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路径研究

    侯飞 刘渭锋

    摘 要:结合陕西38所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本文对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路径进行探讨,为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提供参考。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法,提出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策略,同时提出相应的创新路径:强化政府和高职院校的主体功能;高职院校积极引入优秀的教育资源,促进教学改革;建设特色品牌专业学科群。

    关键词:一带一路;创新路径;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学改革

    一、陕西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分析

    (一)陕西高职院校基本情况分析

    陕西省共有38所高职院校,各个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情况各不相同。通过陕西省教育厅官网了解到,截至2018年,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共计38所,其中公办29所,民办9所;国家级示范性院校3所,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院校3所,陕西省重点建设院校3所,培育院校2所。

    (二)陕西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情况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分析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合作数据,确定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院校,其中,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走在前沿的是东部各省市,如江苏和浙江。中西部地区,如陕西省和河南省,由于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受限,进入国际影响力50强的院校较少。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的国际合作交流急需得到提高和改善。

    (三)陕西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形式

    1.引进优质国外教育资源

    根据陕西省各高职院校官网相关资料可得,各高职院校积极学习国外先进办学管理经验与模式打造特色专业群,引进优质原版教材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吸引外教来校教学扩大学生视野,丰富文化活动,这些形式都展现出省内高职院校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视。同时也可看出,省内高职院校过于重视“引进来”,忽略“走出去”,未能完全内化国外教育资源精髓,吸收适合本校发展和适用的有益资源,形成本校特色。由此可见,对于国外教育资源的引进,各高职院校应该去粗取精,细细斟酌,引进适合本校特色与发展的形式,避免生搬硬套,将本校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职院校。

    2.学生流动

    国内外学生在国际间的交流不仅促进教育资源的互鉴,而且加快省内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速度。学生流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本校留学生的比例;二是留学生的生源分布;三是本校学生去海外学习交流、实习或者参加比赛的数量。根据陕西省各高职院校官网资料可得,38所高职院校中,有22所高职院校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占比579%,其中交流形式主要以短期项目交流为主,未能实现长期交流与合作,仅有四所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由此可见,陕西各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海外院校学生间的交流,增加交换生项目,勇于参与国际间的竞赛,同时招收留学生,扩大海外声誉。

    3.教师出国学习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教师对学生质量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教师出国学习,一方面可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能力,以更丰富的学识和思维教授学生知识,另一方面可去粗取精,学习适于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改革与优化。从各高校官网相关资料可得,各高职院校培养教师出国学习的项目较少,满足不了教师提升自我的意愿。由此可得,各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师出国学习的力度,让教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二、目前存在问题

    (一)合作方式较为单一

    陕西省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参与到国际交流合作办学过程中,合作办学的能力有限,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当前陕西高职院校合作办学模式主要为生源输出,学生出国学习为主,外国留学生数量少;二是对外合作项目的数量和形式比较有限,学生在短期交流内,难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深入当地文化,切身体验文化的差异性;三是高职院校教师出国学习机会少,参与对外交流项目少,甚至不了解对外交流合作的项目流程,不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生。

    (二)整体办学实力薄弱

    近年来,陕西高职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巨大的进展,同时部分院校也具有国际知名度,做出较大成绩。但是,从全国层面来看,与浙江江苏等沿海省市相比,陕西高职院校整体办学实力较为薄弱。原因如下:一是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影响,陕西省对高职院校投入不足,经费支持较小,低于平均全国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拨款水平。二是配套政策支持不够,陕西省高职院校教师每年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数量在增加,但成功获得资助的人数有限,限制师资水平的提高。三是陕西高职院校开展对外交流形式单一。

    (三)缺乏政府政策导向

    政府的政策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不同省市的地方政府对政策方向和支持力度也各不相同。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政府政策导向有助于高职院校探索国际教育最新发展趋势,能积极融入资源和财力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如处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职院校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前沿性,往往国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时,这些地区已经完成了很大的改革和布局,而中西部地区就没有这么积极进取的思维,不能及时了解国际教育趋势,往往是跟着国家政策,积极落实,缺少独特性和实践性,因此一直落后于沿海省市。

    三、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路径研究

    (一)强化政府和高职院校的主体功能

    在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时,陕西高职院校应注重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指导。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战略眼光和前瞻性能帮助职业院校确定方向,对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关系密切。政府需要做出宏观设计安排,保证各个环节质量的不断提升,从而输出优质人才。对于国家给出的激励和保障政策、以及相应配套的评判系统,提供全方位保障是政府统筹各方利益所必须扛起的责任。同时,政府应积极打造与国际职业院校对接的平台,可定期举办讲座或者比赛,加强陕西省高职院校与国际高职院校的对接与交流,将我省的特色专业与优势学科推广到国际舞台,为未来发展铺垫平台。高职院校應积极响应政府政策,为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强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员,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推进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

    (二)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是可以引入国外优秀的师资力量来本校进行讲座或短期培训,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国外先进的技术,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通过学生的双向交流,避免单一的生源输出,让学生切身了解国外企业的工作模式与生产技术。三是可以通过定向培养,將教师送外国外学习与交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

    (三)建设特色品牌专业学科群

    陕西省高职院校不仅服务于陕西省各个行业的发展,更是面向全国,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各个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品牌专业学科群,打造优势专业,吸引国外学生来陕学习,呈现以学习技术为主、文化交流为辅的多格局培养模式。特色品牌专业学科群的建设,不仅能推动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更能促进国际化教育资源的流动。

    四、小结

    陕西高职院校虽然办学理念还需更新,办学模式创新亟待检验,但各个院校仍在努力探索,积极融入。同时,陕西高职院校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教育理念,实现与国际教育资源的有效衔接,不断引入优秀的教育资源,促进教学改革,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林园.“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战略[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李军红.“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6):66-71.

    [3]田灵兴,满兴燕,王鹏.“一带一路”倡议视角下甘肃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态势与推进策略[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3):41-45.

    [4]汤婷.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8):167-168.

    [5]刘万裕,许斯华.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创新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44):164-166.

    [6]张劲博,邵丹璐.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双语教学师资困境与突破——基于跨文化教育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7(11):11-15.

    [7]吴丽萍,郭肖华.“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高校国际化办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6):72-76.

    [8]闵娜.“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职业教育,2017(03):129.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基于Spring框架的实习实训过程

    陈鑫+聂开+王珏辉+刘旨阳摘 要:实习实训管理是学校、学生和企业多方参与的管理过程,不同角色在实习实训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实

  • 基于MATLAB 的信号时域采样及

    唐敏敏 张静摘要:频率混叠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特有的现象,发生频率混叠后,信号会分析出错误的结果。而采样过程中,由于频率不够高,采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