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市场化的应对措施
中国工商银行七台河茄子河支行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市场化的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对于确保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市场化;应对措施
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最终目标都是最大限度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不一定都是与具体国情相适应的,与国情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战略可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否则将损害国家经济。历史经验表明,每个国家优势产业各不相同,因制约的要素禀赋,只有选择与自身要素禀赋条件相符的优势产业,才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目前我国还处于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过剩的要素禀赋特征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最符合我国比较优势且最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主要部分,所以,我国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指定的经济制度都要转向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构建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体制,充分发挥中小金融机构的重要作用,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及监管体系的改革的方向都如此。
在改革过程中,应坚持市场化原则,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对政府职责进行适当调整,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坚持总体渐进、局部突破原则,主要解决目前的金融问题,坚持以国际惯例办事原则,改革措施应放眼未来,关注与国际金融运行规则相对接;坚持成本效率原则,化解风险成本最小化,换取金融运行与监管效率最大化,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
二、金融体制与国企改革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金融领域的很多问题都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尚未完全转变具有重要关系,不断累积的银行不良债权、比较迟缓的银行体制改革步伐及货币资本市场体制的不完善都与国家支持国有企业的政策具有一定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良性发展需要运行良好的金融体系为其实现资金融通及信息传导。金融体系信息传导具有重要功能,正因金融体系所具有的此功能,市场被真正相连。若金融体系不够完善,信息传导将产生扭曲,这对企业经营绩效难以判定,这不利于企业经营。因此,金融体制与国企改革应同步进行,并考虑到两种改革之间的影响,设计比较周密的计划,以实现两种改革之间的互相支持促进。
三、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市场化的应对措施
1. 对金融机构实行债务重组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为金融体制改革扫清障碍。金融体制改革中的最大困难就是不良债权问题,解决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银行不良债权问题已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解决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将金融机构对企业支持政策关系彻底割断。若企业产生持续亏损,金融机构应停止对其新增贷款并尽最大可能收回原有贷款。
二是将金融机构累积的不良债权剥离。只有这样,金融机构才能担负经营失败的责任,避免为自己及本部门利益而损害国家与客户的利益。
三是对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机制进行改善,确保剥离不良资产后金融机构人员实现管理改善、增加盈利。对于监督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十分有利。
四是有利于剥离企业政策性负担,加速企业经营机制转换,避免企业亏损,减少不良资产。
2.加快货币市场改革,有步骤实现利率市场化。货币市场改革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措施,一是促进市场硬件建设,为统一货币市场的实现奠定坚持基础;二是将货币市场逐步开放,对限制货币市场进入资格进行降低,使市场交易成员增加;三是促进二级市场建设。央行应逐步采取适当调整再贷款利率等措施,使变动再贴现率与公开市场业务开展成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建设货币市场与货币市场利率逐步放开应保持同步,逐渐完善的货币市场利于银行利率的放开。
3.消除长期隐患,稳步建设资本市场。银行融资是企业各种外部融资方式中成本最小、股权融资成本最高的一种方式,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介于二者之间。相对于外部融资,依赖自我积累而得到的内部融资的成本更低。因此,在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通常会对依靠内部积累解决资金问题进行优先考虑。若需要外部融资,通常选择债务融资方式,而面临债务融资时选择银行贷款方式。因此,在资本市场中应采取以下改革措施,一是对证监会职责进行明确,减少行政性干预股票上市。二是对现有企业上市规定进行改革,尽可能确保上市公司质量。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对国家股、法人股上市流通问题逐步进行解决。选择具有过度性质的一种方法,经一段时间后将国家股、法人股与个人股进行混合流通。
4.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现阶段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就是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不应根据国有银行存在的不良债权问题将改革延迟,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是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存在担心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将产生金融风险,事实上,这种担心是源于非法金融活动产生的风险,过于关注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负面效应。此风险正因拒绝将金融活动纳入正规金融体系,进而难以实施有效金融监管而产生的不利后果。为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应解放思想,破除对中小企业与中小金融机构的偏见。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建立与运营,尤其是对中小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改善进行必要的协助。不断加强监管中小金融机构,确保其规范的竞争行为。这对于中小企业与中小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机构运行稳定。监管是否到位对于金融机构产生道德风险的机会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对于各类金融机构都是相同的。若监管到位,就难以违规;否则即使大型金融机构也无法避免违规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柳红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12.
[2]晏金平.新中国金融体制演进的历史经验[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9.
[3]谭震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体制[J].西南金融,2012.17.
[4]白晓茹,李卉.对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几点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15.
作者简介:陈桂环,女,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师,主要从事银行综合业务核算、内控管理、反洗钱、电子银行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