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s背景下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内容设计研究
摘 要:文章从MOOCs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方式中寻求启示,从课程内容的分解与视频表征两个方面探索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内容设计问题。在课程内容的分解方面,提出借鉴软件工程中的模块化思维,强调知识点的强内聚与弱耦合。在视频表征方面,提出在综合考虑知识点的特征与教师教学风格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视频形式表征相应的知识点。
关键词:MOOCs;精品视频公开课;内容分解;视频表征
在传播和共享课程知识方面,视频类教学资源逐渐受到教育界和商业界的高度重视。然而,视频类课程常给学习者留下固化呆板的印象,并屡遭诟病。比如,头像搬家、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轻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缺乏协作学习的设计等。然而,MOOCs背景下的视频课程教学风格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大头像式的刻板讲授,将学习者引入情境,给学习者营造出了一种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有鉴于此,MOOC的出现被描绘成“一次颠覆性的教育变革”[1],“为促进学习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2]。可见,视频类课程并非没有生命力,而需要基于先进的理念,理性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设计。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研究成果较少。本文拟从MOOCs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方式中寻求启示,从课程内容的分解与视频表征两个方面较为系统的、专门性的探索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内容设计问题。
1 视频公开课的内容分解策略
传统视频类课程的内容设计通常以“一堂课”作为单元,视频时长通常为50分钟左右。而MOOCs时代更青睐于短小的、模块化的微视频。Philip等的研究表明,“教师应将视频分割成若干片段,最好不要超过6分钟”[3]。这样做有两个理由:(1)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中断的时代”,随时被打断,时间的碎片化越来越强,因此,短小的视频更符合当代人的生活境况;(2)短视频可能包含更高质量的教学内容,简洁地解释一个概念或知识点往往需要周密的计划,因此较短视频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其长度上,更是因为它们有着更好的教学设计。有鉴于此,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便是精品视频课程内容的分解和关联策略。也就是说,如何将课程内容分解成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又如何关联和聚合这些知识点以保证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对此,软件工程中的模块化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选择的思路。
1.1 软件工程中的模块化思维
在软件工程中,模块是指独立命名,可独立访问的具有一定功能的一段程序。而模块化设计思维是按规定的原则将一个大型软件划分为一个个较小的、相对独立但又相关的模块。每个模块可以独立开发、测试,最后组装成完整的软件。为了衡量模块的相对独立性,软件工程提出了模块的内聚(Cohesion)与模块间的耦合(Coupling)两个标准。内聚是一个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相关联程度的度量,它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一个好的内聚模块应当恰好做一件事。耦合是模块之间依赖程度的度量,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软件工程的模块化设计追求强内聚与弱耦合。因为强内聚与弱耦合的系统具有更好的重用性,维护性和扩展性,可以更高效地完成系统的维护开发,持续地支持业务的发展,而不会成为业务发展的障碍。
1.2 模块化思维与课程内容的分解
基于软件工程中的模块化思维,视频公开课的内容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2.1 将课程分割成主题单元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以及自己对于内容的掌握来切割课程,形成若干以主题单元为单位的“大模块”,这些“大模块”能独立且完整地传达一个概念或主题(强内聚),且“大模块”之间能承先启后(弱耦合)。
1.2.2 思考和设计主题单元的结构
继续分解每个主题单元所要表达的概念或主题,形成若干以知识点为单位的“小模块”,且要明确“小模块”之间的关系,是层次关系、前驱关系、关联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尽量做到“强内聚与弱耦合”。一般来说,强内聚会使教学内容更加聚焦,满足后期将其“映射”成短视频的需要。但是如果过分追求内聚性程度则会导致模块数量众多,使得整个主题单元十分零散,缺乏整体性。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划分。
1.2.3 为主题单元设计活动与作业
一个主题单元可能会有测验、资源补充、讨论等目标,为这些目标提供适合进行的环境,且应尽量使每个主题单元的环境配置是相似的。
在對视频公开课的内容进行分解和整体设计时,为保证有序、完整与合理地开展工作,可以参照视频公开课的内容信息单,如表1所示。
2 内容的视频表征设计
接下来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视频表征设计,即如何将分解后的知识点以短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
2.1 各类视频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MOOCs背景下的短视频摒弃了传统视频课程的头像搬家模式,在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包括:实物演示、课堂实景、人物+PPT、动画、专题采访、书面板演等。这些视频形式各自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风采,如表2所示。
2.2 视频表征方式的选择
一般来说,视频公开课教学内容的视频表征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两个要素:知识点的特征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知识点的性质不同,采用的视频形式就会有所区别。只有在认真分析知识点的特点以及各类视频表征特点的基础上,才能选择最优的视频形式,表征相应的知识内容(具体可以参考表2内容)。另外,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进行教学内容视频表征设计的时候必须加以考虑。比如,有的老师讲课条理清晰,逻辑性较强,那么,“人物+PPT”的视频形式就可以充分展示其教学的思路和逻辑;又如,有些老师讲课很有气场,如同话剧演员,对于这种老师,最好采用外拍方式,充分发挥其特长;再如,还有一些老师善于启发学生,对学生的回答步步追问,那么,课堂实拍无疑是这种老师的最佳选择。当然,各种视频形式完全可以混合起来使用,以更加立体地表征知识点。
3 結语
在技术平台标准化的情况下,视频类课程的内容质量成为关注的焦点以及面临的挑战。因此,内容设计即将成为或已经成为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聚焦点,它不仅关系到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评选与评价,更是影响精品视频公开课实践应用。文本所提出的视频公开课的内容分解策略与视频表征设计,可为当前设计和开发此类资源的人员提供指导和借鉴,有利于规范和明确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设计和应用,提高资源的可用性,进而促使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项目名称:MOOCs背景下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内容设计研究;项目编号:JG01715JX100。
作者简介:张刚要(1978— ),男,江苏新沂,博士,副教授。
[参考文献]
[1]KOVANOVIC V,JOKSIMOVIC S,GASEVIC D,et al. What public media reveals about MOOC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news report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5(3):510-527.
[2]KELLOGG S,EDELMANN A. 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 for educators(MOOC-Ed)network dataset[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5(5):977-983.
[3]GUO PJ,KIM J,RUBIN R. How video production affects student engagement: an empirical study of MOOC videos [J]. ACM Conference on Learning,2014(2):41-50.
Abstract: This article seeks inspiration from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organization of MOOCs and explores the content design of high quality video open courses from two aspects of content decomposition strategy and video representation. In the aspect of content decomposition, we put forward the modular thinking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emphasizing the strong cohesion and weak coupling of the knowledge point. In the aspect of video representation, we propose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video to represent the corresponding knowledge points on the basis of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nowledge points and the teaching style of the teachers.
Key words: MOOCs; high quality video open courses; content decomposition; video repres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