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问题再起风波

    朱丽涵

    7月31日,伊朗敦促欧盟在8月1日前提出解决伊核问题的一揽子建议,否则将重启作为铀浓缩活动准备阶段的铀转化活动。欧盟回应伊重启核活动意味双方谈判终结,届时将把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8月5日,欧盟三国正式向伊朗提交一揽子建议,支持伊发展民用核能,但要求其终止一切铀转化、提炼和加工活动。6日,伊朗以欧盟建议未达到其“最低要求”为由拒绝接受,并称该建议反映殖民主义思维,是对伊朗的侮辱。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察下,伊朗拆除了伊斯法罕铀转化设备上的所有封条,铀转化活动全面恢复。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了英、法、德三国提出的决议草案,要求伊朗完全中止与铀浓缩相关的一切核活动,但遭到伊方断然拒绝。

    一段时间以来有所缓和的伊朗核问题又一次被抛到了风口浪尖,这场牵涉伊、欧、美、俄旷日持久的四方博弈,因为回旋余地越来越小,各方立场越来越强硬而显得更加剑拔弩张。

    欧盟立场倒退伊核再起风波

    2003年2月,伊朗中部城市纳坦兹的铀浓缩设施被曝光,伊朗核问题一下子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12月,伊宣布中止与铀浓缩相关的一切核活动并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向国际社会显示其不谋求发展核武器的诚意。2004年6月,伊在未能说服国际原子能机构结束对其核设施核查的情况下,恢复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11月,在英、法、德三国的斡旋下,伊朗再度暂停核活动,并与三国开始了有关核能、政治、经济等领域合作的多轮谈判,以寻求解决伊核问题的长远之计。在7个多月的艰难谈判之后,随着伊朗新总统的产生和欧盟新建议的出炉,伊核问题风波再起。

    1、欧盟立场倒退令伊朗不满。2004年11月,伊朗与欧盟三国达成《巴黎协议0。伊方为显示诚意,应欧盟要求宣布自愿暂停铀浓缩及其相关活动;作为回报,欧盟将向伊提供核技术、核燃料,并与伊恢复政治、贸易谈判。在谈判中,伊朗一直坚持铀浓缩活动只是“暂停”绝非“终止”,表明决不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和已经到手的核成果。对此,欧盟方面一度表态友好,称将在2005年6月提出为伊核计划仅用于和平目的提供所有必要保证的一揽子建议。然而,由于受到美国的重压,亲西方的拉夫桑贾尼竞选失败,欧盟遂采取强硬立场,在8月5日提出了被伊朗称为“极其苛刻”、“反映殖民主义思维”的新建议,要求伊彻底中止一切与铀浓缩相关的核活动。欧盟立场的倒退令伊方大为不满。伊保守派新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一改昔日哈塔米的温和作风,指责欧盟对核谈毫无诚意,明确表示伊朗不接受任何不允许其继续铀浓缩活动的建议。他顶住种种压力,坚持重启铀转化活动,使伊核问题日渐凸显。

    2、伊朗人视其核计划为提升伊政治地位的战略选择。伊朗的核计划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巴列维称霸地区的强国梦,现在不仅成为了伊对抗美、以威胁,提升政治地位的战略选择,也是国内上至精神领袖、下至普通百姓的精神寄托和不懈追求。伊朗人在各种场合一再强调:作为穆斯林国家,伊决不谋求发展核武器5作为《核不扩散条约》签字国,伊应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作为发展中国家,伊必须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开辟新能源;作为石油大国,伊也有责任为子孙后代节省石油资源。此外,伊还批评西方国家在核问题上的双重标准违背了《核不扩散条约》的精神,指责美国对伊的干涉完全是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行径。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伊朗人把坚持铀浓缩活动作为了爱国主义的表现,也就无怪乎伊朗学生频频在欧盟三国使馆前游行示威,伊朗议会宣布要通过决议终止去年与欧盟三国达成的《巴黎协议》了。

    3、伊朗有持无恐,敢对美、欧说“不”。伊朗之所以持强硬表态,和美欧叫板,是由于伊深谙美、欧、俄在伊核问题上的分歧;原子能机构即将公布的核查结果对其有利;该国“流星3”弹道导弹具有“地区震慑能力”;同时,伊还认为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大涨,西方国家深怀顾虑不敢对其贸然制裁。8月12日,布什总统暗示可能对伊采取武力,立即遭到德国总理施罗德和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的强烈反对,双方分歧可见一斑。14日,维也纳外交人士称伊朗核设施上武器级铀痕迹与巴基斯坦同批零件残留匹配,国际原子能机构证实伊朗并未发展核武器。9日,伊国防部长表示伊朗的导弹已经具备”地区威慑的能力”,并称若其核设施遭到美国或以色列袭击,伊将放弃在核问题上作出的所有承诺,并中止与国际机构的合作。此外,日前65美元/每桶的原油价格和日益升温的“油荒”也让西方社会不敢轻举妄动。

    4、采取灵活政策,占据主动地位。伊朗最近的作为也彰显其突出的外交智慧。事实上,两年多来,伊朗在与美、欧、俄的博弈中一直占据着主动地位。一方面面对美国的压力、威胁、利诱毫不动摇,与欧盟的核谈严守底线;另一方面,却积极配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并与俄罗斯保持着良好的核合作。2005年初,美国威胁要对伊朗采取军事打击之际,伊朗展开强大的外交攻势,首席核谈代表鲁哈尼和外交部长哈拉齐双双出访欧洲,拉拢欧盟和俄罗斯以抗衡美国。4月29日,伊朗与欧盟的第七轮谈判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之际,伊方不满欧盟的拖延战术,提出重启与铀浓缩相关的外围活动,以给欧盟加压。此番提出重启铀转化活动也相当高明。首先,伊朗重启的是准备阶段的铀转化活动而非敏感的铀浓缩活动,这样既可试探欧美态度又不至于激怒欧美。其次,凸显强硬姿态可为伊在此后与欧盟的谈判中赢得更有利的位置,迫使欧盟作出更大的让步。第三,伊朗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与欧盟讨论重启在纳坦兹的铀浓缩活动的事宜。实际上,伊朗新上任的首席核谈代表拉里贾尼已经在8月16日表示伊朗坚决要求重启纳坦兹核活动,但主张通过与西方的友好谈判来解决。

    大国立场相左对伊态度各异

    尽管美、欧、俄都表示坚决反对伊朗发展核武器,但在核问题上,各方因自身利益不同而立场迥异,面对此番伊朗强硬表态也有不同的反应。

    1、软硬兼施收效甚微,支持核谈静观其变。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美交恶,美国冻结了伊在美资产并对其进行经济制裁。美拒不承认伊朗的神权统治,一直威胁要颠覆伊现政权。因此,美国绝对不能容忍这个“无赖”国家拥有核武器,扰乱中东局势。但是,如何打掉伊朗的核计划让美国人大伤脑筋。对伊朗的威胁震慑、制裁打压收效甚微,提出优惠条件又被伊方嗤之以鼻。伊朗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将整个中东地区均列人打击范围的导弹体系、国内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士气以及国际社会的普遍的反战情绪,都

    使得美国不敢贸然对伊进行军事打击或先发制人摧毁其核设施。此外,刚刚举行的伊朗总统大选中,主张与美国直接对话的务实派老将拉夫桑贾尼落选,对待伊美关系和核问题姿态强硬的保守派新锐内贾德胜出,伊朗保守派完全掌握政权使得核问题的前景更加不容乐观。8月1日,在伊朗强硬表态的第二天,美方曾表示如果伊朗重启其核活动,美将把该问题提交安理会;但在伊朗全面恢复铀转化活动之后,美又改称暂不提出提交安理会等制裁措施,伊核问题仍由欧盟三国出面协商解决。目前,美国只能继续支持欧盟与伊朗的谈判,静观其变。

    2、坚持核谈步履艰难,力求“机构”内部解决。欧盟与伊朗的核谈旷日持久,却由于双方在“暂停”还是“终止”铀浓缩活动的问题上存在根本性的分歧,谈判亟无实质性成果。8月5日,欧盟三国正式向伊朗提出了解决核问题的一揽子建议。该建议核心内容包括:准许伊朗在归还核废料的条件下发展民用核能和购买民用核技术;加强与伊朗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要求伊朗承诺不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设施进行突击检查,彻底中止所有转化、提炼和加工铀的活动,停止建造位于阿拉克的重水反应堆。建议一经提出,就遭到了伊朗方面的拒绝,称其未达到伊方“最低预期”,伊朗仍将重启铀转化活动。尽管欧盟国家承受着巨大压力,但宣告谈判失败就意味着欧盟在伊的重大经济利益遭受损失,意味着欧盟的边境安全和社会稳定遭到威胁,意味着欧盟首次独立处理解决涉及全球的重大国际安全问题的外交努力付之东流。因此,欧盟仍力主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问题。8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了欧盟三国提交的决议草案,要求伊朗立即停止所有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并与欧盟恢复核问题谈判,但并未建议机构把伊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3、经济利益战略屏障、俄伊合作坚定不移。俄罗斯是惟一一个坚持与伊朗进行核合作的国家。俄伊核合作可以追溯到1992年。当时伊朗有意重建核电站,但各国迫于美国压力不愿参与建设。东欧剧变后的俄罗斯正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在伊的经济与安全合作的利诱下,承接了布什尔核电站价值8亿美元的建设项目。2002年7月,俄伊又签署了为期10年的合作协议,计划再为伊朗建设5座核反应堆。除了维护其经济利益,俄罗斯倚重伊朗还有更深层的战略安全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北约东扩、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特别是乌克兰、格鲁吉亚和吉尔吉斯斯坦相继发生“颜色革命”,美国积极向中亚和高加索渗透,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一步步被缩小,周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伊朗夹在阿富汗、伊拉克之间,北接里海、南临波斯湾,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俄抵御美势力渗透的最后一道屏障。加强与伊朗的合作不仅能够保障自身安全,也能更好的维护俄罗斯在里海地区的利益。因此,尽管美国不断对其施压,俄罗斯仍旧坚定不移的加强与伊朗在核领域的合作。在伊朗决定重启铀转化活动遭致欧美一片谴责与威胁之时,俄罗斯重申伊朗有权发展民用核能,并表示仍会进一步向伊朗核项目提供支持。

    新一轮谈判坎坷前途艰难曲折

    8月3日,伊朗新总统内贾德正式上任,表示坚决维护伊朗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决不屈服于外来压力,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8旧,另一位保守派人物拉里贾尼出任首席核谈代表,发出了“希望通过谈判使伊朗放弃核技术纯粹是浪费时间”的宣言。6日,伊朗以欧盟新建议未达到伊方“最低预期”为由拒绝接受;11日,又以“国际原子能机构决议是在美国及其盟国的压力下,由政治因素推动通过,既不合法又不合理”为由拒绝接受,伊核谈判走到了两年多来最敏感最危急的时刻。

    然而,伊核问题被提交安理会进而对伊朗进行制裁显然不符合伊欧任何一方的利益。纵观伊核问题两年多来的发展历程,每到山穷水尽之时,都能因为双方的适度妥协重新柳暗花明。目前伊朗重启的只是铀转化活动,而欧美也并未将该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另外,艾哈迈迪·内贾德总统在8月9日与安南秘书长通话后已表示,伊准备继续与欧盟进行核问题谈判,他将在完成组阁后提出解决核问题的新计划。相信伊欧核谈不会彻底破裂,双方讨价还价还将继续。但无论如何,双方谈判的回旋余地已经不大,谈判必将更加艰难复杂。

    (本文责任编辑:刘万镇)

相关文章!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对BOT方式的法律思考

    杨 卓[摘要]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开始以BOT的方式进入我国,并日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本文从BOT的内涵界定与法律特征入手,阐

  • 土耳其的不确定性及对世界的影

    李秉忠<br />
    【关键词】土耳其的不确定性? 埃尔多安? 总统制? 库尔德问题<br />
    【中图分类号】D737.4? ? ? ? ? ? ? ? ? ? ? ?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