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专对接专业特点的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全快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完善,高校对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地要求进一步的提升。在园林专业中,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统一的安排。保证计算机教学与专业课程的相互适用性。在对接专业特点下园林专业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增强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是适应园林专业教学发展规律,推动学生学习能力持续提升的重要方法。本文对对接专业特点下的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在园林专业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对接专业特点;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园林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02
在园林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融入计算机辅助,能够实现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并且不断地突出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适应高校教学发展,并且能够保证在教学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1.对接专业的发展特点
通过分析园林专业设置、园林专业的特点以及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专业的创新性、实践性、广泛性的教育方式,及定位园林专业的办学特色为: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①专业内涵的职业性。教育的专业是职业下的概念,而高等教育的专业是学科下的概念。②专业服务的属地性。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产业发展的拉动力共同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③专业组织的多样性。尽管出现了“集团式”、“集群式”、“集合式”等多种组织形式,但专业内部的打通还有待进一步的整合,教育产品开发也不够。④专业发展的融合性。企业的自我发展要求产业不断升级、技术不断进步,也使得各种职业不断地新陈代谢、分化融合,而我们对此敏感性不够。在宏观层面上应该体现三个“度”。①专业对产业发展的敏感度。像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纺织业、冶金业、轻工业、建材业等)、民族文化艺术、民间工艺等,特别是后面的两个“民”,我们的专业对接还做得不够。②专业对企业用人的贡献度。前提是制度建设,一方面是培养人与使用人的制度衔接,另一方面是建立教育人才供需调节机制。③专业对职业岗位的覆盖度。一是指对本地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覆盖,二是对本区域大中型企业的覆盖。这一点,社会需求现在是很强烈的,也是教育今后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向。从微观层面上看,内涵对接包括:①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内容包括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做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怎么解决、什么是做得最好的、什么是优化的,等等。②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工作过程可细化为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设计原则是把职业实践过程设计为学习过程(为了行动而学习),在实践情境中展开学习过程(通过行动而学习)。最终的指向是职业能力。③学习情境与岗位情境对接。21世纪的课程是情境化的课程,这主体上是各类实习平台的建设,包括实验室、实训室、教学工场、企业现场(工人培训中心、实习训练车间)、公共实习中心等。最高的层面是文化的融合。
2.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要构建课程教学思路,能够根据具体项目案例采用驱动的方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具体项目为基础,对园林专业教学中的效果展示和作图等进行有目的的练习,并且根据掌握的软件进行操作,保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每一个步骤。这样就能够将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掌握操作技术之后,将会最终完成园林专业的效果图制作。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进行课程教学项目的选择。“景观彩色平面图的制作与处理”、“园林景观局部透视效果图的制作与处理(两点透视角度)”、“道路绿化景观效果图的制作与处理(一点透视角度)”、“园林景观鸟瞰图的制作与处理”、“园林景观夜景效果图的制作与处理”等都是重要的课程内容。
3.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特点
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支持作用,特别是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保证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内容的演示,使学生能够最为直观的感受到课程的内容变化。在讲解完成之后,根据课程重点进行任务发布。这样学生在完成学习之后能够马上的投入到操作学习中。教师要及时的解决好学生存在的疑问。并且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学生的基本状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在园林专业学习中的主导作用。能够将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对课程教学方法要不断地进行创新,重点利用教学工具进行课程的讲解。要结合实际案例,以任务为导向,在教学的过程中持续的进行优化。保证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掌握软件操作,完成项目教学任务。利用作图技巧等对园林设计反复进行练习。这样能够达到熟练掌握软件的目的,同时也能够保证软件与专业进行有效地结合。要对操作技巧进行教学总结,保证在课程最后能够安排相应的软件操纵练习。学生的亲身感受直接的关系到技能的掌握情况。并且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更为灵活的解决不同的教学问题。考核方式上要持续的改善,突出高校教学特点,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地提升。将学生日常作业完成情况融入到总成绩中。并且通过期末考核等形式,使学生能够互相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点评。并且根据创意程度给予适当的加分。
4.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方法实施效果
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不能够满足市场的变化需求。高校为了能够培养更多的人才,需要强化计算机教学在专业中的融入与作用发挥。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方法实施之后,学生软件操作能力持续的增强,能够独立的完成相应的园林设计。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技能完成的园林工程设计和技术等核心课程都是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方法提供的教学服务。教学方法改善之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增强,企业对于学生的满意度也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增强,一些学生缺乏对计算机学习的自觉性,并且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学效果,无法保证学生的作品能够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要想能够保证园林专业课程顺利的开展,需要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要深入到企业中,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开展中,掌握全新的发展理念,这样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将持续的推动园林专业发展。对于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需要持续的深化进行。明确高等院校园林专业特点,根据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具体方法的确定以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混合教学模式,以及任务驱动、启发、讨论式、学生展示汇报等方式,改变“满堂灌”,将园林专业中的一些学科知识以案例的形式引入到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将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计算机通识课讲授Word的排版与编写这一节内容时,可以以园林植物课程中的植物检索系统为例;在计算机通识课讲授Excel表格的编制与运用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中的苗木统计表为例。在计算机通识课讲授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这一节内容时,可以以植物生理学课程中的野外辨识植物为例。这样将通识课程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内容相结合,进行穿插教学,因材施教,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效果。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将计算机通识课的教学与园林专业知识相融合,不仅实现了各课程之间的互通性,在园林专业教学中的这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5.结束语
将园林专业中的一些学科知识融入到计算机通识课程的教学过程可不断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是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行的教学改革。能够积极的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构建园林专业教学知识体系,让学生掌握将计算机技术融入专业知识学习的方法,更好学习计算机通识课和相关园林专业知识。特别是在对接专业特点研究下开展的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善是针对应用技术大学教育发展趋势构建的全新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全新的挑战。因此,要持续发挥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方法创新应用,明确在课程教学模式中的位置,除了要加强计算机通识课程任课教师与园林专业任教师的联系,还应强化多媒体网络教学管理水平,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接专业特点下的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方法在园林专业中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春春,谭文非.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的探索——以《园林景观计算机辅助表现技法》课程项目法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9):214-215.
[2]于志会.项目化教学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及成效[J].安徽农业科学,2013(35):13672-13673.
[3]卢国志.项目教学法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4):91-92.
[4]侯永胜,叶汉英,王婷.《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研究[J].中國科教创新导刊,2010(11):18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