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环境与学生自主学习关系研究

    内容摘要: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尤其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使用后,我国十分重视语文课程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语文修养,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扎实的语文能力和思想品德等,而这些不仅需要教师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好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二者相得益彰,才能使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和良好的语文修养。

    关键词:课堂环境 自主学习 语文课堂

    一.课堂环境的概念

    课堂环境中包含了许多因素,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性,是非常复杂的概念。

    关于课堂环境的概念,目前国内外未形成统一的、明确的、广泛认同的概念。

    Walberg(1976)将课堂环境分为两个方面,即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Fraser(1986)认为,课堂环境是一种是课堂生活情境,在这一情境中,包含了课堂空间、人际关系、课堂氛围等诸多因素。也可以将课堂环境看做是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两方面,不仅对学生的发展有影响,还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学者们也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课堂环境做出不同的定义。

    田惠生(1996)认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许多条件,课堂环境便是由这些条件所构成的。他认为课堂环境主要由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所组成。莫雷(2002)认为,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团体,团体中的成员,即教师和学生,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构成了课堂氛围。

    范春林(2005)认为,第一,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因素(物理的、心理的、社会的构成了课堂环境,并且对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第二,课堂环境包括教学活动中的物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第三,物理环境包括教室的空间、桌椅、黑板、地面等;心理环境包括课堂氛围等;社会环境包括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等。

    笔者主要参考范春林(2005)及Fraser(1986)对课堂环境概念的定义,即课堂环境贯穿课堂活动始终,并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的诸多物理的、社会的及心理的因素的总和。

    二.自主学习的概念及特征

    1.自主学习的概念

    自主学习的概念最早是由班杜拉于20世纪七十年代提出来的。目前,关于自主学习的概念还处于各说其辞的现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齐默曼(Zimmerman,1989)指出,学习者为了实现学习目标,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并且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这一过程即自主学习的过程。

    董奇,周勇(1994)认为,学生自己安排所要学习的内容、时间,并不断监督、检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以保证自己能够实现学习目标。

    庞维国(2003)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定义。从横向角度上来说,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自己所选择的学习内容,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根据情况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判断自己的学习效果,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反之,他的学习就是不自主的。从纵向角度来看自主学习的概念,如果学生可以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好完成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审视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不断调整,以保证自己的学习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学生还能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的学习我们可以称之为自主学习,反之,如果学生需要依靠其他人来学习,他的学习就是不自主的。

    上述诸种定义尽管在表述上略有差别,但是我们认为,它们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不同。

    2.自主学习的特征

    2.1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所谓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即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主观意识下自己学习的,而不是在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下被动地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改进学习方法、总结学习成果。

    2.2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所谓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即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目标指引习下利用适宜的学习方法去完成目标,使自己的学习效率最优化的过程。由于学生的自身基础不同,学习兴趣也不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成果也不同。

    2.3自主学习的独立性

    所谓自主学习的独立性,是指学生不依附于他人进行学习,而是学生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地点,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2.4自主学习的循环性

    学生先选择自己能达到的目标,然后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去实现这一目标,并对学习结果作出判断。当学习者发现与原目标不符时,会对学习策略进行调整,直至实现学习目标。

    三.课堂环境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及启示

    1.课堂环境与自主学习的关系

    研究表明,课堂环境的特征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过程。

    1.1课堂环境与学习动机的关系。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来说,包括学生个人的成就目标定向和内在学习动机。

    频崔奇(2003)提出,以往的研究中,关于教学实践和课堂目标与学生的成就定向之间的关系十分匮乏,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影响学生的成就定向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课堂环境因素与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和适应性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

    赖兰和德西认为,行为的内在动机源于个体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他们认为,可以满足人们自主需要的社会事件、环境和归属感都能激发行为的内在动机。而在课堂环境中,影响学生的内在动机的因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成就目标的影响作用。

    1.2課堂环境与学习策略的关系。在自主学习中,学习者使用的学习策略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即能够帮助完成学习目标的方式、方法或手段。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等。更多的研究者将学习策略理解为,包括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在内的学习动态过程(杜晓新,冯霞,1999;刘电芝,2001;张大均,2003)。课堂环境通过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伙伴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1.3课堂环境与学习资源利用的关系。研究发现,自主学习者能够为自己创设有利于学习的社会物理环境,并且能够利用有利于学习的资源。与其他方面的环境创设和资源利用相比,学困生不能独立创设有利于自己的学习环境。课堂环境中对学生求助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大致分为两类,即教师的因素和同伴的帮助。

    2.课堂环境与自主学习关系的启示

    2.1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当前,如何客观、真实、有效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绝大多数的学校仍以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多方面的才艺,不能仅仅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相对的也不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当前语文教学强调大单元教学,即将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融入到每节课的内容中,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要特别注意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任务的发布等,因此,把教师的教学过程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2.2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堂环境的设计。虽然当前我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发展很快,但是,无论是小学教师还是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师生的心理学理论素养还是非常薄弱的。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依然固守陈规,抱着传统观念不放,或者是不知道如何适应新的教育理念,但是在我国小学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注意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高度重视课堂环境的创设,尤其是部编版教材的使用中,应整体把握教材,在教案的设计上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老师只做学生的指导者,让学生做知识的思考者和学习者。

    2.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小学生自我控制力不足,心理发展慢,再加上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害羞,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流,因此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拓宽知识的视野,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当学生具备积极性和主动性后,便能根据自身的兴趣自主学习知识。

    2.4积极进行语文练习,培养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能力,即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的认读、写作等能力,这些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石,进而学习语文学科的深层知识。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多种学习方式,如小组讨论、演讲、朗诵、角色扮演等,使学生能够在活动性的课程中锻炼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2.5增强语文学习的信心和学习效能感。研究表明,效能感高的學生会主动选择困难高的任务完成,而效能感低的学生面对困难则会主动放弃,自信心较低。学习必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使其能够主动、自信的面对困难并且解决困难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说,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不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及时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充满自信的面对以后的学习。

    2.6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动力。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有判断事物的能力,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和家里,研究表明,家庭中温馨愉快的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解除外界给给予孩子的压力和紧张感,使孩子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精神的愉悦。由此可见,家庭是学生学习强大动力的来源。父亲的教育方式及父母自身的行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能感有重要影响。

    2.7加大教育经费的投资,改善学校的学习环境。好的学习环境会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同时也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物质保障,比如丰富图书馆的藏书量,改善教室的多媒体设备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孙晓梅.探讨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J].学习导报,2010.3.

    [2]赵秀萍.如何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J].小学生语文学习,2011.4.

    [3]赵齐辉.在新课程条件下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J].华夏教师,2017,(08).

    [4]张德茂.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考试周刊,2017.(97).

    [5]王帅.探讨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7,(21).

    [6]姜强,赵蔚,王朋娇,王丽萍.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自适应在线学习分析模型及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5(01):85-92.

    (作者介绍:李婉华,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

    祁德军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每天花在自媒体上的时间占了相当大比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

  •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要点

    徐荣富【摘 ?要】语文教师要好好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在初中阶段打好学生的写作基础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具文采,而且也能更好地适应以后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