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的人性关怀与诗性追求

    张静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导演范俭历时两年完成的一部有关女诗人余秀华的纪录片。该片于2016年荣获第29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纪录长片评委会大奖和国内纪录片学院奖最佳摄影奖,也是今年上海电影节唯一一部入围纪录片主竞赛单元的中国影片。该片主要讲述了脑瘫女诗人余秀华成名之后,为挣脱束缚,与无爱的丈夫离婚,而重获自由的故事。余秀華身上有很多标签,纪录片正是要打破这些符号性标签,还原一个真实的“余秀华”。同时,影片也客观地呈现了余秀华在性别困境中的挣扎与突围。该片是一部有关女诗人的纪录片,对于“诗意性”的追求成为一种必然要素,导演范俭正是以极具诗性的镜头语言,达到了“主人公的力量与拍摄技巧”的“相得益彰”。

    一、 摇晃人生的真实呈现

    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聚焦“女诗人”余秀华。余秀华身上有着被不断叠加的标签——女诗人、残疾女诗人、农村残疾女诗人,而她的走红也与这些符号以及大众的猎奇心态有关。但影片无意于这种符号化的呈现,而是选择抽离媒介评论视角,转身贴近余秀华的真实生活与丰富内心。正如导演范俭所言:“她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创作者,她是一个文字的创作者,我是一个影像的创作者,我们俩是一个平等的人格和主体,所以‘脑瘫等符号性的东西跟我没有关系……”[1]余秀华人生的关键词,正如其诗集以及电影名所示——“摇摇晃晃”。电影也从多维度的侧面展现了余秀华的“摇晃人生”。

    (一)身体维度。这是最显性层面的呈现。余秀华出生时因倒产缺氧造成脑瘫,致其行动不便,电影也多次呈现她身体的走路姿态——摇摇晃晃地独行于乡间小路上,且多给予背影镜头。这样的处理,一方面使身体表达成为主人公人生状态的映照,另一方面也使身体获得一种本然的生命意指内涵,尤其是身体与诗歌的结合,更使这一重喻指明确化,且淡化了悲剧色彩。余秀华曾说:“诗歌是我摇摇晃晃人生的一根拐杖。”[2]作为一位生活在底层,行动不便,且在情感上受尽折磨的女性,身体姿态的摇晃是其无法改变的现实命运,但诗歌却作为“拐杖”于其摇晃的命途中给她带来力量与希冀。所以,影片中,余秀华的摇晃不是一种逼近现实的残酷展现,而是一种唤起能量的诗意表达,生命体验与生命感悟于摇晃的背影中获得自动言说的真实性。

    (二)空间维度。影片中余秀华的成名是一条叙事线,导演以城市空间与农村空间的穿插来表现主人公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空间中的“摇晃”。城市空间,影片选用了余秀华参加新书签售、诗歌研讨会、电视台节目录制等多个场景,代表着喧嚣、虚幻、紧张、成功;农村空间,则是余秀华真实的生活状态,洗衣做饭饲养家禽,侧卧着听广播,于麦田和池塘边安静地写诗,代表着安宁、本真、舒缓、回归。两个空间有着巨大的反差,这是导演的“有意为之”,传达出一种具有空间性的“摇晃人生”。

    (三)人性维度。影片将余秀华身上的丰富人性表达得非常立体,在她身上存在着各种反差,她残疾贫困,却有着惊人的才华;她说话结巴,却逻辑清晰,幽默有深度;她写诗追求高雅艺术,却不避讳谈性与金钱;她创造诗意,却在生活中口不择言,甚至说脏话;她依赖母亲,心疼母亲,却反对母亲的婚姻观念;等等。这些人性反差,常常使她在现实与自我之间“摇晃”,且试图突围,却又被现实的夹击狙击得无可奈何。

    在余秀华身上,“摇晃”的身体、“摇晃”的生活、“摇晃”的婚姻以及那斑驳的人性成为其最真实的存在状态,影片以平等的姿态呈现出其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农民、一个诗人的真实人生图景。

    二、 性别困境的客观探索

    《摇遥晃晃的人间》以极大的容量记录了余秀华的离婚之路,那些浪漫而疼痛的诗歌背后是沉甸甸的生活的无奈与窘迫。而离婚事件作为影片主线,更客观性地折射出许多性别议题,即使导演曾强调影片聚焦人性,并无意于关涉社会问题,但余秀华在婚姻中的挣扎无疑成为女性性别困境的客观探索。

    余秀华对于爱的追求、对于自由的向往,贯穿影片始终。影片以三重主要矛盾展现了主人公在婚姻中的挣扎与突围。第一,余秀华与丈夫尹世平。余秀平的婚姻是由母亲做主完成的,她与丈夫之间没有感情,更没有精神交流。影片中呈现了二人的婚姻状态:丈夫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回家几次,在一起时还经常吵架。获得经济能力后,余秀华极力想结束这段无爱的婚姻,但她又必须承担离婚所带来的经济代价。第二,余秀华与母亲。在离婚一事上,余秀华与母亲发生了巨大的分歧,母亲坚决反对她离婚,理由正是余秀华的女性身份与残疾现实。影片以一定的篇幅展现了余秀华母女之间的爱与恨,依赖与矛盾,将两种价值观的冲突展现得相对充分。第三,余秀华与世俗。余秀华成名后,与丈夫陷入婚姻危机,导演在此机智地调频,将视角切换至丈夫和丈夫的朋友处,以他者的视角呈现出世俗生活对这段婚姻的看法:一成名即忘恩负义,而这也一度成为余秀华身上新的标签,甚至她的诗歌也被污蔑为“荡妇体”,对此,余秀华在一次公开的采访中潇洒地回应:“荡妇体怎么了?荡妇就荡妇。”

    余秀华对这三重矛盾的化解,电影都给予了客观呈现。余秀华最终摆脱婚姻,与丈夫离婚是以支付丈夫15万元为代价,而赢得了掌控命运的胜利。与母亲之间,谈不上化解,余秀华的执意离婚母亲最终是无法阻挡的,母亲的去世客观地消解了现实的矛盾。而与世俗矛盾的化解,电影给予了颇有喜剧性的镜头:离婚分到钱后,丈夫显露出无法掩饰的喜悦,加上余秀华的一句:“有钱能使鬼推磨,你个老鬼,给你钱你就给我推磨……你说你是不是个老鬼。”余秀华最终以经济独立而带来的自信、自如,以生命与精神双重解放的方式向世俗回击了有力的一拳。然而,离婚后的余秀华,依然没有逃出性别困境,她依然充满迷茫与惆怅,不知道明天走向哪里。正如她在影片中所说:“明天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很多个明天串在一起,对我来说是整个生命,它是一种消耗,也是一种伤害。”影片结束时引用了余秀华的一句诗,又将她对于“明天”的不确定心理呈现了出来:“难道还有明天/可惜还有明天。”人生苦短的恐惧与生命延长的渴望,痛苦与欲望,就这样并存于人物与影像的每一个角落。

    影片对于余秀华在婚姻中的挣扎与突围,在性别困境中的自我探索,都给了充分的展示,但对于女诗人之后的人生,却又发出一声喟叹。

    三、 画面语言的诗性表达

    作为一部“诗人”题材的纪录片,对于“诗意性”的追求成为一种必然要素,导演范俭正是以极具诗性的镜头语言,达到了“主人公的力量与拍摄技巧”的“相得益彰”。

    影片为了体现余秀华的“诗人”角色,采用了多角度的镜头塑造和画面表达。一是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风景意象,如辽远空旷的天空、广袤的金色麦田、悠然摇摆的树影、寂静安逸的池塘,等等,多是静态定格,让风景自然流淌出诗意。这里,导演无意于形成象征性关联,让风景与人物之间获得互文性渗透,只是相对客观地呈现一种诗意,与人物达成平行又陪衬的关系。二是具有写意性的人物形象,如沉思不语的余秀华的侧影,大雪中渐行渐远的余秀华的背影等,多是长镜头拍摄。这样的表达极具审美意味,人物与周遭环境形成共构但又分别主次的关系,在视觉上增加了情绪效果,而减弱了叙事效果,写意性突出,人物的“诗人”特征也被镜头语言含蓄地传达出来。另外,影片中还有一些对于余秀华的特写镜头,这些镜头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无声”地传达出了人物的情绪,将主人公表面的“失语”与内在的“波动”通过暗示与强调含蓄而隐约地传递出来。三是余秀华诗歌朗诵的画外音,并配以中文和英文的字幕。诗歌朗诵的直接介入更将余秀华“诗人”角色的塑造强化,对于诗歌的展示,导演范俭未给予其施展能量的独立舞台,比如置于黑屏,不与其他画面镜头共存。如此设计,一方面是缘于余秀华的诗歌能量已于电影之外获得共识,另一方面则是画与音形成立体效果,画面的意境传达与诗歌的抒情传达形成共震,共同性地流露出作为诗人的余秀华的丰富内心,同时也是每一段内容的关键衔接。以上这一切的营造,构成了《摇摇晃晃的人间》的忧伤气质和诗意情怀,正是苏联维尔托夫所谓的纪录片可以拥有的“真实的诗意”。可以说,纪录片以电影语言成功地“翻译”了余秀华的“诗心”。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纪录片中导演特意的“設计”,即片中反复出现的“鱼”的意象。“鱼”的画面反复出现,并不是为了赏心悦目,而是一种潜在的隐喻符号。影片选择“鱼”这一意象,一是余秀华家附近有很多鱼塘,二是鱼与“余”谐音,三是“鱼”的意象内涵与余秀华的命运高度相关,而且,她在诗中也表达过:“我的残疾是被镌刻在瓷瓶上的两条鱼/狭窄的河道里,背道而行……”(《瓷》)表达出残疾的身体与欲望的灵魂之间无法契合,甚至径路相背。片中也出现与“鱼”相关的“水”意象。“水”是女性欲望的象征,正所谓“鱼水之欢”。“水”的意象是以影像和声音的不断复现来表达那种女性的欲望却找不到出口的憋闷和内心的巨大波动。“鱼”的意象在影片中一共出现3次,第一次是余秀华控诉自己的婚姻不幸时,画面出现了荷叶上一汪小水洼里有一条小鱼。表面上鱼在水中,但却在高出荷塘的一片荷叶上,正如涸辙之鱼,这注定了鱼离开水源之后的生之堪忧,这一画面意象隐喻着余秀华婚姻处境的艰难与绝望。第二次是余秀华与丈夫闹离婚,丈夫坚决不同意,她无奈而生气地坐在庭院中,这时出现了蒸锅上的鱼的画面,意味着鱼的生命被耗完而走向死亡,隐喻着余秀华想离婚追求独立而不得的状态。第三次是余秀华终于成功离婚,片中出现了她杀鱼、刮鳞、开膛破肚收拾鱼、洗鱼的画面,隐喻着余秀华终究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获得了新生。从荷叶之鱼到蒸锅之鱼再到杀鱼洗鱼,“鱼”的意象显然是导演以象征手法对余秀华婚姻和命运的隐喻和暗示。

    综上,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在人物塑造、叙事表达以及构图节奏上都有着较高的成就,代表了一代中国纪录片人创作水平的高度。正如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评委会表彰该作品所言:“从一开始,这部电影就以一种诗意、亲密、有力的方式探索了人类经历的复杂性。主人公的力量与影片拍摄技艺相得益彰。拍摄一部关于诗歌的影片而又不陈词滥调,实属不易。但该作通过拍摄一个敏感而非凡的女性做到了这一点。”[3]

    参考文献:

    [1]范俭.《摇摇晃晃的人间》创作成功的5个关键点[EB/OL].(2017-07-05 )[2017-07-15]http://www.sohu.com/a/154794559_

    237759.

    [2]余秀华.诗歌是我摇摇晃晃人生的一根拐杖(2015-01-20)[2017-07-15]http://culture.ifeng.com/a/20150120/42973047_

    0.shtml.

    [3]人民网.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首映 还原一个真实的余秀华[EB/OL].(2017-07-10)[2017-07-15]http://culture.people.

    com.cn/n1/2017/0710/c22219-29393224.html.

相关文章!
  • 论剧本人物的审美结构与审美特

    【摘 要】伴随着影视艺术的繁荣发展,影艺文学逐渐兴起并受到广泛的传播与研究。剧本文学是影艺文学的一部分,是一门与影艺表演息息相关的

  • 艺术与生存探究

    李媛媛摘要:如何处理好艺术与生存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并且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需要社会对艺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需要经济市场

  • 中西方屋顶花园的起源

    摘 要:屋顶花园作为园林设计的重要类别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形式多样。屋顶花园的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因此,了解屋顶花园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