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胶州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几点建议
由志刚
年来,胶州市委、市政府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食品安全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是,由于食品安全工作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如何做好这项工作仍然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胶州市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食品制假售假现象屡禁不止。胶州市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有的企业不重视质量管理,存在食品添加剂超限量等突出问题;有的企业主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重视质量安全,在卫生条件改善方面资金投入较少,躲避或拒绝监督抽检的现象时有发生。
食品流通环节不够规范。目前,胶州市流动商贩送货越来越多,尤其是农村小卖部,经常都是批发流动摊贩的食品,进货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农村集贸市场肉类、熟食、糕点等食品露天经营,很难达到卫生标准。部分商店销售“三无”产品、过期、变质、霉烂食品的现象比较严重,许多散装食品超过保质期仍在出卖,严重威胁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工作条件有待改善。由于胶州市级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正在组建中,还未形成检测能力。相关监管部门的实验室和检验仪器设备短缺,许多检测工作无法开展,在执法监督中仍然只能凭肉眼看外观推断。在应急处理突发事件时,缺乏精确的快速检测仪,取样后还要送往第三方检测单位检测,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依据,延误了对事件的控制和处置,工作将比较被动。
加强胶州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
要加强食品安全的源头管理。监管部门要加强食品质量检测工作,加快市级综合检测中心建设进程,抓紧形成检测能力。严格把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原料质量关、食品添加剂关、生产环节关和出厂关,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在食品安全生产销售的各个关口上做到职能互补,形成监管整体合力,推动食品安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要加大对食品安全案件的查处力度。在规范食品安全的同时,要加大对生产和销售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不合格食品要实行强制退市销毁。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大对地下食品加工黑窝点的打击力度,加大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群众举报的问题的处置力度。
要建立食品安全预防和应急机制。坚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一旦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有效开展应急救援与善后处理及整改工作。
要改善食品安全工作的条件。抓好食品安全执法队伍建设,加大食品安全的投入,改善食品安全执法的软、硬件装备,是提高执法效率、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建议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财政投入,帮助食品安全执法队伍添置必要的执法装备和检测设备。
利用大数据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1)加强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统一追溯编码,制定每件食品独立的“身份证”。这样,可帮助监管部门实现产品种养、生产、销售、流通、公众服务等环节的全程监管,也可把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终端查询机、电话、短信等途径实时呈现给消费者,理论上做到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全知晓。
(2)打造大数据“食品安全云”项目。把原先分散在政府部门、检测机构、企业、公众各个环节不相联系的数据,通过政府引导推动,消除条块分割,打通数据链,以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汇聚起来。同时,创新食品流通监管工作,引导食品经营者主动使用“食品安全云”平台提供的数据接口,上传食品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合格等证明文件以及进销货台账。这样,食品监管部门不仅可以通过云端的食品生产企業的自检报告数据和政府抽检数据进行比对,还可以把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与诚信状况链接起来,提高监管效率。消费者也可以进入“食品安全云”数据库,获取食品生产厂家以及食品主要成分等信息,购买到放心可靠的食品。
(3)用大数据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大数据管理可将各类海量数据聚合在一起,将离散的数据需求聚合成数据长尾,从而满足传统管理中难以实现的需求。运用大数据进行综合应用和管理,可优化职能监管部门的资源配置,制定出较好的统筹与协调解决方案。在合理配置监管部门职能的同时,将极大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节约成本,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年来,胶州市委、市政府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食品安全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是,由于食品安全工作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如何做好这项工作仍然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胶州市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食品制假售假现象屡禁不止。胶州市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有的企业不重视质量管理,存在食品添加剂超限量等突出问题;有的企业主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重视质量安全,在卫生条件改善方面资金投入较少,躲避或拒绝监督抽检的现象时有发生。
食品流通环节不够规范。目前,胶州市流动商贩送货越来越多,尤其是农村小卖部,经常都是批发流动摊贩的食品,进货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农村集贸市场肉类、熟食、糕点等食品露天经营,很难达到卫生标准。部分商店销售“三无”产品、过期、变质、霉烂食品的现象比较严重,许多散装食品超过保质期仍在出卖,严重威胁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工作条件有待改善。由于胶州市级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正在组建中,还未形成检测能力。相关监管部门的实验室和检验仪器设备短缺,许多检测工作无法开展,在执法监督中仍然只能凭肉眼看外观推断。在应急处理突发事件时,缺乏精确的快速检测仪,取样后还要送往第三方检测单位检测,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依据,延误了对事件的控制和处置,工作将比较被动。
加强胶州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
要加强食品安全的源头管理。监管部门要加强食品质量检测工作,加快市级综合检测中心建设进程,抓紧形成检测能力。严格把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原料质量关、食品添加剂关、生产环节关和出厂关,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在食品安全生产销售的各个关口上做到职能互补,形成监管整体合力,推动食品安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要加大对食品安全案件的查处力度。在规范食品安全的同时,要加大对生产和销售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不合格食品要实行强制退市销毁。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大对地下食品加工黑窝点的打击力度,加大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群众举报的问题的处置力度。
要建立食品安全预防和应急机制。坚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一旦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有效开展应急救援与善后处理及整改工作。
要改善食品安全工作的条件。抓好食品安全执法队伍建设,加大食品安全的投入,改善食品安全执法的软、硬件装备,是提高执法效率、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建议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财政投入,帮助食品安全执法队伍添置必要的执法装备和检测设备。
利用大数据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1)加强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统一追溯编码,制定每件食品独立的“身份证”。这样,可帮助监管部门实现产品种养、生产、销售、流通、公众服务等环节的全程监管,也可把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终端查询机、电话、短信等途径实时呈现给消费者,理论上做到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全知晓。
(2)打造大数据“食品安全云”项目。把原先分散在政府部门、检测机构、企业、公众各个环节不相联系的数据,通过政府引导推动,消除条块分割,打通数据链,以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汇聚起来。同时,创新食品流通监管工作,引导食品经营者主动使用“食品安全云”平台提供的数据接口,上传食品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合格等证明文件以及进销货台账。这样,食品监管部门不仅可以通过云端的食品生产企業的自检报告数据和政府抽检数据进行比对,还可以把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与诚信状况链接起来,提高监管效率。消费者也可以进入“食品安全云”数据库,获取食品生产厂家以及食品主要成分等信息,购买到放心可靠的食品。
(3)用大数据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大数据管理可将各类海量数据聚合在一起,将离散的数据需求聚合成数据长尾,从而满足传统管理中难以实现的需求。运用大数据进行综合应用和管理,可优化职能监管部门的资源配置,制定出较好的统筹与协调解决方案。在合理配置监管部门职能的同时,将极大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节约成本,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