在于拥有大份额市场以及大量拥护者的文化产品必须摒弃自己的棱角与特点,如若不然,可能会对一部分人群产生排斥性,很多书籍装帧以此作为自己毫无风格的借口。并且一部分有着急功近利思想的出版者固执地认为艺术性作品就是孤独且难以被轻易品读的,所以他们认为那些大众口味的艺术性作品就是缺乏审美需求并且难以入眼的。这种绝对的观念往往带来了书籍装帧的局限性,因为每个人审美的需求是不—样,在整个书籍装帧的审美领域都是存在差异性的。

    在审美需求愈加多样化的今天,大众文化与艺术性之间的沟壑不再像之前那么明显,反而呈现了一种相互交融、共同促进的趋势。然而从市场上目前的书籍装帧设计看来,很多设计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以“艺术性”为标签的书籍装帧刻意显示其高山白雪、曲高和寡,在整体设计中过分凸显了强烈的个人意识,并不考虑受众的情感与审美需求;而以“大众化”为标签的书籍装帧设计则完全忽视了消费者的审美高度与思想意识,刻意寻求粗浅甚至低俗的装帧风格。大众化与艺术性强烈的两极分化阻碍了书籍装帧设计的进步,成为了目前书籍装帧领域的困境。

    三、本体论视角下的书籍装帧设计对策

    (一)审美价值与书籍内涵并存,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把书籍装帧外在形式与书籍的文字内涵联合起来,即将书籍装帧形式与书籍的文字部分联系起来。不过书籍内容的文字是一种思想上的语言,它是一种语言和视觉艺术。所以,书籍装帧的本质就是把作者思维语言转变为具体的空间介质,也就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以书籍的形式所体现出来的作品。装帧的作用就是将书的物质形式和内容形式联系起来,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即缺少形式内容或是内容形式都不是完整的装帧。只有拥有这两点的书籍装帧才是优良的装帧,而好的书籍装帧作为一种视觉思维,能够帮助读者把握书籍的精神内涵。书籍装帧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整个书籍装帧过程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没有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整个装帧的结果就是空泛且没有内涵的,是绝对不会达到艺术品的境界的,充其量可视为一种消耗品。

    在设计书籍整体形态之时,首当其冲的是要表达设计意图,再依据书籍内容进行外貌形式的设计,从整体到局部。但是必须保证整体和局部具有协调一致性。要求要完整有序但是要有所变化,致力于给读者带来韵律美感。同时在设计书装整体时,要通过艺术设计的眼光来看待书装的技术设计,设计家需要力求于满足读者的物质需求以及精神享受。同时艺术性是书籍装帧的根本属性,而艺术性又表现出了书籍的形态美,我们在书籍装帧的细节之处能够看到体现在设计中的情感,从而感受到美的享受。比如设计大师吕敬人在为著名传记《梅兰芳》(图3)进行装帧设计时,从书籍装帧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出设计者对书籍内容与装帧形式的巧妙构思。书籍封面简洁明了,文字布局合理,封面内容以梅兰芳的经典扮相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值得一提的是,从书的侧面看去,集合在一起的书页巧妙地形成了梅兰芳本人的图像,将“人”与“书”通过设计的方式融为一体,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二)艺术性与大众性共生,发掘现代审美需求走向

    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所带来的就是不断增多的书籍数量以及种类,这也就意味着书籍已经越来越容易被人们所得到,于是原来书籍所含有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之间的关系逐渐趋于平衡。在注重实用功能的基础上,人们有着越来越强烈的审美需求,同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理解,所以审美需求更加趋向于多样化,所以差异性在个性化审美心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应当明确的是,高尚流水的艺术与下里巴人的大众文化并不相互排斥,在精神文明高度进步的今天,它们常常在共生中获得相互的促进和升华。书籍装帧设计中,应当注意,避免过于明確地划分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的沟壑,设计者应当与时俱进,在是市场需求的潮流中寻找艺术与大众的结合点。现今各式各样种类的书多如牛毛,但是真正能够符合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审美的书还是较少的,这类书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装帧风格,还需要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比如小资阶层的读者所选择的书一般讲究的是优雅和品位,如《挪威森林》(图4);而一些从事商务工作的阶层所选择的书一般是倾向于简洁以及逻辑性,如《MISBEHAVlNG》(图5)。

    (三)个性与共性并行,用创新追求时代潮流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所以的装帧形式对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吸引力,而成功的设计不仅需要有足够的购买人群,还需要依靠自己的艺术性跟读者产生共鸣,让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书籍内容和设计家的理念以及修养。这就要求艺术家要培养自己的健康审美需要,甚至还要清楚自己所含有的个性特点以及优缺点。

    一般而言,个性化就是要与众不同,而书装个性化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的,首先需要反映书籍内容特色,再者要依据设计家的艺术风貌来进行符合书籍风格的书籍装帧设计。比如,现今的书籍装帧设计十分注重民族性以及传统特色,但是不代表是简单的盗用,而是要以创造性形式展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民族文化精神与大众审美意识相互联系起来。时代在逐渐发展,很多书籍装帧设计逐渐变得夸张大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设计没有美感而言,因为它是符合时代特点的,还能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效应。虽然审美对象最开始是始于好奇心驱使,但是却在夸张的装帧下看到了书籍的艺术性和独特性。人们的审美追求无疑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但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冲击之中,一些固有的特点和条件还是不能够被轻易改变的,比如不管装帧的形式和风格怎们改变,其本质所要的内容与装帧形式的统一是不能够被改变的,这也是书籍装帧审美追求的需要。

    虽然科技发展给装帧用材以及印刷工艺带来了创新,甚至不断发展也为创作者实现创意提供了可行的手段和潜能。所以图书的大量出版是基于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而产生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数量的剧增并不意味着质量的飞跃,我国的书籍装帧水平仍然没有得到本质的发函。书籍装帧观念还是较为肤浅,仅仅是将其视为书籍内容的载体,而不重视到人们的审美需求。并且人们也没有意识到作为视觉符号的书籍装帧所富含的象征性价值。立足于本体论的角度看待书籍装帧的审美追求与符号价值,我们就能够发现书籍装帧的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本文在本体论视阈下提出的书籍装帧设计对策,能够为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助益。

相关文章!
  • 区域重力异常值的交叉点平差实

    (上海市测绘院 上海 200129)<br />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两种不同的交叉点平差计算方法,从原理上说明了具体的计算流程,并结合具体的实

  •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探究

    过馨露<br />
    摘 要:人工智能涉及的技术繁多,应用领域广泛。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思想是为训练集找到一个优化的拟合函数,用以对数据进行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