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篆刻艺术在明朝时期的发展及主要代表

    李晓阳

    

    

    

    摘 要:篆刻是中国文化史上十分重要的种类之一,我国的篆刻艺术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对其他艺术门类产生了极其广大的影响,它是从实用印章、政治、经济、文化、书法等方面汲取优秀内涵而转化成文人印章的一门高深艺术。文人印章艺术篆刻从隋唐时期起源后经历了各时期各派文人士大夫的不断发展在明清两代达到了繁盛阶段并在其后继续发展繁荣,活跃于各种文化活动中。

    关键词:篆刻文化;明朝;文彭

    篆刻艺术是我国印章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用印章在产生和发展的道路中分支出的从实用艺术到表现艺术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的实用印章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初期,为了适应人类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标志着人们在物质生产满足自身需要之外逐渐产生的对自己所有物品的一种主属观念。由于经济、政治的发展,我国印章形制、印章材料、用印方式、印纹形态不断增多,人们对于印章艺术也越来越重视。

    一、篆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隋唐时期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繁荣兴旺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在此期间的三大原因促使了我国文人印章艺术兴起,篆刻艺术从此产生。其一,我国实用印章在钤印阶段出现审美衰败,恰逢此时期的文人、艺术家都有很高的修养和审美情趣,他们对于实用印章的死板的习气和低劣的格调十分不满,所以印章艺术越来越不能满足他们的审美,他们急迫地要求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篆刻产生的社会基础。其二,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事业昌盛阶段,这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们兴起一种对于书法、绘画、典籍的艺术作品收藏和鉴赏,在此上盖印的现象也蔚然成风,由此得出篆刻艺术的产生不仅是历史条件下文化艺术事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这些因素成为其产生的历史基础。其三,古代封泥印章艺术审美价值被发现并产生强烈反响,古代印章也被列入收藏对象的范围并因此产生了篆刻的艺术基础。以上可见,坚实的产生基础以及宽松的艺术环境,使得篆刻文人印章艺术从印章艺术分离产生出来,开始形成与实用印章共同发展的局面。

    篆刻是一种尚古的艺术,是复兴古代实用印章特别是封泥印章的文人印章艺术,它在经历了南北朝的困惑时期,秦汉的古代封泥印章发现推崇时期唐宋的实践摸索时期以及元代的艺术实践、艺术理论确定时期后,经过各种印章材料发现更迭之后艰难曲折地发展着,并终于在明代文彭发现叶蜡石料后攻破了最后的发展难题,把文人印章艺术篆刻推入蓬勃发展的繁盛阶段,确立了篆刻独立艺术的地位。

    二、明代篆刻艺术的发展

    明代篆刻的发展从文彭开始到明朝灭亡,历时一百多年。明清时期的篆刻是有主动性意识和独立意义的自觉艺术创作行为,它以汉代印章风格为范例,奠定了审美基调,逐渐完善了表现技法,形成以流派为存在的特征。并在这时期形成了文彭、何震、苏宣、朱简、汪关五大流派,其中以文彭、何震、苏宣三门为主。

    三、文彭及吴门派

    文彭,字寿承,号三桥,是著名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善书画,通六书,精篆刻,一直被后世认为是篆刻的开山之祖。他的篆刻具有改革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创作探索精神,与何震共同提出了篆刻应按照六书为准则的主张,奠定了当时的学术理论基础,此理论到今天依然适用。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文彭所在正是篆刻艺术探索起步阶段,所以他的印风也有偏重汉印风格和元朱文印的两大特点。

    文彭在篆刻艺术的贡献中不仅发现并使用冻石材质刻印,而且首创刻制印章边款,改变印章自元代以来的纤弱呆板,恢复了汉印的端庄大方,高古典雅。其朱文印继承了元代赵孟頫遗风,圆转妩媚,流利挺秀,他的用刀灵活而富于变化,笔意明显,章法上的疏密对照自然,而且在印上仿拟古印的残破之态,更添古趣,开创了残破处理的先例。他还是第一个在石章侧面刻边款的篆刻家,他的双刀刻行书款,扩大了篆刻的范围,对篆刻艺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由于文彭在篆刻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其篆刻风格被后人争相效仿,逐渐形成了一大流派——吴门派。在此派中著名的有以下几位艺术家。

    归昌世,虽学习文彭却有自己的思想与创造。

    李流芳,他的篆刻是学习文彭的风格的,其诗书画皆有名,制印笔意厚重,字体平稳豪迈,章法归置自然,他的印在文彭的基础上有了发展,风格豪放。

    陈万言,篆刻学习文彭、何震之法,平实工整似文彭,豪迈收放如何震。

    顾苓,善长诗文和书法,喜欢探究古文字。

    顾听,篆刻在汉印方面有很深的功力,朱简曾评价他:“蹈矩随方,始砭吴门习俗。”

    文彭对于篆刻艺术做出的贡献对于后世有极大的影响,是流派的始祖,他的影响远超吴门派。而在其影响下的吴门派也对篆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开启了篆刻艺术的流派史。

    四、何震

    何震,字主臣,与文彭有师友之情,印风初期受到文彭很大的影响,又因为他与文彭同主张治印“六书”之道,所以初期一直采用文彭的篆刻手法。后来由于钤行印谱掀起摹古潮,其又得以参看秦汉古印而深化了自己审美境界以及艺术修养,遂创造出了多种艺术形式。他在篆法、刀法、章法上均有较高的成就,成功地实现了书法与刀法的统一,并在刀法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冲刀在以文彭的用刀为起点后不仅完善了冲刀法还开创了切刀法,为徽派的基本刀法开辟了道路并首创了单刀法。在章法上,何震的印面形式多变,极富艺术美感。而其整体作品苍劲古拙、流畅超逸、章法严谨、格调沉稳,印面变化丰富多彩,可谓融会贯通,大胆思变。

    何震在明代篆刻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是明代文人印章艺术走向兴盛、篆刻流派格局初兴时期成就卓著的著名文人篆刻家,正是他独特多样的印章艺术为后来明徽、浙、扬三大流派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卓越成就也使他与文彭起名,并称“文何”。

    何震对汉印有很深的了解,他的书法艺术修养很高而且在治印的刀法上也有很深入的研究。他的印文印法排列严密整齐,篆法化圆为方,充盈饱满,有稳实雄健之风。

    五、苏宣

    苏宣,字尔宣,安徽歙县人,文人世家出身,苏宣的印技受过文彭指点,是当时仿汉热中涌现出来的杰出篆刻家。他的印在精细研究汉法的基础上力求创新,作风为大开大合,不涉小巧,气格宏伟,刀法冲切相兼,表现了强健、苍劲、沉着、凝练的风格,堪称是当时仿汉铸印的代表人物。

    苏宣的影响主要在上海、嘉兴、苏州一带,受他影响的篆刻家有何通、姚叔仪等人,他这一派成为“泗水派”,在当时与文、何有“三足鼎立”之势,是明代万历年间印坛公认的三大主流派之一。

    六、结语

    明代的篆刻艺术的审美观进一步趋于文字的书法意味,在对秦汉古玺印上有两种审美观点。一种是学秦汉印不要模仿那些由于年代太长而造成的破损之处,力求篆法、体制的古朴,强调这个理论的占大多数。另一种是要求以“破壁为美”认为秦汉古印中那些破损的地方也有艺术美的价值,如苏宣。这两种审美观都可以运用,而后一种则被后来人特别是现代人所学习。

    明代的篆刻艺术,是处在文人刻印的探索阶段,虽然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文彭学汉印的浑厚之美,尚未成熟;何震的猛烈之美,锋芒毕露。

    鲁迅说:“饰文字为观美,唯华夏所独,而其理极通于绘事。”根本的原因是汉字本身的优美性,篆刻就是将汉字刻写在印章上的艺术。中国的篆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灿烂的艺术之一,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是篆刻独特的艺术价值,其在明代的发展更是篆刻艺术发展史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篆刻艺术在明代名家辈出,流派缤纷,是将我国的篆刻艺术推向了一个繁荣时期的开始,我们应该认真研习其间真理,知史而后承续。

    參考文献:

    [1]楚石,吴临江.国人必知的2300个篆刻常识[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2]傅抱石.傅抱石篆刻印论[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7.

    [3]吕金成.印学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4]阮宗华.印章篆刻艺术欣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5]叶一苇.篆刻丛谈[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1985.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相关文章!
  • 探析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媒介融合

    邵将在当今媒介融合的多屏时代,作为“文艺清流”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在网络视频平台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收视佳绩:到笔者截稿前,《朗读者》全网

  • 探究如何培养播音员主持人多角

    陈莉【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传媒行业领域也在我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这也对我国的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更

  • 探析隋唐时期民间乐舞对当时舞

    续妍摘 要:隋唐时期民间乐舞影响下的舞蹈艺术,是我国舞蹈艺术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里程碑。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隋唐时期民间乐舞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