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服饰心理浅探

    【摘 要】 大学生现如今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然而大学一年级新生相比较而言,处于刚刚由高中向大学转变和适应的过程当中,比较有特殊性。其心理的表现也不同于大学其他年级的学生。人们服饰着装的选择标准也不仅仅是保暖、御寒的表现化意义,而是逐渐由物质的需要转向了精神的满足,是一个人个性和心理表达。本文通过观察法从大学新生对服饰着装选择的角度浅析大学新生的心理。

    【关键词】 大一新生 服饰 心理

    一、大学新生入学后的改变

    每年的金秋九月左右是各大高校新生开学的集中时期,新生们在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带着金榜题名的喜悦,踌躇满志、满怀期望地步入了大学校园。随着大学生活的逐渐融入,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之后,最开始的新鲜感退去之后,将面临着周围环境一系列的改变。这种环境的骤变,导致新生入学后出现了许多问题,其心理上最为波动。

    (一)学习环境的变化。在高中阶段进行的主要是基础教育,但大学的学习环境更多的是强调个体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性质、范围、内容、教学方式与高中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学习、学术环境之下,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对未来研究方向的确定,都需要学生自己决定。

    (二)社会角色的变化。对于刚刚人学的大学生社会角色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讨论一是校内角色,二是校外角色及社会角色。

    从校内角色上来讲,大学生入学后必须认识到自己的平凡。高中时,不少人在校内担任一定的职务,是受人尊敬的优等生,而经过高考这一关后,能进人大学校园里的人,经历或多或少相似,原来高中校国里的优等生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里,更多的转变为不担任任何职务,无任何影响力的普通学生。

    从校外角色来讲,中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正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未来职业选择和社会性角色仍然很迷茫,而大学生的就业方向是大致确定的,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要比中学生严格得多,标准也高得多。

    (三)生化方式的变化。大学新生多是第一次离家,在中学时,父母亲友都在自己的周围,学习外的一切事情都可由他们处理;进人大学后,,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孩子远离家乡,一切事情都要由自己处理,同时还要兼顾好日常的学习,可以说,真正的独立生活开始了,这对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讲不能不算是一项挑战。特别是个人钱财的管理,大多学生没有“理财”经验。

    二、服饰心理的重要性和特點

    服装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和重要,随着社会物质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服饰选择标准已不再完全以必要性为依据,而是逐渐由物质的需要转向了精神的满足,服饰的选择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另外,随着社会化交往活动的日益增多,作为社会成员,人们特别关心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常常把服饰作非语性符号,向他人传递一系列的复杂信息。这些着装行为的表现都蕴含着心理学的规律,分析和了解这些心理活动,就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着装,了解其心理活动。

    一个人的着装是自身心理的某种表现,也能够对别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反馈,了解穿衣的心理动机和服装美学的心理基础可以更好的了解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服装行为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观,兴趣和态度,价值观是人们决定行动和对事物做出判断的直接动机的动力。每个人的的价值观不同会选择不同类型、款式和颜色的服装,对待服装态度也会不一样。人都依靠感觉和知觉了解其周围的世界。人对现实的态度,表达着自己想要什么或者反感什么,在对服装上的态度则表现为喜欢什么样的服装。人对现实的态度直接对应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表现在他们如何去得到他们所要得到的东西,如何去拒绝他们所反感的东西。例如,如何去买到自己喜欢的服装,如何去想方设法买到自己所喜欢的服装等行为。一般来说,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决定他们的行为方式,而人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同样也表现在着装方面。

    消费者的服装消费行为是由其心理的、经济能力的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此外,还与其社会层次密切相关,不同经济水平、文化修养、职业等反映人们社会层次的因素也都影响着人们的服装消费行为。

    三、大学新生的服饰心理

    大学新生最为大学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无时无刻的接收着各种文化和时代新观念的冲击。随着当今社会不断发展、文化多元化,现在的大学生仍以学习为主,但是在学习的方式方法上,他们不仅眼界更加宽阔,而且要求更高、需求更多、自主性更强,当代大学生的含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学习者身份所能包含的内涵。因此,当代大学生对服装的需求和审美在心理上呈现丰富多彩的特征。

    如果把服饰观问项内容归纳为9个因素,分别为服装流行性、性魅力、协调性、重要性、心理依赖性、自信感、身份象征性、显示性和追随性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对着装持不同态度的3种类型:随意型、时尚型和追随型。

    随意型的大学生相对而言不太关心服饰观中的各个因素,虽然对自己的服装的魅力有所重视,但是对服装的流行性、自信感、重要性等不太重视。这类学生对着装不太关心,大部分的着装十分朴素,服饰观较为传统。这与家庭经济背景、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有关。

    时尚型的大学生除对服装协调性、性魅力和追随性不重视外,对服装的流行性、重要性,心理依赖性、自信感、身份象征性和显示性都极为重视,他们是追求个性化的流行时尚追求者。他们对流行时尚特别敏感,对于服饰打扮态度积极,是大学生中的流行先驱者,这类新生中家庭环境都比较较好,思想很活跃,追求个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类型学生人数不太多,但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呈上升趋势。

    追随型大学生对服装的协调性和追随性很重视,特别是对追随性特别重视,属于紧跟流行趋势的类型。这类学生相对较多,这也是大一学生逐渐适应大学生活,对自身的个性化展示有需要的表现。

    总而言之,通过对大学新生的着装的观察,可以适当程度上了解这个学生的性格,个性,情绪甚至价值观等。从这个角度,可以对高校学生工作在学生心理教育和日常管理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吴昊,男,武汉纺织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运动的大明宫

    阿墨运动的城市是由运动着的人组成的,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便是这座城市中人的精神面貌的集中显现。西安是这样,西安的城北是这样,西安的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