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策略思考
白宗杰
摘要:随着新时期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行,高中历史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一方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基础上,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这也是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与归宿,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向指导。另一方面,教育信息技术发展对于传统课堂模式及教学理念产生一定的冲击。“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教师教学轻松有方法,学生学习快乐有实效,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于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落地生根,提升学生学科素养,落实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策略
随着新时期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行,高中历史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一方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基础上,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这也是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与归宿,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向指导。另一方面,教育信息技术发展对于传统课堂模式及教学理念产生一定的冲击。“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教师教学轻松有方法,学生学习快乐有实效,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于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落地生根,提升学生学科素养,落实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以时空为经纬建构立体历史时空,培养时空观念
历史新课标明确提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种种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即时间和空间是任何历史事物必备的具体特点。华东师范大学聂幼犁教授也强调:“时间或时序不仅是历史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正确反映、表达客观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坐标。”这说明了历史事物时空性是特定的、独一无二的,只有把视角放在特定的时空中,才可能更透彻地了解、把握史事。但学生缺乏时空概念,对于时间与空间的理解不够深,往往停留于课本,缺乏对历史的深度理解。因而在历史教学中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科学客观的时空体系,成为培养时空观念素养的关键。
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中第一目“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片段为例,帮助学生构建秦朝统一的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观念。教学导入时,以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导入,结合多媒体展示“秦统一示意图”,标注秦灭六国而统一中国的动态历史进程,以不同的颜色标注秦国先后灭掉的诸侯国的时间及所占的区域,最终展示“秦疆域示意图”,秦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配以文字叙述: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展现中国古代人民的政治智慧,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秦国最终统一了中国。这样的导入设计着眼于学生时空观念的形成,在整体史观基础上形成历史的时空概念,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本课教学设计多媒体展示构建历史事件的时空,直观清晰,学生也能够将历史史实放在一个特定的时空下,认识历史发生发展的脉络与规律,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学生树立历史学习的时空观念。
二、展示图文、视频等多形式史料,涵养历史思维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和理念,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历史的证据意识、逻辑意识和科学意识。这与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一脉相承。张耕华教授认为:“通过不同的方式描述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不仅要描述出来,还要解释其对象的因果关系。”因而我们理解历史思维以唯物史观为灵魂,以历史史料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的历史解释,形成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进而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的教学中,教学主题拟定为现实与抗战历史紧密结合,紧扣课堂教学主题。教学中结合现实展示问题,除了反思战争主流的历史解释之外,还存在日本右翼势力极力美化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的错误认知。如何回应、驳斥谬误,维护历史的正义?我们需要在历史意识指导下来驳斥,以铁的事实及实证的精神多形式、多角度地培养历史思维。而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多种方式方法。教学中可以展示当时保存下来的老照片;可以展示多条典型史料,例如当时中外新闻报道,战争参与者、幸存者的日记,学术研究等;也可以借助于影视视频等方式,尽力复原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原貌,还历史以真实。在回应“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伪造的”的谬误时,引用学者的语言,指出:为什么那么多当事人、幸存者证明了这一事实?为什么英、美、德、法、意、俄、西等国档案馆和图书馆留下了大量的关于日本在南京进行屠杀暴行的原始文献材料?在甄选史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地解释历史、反思历史。历史教学借助于信息技术所展现的多形式、多样化的史料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学生探究解释其表现背后的原因,以客观真实的历史解释,接近历史实际,涵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三、创设可视化情境渗透情感教育,升华家国情怀
“教育是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家国情怀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学科素养,是历史学科素养中的价值追求,也是历史教学的落脚点与灵魂。历史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因而把家国情怀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创设情境、问题引领、主题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人教版必修三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学设计为例,笔者围绕本课教学核心进行梳理,确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教学主题,设计成如下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抉择之艰难:要不要核武器;第二环节,成就之辉煌:成果丰硕;第三环节,为复兴之奋斗:我能做什么。教学主题的构建过程就是教师重构知识体系及历史教学立意甄选、确立价值观的过程。
教学导入中以多媒体展示视频材料《辉煌中国2》部分片段,截取当代中国取得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视频材料气势磅礴,直观入心,全面介绍当前中国科技成就,视觉冲击性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油然而生,同时以现实关联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历史导入新课。
为落实家国情怀教育,在教学的第一环节“艰难之抉择:要不要核武器”中,通过材料呈现,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要发展核武器?你怎么看?问题设置引领学生辩证思考利弊得失,长远与眼前取舍。学生也明白了当时“两弹一星”决策的英明与高瞻远瞩,对当时及后来产生的深远影响。在教学第三环节“为复兴之奋斗:我能做什么”中,通过多媒体展示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的事迹与图片,学习他们拳拳的爱国心及不畏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提供开放的空间,把家国情怀实实在在地落实于历史课堂中,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为国争光的历史情怀。
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新课程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教师要学懂悟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以生为本,借信息技术之利让历史学科素养落地生根,把现实与历史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爱好与兴趣,在历史教与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的价值与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聂幼犁.盯住试题的关键词:何时(一)[J].历史教学(中学版),2020(06).
[4]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丁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