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汪建
由于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演示教学可以对科学发现的过程进行还原,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点.但就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而言,并不乐观,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急需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因此,改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使初中学生更好地学好物理这门学科.
1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被弱化的体现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但就其现状来说,其被弱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体现在很多方面:一是教师对物理演示实验没有清晰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把演示实验作为活跃课堂氛围的一种辅助性手段,并没有意识到演示实验的重要性.为了如期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大概提一下对应的演示实验;二是学校所购置的实验器材无法完全满足物理教学方面的客观需求.为了减少物理器材方面的经费支出,很多学校没有购置完善的实验器材,不具备先进的实验技术.已有的实验器材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教材、课标的客观要求;三是教师不具备对应的实验技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长期不重视物理实验,教师也忽视了自身实验技能的提高.同时,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已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需要具备更高的可见度、成功率.而物理教师并不具备扎实的操作技能,无法达到应有的演示效果;四是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方法不具有其创新性.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自身演示、学生观察的重要性,学生直接参与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完善的策略
2.1以传统实验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那些物理现象不明确,操作比较复杂等物理实验而言,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实验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鼓励学生改进实验装置,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测量物质密度为例,在实验中学生在完成石块、盐水密度的测量之后,需要准确测量出一杯牛奶的密度.通常情况下,学生会直接采用测量盐水密度的方法,结果却导致牛奶体积的测量不准确,存在较大的误差.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使其测量的误差最小化.为此,学生可以借助天平,来测量出牛奶、烧杯的总质量.在烧杯中的牛奶倒入一些到量筒中,再次测量烧杯中剩余牛奶的质量.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牛奶体积测量方面的误差.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
2.2优化教学方法
由于物理实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复杂性、可变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物理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优化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以长度测量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准确展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以及长度的准确记录,比如估计值、准确值.在记录方面,要对估计值的正确读取引起重视,可以借助多媒体这一辅助工具,对其进行必要的放大,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相关的操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能够自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3教师要正确认识演示实验,学校要注重实验器材的更新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演示实验教学有正确的认识,意识到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在课堂适宜时间或者专门安排实验课到实验室中进行演示实验教学.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那些理论知识,还能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验器材方面,学校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购置合格而完善的实验器材,并以定期、不定期的形式做好实验器材的维护工作,定期更新旧的器材,为物理实验课程的更好开展,实验准确率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2.4教师根据需要动手改进或创新实验教学器具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使用实验室所提供的器材进行演示实验时,很多物理现象并不容易被观察到.比如,在液化教学的过程中,要得到液化过程需要放热,课本上使用的是在烧瓶的上方放铁盒,让水蒸气遇到铁盒之后液化成水,然后让学生去摸铁盒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则说明液化需要放热.其实,就算液化不放热,高温水蒸气也会向铁盒传热,使铁盒温度升高.这样就很难讲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铁盒升温的,学生获得的知识仅仅是由老师灌输进大脑的.笔者对液化需要放热实验进行改进.器材为注射器一只(带前堵),温度传感器一只(探头嵌入注射器前端,用胶密封).首先在注射器中密封体积为V的一段空气,推活塞至某个位置A,观察温度传感器示数T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排除空气后,再吸入适量的乙醚液体和空气,保持总体积为V.封堵好前端,缓慢拉活塞,让乙醚汽化(汽化吸热,温度传感器示数减小),等示数等于室温之后,再推活塞至A,学生看到乙醚液化的同时,读出温度传感器示数为T2.对比发现,T2要比T1示数大,这样,通过对实验的改进,让学生对液化放热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总之,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教学的完善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就其能够应用到其中的策略而言,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演示实验探究,提高学生感悟物理理论知识的能力,演示实验要与教学内容相呼应,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优化策略的过程中,一定要以课本内容为基点,合理选择.以此,使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得以完善,教师的演示实验技能得以提高,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由于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演示教学可以对科学发现的过程进行还原,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点.但就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而言,并不乐观,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急需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因此,改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使初中学生更好地学好物理这门学科.
1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被弱化的体现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但就其现状来说,其被弱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体现在很多方面:一是教师对物理演示实验没有清晰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把演示实验作为活跃课堂氛围的一种辅助性手段,并没有意识到演示实验的重要性.为了如期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大概提一下对应的演示实验;二是学校所购置的实验器材无法完全满足物理教学方面的客观需求.为了减少物理器材方面的经费支出,很多学校没有购置完善的实验器材,不具备先进的实验技术.已有的实验器材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教材、课标的客观要求;三是教师不具备对应的实验技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长期不重视物理实验,教师也忽视了自身实验技能的提高.同时,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已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需要具备更高的可见度、成功率.而物理教师并不具备扎实的操作技能,无法达到应有的演示效果;四是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方法不具有其创新性.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自身演示、学生观察的重要性,学生直接参与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完善的策略
2.1以传统实验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那些物理现象不明确,操作比较复杂等物理实验而言,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实验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鼓励学生改进实验装置,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测量物质密度为例,在实验中学生在完成石块、盐水密度的测量之后,需要准确测量出一杯牛奶的密度.通常情况下,学生会直接采用测量盐水密度的方法,结果却导致牛奶体积的测量不准确,存在较大的误差.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使其测量的误差最小化.为此,学生可以借助天平,来测量出牛奶、烧杯的总质量.在烧杯中的牛奶倒入一些到量筒中,再次测量烧杯中剩余牛奶的质量.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牛奶体积测量方面的误差.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
2.2优化教学方法
由于物理实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复杂性、可变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物理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优化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以长度测量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准确展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以及长度的准确记录,比如估计值、准确值.在记录方面,要对估计值的正确读取引起重视,可以借助多媒体这一辅助工具,对其进行必要的放大,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相关的操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能够自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3教师要正确认识演示实验,学校要注重实验器材的更新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演示实验教学有正确的认识,意识到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在课堂适宜时间或者专门安排实验课到实验室中进行演示实验教学.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那些理论知识,还能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验器材方面,学校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购置合格而完善的实验器材,并以定期、不定期的形式做好实验器材的维护工作,定期更新旧的器材,为物理实验课程的更好开展,实验准确率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2.4教师根据需要动手改进或创新实验教学器具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使用实验室所提供的器材进行演示实验时,很多物理现象并不容易被观察到.比如,在液化教学的过程中,要得到液化过程需要放热,课本上使用的是在烧瓶的上方放铁盒,让水蒸气遇到铁盒之后液化成水,然后让学生去摸铁盒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则说明液化需要放热.其实,就算液化不放热,高温水蒸气也会向铁盒传热,使铁盒温度升高.这样就很难讲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铁盒升温的,学生获得的知识仅仅是由老师灌输进大脑的.笔者对液化需要放热实验进行改进.器材为注射器一只(带前堵),温度传感器一只(探头嵌入注射器前端,用胶密封).首先在注射器中密封体积为V的一段空气,推活塞至某个位置A,观察温度传感器示数T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排除空气后,再吸入适量的乙醚液体和空气,保持总体积为V.封堵好前端,缓慢拉活塞,让乙醚汽化(汽化吸热,温度传感器示数减小),等示数等于室温之后,再推活塞至A,学生看到乙醚液化的同时,读出温度传感器示数为T2.对比发现,T2要比T1示数大,这样,通过对实验的改进,让学生对液化放热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总之,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教学的完善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就其能够应用到其中的策略而言,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演示实验探究,提高学生感悟物理理论知识的能力,演示实验要与教学内容相呼应,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优化策略的过程中,一定要以课本内容为基点,合理选择.以此,使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得以完善,教师的演示实验技能得以提高,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