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理趣意味的思考
张雪莲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小学教育渐渐从应试教育变为能力培养教育。小学生正在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理性的思考能力培养比较难。为此,我们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理趣意味的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理趣意味 ?思考
新课程改革推行后,因教学方式的变革,很多教师的语文课堂开始只重情趣,忽略理趣,然而,素质教育下,教师应注重能力培养教育。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培養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增加小学语文的理趣意味。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更要详细分析课文中的理趣意味,引导学生思考。
一、情感导入,挖掘理趣潜能
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教育学家曾提出,无论教师的教育能力如何,教师的情感引导可以直接体现在对学生的情感影响以及熏陶上。素质教育下,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由此可见,教师的情感引导,对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融入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就会在课堂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中采用情感导入,通过创设有激情的语文课堂,吸引学生上课注意力,同样,教师的激情可以感染学生,深入挖掘学生内在的情趣,理趣潜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中得到提高。
比如,学习《静夜思》时,教师可以采用以情导情的方式启发学生,在课堂开始,教师可以通过游子在外,独身一人,不知何时归家的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一个人在外面,不能见到家人,不能与亲人团聚的辛酸,感受作者的情绪。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在外游子漂泊不定,家里亲人相隔两地的视频给学生观看。一年级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感比较强烈,长期在外,不能与父母相见的愁绪应该可以体会到,帮助学生丰富对诗词中情感的理解与感知,在学习中逐渐流落出真实的情感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趣潜能。
一年级学生潜力无限,作为语文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尤其是理趣潜能。教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拓展思维能力,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深意,这也是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二、游戏教学,注重寓理于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游戏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小学一年级学生,更加好动、爱玩,对外在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在语文课堂采取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抓住学生的爱好,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结合课本知识设计游戏教学,将课文中的哲理,通过有趣的游戏体现出来,采用寓理于趣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感知理的存在。在小学语文中构建理趣的教育思维,有两种方式,就是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采用隐性教学,将理融于趣味中,让学生在趣味中感受理的正能量,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亲身体会才对学生自身更具有教育意义。
比如,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寓理于趣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动物,在小壁虎尾巴没有以后,向不同的动物借尾巴,但是没有动物可以借给它,最后自己的尾巴自己重新长出来的故事教学,让不同的学生扮演小壁虎,体会每种动物的尾巴都是有自己的用处,小壁虎应找到自己的尾巴。作者把要表达的哲理融合在故事中,教师可以把要教授给学生的理融合在游戏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中不同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用处,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作者的意图。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注重寓理于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活动教学模式,也可以借助现代化多媒体的帮助,采用视频教学、图片教学,通过把画面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生动具体的教育素材,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三、理趣融合,强化自由教学
教师进行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时,一味地注重趣,就会偏离教学主题,让学生跑向单纯的游戏模式,一味地强化理,就会变成传统的说理课堂,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理趣融合,强化自由教学模式,要结合课文知识,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理要简朴,趣要丰富,增加学生在课堂中主观体验。“理趣”实际应是理和趣的共同体,在实践教学中,坚持理趣思路,让学生在趣中悟理,在理中感趣,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也是素质教育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既调动学生的情趣,又丰富学生的理趣,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活动模式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感知课文中的道理。首先可以采用视频教学,在观看时注意观察乌鸦的表情变化。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扮演乌鸦,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喝水,通过不同的表情展示乌鸦当时的心理变化,最后当成功喝到水后,乌鸦又应该是什么表情呢!教师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乌鸦坚持不懈的努力,认真思考,最终获得成功的道理。
理趣融合,教师不用通过讲大道理,而是富有趣味的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感知给人启示的真知灼见,小学生在越来越丰富的体验中,获取真理,锻炼思考能力,拓展思维能力,从而形成自己正向的观念。
综上所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中采用情感导入、游戏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将理融合在趣味中,理趣结合,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个体体验,感受理趣的课堂。理趣成为语文课堂生成的基础,也是师生互动的精神食粮,既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体会到理趣的内涵,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文雁.语趣·情趣·理趣构筑语文教学的生命【J】.语文学刊,2002(04)
【2】李文广.妙得语文教学之“趣” 【J】.江苏教育,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