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靠近,和谐你我
黄美蓉
〔关键词〕活动设计;人际边界;人际交往
【活动理念】
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性格孤僻、内向等原因,朋友很少;由于性格比较外向,导致真心朋友不多;还有的学生担心失去好友,只会一味地取悦而不会礼貌拒绝对方的无理要求,这种迁就朋友式的人际交往也导致真正的朋友并不多……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发展受欢迎的人格特质,掌握适当的人际交往技能,成为本次活动的核心目标。
【活动目标】
1.创设各种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2.通过“自我表露”,引导学生思考与同学的互动方式,感知受欢迎的人格特质,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
3.掌握解决人际矛盾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活动准备】
人际边界测试图,人际关系年轮圈,图表,每人一支铅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我的人际边界
1.心理小测验:测测你的人际边界线。
引导语:在一个公共的区域,面对陌生的人群,我们会本能地保持一定的心理警惕。假设现在你进入学校图书馆的自习室,发现考试期间的自习室座无虚席,但幸运的是有一张桌子比较特别,只坐了一个陌生的同学,坐在图1黑色部分标注的地方,现在还有剩余的ABCD四个位置供你选择,你会挑选哪个座位?理由是什么?
2.分享与讨论:学生交流彼此的选择与理由。
3.结果阐述:教师公布测试结果。
A或B:在人际交往中,交往比较主动积极,但有时会因过分的主动给并不熟悉的交往对象带来压迫感,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其中A更为严重,要注意交往的尺度。
C:这是一种较好的人际距离,能给交往对象带来舒适感,能准确把握人与人交往的尺度,做到交往有度。
D:人际交往不够大胆主动,有退缩的倾向,可适当放开与主动。
师:交往是人的生活基础,也是一个人保持个性健康和人生幸福感的必要前提。对同学们来讲,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既能愉悦身心、提升幸福感,也能帮助你们认识和完善自我,促进个人健康成长。但是人际关系又是复杂而微妙的,上述心理小测验就明确提醒我们: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要做到远近有别,亲疏有度。我们怎样做到根据彼此的亲密程度而定,产生有质量的交往呢?
二、渐进活动——我的人际年轮圈
1.巧绘人际圈:绘制你的人际关系图。
引导语: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成长过程中,你们遇到了方方面面的人:亲人、老师、同学、警察、服务员、网友、陌生人……建构起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亲人关系、同学关系、同桌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趣缘关系、朋友关系、合作关系……下面请你们细细想想,认真梳理一下这些关系或亲密或熟悉或一般的朋友,按要求把他们的 名字填写在图2的人际关系年轮图上。这个人际关系年轮图由三个同心圆组成,从内到外三个同心圆代表三种亲密程度由高到低的人际圈。现在请你认真思考后将亲朋好友的名字写在图上,不愿公布名字的,可以写代号或以你喜欢的方式来书写。
(1)写在最内小圈中的人与你有着亲密的关系,属于你的知心朋友。你们不仅心灵上相知相惜,情感上相互信任和依赖,更是彼此生命中的重要依靠与成长力量。虽然这样的知心朋友不多,但自从有了知心朋友这段缘分,你的生命变得无比美丽生动。
(2)写在中间同心圆内的人是你较好的朋友。你们彼此比较熟悉和了解,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一起交流生活经验与体会,一起分享烦恼与快乐,一起相互安慰与鼓励。虽然有些秘密你们之间无法分享,但自从有了这类朋友的加入,你的人生变得无比温暖充实。
(3)写在最外一个同心圆内的人属于你的一般朋友。这些朋友,可能没有深入的交往和交情,有的只是平时打个招呼,有的只有几面之缘,有的曾经比较亲密但现在有些疏远,有的只限于日常关系不涉及私交感情等。
(4)写在同心圆外的空白处的人代表着你的“潜在朋友”。尝试搜索你的记忆系统,写下那些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与你有交集,目前比较疏远但仍然属于你潜在朋友的人的名字。
2.分享与反思:学生审视与思考填写的结果。
(1)你有多少挚友、知心朋友?有多少平常之交的朋友?又有多少潜在朋友?你对自己的人际交往现状满意吗?为什么?
(2)你认为自己身上有什么样的人格特点使自己拥有这样的人际关系状况?
(3)与同学的分享交流使你有了哪些感悟?
3.总结与反思:教师概要陈述观点。
师:人类学家罗宾·丹巴研究发现,一个成年人大约会与150名左右的人保持着不同程度的社交关系,其中包括与2~30人心理关系比较密切。随着网络交友带来的便利,人际交往圈更为广泛和复杂,但身为青少年的你们仍然体验过孤独无助、孤立无援的落寞困境,存在着容易沉默、不知如何与人互动的交际被动,经历着泛泛之交很多、但知心朋友寥寥的内心困惑。对照上述填写的人际关系年轮图,试着梳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认真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让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自己,重塑形象,改变交往的态度与观念,学习交往技能与技巧,形成交往的人格魅力,建构和谐的人际互动关系。
三、主题活动——人际交往技巧大盘点
活动一:“巧解千千结”
1.引导语:同学们,生活中的人际困惑就像一个个结,如何解开千千结,让我们用心去体验这一活动。
(1)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成员12人左右,小组成员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并记住各自左右手分别与谁的左右手相牵,确认清楚后松手,现在可以跟随音乐在圈内前后左右自由走动,当老师喊“停”时,你们站在原地不动,然后在尽可能不调整位置的情况下,伸出自己的左右手再次牵起原先认定的左右手,这时12人互牵的手会缠绕在一起,形成很多的“结”和“扣”。
(2)你们必须在不松手的情况下,通过“钻”“绕”“转身”等动作,想办法把这些“结”解开,恢复成原来手拉手的圈。
2.分享与讨论:学生进行体验交流。
(1)开始时面对缠绕在一起、如此复杂的“结”,你有什么感觉?当时是怎么想的?当解开了一点以后,你又是怎样想的?对你解决人际矛盾有什么启发?
(2)当解“结”陷入困境时,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是放弃还是继续?群体中的其他同学是怎么做的?对你解决人际矛盾、协调人际关系有什么启发?
(3)当通过努力,所有的“结”都解开了,当时的感觉怎样?对你又有什么启发?
(4)通过解“结”活动,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有没有发生微妙的变化?这对你又有什么启发?在活动中你尝试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对你处理人际关系有何启示?
3.总结与反思:教师概要总结交往技巧。
师: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交友中,我们也与周围的朋友结下了这样那样的“结”,有些“结”比较简单,我们略加努力就解开了,有些“结”却比较复杂,复杂得让你们不知怎么办,出现彷徨与犹豫,产生困扰与自卑。面对人际交往中形形色色的“结”,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还是坚持?也许从刚才的“巧解千千结”活动中,你们已找到了答案:当遭遇困扰人生的交际“死结”“心结”时,不要害怕与烦躁,不要轻言放弃,只要我们善于用心,坚持不懈,改变消极的看法和态度,学会换位思考,积极真诚地沟通,做到理解、信任、协作、谦让,看似复杂繁琐的人际问题一定能得到解决。
活动二:“爱在指尖”
1.引导语:同学们,爱是什么?爱是给予,爱是关怀,爱是支持,爱是……爱发生在指尖。
(1)全班同学分成人员相等的两组,两组成员各围成内圈和外圈,面对面地相视而站和两两配对。
(2)当教师发出“手势”的口令时,每个学生向面对面站的同学伸出1~4个手指:伸出一个手指表示“很抱歉,我暂时还不想和你做朋友”;伸出两个手指表示“我开始愿意认识你,并和你做普通朋友”;伸出三个手指表示“我想进一步了解你,与你深入交朋友”;伸出四个手指表示“我愿意做你的知心朋友,与你分享生活中的一切喜忧”。
(3)当教师发出“动作”的口令时,相对而站的同学按伸出的手指情形做出如下动作:伸出的手指不一样,则各自站立不动;都伸出一个手指,则各自跺一下脚;都伸出两个手指,则相互微笑点头;都伸出三个手指,则相互热情握手;都伸出四个手指,则相互热情拥抱。
(4)每做完一组“手势—动作”口令,外圈的同学就向右跨一步,和内圈下一个同学相视而站,做下一组“手势—动作”口令,以此类推,直到外圈的同学和内圈的每位同学都完成了一组“手势—动作”为止。
2.分享与讨论:学生进行体验分享。
(1)在活动中,当你被判站在原地不动时,你心中的感觉是怎样的?当你“被做出”与对方热情握手甚至拥抱的动作时,你心里的感觉又是怎样的?对你有什么启发?
(2)在活动中,你得到的(或给予的)“握手、拥抱”多于(或少于)“点头、不动”?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3)活动开始时你被判的“握手、拥抱”多还是少,后来有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你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有没有发生微妙的作用?这对你处理人际关系有何启示?
3.教师点评:正确的交往态度和良好的人格特质。
师:“爱在指尖”的活动让我们体会到爱就在我们的指尖上,在一个个我们主动给予的微笑、握手与拥抱中,一次次温暖的交流沟通中,一句句简简单单的问候话语中……其实人际交往的奥秘之一就是要主动积极:主动表达对他人的关怀、肯定、赞赏、支持、理解、接纳、喜爱……主动礼貌地与他人打招呼,主动热情地帮助在学习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主动照顾周围同伴的感受,主动约别人一起出去玩,主动送上真诚的生日问候,主动解答学习上的难题,主动参与同学们组织的各种活动……相信在真诚、主动、付出和给予的同时,你也将收获他人的信任、尊重、理解和喜爱。
四、人际寄语——让心靠近,和谐你我
师:同学们,我们有缘相聚在一个班级集体中,怎样让这个集体更加温暖、有归属感与凝聚力,只要我们彼此敞开心扉,让心靠近,学会热情、真诚和信任,学会微笑、宽容和谅解,学会沟通、主动交往,学会随和、尊重他人,不开过分的玩笑,严守朋友间的秘密,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挖苦别人,做错事要勇于认错,这样的你一定会拥有很多真心的朋友,我们的班集体也会更加和谐、温暖。愿大家的生活中朋友多多,成长之路越走越宽。
(作者地址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院,无锡,214044)
编辑/于 洪 终校/刘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