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学研究视域下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意义
摘 要:基于实证主义研究视角的质性研究方法,自引入中国社会科学知识界以来就取得了较好研究进展与学术成果。这对于新时期人文学科体系下中国艺术学科的学术研究、研究质量提升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本文在介绍质性研究方法的同时,分别从学科建设、艺术创作规律、艺术作品内涵以及艺术鉴赏能力四个方面论述了其应用于中国艺术学研究的意义及未来前景。
关键词:质性研究;研究方法;中国艺术学;艺术研究;应用;意义
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学派”人类学研究传统,自20世纪90年代被中国学者系统介绍至国内后,便引发了国内社会科学界的持续关注。作为一种客观事实,质性研究方法逐渐成为学术界从事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们所了解和采用的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的学术研究方法。相较而言,国内人文学科领域有关此研究方法的探讨、介绍以及如何应用的文献记载并不充分,且尚处于发展阶段。艺术学界内也呈现同样境况,系统阐述质性研究方法在艺术门类中的运用尚未开始,质性研究方法在艺术问题研究中的运用尚未得到学术层面的关注,质性研究方法如何应用到具体艺术专业领域,对于许多艺术学研究学者们来说仍属亟待开拓深入的领域。
1 质性研究概述
作为舶来品的一种学术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被介绍和引入中国学界的过程中存有多个与之对应的翻译版本。人类学领域称其为“文化人类学方法”,社会学领域又称其为“定性研究”,国内学者们曾先后将其翻译为“定性研究”“质性研究”“质化研究”或“质的研究”。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其他国家如新加坡等地多选择后两种译法,不同中文翻译称谓的背后折射出学者们对这一概念不同的观察视角以及各有侧重的含义理解。此外,国内学界对于Qualitative research概念所涵盖的边界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一直以来,在美国社会研究方法的英文文献中,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与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常作为一对相关概念被使用。由于Quantitative research方法最先在西方学术界确立,主要采用研究假设、抽样调查、问卷设计、数理统计、实验法等来展开科学研究,且有着一整套系统完整、严格规范、逻辑严密的操作流程,故将其他的研究方法如哲学思辨、理论批判、文献调查、民族志、口述史等方法统统划归到Qualitative research范畴。
本文中Qualitative research具体集中于“质性研究”“质化研究”或“质的研究”的表述,其含义界定主要引用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的解释,即质性研究是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式,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这一研究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以现象学的解释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研究者本人就是最好的研究工具,积极看待研究者个人人生经历、学术兴趣、主观判断以及价值观等主观因素对学术研究过程与成果的影响,提倡充分发挥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深入社会实地,走进田野,在同研究对象互动的过程中理解研究对象如何建构和解释自己日常生活经验的意义,从而达到理解社会现象、体验特定社会现象背后所表现出的社会特质的目的,最后在此基础上对研究问题作出“深描”(Thick Description)和解释(Interpretation),进而完成某种理论的建构。总体而言,质性研究是一种以“局内人”视角来观察和理解研究对象,将“研究者个体”作为核心工具,体现人类学后实证主义特质,以归纳总结为主,最终完成“理论构建”,注重人类主体间性互动过程,且具有丰富描述性的研究方法。
2 质性研究对我国艺术学一级学科门类建设的意义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有助于新门类学科的推进与发展。西方学术界将艺术正式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系统研究的时间并不久远,19世纪末叶,德国美学家康拉德·费德勒(1841—1895)提出学术研究上应当将美学同艺术学区分开来研究,强调二者既互为相关但又相互独立的学术主张,这才标志着“艺术學”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形成。“艺术学”(德语Kunstroissenshaft)相对于哲学、历史、政治、文学等传统人文学科而言,的确是西方人文学科(Humanities)中一门仅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新兴学科。与之相对应,中国学术界(大陆地区)系统开展与艺术有关的学术研究与讨论,则主要以中国近现代时期为开端。“民国时期经宗白华、马采引进到中国,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在20世纪80年代又重新引起一些学者的热烈讨论,于20世纪末在中国的学科设置中成为二级学科,在21世纪初又上升为一级学科,并更名为艺术学理论。”随后于2011年初,国家公布的新一轮学科调整方案中正式将艺术学升格成为一个“门类学科”,艺术学也因此成为新中国整个科学门类系统中快速成长且最为年轻的门类学科。
中国艺术学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艺术学理论探究、艺术交叉学科以及艺术创作与实践、艺术鉴赏等方面存有大量工作,有待专家学者运用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予以落实,从而共同推进“中国艺术学”这一年轻门类学科的进步。基于此愿景,将质性研究引入中国艺术学领域,为年轻而充满朝气的中国艺术学门类学增添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将有助于推进新时代中国艺术学科建设,丰富我国新时期艺术创作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3 质性研究对探究艺术创作规律的意义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有助于对人类艺术创作规律的深入理解。艺术创作归根结底是人的创作,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艺术实践与审美创造劳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人是艺术创作的主体,同时也是这一审美劳动行为的源动力。俄国思想家普列汉诺夫曾经说过:“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上,劳动、音乐和诗歌极其紧密地互相联系着,然而这三位一体的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劳动,其余的组成部分只有从属的意义。”人类的艺术创作既是一种高级的精神劳动,又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实践活动,不同的艺术种类与艺术创造者,各自艺术语汇的表达和创作构思千差万别,丰富多样,似乎无法一劳永逸地归纳成某一固定模式。然而就另一方面而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个体都无法摆脱其所在社会、民族、文化、性别、时代和历史的束缚与时代局限性,任何个体的言谈方式和行为模式既受到以上条件的限制,又充分表现出以上条件的特质,艺术家或艺术创造者们也不能例外。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研究人类具体艺术创作的规律,运用参与式或非参与式的方式观察人的具体艺术创作过程,使用民族志、口述史、田野调查的研究方式“深描”人的具体艺术创作过程,通过深度访谈、焦点团体等方式(approach),以“局外人”(etic)和“局内人”(emic)身份同艺术创作者本人形成“视域融合”,进而深入理解人的具体艺术创作过程,寻找背后的创作动机、目的以及影响因素直至“信息饱和”最终形成理论总结,为人类艺术创作规律的普适性与外推性提供样本经验。
4 质性研究对构建艺术作品内涵的意义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有助于人类艺术作品丰富内涵的集体构建。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应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对象。一件艺术作品的具体内涵离不开艺术家本人及艺术欣赏者共同的、有边界的、开放性的意义建构。质性研究遵循现象学的“解释主义”传统,尤其擅长研究对象意义的建构及主体间性互动过程中建立的理解与解释。研究者常提前“悬制”自己研究前设,在同艺术创造者和艺术鉴赏者的近距离接触、互动中形成“视域融合”,以各方的主观体验语料为主要基础,归纳总结各方对同一件艺术作品的理解与评价,不断寻找与之相关的、当地原生的“本土概念”(Local concept)进行理论编码,最终发展出适合这一具体艺术作品内涵的研究结果。人类社会的世界是繁杂的,人类的艺术是多样的,人类艺术作品的内涵更是被多种多元的世俗因素重叠交错影响着的,面對如此复杂的局面,质性研究方法为研究人类艺术现象的学者们提供了一种“理解”的可能。
5 质性研究对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意义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有助于对人类艺术鉴赏经验的总结与归纳,并形成新的鉴赏理论成果。质性研究属于“解释主义”(Interpretivism)研究范式下的“实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其研究视角更加关注当下,关注田野,关注此时此刻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独立判断与主观表达。若想把握现实生活中人类当下自身艺术鉴赏能力的规律与构成,质性研究方法选择从现实入手,从个案入手,从细节入手,从田野入手,试图通过参与式或非参与式观察、目的性抽样,深度访谈以及焦点团体等一系列具体研究手段深入观察和理解:其他的人如何鉴赏艺术;周围的人如何鉴赏艺术;艺术家本人如何鉴赏艺术;艺术家群体们如何鉴赏艺术;不同性别、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人群如何鉴赏艺术。通过收集“别人”的鉴赏过程(图片、文字、音频或影像),数据分析“别人”的鉴赏能力,提炼归纳“别人”的鉴赏经验,寻找“别人”各自鉴赏能力中凸现的“本土概念”,最后通过有序分析“别人”艺术鉴赏的概念提取、分类、归纳、聚合(开放编码—轴心<二级>编码—类属<三级>编码)等研究步骤,逐步构建出新的艺术鉴赏理论,立足于新的研究结果指导自身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
6 结语
我国艺术研究领域众多研究文献中多以定性研究、思辨研究范式为主导,众多学者惯用哲学的、逻辑的和个人经验角度去认识和思考艺术的规律和问题,而尝试运用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的研究思路与具体方法来论证艺术中所存在问题的趋势尚未形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已经逐渐进入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近二三十年间在中国社科界取得了一些颇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这些宝贵的成果和研究经验值得中国人文及艺术学科领域的关注与借鉴,共同为建设新时代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学术视野的艺术学学科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Patton M Q .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M]. London: SAGE Publishings,1990.
[2] Denzin N Lincoln Y 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M]. 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1994.
[3] Glaser.B ,A . Strauss.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M]. Chicago: Aldine,1967.
[4] 陈向明.社会科学中定性研究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1996(6).
作者简介:胡波(1978—),湖北武汉人,硕士,湖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与教学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学科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