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刘旭辉

    摘 要:党的优良作风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探索初创、实践成型、曲折发展、制度创新四个阶段。随着我们党自身地位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革和党员队伍成分构成的变动,保持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在新时代仍将面临严峻挑战。党的作风建设任重道远,要通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着力解决“四风”问题、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严格监督执纪问责等途径,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让我们党永葆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挑战;途径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8.05.010

    文章编号:1009-6922(2018)05-50-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我们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有什么样的作风,全社会就呈现出什么样的风气,国家就展现出什么样的未来。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一、党的优良作风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党的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的生活作风等方面。党的优良作风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那些行为规范,是判断一个党是否有凝聚力、战斗力、吸引力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依据。党的优良作风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探索初创、实践成型、曲折发展、制度创新四个阶段。

    (一)探索初创阶段:1921年7月建党之时到1935年1月

    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下形成和培育起来的。早在党创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指出,必须树立一种新的作风,千万不要沾染上旧社会的习气。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针对当时在军队建设中、在处理军民关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毛泽东亲自起草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逐步完善形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30年5月,在调查工作及《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结论。在写于1933年的《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毛泽东提出了反对官僚主义。1934年1月,他在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讲话中还提出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关于党的作风建设思想是在系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到展开和升华的。

    (二)实践成型阶段:1935年1月遵义会议到1949年10月新中国建国之前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遵义会议召开后,毛泽东同志回到中央领导集体,成为三人领导小组的核心,毛泽东关于党的作风建设思想得以付诸实践并迅速发展。

    延安时期是党的三大作风全面成型的时期。早在1940年,毛泽东就曾提出“我們要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1941年9月10日至10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作风。1942年2月毛泽东分别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和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强调必须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次全党的整风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在全党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行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

    1949年3月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针对一些同志可能出现的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被资产阶级糖衣炮弹击败的现象,再次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提出,为我们党去除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为党的建设和新中国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大会还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作出了“六条规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三)曲折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起到1978年12月

    新中国成立后,在很多重要的历史节点上,都可以看到我们党在作风建设上的努力,党的作风建设既取得了伟大成就,也有过深刻的教训。如建国初期我们提出以苏联为榜样的“一边倒”政策、后来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经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毛泽东也带头在7000人大会上做了自我批评,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且把1961年作为调查研究年。但党的三大作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以及“左”倾错误,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这次会议标志着党的三大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四)制度创新阶段: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至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间,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作风建设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献。比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等等。在全党先后开展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整党、“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多项活动,使党的三大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为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抓作风建设。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必须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党的十九大对作风建设作出了新部署。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十九大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坚强决心,要求全党继续保持强大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强调纠正“四风”、改进作风没有间歇期,没有休止符!

    二、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们党自身地位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革和党员队伍成分构成的变动,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因时而动、与时俱进,作风建设的基本面是好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保持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长期执政面临的挑战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一个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革命党转变成了一个执掌全国政权的执政党。执政时间越长,面临考验越大,党的组织和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容易产生脱离群众、滋生官僚主义、脱离实际的倾向。能否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始终保持优良作风成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面临的重大考验。

    (二)生活富裕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丰富使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飘飘然起来,不愿再过艰苦奋斗的日子。有的同志养成了贪图享受、铺张浪费、追求奢华的不良习气,满足现状、故步自封,不愿吃苦。这些都与艰苦奋斗、联系实际的作风格格不入。

    (三)理想信仰面临的挑战

    我们党靠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奋斗,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过程中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场,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可能会使党员出现信仰危机。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在信仰问题上出了偏差,在行动上就会误入歧途。

    (四)不良风气感染面临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外一些不良的东西也趁虚而入,特别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其他各种不良风气也有了滋生的土壤。有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受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放松了自律,放松了思想改造。

    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挑战是多样的、严峻的。这些挑战应对不力,问题解决不及时、不到位,将严重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威信,疏远党群干群关系。所以我们必须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认识我们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挑战。

    三、党的作风建设任重道远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思想教育,促进制度建设,解决突出问题,使我们党继续焕发青春。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回顾党的历史,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力量之源。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要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前,每一个共产党人要坚定理想信念,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始终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还要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识和执着追求,更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尤其是要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不断的学习中增强自身政治素养,夯实理想信念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连续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今年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全体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转变作风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着力解决“四风”问题

    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正风肃纪,“四风”问题总体上已经得到有效遏制,但党内存在的作风不纯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四风”问题在高压之下改头换面、隐形变异、潜入地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作风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历来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三)认真落实主体责任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抓作风建设,关键在党员领导干部。解决“四风”问题的主体责任在各级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是头雁,其作风是一个地方或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乃至全体党员干部作风的风向标。必须紧紧盯住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督促其树立优良作风,以上率下,以“关键少数”的自我革命带动“大多数”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

    (四)严格监督执纪问责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的十九大把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写入党章,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要充分用好用足“第一種形态”,对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党员干部及时“红脸出汗”“咬耳扯袖”,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该诫勉的诫勉,防止小问题造成大影响。对确实构成违纪,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党员干部,运用“第二种形态”或“第三种形态”,该调整岗位的调整岗位、该免职的免职、该处分的处分,既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又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以严肃问责倒逼党员干部转作风改作风。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是因为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党的作风建设,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历史进程,需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让我们党永葆强大的人格力量。

    责任编辑:康 璇

相关文章!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未来全球经贸格局与我国外贸环

    刘汉涛<br />
    【摘要】未来全球经贸持续增长, 预期乐观, 但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着贸易和投资, 诸如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 地区

  • 深入探讨新时期干部教育成长中

    摘 要 干部教育成长中的问题会直接反映在干部身上,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因此,必须正视干部教育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干部教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