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心理剧舞台,探寻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刘倩

    [关键词]心理剧;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成长

    目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相对薄弱的工作。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仅仅维持在每学期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收效甚微。由班主任承担的心理团体辅导,也大多以说教的形式,难以被学生接受。个体辅导咨询则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很少有学生有勇气主动敞开心扉向老师倾诉。上学期,我校在心理辅导室旁边做了一块展板,每位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照片上墙,并做了个人简介和教师心语,鼓励学生主动向老师咨询。虽然刚开始心理信箱曾收到三封学生来信,分别就考试焦虑、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做咨询,但是很快就形同虚设,再也没有收到过学生的咨询信。

    是我们的学生的心理都很健康,不需要求助吗?当然不是,事实上,我校一名初二男生,因为网瘾已经休学,曾经多次去杭州专业的心理机构治疗;一名初一女生,因为家庭关系,多次扬言要自杀,经常做出让老师和同学提心吊胆的举动;还有一些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反映出焦虑、孤僻、嫉妒、自卑等心理问题。

    鉴于此,我们认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以更丰富的形式与内涵来补充,所以我们尝试通过校园心理剧来开展、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校园心理剧是以心理剧的理论为依据,通过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借助舞台来呈现他们各种典型的心理问题,在心理辅导老师和全体参与演出者以及观众的帮助下,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我校校园心理剧编、排、演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拓展课程的开发建设,在拓展课堂上针对部分学生进行。

    我校开设了校园心理剧拓展课,并自主编写了教材,每节课设定一个主题,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细微之处着手,针对学生分享的心理故事进行即兴的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然后由心理辅导教师组织讨论分享。

    通过拓展课的形式,引导学生把平时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等,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在剧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使学生从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进而达到宣泄、释压和领悟其中道理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另一种是通过集中排练、公开演出,在舞台上针对全体学生进行。

    通过拓展课堂上学生分享的心理故事,动态生成教学资源,有时也通过平日观察或者班主任反映,针对学生身上所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创作心理剧并进行排练,形成稳定的剧本和表演形式,一般在“五四”青年节和“一二·九”文艺汇演时进行公开演出,演出后组织大家讨论、分享感受。

    经过一系列活动,我们发现,校园心理剧确实是传统心理辅导的有力补充。

    一、校园心理剧能够促使学生健康地宣泄情绪

    校园心理剧为学生的不良情绪宣泄提供了安全的环境条件,避免了学生负面情绪的堆积,让学生尽可能地释放出不良情绪,同时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和策略,学会理性地看待问题。

    我在上校本教材《校园心理剧》中《青春期遇到更年期》这一课时,根据教学流程,先讲述了一个心理小故事,然后让有类似烦恼的学生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好几个学生都分享了类似的故事,这时,我发现小许一直很紧张,想举手又犹豫,便让他上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他讲述的是周末父母要上班,临走时让他将米淘好,菜洗好,根本没说让他做饭,而父母回家后又严厉地指责他没把饭烧好。

    在他讲述过程中,我发现他面红耳赤,情绪非常激动,甚至有点语无伦次。于是在他讲完后,我让他扮演自己的父亲,请另一个同学扮演他,他几乎是咆哮着演完了自己的父亲。演完后,他整个人都在发抖,情绪非常激动,而且从他最后一句“你给我蹲马步去!”可以看出,他父亲可能有类似的体罚行为。因为他的表演很形象,把一个暴怒的父亲演得惟妙惟肖,同学们都善意地笑起来。

    等笑声停止,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生气?你是不是觉得很饿很累?一回到家就想吃饭?”他不由自主地点点头,于是我说:“父母上了一天班,很疲倦很饿,回到家里,希望有热菜热饭吃,不想再饿着肚子去烧饭,这也是很正常的情绪。可能父母表达得不是很清楚,那么你作为儿子如果能够主动体谅一下父母,自觉地把饭做好,父母是不是就会很开心了呢?”他的情绪很明显松弛下来,很认同地点点头。

    一般来讲,初中生因为生活环境简单,涉世不深,情绪不十分稳定,遇到挫折或困境时常常把握不了自己,负面情绪往往得不到及时宣泄。上述这位小许同学,经历的这件事情可能在心里憋了很久,情绪得不到有效的释放。从他的叙述和表演中可以发现,他的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着比较强势的角色,他平时根本无从反抗,也无处表达自己的不满。在角色换位表演后,由于有配角的积极配合,他很容易进入状态,借助心理情境剧宣泄自己的情绪,揭示内心深处的症结。同时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他在痛快地宣泄之后,内心深处的愤怒、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得到缓解,为解决他内心的困惑创造了适宜的心理环境。同时通过换位思考,他也学会了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二、校园心理剧能够唤醒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初中生受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往往还不能自觉地、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心理进行审视,自省能力比较差。校园心理剧直接展示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和情境,有助于诱发和唤醒学生更多的自我反思。

    我校曾排演心理剧《让阳光洒进心房》,剧中主角甲同学因为一场篮球赛输给了同学乙,心里一直不服气。同学乙优秀的篮球技术、阳光帅气的外表、经济丰厚的家庭背景,更让主角甲觉得挫败。他觉得自己不管如何努力,都无法和同学乙相比,因而开始放弃努力。

    在排练中,我发现我们挑选的小演员非常符合剧中主角甲的气质,通过接触,可以感受到这个男生和剧中的主角甲有着相似的心理历程——他在学习上非常努力,成绩却一直中等;他有很多优点,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优秀,平时看起来总有些唯唯诺诺的,墨守成规,不开朗,不自信。

    因为这个心理剧要参加宁波的比赛,所以排演的过程比较漫长,中间也历经了多次修改,细节上更加符合他的个性。排演过程中,我们能够欣喜地发现他的细微变化,比如排练初期不太与老师交流,跟他讲话时就听着,没有自己的主见,缺乏灵气,排练的间隙,其他同学都会与老师玩闹,他就很安静地待着,而排练后期,他渐渐会提出不同的意见,会维持自己表演的风格,也能与老师说说笑笑了。演出结束后,他有很大的改变,明显比以前要活泼开朗,人也变得自信阳光起来,成绩也有小幅上升。

    很明显,在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他通过剧中的主人公甲,看到了自己心理上的问题,通过自省与自我调节,解除了心理上的包袱,获得了成长。

    三、校园心理剧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潜能

    潜能开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正处于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初中生来说,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也使他们更渴望有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校园心理剧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充满激情地进行创作、排练,对剧情和表演进行反思和处理,这是一个很独特的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潜能被有效激发,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出来。

    我们心理剧社有一位女生,因为成绩较差,很自卑,觉得生活中缺少爱,性格也有些偏激。在上拓展课“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时,我让学生们分组表演,她在表演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有一个细节处理得特别好,很真实。于是我点名表扬了她,其后,又根据她讲述的心理小故事,写成了剧本,让她担任主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她的笑脸,她的性格也越来越柔和,并且在排练中也越来越多地展现出自己的表演天赋。

    所以,校园心理剧不仅仅能够解决心理困扰,还能够给这群渴望表现、热爱舞台的孩子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在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中,更加自信、更加健康地成长。

    实践证明,校园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提倡和推广。校园心理剧必将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与支持。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掌起初级中学,慈溪,315313)

    编辑/刘 芳 终校/高 杰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

    肖祥杰摘 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与创新是技术专业领域研究人员艰苦卓绝奋斗而来的结果,改变了生活方式,同时提供诸多便利。在初中信息

  • “一起作业”对小学生学习能力的

    黄倩 【摘 ?要】“一起作业”是基于互联网教学平台,融合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新型作业模式,内容丰富,有听说作业、词汇作业、拓展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