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肠寸断 情何以堪

    【摘 要】《祭十二郎文》是韩愈的一篇悼亡名篇,作品感情真挚,催人泪下。本文对韩愈在该文中运用的抒情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与论述。

    【关键词】韩愈 古代散文 抒情方式 艺术特色

    手足情深,骨肉离难。退之少孤,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兄殁嫂亡,叔侄相濡以沫。忽闻侄亲噩耗传来,已是撒手人寰。韩愈悲从中来,一声哀恸,其情何堪,肝肠寸断。韩愈《祭十二郎文》感情真挚,读来潸然,其动情之处,自是发于肺腑,自然流露,然文章所运用的高明的抒情艺术,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一、尽力营造悲凉凄恻的情感氛围

    述往事,作者极力突出叔侄二人的不幸童年,由于家道遭际,韩式家族仅剩两根幼苗,承先人后者,“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后来韩愈独闯天下,风风雨雨,屡遭坎坷,几次相聚机会,最终化为泡影。面对老成已去,只能徒唤奈何:“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看自身,“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 。……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而事实恰恰相反,少者死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想到将来,老成留下两个待哺幼儿,“少者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真是伤心欲绝,凄惨哀婉!

    二、运用第二人称的对话形式

    全文用了四十个“汝”字,用第二人称直呼之,好像侄儿并未去世,如在目前,听他倾诉衷肠;又好像老成虽死,但其亡魂尚可听到他的家常絮语;他甚至向老成直接提问:“其竟以此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其然乎?其不然乎?”来询问其病因、死期。这种对话形式,更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抒情意味,读来显得尤为亲切感人。真可谓语语动情,句句系情,字字含情。

    三、运用真切细腻的心理刻画

    在第二部分写噩耗传来时自己复杂、变幻的心理活动,“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他乍听死讯,颇感意外和震惊,以至怀疑消息的可靠性。由于惊疑悲痛,而神智恍惚,感觉犹如梦中。冷静之后,仍觉消息有误。他重新审视:“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一切证明确定无疑,只能面对残酷现实了!作者具体、细腻地记录了自己这一从怀疑到确信的心理变化过程,更真实地反映出他对侄子的骨肉深情。再如第三部分写到,他估计自己很快就会随着老成而死去,“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他想到自己死后如有知,不久即可与侄子相聚;如无知,那死后也就不会再因悼念亡侄而悲伤了!这越发显得委曲宛转,凄恻动人!

    四、运用适当的虚词和感叹词

    篇中用“呜呼”、“呜呼哀哉”等悲叹词,来表达强烈的感情。从第一个“呜呼”开始,可以看到,作者由含着眼泪的深沉倾诉,进而呜咽抽泣,进而泪流满面,至“汝之子始十岁”一段之末,连用两个“呜呼哀哉”,已经是号啕痛哭,感情发展到一个高潮。从“呜呼!汝病吾不知时”至“‘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这个长句,声调急促,一气贯注,简直就是顿足捶胸,呼天抢地,悲痛之情发展到最高点。全文多处反复运用了“而”、“邪”、“也”、“矣”、“乎”等语气词,不仅加重了抒情的语气,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而且增强了文章顿挫有力的节奏,突出了作品的感人力量。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古文观止》此言,良有以也。

    ★作者简介:郭在欣,河南省宁陵县高级中学教师。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在教学实践中探究高中语文课堂

    杨艳莉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全方位展开,各级学校尤其是高中改革步伐很大,这既是基于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高中学段自身定位的必须。关键

  • 关于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

    朱春艳【摘? 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我国对于人才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为了能够提供更多的人才,我们要加强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