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职业人培养课堂理念解读
尹霞 李正栓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应与学校定位和培养目标吻合。在应用型本科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即准职业人。“准职业人培养”是孙建忠的教育理念。对这一理念进行解读,认为准职业人培养课堂理念符合时代要求;“准职业人培养课堂”教学是学生的需要;“准职业人培养课堂”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准职业人培养课堂”对学生有较高要求;“准职业人培养课堂”对教师有更高要求;“准职业人培养课堂”遵循“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课堂教学实践的综合使用。
【关键词】准职业人培养;课堂教师;学生
一、准职业人培养课堂理念符合时代要求
现代社会需要精英人才,更需要具有职业技能的建设者。现代社会需要智慧人才,更需要情商和智商都高的人才。孙建忠教授适时地提出了“准职业人”这一概念,并在自己学校践行这一理念,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一理念具有前瞻性和国际性,值得理论升华和实践推广。它符合应用型本科大学“应用型、职业性”的定位。“准职业人培养课堂”建设应当是全民战役。教师、学生、学生管理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都要加入其中。在准职业人培养过程中,全校教职员工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二、“准职业人培养课堂”教学是学生的需要
教育不是学习事实,也不仅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对头脑的训练,要训练头脑如何接受知识和应用知识。“准职业人培养课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需要真本领,而本领更多地来自于学习和实践。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准职业人培养课堂”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先锻炼,通过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练,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能缩短入职后学习和适应期,很快进入角色,受用人单位欢迎。
三、“准职业人培养课堂”的理论基础
“准职业人培养课堂”的理论基础是实践论,因为准职业人培养旨在通过大量的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接受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孔子在人才培养的课堂上使用的是启发式、交互式、点评式、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使用的也是启发式、交互式;亚里士多德说:“知识来自于直接观察,升华于直接实践”;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不难看出,准职业人培养课堂不仅有理论基础,还有悠久的传统。
四、“准职业人培养课堂”对学生的要求
(一)集智备学
导学就是给学生任务,也就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导学与传统教学所要求的预习有区别。传统意义上的预习是学生自己行为,没有明确目的。准职业人课堂中,导学是有目标的,针对性强,可以称作guided learning。
根据老师的导学案,小组内进行集智备学。首先要个人准备,个人不准备,参加小组备学会被动;之后小组讨论,成为学术沙龙;鼓励辩论,常辩者善言,训练逻辑思维,使思维敏捷;课下肯努力,课上才敢发言,发言才能精彩。
(二)学会查阅资料和网络学习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需要让学生赵所善于使用现代技术,学会利用图书馆,把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要点查阅好并进行整理。
(三)学会课堂展示
每个学生要学会汇报预习所得,学会展示观点,学会汇报表演,学会提问题,学会吸收老师和同学们的观点。
(四)要重视课后巩固措施
把课前预习、课堂展示和课后巩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际上,课后巩固是准职业人培养最关键环节。要巩固到入职的程度。利用专业公司化途径不断巩固职业技能。
(五)要重视小组建设
孙建忠教授对小组建设很有研究。他认为,小组建设的分组原则应当是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员间互相帮助,平等交流。小组建设能锻炼组织能力,能学习领导力,能展示管理能力,能提高学习能力,能体现合作能力,能检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表现民主思想,能激发竞争思维,能培养思辨能力,能培养集体主义,能激发争优创优意识。小组建设,要培养学生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准职业人培养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准职业人培养课堂”需要教师课前导学、课堂教学和课后督导要瞄准实效。课前环节就像人的脑袋,导学的问题都在头脑中,問题设计得要宏观一些,并且要指出学习资源,把“这堂课的中心是什么”“学生要学会什么”告诉学生;课中环节就像人的身体,必须让头脑中的各问题指挥身体,脑袋想的是什么身体做的就是什么;课后环节就像“走一走、试一试、拉出来溜溜”的实践,要成为实践的康庄大道。
(一)集智备课
在准职业人课堂实施中,教师要集智备课。集智备课即集大家的智慧一起备课。通过集智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和个人才能,充分讨论教学的各个环节,备学生,备内容,备过程,是很好的学术交流。通过探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启发思考、如何对学生掌握不全面的部分进行补充和完善等,准备导教案和导学案。
(二)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和要求下的预习,导学案又称集智备学明白卡。让学生提前知道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需要知道重点探索和攻克的问题。导学案要的重点要突出、问题要凝练、导向要明晰、问题要启发、要培养思辨能力(CT),注意导学的量和质。
孙建忠教授把导学案分为课程导学案、超大章节导学案、大章节导学案、课节导学案四种。以时间而论,导学案也分为四类:学期导学案、月导学案、周导学案、日导学案。
(三)导教案
导教案是实效课堂的保证。通过集智备课,教师制定出统一的导教案,将自己教学方法、知识重难点、导入等内容列到导教案中。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教学行为,教师要掌握不同教学方法。
1.导教、导练、导演、导评
导教是用问题导向知识点、技能点、专业系统知识的重点、难点。求实效是应用部分。启示录是在整个专业结构里将来哪些地方用,对下一课及将来的作用。
导练是用练去导,导练是实践。
导演是用展示发现,演是展示的意思,用学生的展示来发现学生的问题。
导评是以评论导学习,引导学生走向课堂目标。
2.知识和技能并重
导教案制定过程中要照顾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3.遵循“二一定律”
导教案的制定过程中要遵循“二一定律”,即课堂中学生展示占课堂的三分之二,教师点拨和扩展占课堂的三分之一。
(四)把控好课堂教学
把控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环节。课上要检查学生预习效果,查漏补缺。确保学生掌握应当学到的知识、技能、重点、难点。
教师要善于启发思维和引导讨论。
教师要培养一些学生骨干,活跃课堂气氛,引领学习风气。
教师要学会并充分利用好集体回答这种形式。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形式效果更好。
教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要善于用信息、资料、思想、观点、案例、榜样和理论来开阔学生的思维眼界。
(五)正确使用评价
教师评价要能够诱导学生走向下一步。课堂在一步步评导中、问题的设置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评价要分成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教师评价要讲究艺术,要考虑学生接受讲评的心理,不可伤害学生自尊;可以分层次选择语言。要谨慎评价不同观点,鼓励异质思维。要正面给予反馈和积极引导,教师评价要画龙点睛。
(六)调整教师角色
上课就像上班,学生就是徒弟,老师就是师傅,课堂就是车间。
教师要欣赏示范、评价引导,还要因材施教,进行一对一或分组辅导,课堂上还要有评价,在评价中有创造创新,要使用变化的语言,不能总是重复使用评价用语。
(七)引导学生在课前课后下功夫
个人的自主学习和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要放到课前导学中,不能放在课堂上浪费时间,老师不应让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进行查阅。学生应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课、展示和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和课后下功夫。
(八)教师要研究教学之道和81个教学法
教学之道包括教学理论、方法和技巧。教师要学习各种教学理论,选择性地使用适合自己课型和内容的理论。如果在任教职之前没有学习过此类知识,一定要补课。教师要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我校提出了81个教学法,其中,使用式教学法是准职业人培养课堂的核心。把列点式工作法再套到框架式工作法里,再运用上现场示范、模仿示范、倒插柳式等教学法、使用式教学法和应用式学习法。把讲故事教学法移植到准职业人培养课堂。对零起点的学生要用好语言自然学习法。
教师要研究教学模式,接受新技术,合理使用新模式。在小组围坐的课堂上,教师应当经常走下讲台,走近学生。
(九)教师要有国家情怀和国际视野
学校培养学生不但要求学生进行国际化学习、还要让学生国际化创业、就业、成为国际化风云人物。要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国际人,教师首先要有国际的站位、国际的胸怀、国际的格局、国际的思考,以及瞭望瞬息万变、把握瞬息万变的能力。
国际化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课程设设上、一个是国际视野、一个就是专业外语词句和气质。在课程设计上体现国际化,就要刻不容缓操作“1+2”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有一门小语种直接设置成课。
培养国际视野的学生,就要把国际法、国际商法、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等课程开起来,让学生学习世界规则;专业外语词句打造出系统,才能凸显国际化。
六、结语
“准职业人培养课堂”遵循“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课堂教学实践的综合使用。准职业人培养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毕业生所学与用人单位多需零距离对接,值得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景忠.“准职业人”培养我们做了哪些努力[N].中国教育报,2012.
[2]孙建忠,王振岭,习伟.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N].中国教育报,2006-06-17(004).
[3]陈秀芬.高校课堂之小组建设[J].新课堂,2014,(06).
[4][美]約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王利峰,李亚平.应用型高校在转型中如何开展课堂改革——以河北外国语学院为例.校园英语,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