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乡土资源,课内外结合学好《木兰诗》

    王瑞红

    【摘 要】 《木兰诗》作为传统名篇,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借助乡土资源,通过教师引领下的学生课下分组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场”热情,课内外相结合真正将课本学厚。

    【关键词】 乡土资源;课内外结合;木兰诗;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1

    《木兰诗》被誉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双璧”之一,被收入各种版本的初中语文课本。我曾多次执教这篇课文,但基本上是就课文教课文,就课文学课文。虽然每次都对“教、学”形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总感到拘泥于“本”,无法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的要求。

    由于电影版“花木兰”和网络版“花木兰”的广泛传播,学生对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很熟悉,只进行课文解读是很难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的。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据史料记载,我县曾是木兰将军征战的古战场,如今尚有不少与她相关的历史遗存。县城一条大街就叫“木兰街”,城中的莲花池有“木兰饮马处”石碑,还曾在此发现埋葬其神像的“木兰将军墓”,县城东关原有“木兰祠”,现在庙虽然毁了,但其中的不少石碑留了下来。县城西北的大山“摩天岭”和离其不远的山沟“木兰沟”被当地百姓代代相传为木兰将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故地。

    中国的篮球迷之所以一度迷恋美国NBA,特别关注火箭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火箭队的中锋是中国人姚明。更是因此一度把火箭队当做了自己的球队,把整个中国都当做了它的主场。火箭队每个队员的相关资料、战术、战绩等全都能娓娓道来。我设想,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木兰诗》时,能有“主场般的热情”,能对木兰有“主场般的支持”,其产生的能量肯定是无穷的。而激发这一能量的因素就是我县与木兰相关的乡土资源。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大约在《木兰诗》学习前的一个月,我开始向学生门“吹风”,向他们简要介绍我县的“木兰遗存”,拉近他们与传说中古代将军的距离,让他们把木兰当成“家乡人”、“自己人”。又激发他们发现、搜集、整理有关木兰传说、木兰遗迹、木兰史料的强烈欲望,并将所有学生分成三个“探索发现组”,一个组专门负责搜集有关木兰的民间传说故事,一个组专门负责发现、寻找与木兰有关的历史遗存、主要景点,一个组专门整理、摘录县文史资料中对木兰的介绍。相约一个月后各组进行展示比赛。学生们根据本组任务,依据各自的特长,推荐产生了本组负责人,明确了“摄影师”、“小记者”、“文字编辑”等,还规划了活动安排。

    一个月后的“我说木兰”展示比赛课上,“遗存、景点组”首先展示了他们拍摄的多幅照片,并针对照片进行了解说:“这幅照片中的石碑高5尺,宽2.4尺,为元代石碑,原立于我县《木兰祠》中,现存于县文化馆,石碑中間用篆文刻着的碑文题目叫做《汉孝烈将军记》,碑文是河南人达世安撰写的。根据碑文我们可以知道,木兰不姓花,而应该姓“魏”,祖籍安徽亳州,是汉文帝时候人。为了抵御单于入侵,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军中征战十二年,屡立战功。得胜后不愿受封赏,辞官回家侍奉父母”。

    “这块深青色石碑是明朝万历年间建立的,表面像玻璃那样光亮,能照见人影。碑上是当时的知县何出光所做的赞美木兰将军的诗歌----《赛神曲》十二首,前面还有引言。引言介绍了何志县创作《赛神曲》的原因、木兰从军的故事以及当地百姓对木兰将军的崇敬等。下面就让我们将这些诗歌朗读给大家听吧。——‘玉臂朱颜逐塞尘,貔貅队里度青春。十年不卸将军铠,万死犹存淑女身。(其二)‘范郎城下破重围,刁斗风传赛燕飞。但有将军守上塞,何劳烈女送寒衣。(其七)‘汉将功高属女郎,和戎何又出红妆?琵琶有恨流千古,青冢终无侠骨香。……”

    传说搜集组生动传神的讲述了木兰将军于征战间歇在莲花池饮战马,不慎被污泥粘掉战靴,露出比战友小几号的小脚,差点暴露女儿身的娇羞。讲述了木兰祠中的种种神奇,还讲述了木兰将军守土、爱民,帮助百姓度饥荒的“木兰树”、“木兰芽”的故事。

    史料征集组做了这样的展示:“这段资料出自我县政协1987年编写的《完县文史资料》。‘木兰祠,全名为汉孝烈将军木兰神祠,俗称将军庙,是完县的一大古迹。相传木兰从军是汉文帝时候的事情,当时木兰曾长期转战在完县一带,收复并保卫了这块地方,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到唐朝时,才追封她为汉孝烈将军。完县人民怀念她的功绩,便在东门外修建了这座祠庙,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学生们的展示让我欣喜,更让我震惊,他们搜集、发现、展示的东西有些我知道,有些我略知皮毛,有些我根本闻所未闻。他们分工合作,利用周六日访古探幽的热情让我出乎意料;他们巧借各种关系,查资料,寻故事的能力让我赞叹;他们对古代碑文的解读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

    这次尝试,我们借助乡土资源,通过课内外活动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主场”、“主人”意识,学生们在接下来的《木兰诗》学习中出乎意料的顺畅,特别是诗词背诵环节,第一次做到了所有的学生轻松过关。学生们对《木兰诗》的认知比仅仅学习文本不知要深入了多少倍,真正做到了“把课本学厚”。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只有寻找一切机会激发学生学习中的“好”,发现学习中的“乐”,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的要求才会实现。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