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分享与合作行为现状及教育对策

    韩兆芳

    摘要:目前,幼儿合作与分享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家长的过度呵护与溺爱,使幼儿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分享意识。本文以我园小班幼儿的分享与合作发展现状为研究点,探讨培养小班幼儿合作与分享的观念,期望幼儿园、家庭及社区教育能有机结合,促进幼儿合作与分享能力发展。

    关键词:学习行为分享合作

    一、小班幼儿合作分享行为现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要乐意与他人交往,一起学习,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体验与别人一起合作的愉快感受,促进身心发展,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健康稳固的基石。可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小班幼儿身上,他们的“合作与分享”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与同龄人交往,父母过多包办迁就,这些都为幼儿“独享”行为提供了温床。我们常常会看到小班幼儿要么独自在角落玩耍,自言自语,形单影只;要么几人聚在一起为争抢一件玩具,而突然动手侵犯别人,令人猝不及防。许多家长看到这一现象,往往不以为意,认为幼儿还小,大点自然就好了,默认了这种不合作不分享的行为,这不利于幼儿良好学习行为和健全人格的养成。这些不良的苗头,许多是由于身边的成人不能及时指正,不能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所导致的。长此以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利,小班的幼儿刚入园,良好的合作分享的行为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开启幼儿园愉悦的学习与生活。

    二、孩子的合作与分享行为培养

    1.幼儿园教育:合作榜样

    老师榜样。老师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幼儿。在班级中,主班老师组织孩子开展各种操作活动,不当班的教师能帮着分发操作材料;保育老师清理卫生,其他老师提供保护措施,顺利开展班级工作。老师们的这种默契就是幼儿学习的榜样。

    幼儿榜样。从生活情景入手,为幼儿提供物质分享的机会。例如开一次“玩具party”,让幼儿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到班级中来,一起开展活动。大方的幼儿能爽快地把自己的玩具分享出去,而有些幼儿就没那么“爽快”了。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及时引导,一个“赞”的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都是其他幼儿争相分享玩具的“引子”。这种分享合作行为得到老师的肯定,必然引发其他幼儿的模仿。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强化幼儿对于积极分享后的肯定,給予小贴画等物质奖励,有效促进孩子良好学习品质——合作与分享的发展。

    教育内容中渗透榜样。由于年龄认知特点,小班幼儿更喜欢听弱小温顺的小动物或身边好朋友们的故事,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被故事中的主人翁所吸引,不自觉地模仿它们的语言和动作,体验它们的经历。我们教育者就可以利用故事中的正面形象,对幼儿进行分享意识引导和培养,使幼儿懂得分享实际是一种互利互惠的行为。幼儿从分享合作中感受快乐,共同成长。

    (1)从教育计划入手

    制订小班年龄段的保教计划时,从一学期到每月每周每天的生活流程,都要有目的地安排合作分享教育内容。小班上学期我们可以安排“分享最爱”的内容,结合主题日“三八”节活动,家长和幼儿带来美味与大家一起品尝。一个不懂分享的孩子,他只能尝到一种美味;而加入集体参与分享,就可以收获二十几个朋友,尝二十几种美味。这样,孩子们便逐渐懂得“自己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同伴,同伴也会把最喜欢的东西分享给自己,两个人都得到满足,体验到分享更快乐”的道理。老师们可以先从“吃的、玩的”等方面慢慢地深入精神层面的交流。下学期可安排如“我爱幼儿园”活动,旨在使幼儿关心别人,体验帮助他人,别人开心感激,同时更会给自己带来愉悦的过程与感受。

    (2)制造合作机会

    在幼儿一日生活学习中,为幼儿创造合作分享的机会,增强其合作意识,体验合作乐趣。如在“建构”游戏中,教师有意识地提供少量搭建材料,每个人几块。假如老师大声说出“我要是再有几块积木就好了”,得到明确请求帮助的提示,有的幼儿一定会挺身站出来,捐出自己的积木。这时候老师再邀请别的幼儿携材料加入搭建,那么搭建的规模和成品就丰富多了。小班幼儿能逐步认识到只有大家共同讨论合作,游戏方能继续顺利地进行。晨间锻炼、外出活动,小朋友们一起搬运大型积木、搭手抬一下杂物篮子、帮忙拿一下水壶,等等,这些都给孩子们提供了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机会,使孩子们感受到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合作行为和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3)商量合作方式

    小班幼儿不太可能自己去要求合作,作为身边的教育者,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提醒与引导。如玩“办家家”游戏时,几个孩子首先要坐在一起商量好自己扮演哪个角色;当矛盾出现后,要协商解决;当游戏材料数量不足时,大家要学会礼让,轮流使用;别人有困难时主动帮助,自己有困难时主动寻求帮助;等等。幼儿通过游戏活动中的商量合作,慢慢懂得了合作分享的好处。

    (4)引导与激励

    每当幼儿有了进步的合作行为,成人要及时地给予肯定。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微笑,能让其感受到鼓舞。如此良性循环,增加了幼儿合作的动机,使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合作意愿。例如:“你们都想当‘头儿,没人来做队员,那么这个游戏就玩不成了,大家说怎么办?”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抓住幼儿都想玩游戏的契机,适时通过语言和动作的引导,让幼儿认识到,只有大家都暂时后退一步、妥协一次,轮流当“头儿”,轮换角色,共同期待的游戏才能进行下去。如此这般,他们都尝到了合作的甜头,为今后的合作分享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2.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中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温馨的家庭生活时刻都在发挥诸多教育功能。家长应给幼儿树立一个榜样,做一个慷慨无私的家长。结合小班教学,向家长推荐亲子游戏“齐心协力吃果果”等,在家庭欢愉的亲子游戏中,幼儿既与家人增强了合作伙伴关系,又与家人共同分享了游戏的快乐。许多家长认为让孩子在家里看书、画画、弹琴,远比在户外与同伴追逐嬉闹好,他们这种狭隘的教育观、价值观,直接反映在他们的教养方式上。他们对幼儿的正当交往要求总是顾虑重重,担心各种不安全、受委屈,凡事包办代替,造成了孩子交往能力差,难以适应集体生活。

    3.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虽然是一个辅助途径,但是随着社区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日渐深入的互动,它的培养人的作用越来越凸现。如“六一”送温暖到社区福利院,给孤儿及残疾的孩子送去自己心爱的玩具和图书,和他们一起围坐在一起合作游戏,尽情地享受合作与分享的愉悦;重阳节去社区活动中心,为老人表演节目、赠送自制小手工,一起体验不一样的给予和收获,在关爱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质。

    三、小班幼儿合作分享行为教育提升

    通过一段时间家、园和社区有计划的教育,孩子们变得越来越“主动、大方”。幼儿的分享行为基本上都会经历“被动分享—诱发分享—自发分享”这样一个过程,他们认识到许多事情独断专享是“吃不开的”、“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共赢”。

    由于小班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他们的这种分享行为还不是很稳定,大部分幼儿分享行为可以自主完成,个别幼儿还需要老师提醒才愿意分享。他们分享行为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容易被外部刺激干扰,需教育者和家长有计划地长期引导教育。

    总之,小班幼儿合作和分享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教育者要倡导家园共育,多管齐下,为孩子们的一生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陆晨阳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希沃白板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

    高锦艳摘 要:在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积极优化教学方式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如,运用希沃白板展示生动立体的课件,呈现直

  • 生活,让小学生作文丰富多彩

    张德学【摘 ?要】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普遍存着学生作文过于书面化、形式化等现象,具体表现在不够生动,不够真实。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