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最大挑战不是技术,而是教育的思维与理念
陆常波
摘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原因,带来了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本文结合学校开展的“停课不停学”活动,叙述了学校自假期以来探索在线教学的过程,分析了在线教学的技术形式优劣以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线下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与构建,并对学校教育教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在线教学 课堂教学 教育理念
对于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教育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重复刻画,而是让每个受教育者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思考,让经验和思考成为丰富生命的手段。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成就了传统教育的以知识经验传授为主。走进新时代,面对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伴随职业的新分工和人才理念的新变革,我们的教育必将走向个性化的选择,这个过程是双向的选择,而且是不可逆的。
寒假以来的线上教学,让我经历了一次蜕变,与很多教师一样,我也变身为“网络主播”,成为学生心中的“网络红人”。这让我对在线教学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面对在线教学,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而是教育理念和思维。
一、在线教学带来教育理念的冲击,必将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各种关于在线学习、网络教学、直播教学的评论和报道满天飞,什么教师疯了,学生疯了,家长疯了……到底是谁疯了?为什么疯了?疯到了什么程度?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自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离校不离岗,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部署,根据市区教育局和学校统一要求,我们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觉得造成“恐慌”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及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纵观我们的教师信息技术培养,可以说是落后于时代步伐的。教师群体因为一直处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没有做好应对信息技术冲击的心理和技能准备。但是,这次疫情将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短板和不足充分地表现出来了,各种直播平台和网络教学的使用,反映出我们学校管理中的规划不足、准备不足和能力不足。与其说是“疯了”,不如说是在面对挑战和抉择时的挣扎,更或是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时的一种无奈。人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关键因素,没有人的思维、理念、技术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就是空谈。
(2)家长对在线教学存在认识误区。现在的学生家长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大都局限于娱乐类、游戏类、生活类APP和各类平台的使用,对于诸如区块链模式、PBL项目式学习、云平台等在线教学工具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因而将在线学习等同于上网玩游戏。谈“网”色变的原因是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恐惧,从我自身为例来说,作为家长来想将这种恐惧在一定程度上要向孩子“掩饰”,这就造成了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能力不足与时代进步和技术革新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无法拒绝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只是看我们如何去引导和使用,提升自身的网络信息素养。
(3)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不足。中小学学生在平时的交谈中,谈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绝大多数谈的可能是王者荣耀、我要学编程……信息技术和网络对于学生成长来说有什么样的关系,在认知层面上还参差不齐,我也有很多“盲区”。对于目前的網络技术学习和信息素养普及来说,我们的确还没有做到在丰富网络素养前提下的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运用,因此就会造成“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在平时的接触中,笔者感觉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是相对匮乏的。在这次面对疫情的“线上教学”也会陷入恐慌,当打开网络这个“潘多拉魔盒”的时候,都会惊慌失措,无所适从。学生对于如何借助网络技术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借助、实现自己的腾飞,认识上不清,技术上不精。
(4)社会层面的协同合作不足。面对网络时代带来的选择,我们要反思自身的不足,看到时代的变革。一是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学校的现代化治理水平。二是要强化教师队伍整体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经验曾经是人的发展中的助推力,也会成为阻碍力,这个问题值得思考。教师具备了现代技术素养,才能让技术设备发挥活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三是要加快公民的道德、科技和生命教育。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这次疫情中一位医生的话很让我感动:我们不上谁上?是呀,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教师不上谁上?
二、在线教学的问题不在技术,而在于教育的思维和理念
思维决定行动。教育的思维与理念决定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面对新技术,我们也面临着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来自实践中的三个维度,也是限制线上教学和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校园和家庭网络升级问题。卡顿、掉线、技术上缺乏支持是普遍存在问题。由于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峰值,许多在线课程平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卡顿现象。通过家长端反馈回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网速不够快,这个问题是直接影响线上教学效果的核心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月1日下午,铜陵市教体局发布通知在晚上6:00开始进行直播平台的技术测试,当时暴露出很多问题。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所有技术支持都能迅速到位,保障了线上教学的进行。由此可见,网络技术和网速都不是阻碍在线教学的问题,目前所有的网络技术支持都可以实现顺畅的在线教学。
(二)教师担心在线效果不如线下教学。在进行线上教学和视频观看之前,大部分教师没有网络教学经验,因而出现恐慌心理。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在担心:没有传统课堂中的直接反馈和互动交流,教学效果会好吗?线下的一本、一支粉笔、一张嘴,想讲什么、想写什么都比较“随性”,这随性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也是课堂生命力之所在。3月2日开始的线上教学,不仅是给学生看的,也是给教师看的,观看视频课也是一次全员业务培训,看看名师专家怎么设计课,反思自己的不足,利用假期不断提升自己解读教材,提升教学综合能力。“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今天早上9点也早早地坐在了电脑前,开启了我的网络学习之旅。这次课是一次双师教学,我们一线教师不仅仅在陪同孩子们上课,对我们自身而言也是在学习省内名师们的教学,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这是一位语文教师写的学习心得。通过观看,我觉得视频制作精良,教学设计新颖,教师情感投入,内容富有情趣,充分考虑了虚拟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三)少数家长感到管理和监督困难。在全面复学复工的过程中,“双职工”家庭确实存在着孩子无法监管的现象,而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以及相应的平台点播功能就能够有效处理这些问题,我市提供的“八种”方式最大限度地为家长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充分考虑到监管和亲子学习。之前直播过程中的连线环节,主要只是低年级学生家长参与多,高年级学生家长主要关注知识学习和分数的提高。部分家长生怕孩子会拿起手机玩游戏,其实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利用这次机遇培养孩子的自律和学习习惯。因此,我们的作业辅导时间是晚上7:00开始,这个时间段家庭成员之间有充分的沟通时间,也为了体现亲子学习。通过前期的经验积累之后,晚上的“双师”同步教学学校规定了在线答疑时间,并将学科教师分配至各个班级,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线上辅导的过程中,有直播交流,有线上作业反馈,有群交流互动,也有重点知识微课辅导。因此,在线上教学之后的线上辅导和交流环节,更能体现教育人的担当。
(四)教育理念的不协调带来诸多困惑。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教育生态的变革,也在考量我们对教育核心价值的理解。我们过去过分注重成绩,认为分数就是质量、名次就是前途。在这次面对疫情时,很多教育工作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科技教育、文明素养教育。这是对教育的一次重新审视,也是对育人理念和方式的一次完善。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陪伴者,彼此的心灵都得到滋润。直播课堂既要兼顾趣味性、互动性、整合性,又实现了学生走班教学、主题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在线课堂和在线教学不是一个新生事物,疫情之后也许会成为一种常态。通过网络将关爱和温暖传递给学生的时候,能更加滋润学生的心灵,教育因而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三、信息技术发展加速学校改革,构建以人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学校网络技术4.0时代,这是下一个期待,也是教育跟上工业发展4.0时代的步伐的蓝图。当前5G技术的普及运用,对于学校来说是一次发展机遇。如何借助科技时代的发展,真正实现“物联”时代,是对我们的一种挑战。这次在线教学的经历,给我们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现代学校管理和技术平台与资源信息的一次整合提升。
一是学习角色的变革。传统课堂教学强调“师”的角色,老师对学生是居高临下、我教你学;现在完全可以颠倒过来,师生共同面对问题,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懂得多,学生在某一个领域可能超越老师。过去在学校上课学习,回家做作业;现在完全可以在家里学习,在教室里解疑释惑。甚至,今后知识的学习已不再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学生在网上、家里、社区中都可以获得知识。这种教学中“角色”的变化主要是适应技术的变革,教师会逐渐成为学习陪伴者和共同探索者。例如打破学科界限的“项目式学习”“话题式学习”,老师和学生将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知识置于全球化、未来社会发展的大情境中,找到“已知的知识”的缺陷,通过深入的探究、对话与分享,可以清晰地发现所谓的“已知”仍然还是“未知”,让学生以体验的方式深入探究貌似“已知”的“未知”。学习共同体建设和学习伙伴的关系,一定会是一种新型的角色关系。
二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不同阶段的教育,其手段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学习方式的变革决定了教学理念的转变,深化课程改革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未来人才培养的有效实践。期待着疫情过后,我们的智慧校园建设能实现真正的“智”和“慧”。我理解的“智”就是用巧劲,充分调动多方资源,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整合,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最大程度节省人力和物力;所谓“慧”就是多灵动,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深入融合,打破学科界限,探索“主题式”“项目式”“探究式”“融合式”的课程。激发学生深度参与,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呈现,挖掘教学话题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例如,疫情期间隔离在家的所思所想,由“独居”引发对现实生活、家庭亲情、同伴友情等方面原有观念的沖击,以及疫情带来的人们内心恐惧及国际形势变化的讨论,特别是那些父母在抗疫一线的同学“大家”的责任担当与“小家”的亲情离别所带来的情绪纠结,以及众多“逆行者”给我们带来的深刻社会价值探讨,这种融合情景式、亲子式和合作式的学习是一种方向。
三是教育手段的变革。人类发展到今天,不仅知识的积累突飞猛进,而且传播知识的方式也多次发生颠覆性的改变。按照法国学者莫纳科的观点,大约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依靠人与人之间直接传递的表演阶段,依靠语言文字间接传递的表述阶段,依靠声音图像记录的影像阶段,依靠人人平等互动的互联网阶段。在线教学以学科教学为主,因此需要以强大的学科支撑来展开教学。高质量的教学不是让学生记住事实,而是让学生围绕高质量的话题了解所需解决问题的实质及其复杂性。未来的线上教学和网络教学,必须以学科知识和技能作为支撑,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弥补学科教学的不足,实现全体学科优质同步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信息技术和网络提供了知识获取的便捷,创造了“沉浸式”体验学习模式,改变了学习的“时空”,也必将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思维,实现教育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重构。
教育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又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在人的思想和理念进步的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来说,教育方法包括三个维度:学即获得信息的手段、教即传播信息的手段以及教学互动的手段。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传播方式的变革都极大地改变着教育手段方法,促进着教育效率和教育品质的提高。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超级计算、脑科学等新的科学技术的出现,知识的传递更快捷平等,而且导致传授方式、模式也发生着深刻变化。我们对现在所接触到的在线教学、直播教学等线上教学方式只是一个开始,教育的发展一定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