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工ㄨ谱”称谓辨析
摘 要: 不少论著、网站称弦管南音谱为“福建南音工尺谱”,殊不知弦管南音谱自成体系,有本体准确的称谓叫“工ㄨ谱”,而“工尺谱”是形形色色归入此类谱的总称(当然也包括弦管南音谱)。显然,把弦管南音谱称作“福建南音工尺谱”过于笼统、不准确。鉴此,把弦管南音“工ㄨ谱”主要特点比较全国通用的工尺谱法,从谱字对比、固定调与首调的区别、时值节奏比较几方面辨析和论证弦管南音“工ㄨ谱”的准确称谓,希望知情同仁能将弦管南音谱名回归乐种本体。
关键词: 南音谱;工ㄨ谱;工尺谱
中图分类号: J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18)02 - 0022 - 07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8.02.003
引 言
? ? ? 期以来,不少论著、网站称弦管南音谱为“福建南音工尺谱”,殊不知弦管南音谱自成体系,有本体准确的称谓叫“工ㄨ谱” {1},而“工尺谱”是形形色色归入此类谱的总称(当然也包括弦管南音谱,简称南音谱或工ㄨ谱)。广义而言,工尺谱包括了古代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陈旸《乐书》、蔡元定《燕乐书》 《辽史·乐志》等记载的此类谱,包括了明清以来如昆曲谱、江南丝竹谱、泉港北管谱等通用的工尺谱,还包括了少数民族如藏族拉卜楞寺乐谱、满族满汉文合谱、满族满蒙汉文合谱等的工尺谱 {2}。狭义而谈,工尺谱主要指明清以来全国流行通用的工尺谱法 {3},由于古代工尺谱、少数民族工尺谱在当今流传已不广泛甚至停止流传,当代人所说的工尺谱主要指全国通用的工尺谱。至今还在传承的南音工ㄨ谱广泛流传在我国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以及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自成乐谱体系的南音工ㄨ谱很大程度上区别于全国通用的工尺谱。显然,把南音谱称作“福建南音工尺谱”过于笼统、不准确。鉴此,本文试把南音工ㄨ谱的主要特点比较全国通用的工尺谱法,借此研讨学术界对南音谱的准确称谓。
一、谱字区别
南音谱以“ㄨ、工、六、思、一”五个谱字为基础,高八度时每个谱字左边加偏旁“亻”,如“■、■、■、■、■”,但五空管时“■”不是“ㄨ”谱字的高八度而是高大七度;低八度时用除“ㄨ”以外的四个字,写成“■、■、士、下”,其中“艹”是“工、六”两个谱字的低八度符号。当四空管时,有两个谱字左边附加“ㄨ”如“ㄨ六、ㄨ■”;当倍思管时,有两个谱字左边加附“贝”如“■、■”;当毛延管时,有一个■1音特殊谱字写成“■”或“犭一”或“■”或“■”(下文谱例引用)。在南琶演奏打ㄨ技巧时,谱字写成“■”。综上述,南音常用谱字“■、■、ㄨ■、贝士、士、下、贝ㄨ、ㄨ、■、工、六、ㄨ六、■、思、一、■(■)、■、ㄨ■、■、■、■、■、■”计23字。除此,南音谱字还有加“入、川、母”,分别表示谱字在南琶二线、三线、母线位置,如“工”可加成“■、川工、母工”,这种加偏旁写法需要时在23个常用谱字中选择构成。
全国通用的工尺谱字以“上、尺、工、凡、六、五、乙”七个谱字为基础。高八度时,谱字末笔加“挑”如“■、■、■、……”,或在谱字左边加“亻”,如“■、■、■……”;高两个八度时,谱字末笔加两个“挑”或谱字左边加“彳”类推。低八度时谱字末笔加“撇”写成“■、■、■、■”,另三字写成“合、四、一”;低两个八度时,谱字末笔加两个“撇”类推。归纳上述,工尺谱字音列为“…… ■、■、■、■、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
工尺谱字“凡”相当于“清角”,即首调“4”的音高;而在南音谱中则被写成“凢”归入南琶指法,称作“反指”(相反指法),即强位一般是食指“点”(弹),因“凢”而改用拇指“塞”(挑),与“凢”搭配的前弱位音则采用食指“点”(弹),造成“点、塞”相反指法。实际上“凢”在“反指”的同时,还具有“前润饰音与‘凢本音(对应音)”的前后两音功能,前润饰音是“凢”本音(对应音)的低大二度或低小三度,且前潤饰音时值一般相当于十六分音符。例如,五空四■管“六凢”演(唱)奏成“工六”双谱字,相当简谱“3(凢)”演(唱)奏成“2 3”(十六分音符、大二度);“思凢”演(唱)奏成“六思”双谱字,相当简谱“5(凢)”演(唱)奏成“3 5”(十六分音符、小三度),产生出的前润饰音十六分音符时值均“挤入”前面弱位。可见南音“凢”具有南琶“指法”及“双谱字”两种功能,完全区别于全国通用的工尺谱字“凡”。
将上述南音常用谱字比较全国通用的工尺谱字,显然,区别程度很大。工尺谱因为有“工尺”二字而得名“工尺谱”,南音谱在民间流行也因为有“工ㄨ”二字而得名“工ㄨ谱”。南音谱字没有“尺”字,“尺”字在工尺谱中是“商”音(相当于首调“2”),而“ㄨ”字在南音谱四大管门中都不是“商”音,且是重要的“宫”或“徵”音(固定音高“c1”);“尺”字在演奏工尺谱的不同笛子中常是关键的“筒音”,而“ㄨ”字在演奏南音谱的洞箫中不是“筒音”;如此看来,“尺”字与“ㄨ”字怎能是南音学术界部分同仁推想的替换关系?关于“工ㄨ谱”的写法和读音的准确性,有的论著因电脑打字选择写成“工乂谱”,殊不知“乂”读音“yi”,本意为“治理、安定、贤才、割”,并非古南音谱字本意写法和读音;还有不准确的写法是把南音谱用电脑打印写成“工×谱”或“工X谱”或“工〤谱”或“工メ谱”等,其中“×、X、〤、メ”分别是“乘号、英文字母、数字‘四、日文片假名符号”,这也不是古南音谱字本意写法和读音;而“ㄨ”正是古南音谱字的本体写法,读音“qe”,本意为“洞箫、南琶的ㄨ谱字”。查阅所有南音古文献手抄或木刻版印刷都写“ㄨ”,不写“乂、×、X、〤、メ”,当今南音人也习惯写“工ㄨ谱”,并以泉州方言念成(拼音平声)“gong—qe—po”。从本体文化看来,南音谱不宜笼统称作“福建南音工尺谱”,也不宜因电脑打字选择写成“工乂谱、工×谱、工X谱、工〤谱、工メ谱”等,建议学术界将南音谱更准确地称写作“工ㄨ谱”(读音同上拼音),不可误读成普通话的“工叉谱”。
二、固定调与首调的区别
广义的工尺谱类固定调谱式有古琴曲《幽兰》谱、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谱、朱熹《琴律说》谱、姜虁《白石道人歌曲》谱、张炎《词源》谱、陈元靓《事林广记》谱、西安鼓乐谱、山西五台山八大套谱、北京智化寺乐谱、冀中管乐谱、山东吹打乐谱、南音工ㄨ谱等 {1}。工尺谱是广义名总称,笼统称“南音工尺谱”不如准确称“南音工ㄨ谱”更为本体化,因为不同历史及区域的工尺谱类固定调谱式,其乐学文化含义区别很大。上述这些广义的工尺谱类固定调(或相对固定调)乐谱,唯有其中的南音工ㄨ谱流传区域最广,且自成完整体系,还在“口传谱授”。南音由洞箫定音高,筒音最低固定音为小字组“d”,以此校准南琶子母空弦,依次产生23个固定音高谱字(谱例1)。
谱例1 南音谱字总音列
南音有四个常用管门(调门),分别是五空管、四空管、五空四■管、倍思管,另有一个特殊管门“毛延管”。当演奏或演唱不同管门时,南音艺人从上述23个固定音高谱字中选出管门音组合,由此产生出“宫商角徵羽”的结构关系,谱字固定音高仍然不变。
谱例2至谱例6组合选用了谱例1中的固定音高谱字,构成五组不同管门(调门)的“宫商角徵羽”结构关系。其中谱例2构成“C宫系统”和“G宫系统”五声性两音列,谱例3构成“F宫系统”和“C宫系统”五(六)声性两音列。由于谱例3的“■”(变宫)一般不用,当品管转调时,“■”常作为新调五声性的共同音而用之。在各管门组合中,南音谱字总音列中仅有“■”字没有被选用,该字表示一种南琶演奏技巧音,由于演奏“■”字固定音高为“■c1”,都不在各管门“宫商角徵羽”结构关系内,因此南音人将其视为演唱“做韵”(润腔)音与南琶演奏技巧音而常用之。上述种种例子表明,南音工ㄨ谱最大特点之一是固定音高谱字唱名法,已故学者黄翔鹏先生曾准确称其为固定名 {2}(与固定调同义),能完全理解或引起注意的人至今甚少。
谱例2 五空管音列
谱例3 四空管音列
谱例4 五空四亻ㄨ 音列
谱例5 倍思管音列
谱例6 毛延管音列
全国通用工尺谱与南音工ㄨ谱唱法完全不同,工尺谱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唱法永远相同于“徵、羽、变宫、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或“5、6、7、1、2、3、4、5、6、7”的结构关系,简称首调唱法。如清代《弦索备考》谱、昆曲谱、江南丝竹谱、抚顺鼓吹谱、福建北管谱、蒙古族工尺谱、满族工尺谱等。这些首调唱名法工尺谱在全国各地民间流行,明清以来渐渐形成全国通用谱法,除非有专门指向(如广东音乐谱、陈旸《乐书》谱等),人们常说的工尺谱,一般都指全国通用的“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为基础的首调谱法,其首调唱法特点见表1。
表1七个调门常称作“工尺七调”,谱字根据调门的不同而改变高度,各调门音的结构比例都是清乐七声音阶,这种唱法学名叫做首调唱名法。
有的地域因人文缘故,自然把“凡”唱高半音或把“乙”唱低半音,分别形成雅乐、燕乐及原本的清乐,这三种现象仍属七声音阶首调唱法,如福建与台湾北管工尺谱都有唱“■凡”和准“凡”两种现象,陕北地域的“乙”自然唱成“■乙”等的七声首调。
比较上述南音工ㄨ谱与全国通用工尺谱,关键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谱字音高固定位置”(固定调)与后者“谱字音高可移动位置”(首调)的唱法决然不同;另一重要区别是工ㄨ谱为“五声音阶”,工尺谱为“七声音阶”,因此工尺谱具有“同均三宫”的乐学特性,而工ㄨ谱服从于各管门的五声结构无“同均三宫”原理(图1)。
图1 “工尺谱”与“工ㄨ谱”
南音的工ㄨ谱例有时也见“六声、七声、八声”音阶,如五空管曲谱用了“ㄨ、(■)、工、六、(■)、思、一、■”,这种现象是南音在运用“贝思”临时“过”管门(调性变换)或南琶“打ㄨ”技巧演奏,深入分析则仍为“五声音阶”基础。关于南北曲的音阶用法区别,杨荫浏先生早有相关的研究认为“在音阶形式上,北曲用1、2、3、4、5、6、7七声,南曲只用到1、2、3、5、6五声。这种差异,贯穿于所有南北曲牌的唱腔之中。这当与方言的差异有关。” {1} 南音工ㄨ谱与全国通用工尺谱有如此明显的“音阶、固定调、首调”之区别,南音谱怎可笼统称作“福建南音工尺谱”?
三、时值节奏、节拍区别
关于时值节奏记谱法,南音工ㄨ谱与全国通用工尺谱决然不同。南音工ㄨ谱主要以“谱字”旁注“南琶指法”协同“撩拍标记”来表示时值节奏,而全国通用工尺谱则以“板眼标记”协同“谱字”来记录旋律。工ㄨ谱的“南琶指法”被演奏的同时又具体表示了谱字的时值节奏,如“六■”即“六、六、■”,唱成“六 — —”(三拍);“六■”即“六、■”,唱成“六 —”(二拍);“六丶思■ ”(各一拍);“六■”即“六 六”(各半拍);“六■”即“六 六六”等;即便“撩拍標记”丢失,“南琶指法”仍可表示出谱字的具体时值节奏。而工尺谱一旦丢失“板眼标记”,谱字的时值节奏无法猜出,换言之,没有“板眼标记”的工尺谱,谱字就没有具体的时值节奏。虽然工尺谱偶有“谱字距离”及“谱字大小”来表达各种时值节奏,但并不流行和通用,一旦丢失“板眼标记”,谱字的时值节奏照样不知道。工尺谱即便标记了“板眼”符号,谱字的时值组合依然有几种可能;而工ㄨ谱标记了“撩拍”符号,谱字的时值几乎只有一种组合。如工尺谱一板或一眼内含有三个谱字时,时值节奏组合至少有三种可能,即× ××、×× ×或×××;而工ㄨ谱一撩或一拍内如“六■六■”时,时值节奏组合只有一种可能,即“六 六? 六 六六”。显然,时值组合工尺谱相对灵活,而工ㄨ谱相对严谨、固定、具体。
工ㄨ谱的“撩拍”虽然类似于工尺谱的“板眼”,但是并不相等而且差别甚大。工ㄨ谱“撩”符号“丶”是弱拍,“拍”符号“o”是强拍,撩“丶”拍“o”各占二分音符时值,撩拍强弱符号相反于工尺谱的板眼。撩拍规律有五种节拍,七撩“o 丶 丶 丶 ∠ 丶 丶 丶”相当于8/2或16/4拍子,速度很慢;宽三撩“o 丶 丶 丶”相当于4/2或8/4拍子,速度慢;紧三撩“o 丶”相当于4/4拍子,速度相对中速;叠拍“o”相当于2/4拍子,速度相对中速略快;紧叠“o”相当于1/4拍子,速度相对稍快。而工尺谱的“板”符号“丶”是强拍,“眼”符号“o”是弱拍,板“丶”眼“o”各占四分音符时值,板眼强弱符号相反于工ㄨ谱的撩拍。板眼节拍规律可见有五种,有板无眼(流水、快板等)“丶丶丶 ……”相当于1/4拍子,速度较快;一板一眼“丶 o …… └ o …… 丶 △ ……”相当于2/4拍子,速度适中;偶见一板二眼“丶 o △ 丶 o △ ……”相当于3/4拍子,速度适中;一板三眼“丶 、 o 、”或“× 、 o 、”或“┖ ┕? △ ┕”或“- ┕? △ ┕”相当于4/4拍子,速度稍慢或中速;加赠板的一板三眼“丶 、 o 、 × 、 o 、”或“┖ ┕? △ ┕? │× ┕? △ ┕”相当于4/2拍子,速度很慢。
显然,无论谱字时值还是撩拍板眼,南音工ㄨ谱与全国通用工尺谱是决然不同的。
四、谱式区别
南音工ㄨ谱与全国通用工尺谱的记谱格式也有明显区别。比较器乐曲记谱格式,工ㄨ谱由三竖分行合并为竖排总行(谱例7),三竖分行从右到左分别是撩拍行、南琶指法(时值)行、谱字行。而工尺谱器乐曲记谱格式由二竖分行合并为竖排总行(谱例8),二竖分行从右到左分别是板眼行、谱字行。比较声乐曲记谱格式,工ㄨ谱唱词每字下面附撩拍、南琶指法、谱字三竖分行合并为竖排总行,唱词每字下面的总行有“一排”或“二排”两种谱式,总行“二排”谱式的为清代流行(谱例9),“一排”谱式的常见于民国时期以后(谱例10)。而工尺谱的声乐曲记谱格式大致有四种:双竖排词左谱字右(谱例11)、竖排蓑衣譜式(谱例12)、直行横写谱式(谱例13)和一支香谱式(谱例14)。
清末民初简谱进入中国后,工尺谱的记谱格式受到一定的影响,横写记谱格式遂流行至中原、江南、沿海诸地等(谱例15)。而工ㄨ谱依旧竖写不变,除了直接翻译成简谱外,保古存真程度仍然完好(谱例10)。
谱例15 《富贵图》 {2}
结 语
综上所述,南音谱虽然属于形形色色古今工尺谱的大类别之一,但它自成完整体系,与明清以来全国流行通用的工尺谱法有很大的区别。早在20世纪80~90年代,黄翔鹏、何昌林、王爱群、吴世忠等学者曾多次撰文,从不同程度论证南音谱与全国通用工尺谱的不同体系,但都将南音谱称作大类别的工尺谱,虽然不算精准,但也是历史阶段性研究的必经之路。21世纪初,郑国权、李文胜、王珊、李寄萍、吴秋红、张光宇、陈恩慧等学者经大量的海内外南音艺人采访及南音古文献与工尺谱资料研究,再次撰文编著从不同程度和角度论证南音谱与全国通用工尺谱的不同体系区别,并将南音谱准确地称写为工ㄨ谱(或电脑打字成工乂谱)。这些成果被发表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人民音乐》等权威、核心期刊,相关编著被厦门大学出版社等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至此,工ㄨ谱其准确的本体乐种称谓在学术界得到了科学的认可与采纳。工尺谱的概念指形形色色古今工尺谱大类,或指全国通用工尺谱体系。南音谱的称谓,准确说即“南音工ㄨ谱”,知情同仁不宜再称“南音工尺谱”了。
◎ 本篇责任编辑 李姝
收稿日期:2017-12-22
作者简介:李寄萍(1954— ),男,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南音学院教授(福建泉州 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