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表与里,教育的旧与新
刘晓兵 苗颖
关键词:教学设计,数据史料,新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7-0028-06
2018年11月29日,在上海市教研室举办的“分享·共进”教研活动中,笔者执教了《新式教育的发端》一课。这是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七册(拓展型课程,高三使用)的第8课,单元标题是“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和前六册的通史体例不同,作为拓展型课程的第七册,是从中外历史中抽出的若干专题。这样的编排有一个先天的教学难题:如何协调专题史和前六册通史的关系。《新式教育的发端》一课包含三个子目,洋务学堂的设立、留学大潮的涌动、新学制的确立,其主要内容如京师同文馆、留美幼童、废科举等均已在高二学过,要避免“炒冷饭”的尴尬,必须整合通史和专题教程内容,立足新的教学视角、运用新的教学资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从能力、方法、思维的层面展开教学,让教学更好地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经过一番阅读和思考,我的认识逐渐清晰,新式教育的起步是西学东渐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转型的一个侧影,呈现出新旧博弈、新陈代谢的嬗变特征,而近代教育史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史料,恰可以说明教育转型的这种曲折性和渐进性。于是,我将本节课的立意确定为“以数据史料展现新旧冲突,以数据解读阐释教育发端”,借助多元化数据呈现方式,链接时空背景,解构新式教育兴起發展的过程,期望能够引导学生“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①
新式教育的发轫与壮大过程,恰是近代社会转型的一个侧面。在西学东渐和民族危机的交互作用下,中国的新式教育艰难起步。新式学堂从步履蹒跚到突飞猛进,留学风潮从少有问津到蔚为大观,科举的废止与新学制的颁行,其间无不交织着新与旧的碰撞和斗争,充满了破与立的反复与波折。
知道洋务学堂、癸卯学制等的概况。
掌握解读数据表格的基本方法,并能结合时代背景对数据变化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推论,探索数据背后的历史逻辑。
通过比较,发现史料的抵牾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实证意识。
将近代教育的曲折发展置于历史演进的宏观时空中,透过其中的新旧博弈,理解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的关联,体悟中国现代化过程的艰难。
新课导入:呈现一份500年前的课程表——据《明会要》绘制的国子监每月日程表,师生共同阅读、统计(讲14天,背14天,放假2天),了解古代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学习方式。教师指出,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以老师讲和学生背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是明清各类学校的教学常态,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数据统计中管窥旧式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建立与新式教育的对照基础,并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传统的旧式教育是如何过渡到具有现代色彩的新式教育的呢?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呢?
第一部分:旧世纪艰难开新——洋务学堂
1.新式教育之“新”
由“新式教育”标题,引导学生回忆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同文馆,开始对洋务学堂的学习。借助《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1876年,据《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略),探讨新式学堂“新”在何处。
设计意图:通过同文馆与国子监在课程、师资、培养目标、教学组织等方面的比较,理解新式教育的概念。破题。同文馆与国子监课程表的对比,不仅利于学生思考相关问题,还呼应了前后,增强了历史教学的通贯感。
2.同文馆规模大吗
展示材料1《同文馆在读学生数》,讲解阅读数据图表的一般方法:全面阅读——对标题、横竖轴、数量单位、图例、出处等信息不遗漏,不误读;重点把握——仔细解读数据变化中的“五点一趋势”,即起点、终点、最低点、最高点、转折点和总体发展趋势。指导学生据此解读本图表,思考同文馆的规模和发展状况。
材料1:
——据李喜所:《中国最早的外国语学校
——同文馆》整理
设计意图:数据图表是历史学习中常见的材料,学会解读一般的历史数据图表是高中生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本课的基本做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数据图表的基本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迁移、习得,并在此后的学习中不断地进行深化。
3.天文算学馆之争
同文馆艰难起步后,三十名学生的状况维持了好几年的时间,1866年,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奕讠斤等人打算在同文馆内开设天文算学馆,没想到却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以同治皇帝的老师、大学士倭仁为首的一大批守旧官员站出来反对,倭仁更是慷慨激昂(我请同学读一下倭仁的这段话,出示材料2)。面对顽固官员的激烈反对,奕讠斤只好以退为进。他向皇帝、太后上奏折说,既然倭仁说天下有才,何不请他把这些人才组织起来,开办一所天文算学的学校,不就不需要请洋人来任教了吗?这一招够绝,倭仁只是随便一说,哪里去找懂天文算学的人啊,只好向太后谢罪,说自己没有这样的人才。
材料2: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天下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倭仁(语),见《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卷四十六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再现历史场景,将学生带入历史现场,了解这一重要争论,体会同文馆创办初期的艰难。细节讲述在略显枯燥的数据解读中增加一抹鲜活的亮色,增强历史教学的带入感。
4.同文馆的招生措施
材料3:半年里报名了98人,而且无一人是正途出身(曾经获得过科举功名),到考的只有72人,录取30名。因学习太差,第二年即淘汰了20名,剩下10人,最后毕业的只有5名。
——李喜所:《同文馆——中国第一所
现代学校》
材料4: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报考,以便挑选优秀者入学,清廷只好不断提高学生的待遇,规定同文馆的学生可以拿薪水。开始年薪为36两银子,后又提高到120两,最高时140两(清朝七品知县的年俸银是45两,五品知府的年俸银是80两)。
——李喜所:《同文馆——中国第一所
现代学校》
问题:材料3、4中的一连串数字分别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天文算学馆招生时学生数量的递减数字和增加薪水的递增数字,让历史事件的呈现更清晰,充分体现了数据史料的表达优势。将学生的薪水与同时代典型数据——清代官员的俸银(可以看做基本工资,官员还有禄米,高级官员还有养廉银)进行对比,来说明同文馆学生待遇丰厚,这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比较——两者是同一时期的,又都属于“工资”,具有较高的可比性,如此对学生理解同文馆薪水之高有着直接的帮助。高薪吸引学生的做法恰恰反映出招生的艰难和社会的不认可。这里数据史料的运用和合理对比可以让学生对历史的感知更加直观。
5.同文馆到底有多少学生?
材料5:1879年该馆(同文馆)注册的在读学生计163人,其中38人专攻英语,25人专攻法语……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6:1869年(同文馆)学生约四十余名,仍以旗人为多,1871年,学生增至五百余,不限旗籍。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问题:
(1)三位史学家关于同文馆在读学生数量的记述有何不同?
(2)你判断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3)要想獲取更加可靠的学生数量,你有什么办法?
(4)这种现象对你有何启示?
设计意图:徐中约、郭廷以、李喜所都是历史学界的专家,三组数字却差异明显——1870年代同文馆的在读学生数,李喜所说是最多100人(有前后各年份系列数字辅证),徐中约说有163人(有详细的分科数目),郭廷以则说达到500余人。这样的情形必然让高中生大感诧异:历史学家的观点不同倒还罢了,怎么在史实的记述上竟然有这么大的分歧?好奇心被激起,探究的欲望也就变得强烈了。此处的4个问题分别指向表象、原因、方法和启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深度,作答要求多样化且层次鲜明,目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多种材料的比勘,尽可能地到源头上去寻找更加可靠的原始证据材料,比如档案、实物等。此处同文馆的学生数,就可以去查找《同文馆题名录》的记载。这一环节设计的基本立场是,在多种材料互相矛盾的时候,教师的教学并不是要学生判断哪一历史学家的数据或者观点正确,而是要以实证意识和科学精神为价值诉求,以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想为内容展开教学。“尽信书不如无书”,和获取明确结论相比,独立思考才更加重要。
过渡:除创办新式学堂外,洋务派在教育上还做过什么贡献呢?
第二部分:新风潮渐次涤旧——留学大潮
1.留美幼童
材料7:最早的120名官派留学生中,广东84人(香山县40人),江苏21人,浙江8人,安徽4人,福建2人,山东1人。
——据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
问题:绘制简要地图,并把材料7中数字标在地图上,分析留美幼童的籍贯分布有何特点?这说明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由学生绘制地图草图,尝试将数据与地图结合,以增强学生的空间意识,并理解西学东渐的渐进性。
问题:观察两幅照片,图1是第一批留美幼童1872年出国前的合影,图2是部分留美幼童1881年的合影。二者相比,留学生的外在形象有了怎样的变化,清王朝的官员会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设计意图:近代中国,留学生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尤其是在变革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方面。两幅照片的对比可以让学生感知留学生在引领社会风气方面的作用:图1照片中,学生着传统袍褂、留辫、神情拘谨甚至有几分怯懦;图2照片中的留学生服装西化了,辫子剪了,精神饱满,意气风发。这一对比展现了留学生濡染西洋风气后,对旧的行为方式乃至思想传统的冲击。接下来引用清廷官员批评其“未究彼技能,先已沾其恶习”的言论则让这一冲击带来的统治恐慌一览无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清廷派遣留学生而提前撤回的原因,亦可见进步之艰难。
2.东渡扶桑
材料8:
——据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等整理
问题:运用已知方法观察解读材料8,概述数据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时代背景、重大事件和地理因素解释这种趋势。
设计意图:10年间,留日学生数量由13人增长为12000人,由两位数到五位数,竖列表格可以清楚的展示数字位数的变化,故而这里没有转化成其他类型的图表,而是直接呈现。先让学生运用“五点一趋势”的分析方法解读数据图表,加强数据图表的练习。继而引导学生探究数据背后的历史变迁,由表及里,理解民族危机加深对新式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3.庚款留学和留法勤工俭学
(利用教材,略作介绍,略)
4.留学生的作用
用地图呈现留学线路,并展示杰出留学生的照片、名单;师生共同阅读舒新城对留学生的一段评价。
材料9:
留欧:马建忠、刘步蟾、吴稚辉、伍廷芳、辜鸿铭、杨昌济、蔡元培、段祺瑞、蒋百里、蒋纬国、张君劢、罗家伦、章士钊、刘半农、陈寅恪、俞大维、李四光、徐志摩、朱光潜、傅斯年、徐悲鸿、钱钟书、费孝通、老舍、巴金、戴望舒、冼星海、徐特立、朱德、陈毅、聂荣臻、李富春……
留美:詹天佑、唐绍仪、蒋梦麟、周自齐、陈立夫、孔祥熙、宋子文、宋庆龄、宋美龄、张闻天、陶行知、梅贻琦、顾维钧、蒋廷黻、梅汝璈、罗隆基、马寅初、潘光旦、汤用彤、林语堂、梁实秋、冰心、闻一多、侯德榜、梁思成、梁思永、竺可桢、任鸿隽、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茅以升……
留日:李达、李汉俊、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王若飞、邓子恢、黄兴、徐锡麟、秋瑾、宋教仁、廖仲恺、于右任、胡汉民、戴季陶、汪精卫、陈其美、居正、阎锡山、蔡锷、孙传芳、唐继尧、李烈钧、何应钦、程潜、白崇禧、郭沫若、周作人、郁达夫、夏衍、钱玄同、沈尹默、田汉、周扬……
材料10:无留学生,中国的新教育与新文化决不至有今日。现在教育上的学制课程,商业上之银行公司,工业上之机械制造,无一不是从欧美日本模仿而来,更无一不是假留学生以直接间接传来。
——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
设计意图:以留学生中杰出代表的照片、密集的留学生名单形成视觉冲击,为让学生认识留学生群体之巨、名声之著,而以教育史巨擘舒新城的一段话点出留学生影响之深广。
过渡:在群星璀璨的留学生中,严复是大家熟悉的一位,这位学贯中西的大才子却有着一桩终生憾事,也是万千留学生的遗憾。严复的遗憾是什么呢?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材料11:严复号称是国内最懂西学之人,归国之后,官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却一直要为一个举人的名义,在福建和京师两地奔波,参加考试。直到科举被废,也没有考上。
——张鸣:《清末废科举的两难》
设计意图:由严复以科举不第为终身遗憾反思科举给新式教育发展造成的困局,由此过渡到对教育制度层面的思考。
第三部分:大转型新旧交织——制度革新
1.学堂大发展与制度革新
材料12:清末小学堂数量增长表
——转引自左松涛:
《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
问题:阅读材料12,找出折线图中增幅最大的兩个年份,结合时代背景和重大事件推测其原因。
可在学生思考回答后介绍:1904年初的癸卯学制让新式教育明确了方向,1905年的废科举则去除了新式教育的羁绊,大大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兴办,掀起了新式教育发展的两个高潮。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运用已知方法解读折线数据图的宏观变化趋势,由学生寻找两个增幅最大的年份并尝试归因作适当能力提升;结合时代和史事,由现象的“外”推进到原因的“内”,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
2.教育中的新旧交织
材料13:中国乡村改寺庙为学堂蔚然成风,引起民众不满。不少人鄙视新学堂,“学校里唱歌、体操和剪纸、拌泥等,都是鬼混”。“凡入学堂者,莫不染乖戾之习气,动辄言平等自由,父子之亲,师长之尊,均置不问”。当时,中国乡村毁坏新式学堂屡见不鲜。
——摘自《〈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论文集》
问题:综合分析材料12、13,与周围同学交流对这种社会现象的看法。
师生共同阅读分析癸卯学制中的小学堂课程设置(联系国子监日程表和同文馆八年制课程表,简要对比,点出小学堂课程设置的变化和进步,呼应前文)、毕业生奖励办法和办学宗旨,认识癸卯学制中存在的“新学校的旧课程”“新学生的旧功名”“新学制的旧传统”等新旧并存、交织的现象。
设计意图:小学堂数量的快速增长与社会上的毁学、废学行为并存,构成了冲突、复杂的社会现象,理解并阐释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有利于培育学生历史诠释、评价能力,这也是上海等级考学业评价的重要要求。借助数据和文字等史料的综合分析,展现这一时期教育中新旧交织的状况,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转型的渐进性。
课堂小结:运用知识结构图回顾新式教育发展历程,师生共同讨论其过程呈现出的主要特点,小结全课。
西学东渐的大潮下,近代教育的发展充满了“新”与“旧”的碰撞、斗争、交织、融汇,可谓旧符未去,新桃竞发。而教育布新除旧的艰难发展历程,恰是近代中国向现代化转型和嬗变的一个侧面(结语)。
设计意图:从历史现象中归纳近代教育新旧碰撞、交织的特征,提升到近代中国向现代化转型和嬗变的高度,回扣本专题核心观点,感悟历史。
1.史料的教学价值在于引领学生由表层信息进入到历史的深处。丰富、新奇的史料可以引人入胜,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但丰富和新奇绝不是评判史料运用质量的主要标准。有效的史料运用是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下,通过对关键史料的深度阅读和信息提取,让史料在学生理解历史、解释历史、感悟历史的过程中起到助推作用。
2.在历史研究中,数据类史料和计量史学方法“能从统计意义上进行严谨逻辑推论”,走出“过于定性,停留在史料整理和描述性层面”①的状况,让历史研究更加开阔。在历史叙述中,数据史料则因精确、具体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而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数据史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这两方面的优势,更可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剖析历史发展脉络,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历史的关联和演变。在历史演进中,单个数据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从关联的数据比较中我们才能够看出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才能够由表及里地探究数据背后的因果逻辑和时代变迁。本节课数据史料呈现方式有表格、柱状、饼状、折线等多种,选择其呈现方式的出发点就是要更好地实现数据比较。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从“五点一趋势”(起点、终点、最低点、最高点、转折点和变化的总体趋势)来观察数据图表,并强调转折点和趋势的重要性,也是要重点突出数据比较的作用。“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②运用数据史料时必须引导学生关联时间、空间等特定因素,以实现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阐释和评判。
3.“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互相抵牾的史料可以创建新颖的探究情境。笔者备课中阅读到了李喜所、郭廷以、徐中约等史学家关于京师同文馆学生数的记述,由于分歧明显,一度弃用。后综合各方材料,认定李喜所的更为可信,于是以其为认识同文馆的主要依据,而以三人的分歧创设了“同文馆到底有多少学生”这一教学环节,着力于史料的价值判别和实证意识的培养,结果学生大感兴趣,教学效果良好,听课教师也颇受启发。核心素养时代的史料运用,不在于得出明确的史学结论,而在于借此点拨史学思想方法,涵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全面育人。
(本课教学得到了於以传、张史敏等老师的指导,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刘晓兵,中学特级教师,松江区中学历史骨干教师共同体主持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历史教师。
苗颖,中学特级教师,上海市松江一中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关键词:教学设计,数据史料,新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7-0028-06
2018年11月29日,在上海市教研室举办的“分享·共进”教研活动中,笔者执教了《新式教育的发端》一课。这是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七册(拓展型课程,高三使用)的第8课,单元标题是“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和前六册的通史体例不同,作为拓展型课程的第七册,是从中外历史中抽出的若干专题。这样的编排有一个先天的教学难题:如何协调专题史和前六册通史的关系。《新式教育的发端》一课包含三个子目,洋务学堂的设立、留学大潮的涌动、新学制的确立,其主要内容如京师同文馆、留美幼童、废科举等均已在高二学过,要避免“炒冷饭”的尴尬,必须整合通史和专题教程内容,立足新的教学视角、运用新的教学资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从能力、方法、思维的层面展开教学,让教学更好地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经过一番阅读和思考,我的认识逐渐清晰,新式教育的起步是西学东渐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转型的一个侧影,呈现出新旧博弈、新陈代谢的嬗变特征,而近代教育史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史料,恰可以说明教育转型的这种曲折性和渐进性。于是,我将本节课的立意确定为“以数据史料展现新旧冲突,以数据解读阐释教育发端”,借助多元化数据呈现方式,链接时空背景,解构新式教育兴起發展的过程,期望能够引导学生“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①
新式教育的发轫与壮大过程,恰是近代社会转型的一个侧面。在西学东渐和民族危机的交互作用下,中国的新式教育艰难起步。新式学堂从步履蹒跚到突飞猛进,留学风潮从少有问津到蔚为大观,科举的废止与新学制的颁行,其间无不交织着新与旧的碰撞和斗争,充满了破与立的反复与波折。
知道洋务学堂、癸卯学制等的概况。
掌握解读数据表格的基本方法,并能结合时代背景对数据变化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推论,探索数据背后的历史逻辑。
通过比较,发现史料的抵牾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实证意识。
将近代教育的曲折发展置于历史演进的宏观时空中,透过其中的新旧博弈,理解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的关联,体悟中国现代化过程的艰难。
新课导入:呈现一份500年前的课程表——据《明会要》绘制的国子监每月日程表,师生共同阅读、统计(讲14天,背14天,放假2天),了解古代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学习方式。教师指出,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以老师讲和学生背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是明清各类学校的教学常态,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数据统计中管窥旧式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建立与新式教育的对照基础,并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传统的旧式教育是如何过渡到具有现代色彩的新式教育的呢?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呢?
第一部分:旧世纪艰难开新——洋务学堂
1.新式教育之“新”
由“新式教育”标题,引导学生回忆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同文馆,开始对洋务学堂的学习。借助《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1876年,据《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略),探讨新式学堂“新”在何处。
设计意图:通过同文馆与国子监在课程、师资、培养目标、教学组织等方面的比较,理解新式教育的概念。破题。同文馆与国子监课程表的对比,不仅利于学生思考相关问题,还呼应了前后,增强了历史教学的通贯感。
2.同文馆规模大吗
展示材料1《同文馆在读学生数》,讲解阅读数据图表的一般方法:全面阅读——对标题、横竖轴、数量单位、图例、出处等信息不遗漏,不误读;重点把握——仔细解读数据变化中的“五点一趋势”,即起点、终点、最低点、最高点、转折点和总体发展趋势。指导学生据此解读本图表,思考同文馆的规模和发展状况。
材料1:
——据李喜所:《中国最早的外国语学校
——同文馆》整理
设计意图:数据图表是历史学习中常见的材料,学会解读一般的历史数据图表是高中生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本课的基本做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数据图表的基本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迁移、习得,并在此后的学习中不断地进行深化。
3.天文算学馆之争
同文馆艰难起步后,三十名学生的状况维持了好几年的时间,1866年,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奕讠斤等人打算在同文馆内开设天文算学馆,没想到却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以同治皇帝的老师、大学士倭仁为首的一大批守旧官员站出来反对,倭仁更是慷慨激昂(我请同学读一下倭仁的这段话,出示材料2)。面对顽固官员的激烈反对,奕讠斤只好以退为进。他向皇帝、太后上奏折说,既然倭仁说天下有才,何不请他把这些人才组织起来,开办一所天文算学的学校,不就不需要请洋人来任教了吗?这一招够绝,倭仁只是随便一说,哪里去找懂天文算学的人啊,只好向太后谢罪,说自己没有这样的人才。
材料2: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天下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倭仁(语),见《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卷四十六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再现历史场景,将学生带入历史现场,了解这一重要争论,体会同文馆创办初期的艰难。细节讲述在略显枯燥的数据解读中增加一抹鲜活的亮色,增强历史教学的带入感。
4.同文馆的招生措施
材料3:半年里报名了98人,而且无一人是正途出身(曾经获得过科举功名),到考的只有72人,录取30名。因学习太差,第二年即淘汰了20名,剩下10人,最后毕业的只有5名。
——李喜所:《同文馆——中国第一所
现代学校》
材料4: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报考,以便挑选优秀者入学,清廷只好不断提高学生的待遇,规定同文馆的学生可以拿薪水。开始年薪为36两银子,后又提高到120两,最高时140两(清朝七品知县的年俸银是45两,五品知府的年俸银是80两)。
——李喜所:《同文馆——中国第一所
现代学校》
问题:材料3、4中的一连串数字分别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天文算学馆招生时学生数量的递减数字和增加薪水的递增数字,让历史事件的呈现更清晰,充分体现了数据史料的表达优势。将学生的薪水与同时代典型数据——清代官员的俸银(可以看做基本工资,官员还有禄米,高级官员还有养廉银)进行对比,来说明同文馆学生待遇丰厚,这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比较——两者是同一时期的,又都属于“工资”,具有较高的可比性,如此对学生理解同文馆薪水之高有着直接的帮助。高薪吸引学生的做法恰恰反映出招生的艰难和社会的不认可。这里数据史料的运用和合理对比可以让学生对历史的感知更加直观。
5.同文馆到底有多少学生?
材料5:1879年该馆(同文馆)注册的在读学生计163人,其中38人专攻英语,25人专攻法语……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6:1869年(同文馆)学生约四十余名,仍以旗人为多,1871年,学生增至五百余,不限旗籍。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问题:
(1)三位史学家关于同文馆在读学生数量的记述有何不同?
(2)你判断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3)要想獲取更加可靠的学生数量,你有什么办法?
(4)这种现象对你有何启示?
设计意图:徐中约、郭廷以、李喜所都是历史学界的专家,三组数字却差异明显——1870年代同文馆的在读学生数,李喜所说是最多100人(有前后各年份系列数字辅证),徐中约说有163人(有详细的分科数目),郭廷以则说达到500余人。这样的情形必然让高中生大感诧异:历史学家的观点不同倒还罢了,怎么在史实的记述上竟然有这么大的分歧?好奇心被激起,探究的欲望也就变得强烈了。此处的4个问题分别指向表象、原因、方法和启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深度,作答要求多样化且层次鲜明,目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多种材料的比勘,尽可能地到源头上去寻找更加可靠的原始证据材料,比如档案、实物等。此处同文馆的学生数,就可以去查找《同文馆题名录》的记载。这一环节设计的基本立场是,在多种材料互相矛盾的时候,教师的教学并不是要学生判断哪一历史学家的数据或者观点正确,而是要以实证意识和科学精神为价值诉求,以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想为内容展开教学。“尽信书不如无书”,和获取明确结论相比,独立思考才更加重要。
过渡:除创办新式学堂外,洋务派在教育上还做过什么贡献呢?
第二部分:新风潮渐次涤旧——留学大潮
1.留美幼童
材料7:最早的120名官派留学生中,广东84人(香山县40人),江苏21人,浙江8人,安徽4人,福建2人,山东1人。
——据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
问题:绘制简要地图,并把材料7中数字标在地图上,分析留美幼童的籍贯分布有何特点?这说明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由学生绘制地图草图,尝试将数据与地图结合,以增强学生的空间意识,并理解西学东渐的渐进性。
问题:观察两幅照片,图1是第一批留美幼童1872年出国前的合影,图2是部分留美幼童1881年的合影。二者相比,留学生的外在形象有了怎样的变化,清王朝的官员会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设计意图:近代中国,留学生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尤其是在变革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方面。两幅照片的对比可以让学生感知留学生在引领社会风气方面的作用:图1照片中,学生着传统袍褂、留辫、神情拘谨甚至有几分怯懦;图2照片中的留学生服装西化了,辫子剪了,精神饱满,意气风发。这一对比展现了留学生濡染西洋风气后,对旧的行为方式乃至思想传统的冲击。接下来引用清廷官员批评其“未究彼技能,先已沾其恶习”的言论则让这一冲击带来的统治恐慌一览无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清廷派遣留学生而提前撤回的原因,亦可见进步之艰难。
2.东渡扶桑
材料8:
——据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等整理
问题:运用已知方法观察解读材料8,概述数据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时代背景、重大事件和地理因素解释这种趋势。
设计意图:10年间,留日学生数量由13人增长为12000人,由两位数到五位数,竖列表格可以清楚的展示数字位数的变化,故而这里没有转化成其他类型的图表,而是直接呈现。先让学生运用“五点一趋势”的分析方法解读数据图表,加强数据图表的练习。继而引导学生探究数据背后的历史变迁,由表及里,理解民族危机加深对新式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3.庚款留学和留法勤工俭学
(利用教材,略作介绍,略)
4.留学生的作用
用地图呈现留学线路,并展示杰出留学生的照片、名单;师生共同阅读舒新城对留学生的一段评价。
材料9:
留欧:马建忠、刘步蟾、吴稚辉、伍廷芳、辜鸿铭、杨昌济、蔡元培、段祺瑞、蒋百里、蒋纬国、张君劢、罗家伦、章士钊、刘半农、陈寅恪、俞大维、李四光、徐志摩、朱光潜、傅斯年、徐悲鸿、钱钟书、费孝通、老舍、巴金、戴望舒、冼星海、徐特立、朱德、陈毅、聂荣臻、李富春……
留美:詹天佑、唐绍仪、蒋梦麟、周自齐、陈立夫、孔祥熙、宋子文、宋庆龄、宋美龄、张闻天、陶行知、梅贻琦、顾维钧、蒋廷黻、梅汝璈、罗隆基、马寅初、潘光旦、汤用彤、林语堂、梁实秋、冰心、闻一多、侯德榜、梁思成、梁思永、竺可桢、任鸿隽、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茅以升……
留日:李达、李汉俊、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王若飞、邓子恢、黄兴、徐锡麟、秋瑾、宋教仁、廖仲恺、于右任、胡汉民、戴季陶、汪精卫、陈其美、居正、阎锡山、蔡锷、孙传芳、唐继尧、李烈钧、何应钦、程潜、白崇禧、郭沫若、周作人、郁达夫、夏衍、钱玄同、沈尹默、田汉、周扬……
材料10:无留学生,中国的新教育与新文化决不至有今日。现在教育上的学制课程,商业上之银行公司,工业上之机械制造,无一不是从欧美日本模仿而来,更无一不是假留学生以直接间接传来。
——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
设计意图:以留学生中杰出代表的照片、密集的留学生名单形成视觉冲击,为让学生认识留学生群体之巨、名声之著,而以教育史巨擘舒新城的一段话点出留学生影响之深广。
过渡:在群星璀璨的留学生中,严复是大家熟悉的一位,这位学贯中西的大才子却有着一桩终生憾事,也是万千留学生的遗憾。严复的遗憾是什么呢?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材料11:严复号称是国内最懂西学之人,归国之后,官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却一直要为一个举人的名义,在福建和京师两地奔波,参加考试。直到科举被废,也没有考上。
——张鸣:《清末废科举的两难》
设计意图:由严复以科举不第为终身遗憾反思科举给新式教育发展造成的困局,由此过渡到对教育制度层面的思考。
第三部分:大转型新旧交织——制度革新
1.学堂大发展与制度革新
材料12:清末小学堂数量增长表
——转引自左松涛:
《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
问题:阅读材料12,找出折线图中增幅最大的兩个年份,结合时代背景和重大事件推测其原因。
可在学生思考回答后介绍:1904年初的癸卯学制让新式教育明确了方向,1905年的废科举则去除了新式教育的羁绊,大大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兴办,掀起了新式教育发展的两个高潮。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运用已知方法解读折线数据图的宏观变化趋势,由学生寻找两个增幅最大的年份并尝试归因作适当能力提升;结合时代和史事,由现象的“外”推进到原因的“内”,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
2.教育中的新旧交织
材料13:中国乡村改寺庙为学堂蔚然成风,引起民众不满。不少人鄙视新学堂,“学校里唱歌、体操和剪纸、拌泥等,都是鬼混”。“凡入学堂者,莫不染乖戾之习气,动辄言平等自由,父子之亲,师长之尊,均置不问”。当时,中国乡村毁坏新式学堂屡见不鲜。
——摘自《〈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论文集》
问题:综合分析材料12、13,与周围同学交流对这种社会现象的看法。
师生共同阅读分析癸卯学制中的小学堂课程设置(联系国子监日程表和同文馆八年制课程表,简要对比,点出小学堂课程设置的变化和进步,呼应前文)、毕业生奖励办法和办学宗旨,认识癸卯学制中存在的“新学校的旧课程”“新学生的旧功名”“新学制的旧传统”等新旧并存、交织的现象。
设计意图:小学堂数量的快速增长与社会上的毁学、废学行为并存,构成了冲突、复杂的社会现象,理解并阐释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有利于培育学生历史诠释、评价能力,这也是上海等级考学业评价的重要要求。借助数据和文字等史料的综合分析,展现这一时期教育中新旧交织的状况,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转型的渐进性。
课堂小结:运用知识结构图回顾新式教育发展历程,师生共同讨论其过程呈现出的主要特点,小结全课。
西学东渐的大潮下,近代教育的发展充满了“新”与“旧”的碰撞、斗争、交织、融汇,可谓旧符未去,新桃竞发。而教育布新除旧的艰难发展历程,恰是近代中国向现代化转型和嬗变的一个侧面(结语)。
设计意图:从历史现象中归纳近代教育新旧碰撞、交织的特征,提升到近代中国向现代化转型和嬗变的高度,回扣本专题核心观点,感悟历史。
1.史料的教学价值在于引领学生由表层信息进入到历史的深处。丰富、新奇的史料可以引人入胜,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但丰富和新奇绝不是评判史料运用质量的主要标准。有效的史料运用是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下,通过对关键史料的深度阅读和信息提取,让史料在学生理解历史、解释历史、感悟历史的过程中起到助推作用。
2.在历史研究中,数据类史料和计量史学方法“能从统计意义上进行严谨逻辑推论”,走出“过于定性,停留在史料整理和描述性层面”①的状况,让历史研究更加开阔。在历史叙述中,数据史料则因精确、具体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而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数据史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这两方面的优势,更可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剖析历史发展脉络,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历史的关联和演变。在历史演进中,单个数据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从关联的数据比较中我们才能够看出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才能够由表及里地探究数据背后的因果逻辑和时代变迁。本节课数据史料呈现方式有表格、柱状、饼状、折线等多种,选择其呈现方式的出发点就是要更好地实现数据比较。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从“五点一趋势”(起点、终点、最低点、最高点、转折点和变化的总体趋势)来观察数据图表,并强调转折点和趋势的重要性,也是要重点突出数据比较的作用。“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②运用数据史料时必须引导学生关联时间、空间等特定因素,以实现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阐释和评判。
3.“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互相抵牾的史料可以创建新颖的探究情境。笔者备课中阅读到了李喜所、郭廷以、徐中约等史学家关于京师同文馆学生数的记述,由于分歧明显,一度弃用。后综合各方材料,认定李喜所的更为可信,于是以其为认识同文馆的主要依据,而以三人的分歧创设了“同文馆到底有多少学生”这一教学环节,着力于史料的价值判别和实证意识的培养,结果学生大感兴趣,教学效果良好,听课教师也颇受启发。核心素养时代的史料运用,不在于得出明确的史学结论,而在于借此点拨史学思想方法,涵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全面育人。
(本课教学得到了於以传、张史敏等老师的指导,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刘晓兵,中学特级教师,松江区中学历史骨干教师共同体主持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历史教师。
苗颖,中学特级教师,上海市松江一中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