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新闻中“大妈”的形象呈现

杨晨
【摘 要】在社会新闻报道中,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报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其策划和议题建构同样传达着不同的价值判断。本文以2013年12月3日“老外撞大妈”事件为例,探讨网络媒体及传统媒体关于“大妈”这一形象的构建和报道异同。
【关键词】社会新闻 新闻框架 刻板印象
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一生奉献家庭的主妇们的标签到缺乏公德心贪小便宜的负面形象,2013年“大妈”们成为舆论调侃的对象。“大妈”这一形象在新闻报道中是如何被构建的?在有关“大妈”的形象呈现与议题框架等方面,新闻报道有哪些特征?不同性质的媒体的“大妈”形象呈现有何不同?
按其字面含义,“大妈”本是对年长妇女的尊称,她们年龄在50-60岁左右,虽不愁生计但需要人们给予更多精神层面的关照。然而,2013年“大妈”以负面形象意外走出国门,她们被贴上了“爱占小便宜、缺乏公德”的标签。本是对疯狂抢购黄金的中国民众的一种讽刺与调侃,但是随着“大妈”扰民跳广场舞、在加拿大飞机上大声吵闹等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出现,一时间“大妈”成了广受诟病的词。网上甚至传闻“Dama(大妈)”有望以单词形式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
广场舞实在扰民,在公共场合大声吵闹也的确有失形象,但“大妈”的形象是否真的如媒体所呈现的这般不堪?在媒体盘点2013十大逆转新闻中,“北京老外撞大妈”因其在一天内逆转登首。笔者以“北京老外撞大妈”事件为例,采用新闻框架理论,分析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这一事件中是如何构建“大妈”形象的。
新闻框架是指记者或编辑在处理信息时,基于整体的思想和意义的架构,选择一些信息传播而排除另一些信息,进而影响公众舆论和对事件的理解。在理论上强调框架构建的过程与动态,主要分为文本、文本结构以及文本的接受。本文从文本的范畴,以内容分析法解析媒体构建的“大妈”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形象。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在进行文本制作同时,也传递着其价值取向,背后体现了不同类型媒体对于新闻职业理念的不同认知。在这起关于“老外扶人反遭讹诈”的乌龙事件中,新媒体差不多集体中招。央视网、凤凰网等媒体官方微博,都转发了开始那条描述“外国小伙扶人反遭讹诈”的微博。笔者研究了在本次事件传播中,相对重要的两个新浪微博ID@凤凰网及@央视新闻关于这一议题的报道。2013年12月3日,@凤凰网作为率先报道此事件的媒体之一,选择了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旗下国际在线网站的供稿,直接引用了现场图片的李姓摄影者未经证实的描述,将标题细化为“老外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衣服被抓烂”。当@凤凰网这样的市场化媒体微博账号将概括事件为“遭讹诈”之时,@央视新闻则在事件前面加了个“疑”字。该新闻点击率直线飙升,并逐渐成为“头条新闻”。随后,包括新华网、@人民网在内几乎所有网络媒体均报道了此事,且矛头直指中国“大妈”。3日午前,@凤凰网再度发布独家消息《“老外扶中年女遭讹”独家追踪:女子确被撞到并受伤》,证实确实发生了刮碰。次日,《新京报》将封面中心位置留给了那位大妈抱住外国小伙大腿和事后擦拭委屈泪水的图片,发表了题为《“老外撞大妈”不应贴那么多标签》的评论,反思当下舆论对“老人摔倒”的过度消费。这家北京本地报纸的采访被各门户网站转载,其他媒体更改口径,至此事件开始逆转。或许,正是由于传统媒体时效性不及新媒体,《新京报》得以在事件逆转后从多角度还原真相。除了照片的拍摄者,他们还采访了更多的目击者,听取了当事人、撞人老外及警方的态度,揭露老外撞人后骂人的事实,不仅扩大了新闻源,在报道倾向上也更加理性客观。网民们从开始的一边倒,到后来的逐步中立,伴随着更多信息被披露,特别是后来现场视频的曝光,很多人逐渐改变了看法。
为什么网络媒体如此热衷“抹黑”“大妈”们呢?问题首先出在新闻源上,最初报道者李先生事后发现“自己的一些比较温和的话不知道被谁在言辞上改动得比较激烈”。而率先发布和转载这条新闻的记者并没有客观的引用李先生的描述,反而是将自己预设的立场嵌入到新闻标题中,“扶大妈反遭讹诈”只是记者的想象,但当这种想象变成新闻标题时,已经设置了议题,人们只会被这个倾向性很明显的标题牵着鼻子走,而缺乏颠覆“标题党”误导的独立判断能力。这条新闻的冲突性、故事性符合一些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定,因此不加核实就立刻转发和评论。
同时,笔者又对以上两家媒体在社会新闻报道中的文本进行了研究。在文本选择上,在“新浪微博”上进行高级搜索,以“大妈”作为关键词,ID为“央视新闻”和“凤凰网”,对事件范围限定在开通微博以来至2014年1月8日,对报道内容设定为“社会新闻”。上表是使用goseeker抓取的@凤凰网及@央视新闻开通微博以来发布的79条有关“大妈”这一形象的报道。
在表中我们发现@凤凰网及@央视新闻对大妈形象的正面、负面及中性的报道量分别为11条、5条、60条。经过媒体们如此引导,“大妈”这一边缘群体往往被“他者化”、“污名化”甚至被“妖魔化”。
在词频分析工具的帮助下,笔者还统计出了凤凰网及央视新闻有关“大妈”报道的10个高频词汇:广场21次、停车10次、跳舞10次、老外9次、醉酒8次、制服8次、骗子8次、马路7次、后果7次、孩子6次。如果对时下一些媒体眼中的“大妈”作解释,可能会是——抢盐抢黄金爱贪小便宜的大妈、跳广场舞“被泼粪”的大妈、公共场所缺失公德心的大妈……在媒体有意或无意的议程设置中“成功”引导了大众的情感。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新浪微博关于“大妈”的情感调查中竟然有81%的微博带有“愤怒情绪”,由此可见出现大妈被冤讹老外事件也就不足为奇。
本文勾勒了当下“大妈”新闻报道的框架:在主流的新闻报道中,本来就少之又少的“大妈”议题以“爱贪小便宜抢黄金、跳广场舞扰民、故意碰瓷”等负面题材居多,而与国家发展、政策等被主流社会认可的有价值的题材很少。这些题材话语叙事模式是:大妈是社会问题的施动者或受动者;大妈勤劳勇敢、忠诚对待家庭;大妈在社会中遭受了不平等的对待。在“报道倾向”方面,媒体对大妈形象的“正面”、“负面”及“中性”的报道和强调分别为15%、75%、10%。
同时,在报道议题框架方面,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也存在差异。网络媒体充斥着更多未经证实的报道,无论正面新闻还是负面新闻都“有闻必报”,这体现了网络媒体为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快餐”来迎合读者猎奇心理以获取发行量或点击率的市场目的;与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在新闻的发布、更新的及时性方面略逊色,更侧重于事后充分采访调研后的更全面深刻的报道,在事件的高度、广度方面有新媒体难以企及的后发优势。
在新华网评选的2013十大逆转新闻中北京老外撞大妈登首,事件在24小时之内的逆转也再次警示媒体,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同时,在被媒体设置的议题包围时,受众也应该保持头脑清醒,避免在沸沸扬扬的舆论中回避对更具价值问题的关注,成为被支配的乌合之众。□
参考文献
①刘泽江,《新闻框架理论探析》[J].《大学时代》,2006(3):24-25
②李瑞芳,《框架与新闻文本之建构》[D].江西师范大学,2007
③张田,《媒介女性形象刻板印象之成因探微》[J].《学术交流》,2009(5):136-139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
责编:周蕾
【摘 要】在社会新闻报道中,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报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其策划和议题建构同样传达着不同的价值判断。本文以2013年12月3日“老外撞大妈”事件为例,探讨网络媒体及传统媒体关于“大妈”这一形象的构建和报道异同。
【关键词】社会新闻 新闻框架 刻板印象
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一生奉献家庭的主妇们的标签到缺乏公德心贪小便宜的负面形象,2013年“大妈”们成为舆论调侃的对象。“大妈”这一形象在新闻报道中是如何被构建的?在有关“大妈”的形象呈现与议题框架等方面,新闻报道有哪些特征?不同性质的媒体的“大妈”形象呈现有何不同?
按其字面含义,“大妈”本是对年长妇女的尊称,她们年龄在50-60岁左右,虽不愁生计但需要人们给予更多精神层面的关照。然而,2013年“大妈”以负面形象意外走出国门,她们被贴上了“爱占小便宜、缺乏公德”的标签。本是对疯狂抢购黄金的中国民众的一种讽刺与调侃,但是随着“大妈”扰民跳广场舞、在加拿大飞机上大声吵闹等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出现,一时间“大妈”成了广受诟病的词。网上甚至传闻“Dama(大妈)”有望以单词形式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
广场舞实在扰民,在公共场合大声吵闹也的确有失形象,但“大妈”的形象是否真的如媒体所呈现的这般不堪?在媒体盘点2013十大逆转新闻中,“北京老外撞大妈”因其在一天内逆转登首。笔者以“北京老外撞大妈”事件为例,采用新闻框架理论,分析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这一事件中是如何构建“大妈”形象的。
新闻框架是指记者或编辑在处理信息时,基于整体的思想和意义的架构,选择一些信息传播而排除另一些信息,进而影响公众舆论和对事件的理解。在理论上强调框架构建的过程与动态,主要分为文本、文本结构以及文本的接受。本文从文本的范畴,以内容分析法解析媒体构建的“大妈”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形象。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在进行文本制作同时,也传递着其价值取向,背后体现了不同类型媒体对于新闻职业理念的不同认知。在这起关于“老外扶人反遭讹诈”的乌龙事件中,新媒体差不多集体中招。央视网、凤凰网等媒体官方微博,都转发了开始那条描述“外国小伙扶人反遭讹诈”的微博。笔者研究了在本次事件传播中,相对重要的两个新浪微博ID@凤凰网及@央视新闻关于这一议题的报道。2013年12月3日,@凤凰网作为率先报道此事件的媒体之一,选择了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旗下国际在线网站的供稿,直接引用了现场图片的李姓摄影者未经证实的描述,将标题细化为“老外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衣服被抓烂”。当@凤凰网这样的市场化媒体微博账号将概括事件为“遭讹诈”之时,@央视新闻则在事件前面加了个“疑”字。该新闻点击率直线飙升,并逐渐成为“头条新闻”。随后,包括新华网、@人民网在内几乎所有网络媒体均报道了此事,且矛头直指中国“大妈”。3日午前,@凤凰网再度发布独家消息《“老外扶中年女遭讹”独家追踪:女子确被撞到并受伤》,证实确实发生了刮碰。次日,《新京报》将封面中心位置留给了那位大妈抱住外国小伙大腿和事后擦拭委屈泪水的图片,发表了题为《“老外撞大妈”不应贴那么多标签》的评论,反思当下舆论对“老人摔倒”的过度消费。这家北京本地报纸的采访被各门户网站转载,其他媒体更改口径,至此事件开始逆转。或许,正是由于传统媒体时效性不及新媒体,《新京报》得以在事件逆转后从多角度还原真相。除了照片的拍摄者,他们还采访了更多的目击者,听取了当事人、撞人老外及警方的态度,揭露老外撞人后骂人的事实,不仅扩大了新闻源,在报道倾向上也更加理性客观。网民们从开始的一边倒,到后来的逐步中立,伴随着更多信息被披露,特别是后来现场视频的曝光,很多人逐渐改变了看法。
为什么网络媒体如此热衷“抹黑”“大妈”们呢?问题首先出在新闻源上,最初报道者李先生事后发现“自己的一些比较温和的话不知道被谁在言辞上改动得比较激烈”。而率先发布和转载这条新闻的记者并没有客观的引用李先生的描述,反而是将自己预设的立场嵌入到新闻标题中,“扶大妈反遭讹诈”只是记者的想象,但当这种想象变成新闻标题时,已经设置了议题,人们只会被这个倾向性很明显的标题牵着鼻子走,而缺乏颠覆“标题党”误导的独立判断能力。这条新闻的冲突性、故事性符合一些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定,因此不加核实就立刻转发和评论。
同时,笔者又对以上两家媒体在社会新闻报道中的文本进行了研究。在文本选择上,在“新浪微博”上进行高级搜索,以“大妈”作为关键词,ID为“央视新闻”和“凤凰网”,对事件范围限定在开通微博以来至2014年1月8日,对报道内容设定为“社会新闻”。上表是使用goseeker抓取的@凤凰网及@央视新闻开通微博以来发布的79条有关“大妈”这一形象的报道。
在表中我们发现@凤凰网及@央视新闻对大妈形象的正面、负面及中性的报道量分别为11条、5条、60条。经过媒体们如此引导,“大妈”这一边缘群体往往被“他者化”、“污名化”甚至被“妖魔化”。
在词频分析工具的帮助下,笔者还统计出了凤凰网及央视新闻有关“大妈”报道的10个高频词汇:广场21次、停车10次、跳舞10次、老外9次、醉酒8次、制服8次、骗子8次、马路7次、后果7次、孩子6次。如果对时下一些媒体眼中的“大妈”作解释,可能会是——抢盐抢黄金爱贪小便宜的大妈、跳广场舞“被泼粪”的大妈、公共场所缺失公德心的大妈……在媒体有意或无意的议程设置中“成功”引导了大众的情感。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新浪微博关于“大妈”的情感调查中竟然有81%的微博带有“愤怒情绪”,由此可见出现大妈被冤讹老外事件也就不足为奇。
本文勾勒了当下“大妈”新闻报道的框架:在主流的新闻报道中,本来就少之又少的“大妈”议题以“爱贪小便宜抢黄金、跳广场舞扰民、故意碰瓷”等负面题材居多,而与国家发展、政策等被主流社会认可的有价值的题材很少。这些题材话语叙事模式是:大妈是社会问题的施动者或受动者;大妈勤劳勇敢、忠诚对待家庭;大妈在社会中遭受了不平等的对待。在“报道倾向”方面,媒体对大妈形象的“正面”、“负面”及“中性”的报道和强调分别为15%、75%、10%。
同时,在报道议题框架方面,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也存在差异。网络媒体充斥着更多未经证实的报道,无论正面新闻还是负面新闻都“有闻必报”,这体现了网络媒体为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快餐”来迎合读者猎奇心理以获取发行量或点击率的市场目的;与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在新闻的发布、更新的及时性方面略逊色,更侧重于事后充分采访调研后的更全面深刻的报道,在事件的高度、广度方面有新媒体难以企及的后发优势。
在新华网评选的2013十大逆转新闻中北京老外撞大妈登首,事件在24小时之内的逆转也再次警示媒体,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同时,在被媒体设置的议题包围时,受众也应该保持头脑清醒,避免在沸沸扬扬的舆论中回避对更具价值问题的关注,成为被支配的乌合之众。□
参考文献
①刘泽江,《新闻框架理论探析》[J].《大学时代》,2006(3):24-25
②李瑞芳,《框架与新闻文本之建构》[D].江西师范大学,2007
③张田,《媒介女性形象刻板印象之成因探微》[J].《学术交流》,2009(5):136-139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
责编:周蕾
【摘 要】在社会新闻报道中,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报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其策划和议题建构同样传达着不同的价值判断。本文以2013年12月3日“老外撞大妈”事件为例,探讨网络媒体及传统媒体关于“大妈”这一形象的构建和报道异同。
【关键词】社会新闻 新闻框架 刻板印象
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一生奉献家庭的主妇们的标签到缺乏公德心贪小便宜的负面形象,2013年“大妈”们成为舆论调侃的对象。“大妈”这一形象在新闻报道中是如何被构建的?在有关“大妈”的形象呈现与议题框架等方面,新闻报道有哪些特征?不同性质的媒体的“大妈”形象呈现有何不同?
按其字面含义,“大妈”本是对年长妇女的尊称,她们年龄在50-60岁左右,虽不愁生计但需要人们给予更多精神层面的关照。然而,2013年“大妈”以负面形象意外走出国门,她们被贴上了“爱占小便宜、缺乏公德”的标签。本是对疯狂抢购黄金的中国民众的一种讽刺与调侃,但是随着“大妈”扰民跳广场舞、在加拿大飞机上大声吵闹等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出现,一时间“大妈”成了广受诟病的词。网上甚至传闻“Dama(大妈)”有望以单词形式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
广场舞实在扰民,在公共场合大声吵闹也的确有失形象,但“大妈”的形象是否真的如媒体所呈现的这般不堪?在媒体盘点2013十大逆转新闻中,“北京老外撞大妈”因其在一天内逆转登首。笔者以“北京老外撞大妈”事件为例,采用新闻框架理论,分析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这一事件中是如何构建“大妈”形象的。
新闻框架是指记者或编辑在处理信息时,基于整体的思想和意义的架构,选择一些信息传播而排除另一些信息,进而影响公众舆论和对事件的理解。在理论上强调框架构建的过程与动态,主要分为文本、文本结构以及文本的接受。本文从文本的范畴,以内容分析法解析媒体构建的“大妈”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形象。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在进行文本制作同时,也传递着其价值取向,背后体现了不同类型媒体对于新闻职业理念的不同认知。在这起关于“老外扶人反遭讹诈”的乌龙事件中,新媒体差不多集体中招。央视网、凤凰网等媒体官方微博,都转发了开始那条描述“外国小伙扶人反遭讹诈”的微博。笔者研究了在本次事件传播中,相对重要的两个新浪微博ID@凤凰网及@央视新闻关于这一议题的报道。2013年12月3日,@凤凰网作为率先报道此事件的媒体之一,选择了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旗下国际在线网站的供稿,直接引用了现场图片的李姓摄影者未经证实的描述,将标题细化为“老外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衣服被抓烂”。当@凤凰网这样的市场化媒体微博账号将概括事件为“遭讹诈”之时,@央视新闻则在事件前面加了个“疑”字。该新闻点击率直线飙升,并逐渐成为“头条新闻”。随后,包括新华网、@人民网在内几乎所有网络媒体均报道了此事,且矛头直指中国“大妈”。3日午前,@凤凰网再度发布独家消息《“老外扶中年女遭讹”独家追踪:女子确被撞到并受伤》,证实确实发生了刮碰。次日,《新京报》将封面中心位置留给了那位大妈抱住外国小伙大腿和事后擦拭委屈泪水的图片,发表了题为《“老外撞大妈”不应贴那么多标签》的评论,反思当下舆论对“老人摔倒”的过度消费。这家北京本地报纸的采访被各门户网站转载,其他媒体更改口径,至此事件开始逆转。或许,正是由于传统媒体时效性不及新媒体,《新京报》得以在事件逆转后从多角度还原真相。除了照片的拍摄者,他们还采访了更多的目击者,听取了当事人、撞人老外及警方的态度,揭露老外撞人后骂人的事实,不仅扩大了新闻源,在报道倾向上也更加理性客观。网民们从开始的一边倒,到后来的逐步中立,伴随着更多信息被披露,特别是后来现场视频的曝光,很多人逐渐改变了看法。
为什么网络媒体如此热衷“抹黑”“大妈”们呢?问题首先出在新闻源上,最初报道者李先生事后发现“自己的一些比较温和的话不知道被谁在言辞上改动得比较激烈”。而率先发布和转载这条新闻的记者并没有客观的引用李先生的描述,反而是将自己预设的立场嵌入到新闻标题中,“扶大妈反遭讹诈”只是记者的想象,但当这种想象变成新闻标题时,已经设置了议题,人们只会被这个倾向性很明显的标题牵着鼻子走,而缺乏颠覆“标题党”误导的独立判断能力。这条新闻的冲突性、故事性符合一些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定,因此不加核实就立刻转发和评论。
同时,笔者又对以上两家媒体在社会新闻报道中的文本进行了研究。在文本选择上,在“新浪微博”上进行高级搜索,以“大妈”作为关键词,ID为“央视新闻”和“凤凰网”,对事件范围限定在开通微博以来至2014年1月8日,对报道内容设定为“社会新闻”。上表是使用goseeker抓取的@凤凰网及@央视新闻开通微博以来发布的79条有关“大妈”这一形象的报道。
在表中我们发现@凤凰网及@央视新闻对大妈形象的正面、负面及中性的报道量分别为11条、5条、60条。经过媒体们如此引导,“大妈”这一边缘群体往往被“他者化”、“污名化”甚至被“妖魔化”。
在词频分析工具的帮助下,笔者还统计出了凤凰网及央视新闻有关“大妈”报道的10个高频词汇:广场21次、停车10次、跳舞10次、老外9次、醉酒8次、制服8次、骗子8次、马路7次、后果7次、孩子6次。如果对时下一些媒体眼中的“大妈”作解释,可能会是——抢盐抢黄金爱贪小便宜的大妈、跳广场舞“被泼粪”的大妈、公共场所缺失公德心的大妈……在媒体有意或无意的议程设置中“成功”引导了大众的情感。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新浪微博关于“大妈”的情感调查中竟然有81%的微博带有“愤怒情绪”,由此可见出现大妈被冤讹老外事件也就不足为奇。
本文勾勒了当下“大妈”新闻报道的框架:在主流的新闻报道中,本来就少之又少的“大妈”议题以“爱贪小便宜抢黄金、跳广场舞扰民、故意碰瓷”等负面题材居多,而与国家发展、政策等被主流社会认可的有价值的题材很少。这些题材话语叙事模式是:大妈是社会问题的施动者或受动者;大妈勤劳勇敢、忠诚对待家庭;大妈在社会中遭受了不平等的对待。在“报道倾向”方面,媒体对大妈形象的“正面”、“负面”及“中性”的报道和强调分别为15%、75%、10%。
同时,在报道议题框架方面,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也存在差异。网络媒体充斥着更多未经证实的报道,无论正面新闻还是负面新闻都“有闻必报”,这体现了网络媒体为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快餐”来迎合读者猎奇心理以获取发行量或点击率的市场目的;与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在新闻的发布、更新的及时性方面略逊色,更侧重于事后充分采访调研后的更全面深刻的报道,在事件的高度、广度方面有新媒体难以企及的后发优势。
在新华网评选的2013十大逆转新闻中北京老外撞大妈登首,事件在24小时之内的逆转也再次警示媒体,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同时,在被媒体设置的议题包围时,受众也应该保持头脑清醒,避免在沸沸扬扬的舆论中回避对更具价值问题的关注,成为被支配的乌合之众。□
参考文献
①刘泽江,《新闻框架理论探析》[J].《大学时代》,2006(3):24-25
②李瑞芳,《框架与新闻文本之建构》[D].江西师范大学,2007
③张田,《媒介女性形象刻板印象之成因探微》[J].《学术交流》,2009(5):136-139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文章!
  • 《青春之歌》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

    李先慧+何明星【摘要】本文试从中外文版本、世界图书馆馆藏量、期刊学术提及率和海外读者接受度四个维度,考察《青春之歌》自1958年至2015年

  • 拓展“非版面资源”实现传媒转型

    顾晓明<br />
    媒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社会资源的支撑。资源丰厚,媒体就能活得滋润;反过来,资源枯萎,媒体的生存就会出现困难。

  •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徐妙+郭全中【摘要】2013年杰夫·贝索斯接手《华盛顿邮报》后,对其从内容、形式、平台、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彻底的转型,使《华盛顿邮报》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