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吴奇蔚

    【摘要】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对全区中小学开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督导检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中小学装备 问题 对策

    近年来,重庆万州区以“全面改薄”项目建设为契机,投入近1.08亿元,着力加大教育信息化和装备标准化建设力度,极大地改善了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与应用,充分发挥好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支撑和创新作用,万州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根据制定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检查细则》,采取课堂巡查、问卷调查、走访学生、现场询问功能室管理人员、查看档案资料、与学校交换意见等方式,对全区123所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

    一、检查的基本情况

    (一)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管理体系初步构建

    一是各校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基本做到开学有计划、过程有检查、学期有评比,并将工作成绩与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挂钩。二是各校成立有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制度,责任到人,初步形成校、处室、各功能室管理人员协同推进的三级工作网络。三是多数学校制定了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近期工作目标,推进有序,成效显著。

    (二)加大投入,强化建设,使用措施保障有力

    一是多数学校开源节流,投入资金,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更新升级,保障教育教学需要。二是数字校园体系逐步完善,各校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并着力打造“网络空间人人通”,数字教育资源下载应用广泛。三是部分学校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课题研究、资源建设、师资培训等,开展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区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三)普及应用,优化培训,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学校各功能室配有专兼职教师,按课表开齐开足各学科课程。同时立足本校发展,开设特色课程,将各功能室的资源合理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多数学校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电子白板、课件制作、网络教研等应用能力,建立起区、片区、学校三级联动的技术服务队伍。三是各校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推动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验教学开设不足

    实验教学开展方面,因物理、化学纳入中考科目,生物和小学科学只是纳入教育质量抽测科目,所以中学好于小学,理化学科好于生物学科。还有少数学校重视不够,虽然有实验教学计划,记录完整,资料齐全,但通过访谈学生发现,教师有时通过演示实验和多媒体实验来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导致实验仪器使用率不高。

    (二)劳技、科技设备使用效果不明显

    六大功能室管理应用方面,音乐、体育、美术学科严格按课表上课,设施设备使用较好。但劳技、科技由于没有专职教师,大多数为其他学科教师兼职,加之又缺乏教材支撑,课程教学开展情况不理想,创新性普遍偏低、使用质量不高、应用效果不明显。还有个别学校片面认为配备的微型机床、手工制作工具等有安全隐患,没有认真专研并指导学生使用,造成设备闲置。

    (三)教育技术装备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多数学校实验室、图书馆(室)、六大功能室及网络管理人员由其它学科教师兼职或转岗而来,队伍不稳定,专业素养不高,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加之管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不高、职称晋升困难等,导致各功能室管理不够规范,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四)教育技术装备日常运行维护不到位

    随着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的不断发展,学校日常运行维护成本越来越高。由于未建立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各校用于日常运维、更新升级、教师培训、资源建设和应用研究等方面的费用缺乏固定、长期的资金支持。部分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因损坏而无法使用,班班通、计算机、网络设备老化严重,实验室易损易耗品得不到及时补充,学生分组实验无法完成。

    (五)教育技术装备与学科教学融合不够

    部分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不高,又缺乏教研的专业引领,达不到“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要求,普遍将教育技术装备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如何通过教学研究来具体指导、提升学校装备的“建管用”,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如何开展学生实践活动,如何选择和运用教育资源,拓展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师生“双主”作用,实现高效课堂,还有一定差距。

    三、今后的工作建议

    (一)加大投入,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設

    一是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要做好“智慧万州,智慧教育”顶层设计,加快启动“一中心、一张网、一朵云、一智慧”的建设,努力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二是继续为各中小学更新教学设备,推进特色功能室、数字化探究实验室、录播教室、创新实验室等建设,打造特色教育与品牌文化,促进学校优质内涵发展。三是各校要建立稳定的教育技术装备专项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用于购买易损易耗品、零星教学仪器设备,完善实验室、功能室、图书室和网络设备的运行维护,对劳技、科技室设备进行优化组合、升级改造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推动学校持续化、均衡化发展。

    (二)研训结合,提高教师管理应用能力

    一是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要制订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实验室、图书室、六大功能室、网络等管理人员培训,提高教育技术装备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管理应用能力。二是区教师进修学院要加强音、体、美、劳技、科技、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指导学校开设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促进学校多元智能发展。三是推动建立教育技术“校本、校际、区际”教研活动机制。督促学校定期开展教育技术应用教研活动,定期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考核,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评比活动,加强教学研讨和教育科研结对帮扶,深入推进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四是各校要逐步配齐劳技、科技学科专职教师,可将学校年龄偏大或超编教师安排到劳技、科技学科任教,参加转岗培训,加强学习钻研,积极发挥功能室的育人效益。

    (三)竞赛驱动,促进教学设备高效应用

    推动建立教育技术竞赛激励机制,引导学校师生积极参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验教学说课暨创新实验操作活动、优质课评选、创新实践活动、校园电视制作大赛、最美校园书屋评选等各级各类竞赛评比活动,促进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规范管理和高效应用,做到人尽其职,物尽其用,充分发挥教育技术装备在保障、支撑、服务教育教学实践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科研引领,提升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水平

    着力推进1所国家级、2所市级、19所区级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的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充分发挥试点学校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整体提升全区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能力和水平。

    (五)严格督查,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要定期组织教育技术工作专项检查,及时通报学校在教育技术管理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促进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良好开展。二是区教师进修学院要逐步将劳技、科技与其他学科一样纳入质量抽考科目,学校也要进行自命题检测,以考促用,有效提高设备使用率。三是各教育督导责任区要将学校教育技术工作开展情况,与其他教学活动一起,纳入督导检查的内容,加大过程督导力度,成为常态,推动全区中小学教育技术工作的科学有序发展。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谈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

    杨爱红摘 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改和学生的学习状态等都是学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因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

  • 有效性:语文练习的“主线”

    楚洁“温故而知新”,多给学生总结反思的机会,引导他们在主动聚焦核心要点的基础上深入训练,定能使得学生在主动拓展延伸认知思维中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