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观念视野下馆校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赵迪

    

    

    

    摘 要:本文是对科学观念教学视野下,馆校合作案例的思考,旨在探索有效的场馆主题学习方式,找寻指导博物馆学习的评价方法,从而使馆校合作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科学大观念;馆校合作;探索实践

    生物学课程是以科学大观念为导向,随中考改革而不断革新的一门综合型课程,馆校合作恰可迎合课改需要,践行科学大观念,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生物的多样性》取自上海版《生命科学》教材,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本课题就生物种类多样性这部分内容,分别在校内和上海自然博物馆进行深入的学习.主要借助场馆的动物资源对此部分进行学习,为高中生命科学课程中,学习生物的类群及生物的分类奠定基础.

    1 场馆资源分析

    在对自然博物馆的10个场馆资源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初步选择“缤纷生命”“演化之道”两个主要场馆作为馆校合作项目实施的主要场所.两个主题场馆所陈列的实物标本和简要说明,均为学生对生物种类多样性建立深入的了解作铺垫.同时,针对场馆的特定展区所设立的探索中心的活动课程——“自博移动探索课堂”,“探索者联盟”以及“小小博物家”,均为校方合作提供了充分的课程资源和活动资源,聊聊吧活动更是对现有知识的进一步拓展,是教师可挖掘的良好素材.场馆丰富的生物资源,有利于学生对已灭绝的生物(恐龙等)有一个形象地认识,同时,在场馆简介和课程体验的基础上,学生自己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查阅和汇总,更是一个知识深化和升华的过程.

    丰富多彩的场馆资源,为科学大观念教学视野下馆校合作学习的有效探索和实践创造了更多机会.

    2 设计思路

    本次课题的开发的意义是在科学大观念视野下,对校园生态体验的延伸和拓广,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学生亲身走进自然博物馆与多种动物开展一次交错时光的亲密接触,拓宽眼界,利用场馆的多种动物资源(标本、文字、视频),以及课程资源(探索中心移动课堂)、活动资源(聊聊吧),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索,并要求学生整合互联网信息,最终对某一感兴趣的动物进行探究,绘制出自然笔记(图文并茂,不拘泥于某一单一形式),或以报告的方式进行总结制作PPT.通过场馆参观与课程实践,并结合互联网最终形成自己的成品.这个过程即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充分的使学生体验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馆校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的优选教学方式,是践行科学大观念,迎合课改需求的良好载体,是助推学生成长为具有决策力和创新力人才的动力源泉.

    3 主题学习目标

    笔者试图将科学大观念体现在探究学习能力塑造的过程当中,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学习主体的了解,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笔者确定教学目标为:

    3.1 知识目标

    (1)通过缤纷生命展区的“千足百喙”展窗的参观,以及探索中心“千足百喙”移动课堂的体验,认识同种生物间是存在异同的,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了解生物的渐进式进化导致了生物的多样性.

    3.2 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和场馆探究,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通过探索中心的课程学习,在学生课下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绘制进化的思维导图、自然笔记,形成小论文或展示汇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

    3.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2)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学会欣赏生物的多样性,具有保护自然,关爱动植物,珍惜生命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社会观、价值观.

    3.4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同种生物间是存在异同的,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难点:了解物种的渐进式进化导致了生物的多样性.

    科学大观念旨在推动学生自主自觉地将学科核心素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锻炼学生善于从事物的本质去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馆校合作为践行科学大观念,也为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设可能.

    4 主题学习内容

    4.1 选取原则

    (1)内容来源:网络与生命科学课本的结合,同时,借助《自然博物馆场馆资源》一书展开.

    (2)具体要求:课程内容不易冗杂,适合该年级学生接受范圍,较易理解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课程内容要与场馆内资源相契合,有效的拓展至实践.

    4.2 内容架构

    校内3课时,主要以植物为主,通过课堂和校园活动,让学生从理论上认知生物的多样性,认识同种生物间存在异同,了解物种的渐进式进化导致了生物的多样性.

    馆内2个下午,主要以动物为主,通过缤纷生命展区的多种动物,以及千足百喙课程体验,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物的多样性,特别是生物的种类多样性.同时,对不同鸟类足和喙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同种生物间存在异同”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演化之道”场馆中“从猿到人的视频墙”以及“人脑容量的检测”,真实的呈现了人的演化过程,造就了不同的人种,震撼的视觉效果,给学生视觉的冲击,也更有助于学生对“物种的渐进式进化导致了生物的多样性”的理论的理解.

    恐龙对于学生来说,虽然久远,但却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当让学生自主介绍某种动物时,恐龙便成为了课堂的热门话题,这也是引入场馆资源“丑小龙的飞天记”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对于“鸟类是否是恐龙演变的”这一问题充满了疑问,因此,场馆内探索者联盟这部分资源,就成为了学生寻觅答案的主要线索.通过恐龙飞行的必要因素,去挖掘鸟类与恐龙适应飞行的相似之处,进而发挥想象力,用自然笔记的形式描绘:鸟类进化成恐龙的过程,意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检验场馆学习效果的一个过程性评价.

    4.2.1 校内架构(见表1)

    此环节,不仅对教师是一大重要的挑战,颠覆传统教学模式,也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传统校内教学和校外场馆资源的融合,一方面推动了科学大观念的铺设,另一方面也对师生综合能力共发展、同提升提供可能.

    5 主题学习实施

    5.1 相关介绍

    (1)学习对象:初二学生

    (2)课时安排:馆内2个半天,校内3课时(以下只介绍馆内教学过程)

    (3)活动地点:

    校内:教室、校园绿色植物、计算机教室(查阅资料)、图书馆(查阅资料)

    校外:缤纷生命、演化之道(聊聊吧、探索者联盟、自然探索移动课堂)

    (4)活动资源:

    校内:校园、教室多媒体

    校外:模型、聊聊吧活动、任务学习单、自然探索移动课堂

    5.2 馆内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思怡.“博物馆学习”研究:从理论到实践[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6,2(04):240-246.

    [2]郑太年.改进课堂教学,学习科学大有可为[J]. 上海教育, 2015(12):66-67.

    [3]温·哈伦.以大概念的理念进行科学教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6 .

    [4]陈琳.践行科学大观念,培养学生的决策力和创新力[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06):48-51.

    [5]许萍.初中科学:用科学大观念指引探究教学[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06):48-51.

    (收稿日期:2019-12-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