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能力
陈凤敏
摘 要:主要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几种教学形式,利用创建问题情境,生活化教学,增强师生互动和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进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激发兴趣;探究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标要求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数学也是如此,教师积极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真正爱上数学,积极参与其中,主动探究,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可持续发展。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曾说:“任何探究都是源于问题,有了问题才能思考,最终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句话充分展示了问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巧设问题情境,将实际生活和数学教学相融合,利用问题情境充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进行三角形的学习中,教师创建问题情境:“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寻找答案,积极回答,“拍照用的三脚架是三角形的”“吊车中连接吊篮的绳索是三角形的”等,通过学生各种各样的回答,教师给予鼓励,继续提问:“为什么这些物体建设成三角形呢?”利用良好的问题情境。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并探究,有的学生回答:“三角形比四边形或者五边形比起来更节省材料”有的学生回答:“三角形更稳定。”通过教师创建的问题情境提升学生探究兴趣,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等方式自主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1]。
二、利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数学和生活实践有紧密联系,教师要创新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实践中,进而培养学生探索兴趣,提升学习数学的能力。教师教学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转变传统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例如进行四则运算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将加减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题:小明家、学校和书店在一条直线上,小明家到学校距离为200米,到书店距离为400米,那么书店到学校有多少米?这种问题将学生每天上学时都经历过的事情作为例题展示,学生更有探索欲望,看似简单的题目,其实有不同答案,学生自主解答过程中可根据教师的题目进行实践探索,最终发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学校和书店在小明家同一方向,另一种是学校和书店在小明家两个方向,那么就有学校到书店有200米或者600米两个答案,学生如果不进行实践探索,很难发现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将数学问题结合到实际生活中,不但能提升学生探究能力,还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
三、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探究乐趣
小学生年纪较小,课堂中还不能高效地和教师进行互动,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等现象,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情况,适时点播,加深和学生的交流,教学中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教學水平,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设置游戏、多媒体教学等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学习过程,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课堂,学生能充分能和教师互动,认真思考,提高成绩,增加参与积极性。教师鼓励每一名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考虑周全,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例如设置问题时可分层考虑,例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设置开放性,创新性的题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设置基础题,使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通过解决问题提升自己学习自信心。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融入课堂时间长,不愿意和其他学生合作。针对此教师可改变教学手法,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改变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融合,发挥学生特长,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生生沟通的平台,使学生在兴趣中主动探究,提升自身核心素养,为社会培养综合能力强的人才。
四、加强动手实践,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仔细观察学生兴趣爱好,从学生兴趣入手,根据小学生年纪特点,选择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中利用自己动手、亲身经历来完成教学目标,不但满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促使学生左右脑平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习兴趣。例如,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利用彩泥做几个漂亮的蛋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讨论怎样将蛋糕平均分为三分,然后动手实践。学生通过讨论和动手实践完成任务,然后教师继续提问,分成五份、八份呢?小组内学生轮流操作,都能得到动手实践的机会,每名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最终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意义,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教学效率[2]。
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很重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成绩,促进小学数学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涛.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索[J].教育革新,2017(8):44.
[2]刘明松.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来说怎样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读天下,2016(24):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