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问政》看媒体人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季姝同
【摘 要】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节目已成为该市治庸问责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该节目的策划、选题、内容等考查《电视问政》成功的原因以及该节目中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关键词】《电视问政》 媒体人 责任感 价值观
负责任的媒体人会清楚地认识到媒介不仅要大力宣扬优秀的人和事,给社会树立“榜样”,也要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为社会前行的航船提供正确的警示。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正是媒体人怀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所打造的节目。节目的宗旨是将“权力曝光在阳光下”,真正地服务百姓、反映民声。
一、真实、权威是节目成功的前提
《电视问政》节目内容和形式真实,拒绝“作秀”。在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各种矛盾冲突较为激烈的情况下,要化解矛盾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需要大众媒体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上,不仅做“社会守望者”,还要通过新闻传播承担“矛盾协调者”的角色。①一些政府好作政治秀,秀给领导、百姓看。部分媒体人未坚持新闻人职业操守,帮助策划政府的政治秀。这也许会一时欺骗得了群众的双眼,但最终将会失信于民。
因此,当《电视问政》刚冒出“尖尖角”时,很多人怀疑这又是一场媒介和政府精心安排的“秀”。但是,当《电视问政》呈现出不容辩驳的“揭丑视频”、现场观众直接为在场官员评分后,受众不禁重新正视该档节目的真实性。
《电视问政》节目的权威性是这个节目最大看点之一。不容忽视的就是节目嘉宾——被问责的主角,武汉市各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如2013年第二场问执法,请的领导就有武汉市副市长、工商局长等。在场领导必须对视频中所反映的问题在现场做出承诺整改,媒体会跟进问题解决情况,这无疑提高了节目的权威性。
另外,节目请来的问政队伍同样庞大、权威、具有代表性。每期邀请的特约嘉宾或是武汉乃至中国一流大学教授,或是由市委党校的教授直接现场评论,问政队伍更由武汉市各行业精英组成。这样专业性强、阶层广的问政队伍不仅保证了问责团从多角度、多方面比较客观全面的分析问题,还可以对问题的解决提出较为实际和具体的建议。
二、新颖的节目构思和策划是节目成功的重要保障
“官”与“民”的关系自古就是社会关系中的重中之重,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如今党和政府更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坚持“三贴近”原则。因此,民生新闻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但是,“纵观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社会民生新闻的兴起仅仅才十年的时间。凡是坚持下来的栏目,无不是与时俱进,在创新中不断加强筋骨,才能得以延长栏目的寿命,要想留住观众,不断培养忠实观众,节目必须不断创新。”②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节目在众多民生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它的成功与媒体审时度势的眼光和新颖的策划密不可分。媒体人要时刻注重节目内容的质量和形式的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牢牢地抓住和吸引受众。
1、每期开头的前期回顾
每期节目的开始都会播出几分钟的视频对上期节目揭露的问题,领导解决问题的进展做大致的报道。公众通过它不仅回顾了上期揭露的问题,也检查领导实际工作的情况。
2、会场的精心布置
在现场,官员坐在舞台的左侧,评论员以及问责团在舞台的右侧,直接面对官员。官员的一举一动,在现场说的每一句解释和承诺都受到评委和嘉宾的监督与鉴证。当播放完“揭丑视频”后,问责团直接面对面问询官员。主持人会适当的追问,现场嘉宾也会相应的点评。
3、强大的场外互动
现在的受众不满足于被节目单线告知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他们有参与其中的诉求。《电视问政》顺应当今日趋发展完善的“自媒体”时代,满足受众期望,让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其中,他们分别通过新闻热线、新浪微博互动和官方微信三种方式鼓励场外观众一起参与问政、问责的进程。在节目进行中,节目组会挑选网友留言播放在大屏幕上,让现场的官员直接解答困惑百姓的问题。这是提升百姓的参政、议政的能力与素养,扩大节目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双赢。
三、负责任的媒体选题和采访是成功的关键
每期节目会确定一个核心主题,记者从主题入手明确选题,确定采访的对象,录制“揭丑短片”。节目组围绕核心主题,将相关领导“请”上台前问政。2013年武汉电视台五场《电视问政》的核心主题分别是;问作风、问执法、问管理、问服务、问环境,共36名有关方面的负责人登台接受群众的问政。
以第三场“问服务”为例。问政名单汇聚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市水务局局长、供电公司总经理、水务集团总经理及燃气集团董事长。从领导的管理部门来看,这场问政会一定有关城乡建设、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问题,这些都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必会引起各阶层百姓的关注。媒体确定了“服务”这个核心选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采访与策划。
《电视问政》的节目时间只有2个小时,用有限的时间去揭露的问题,一定要具有代表性,是百姓最迫切解决的困难。这期节目揭露的城市道路充斥着“梅花桩”、居民区未安路灯、城市干道排水能力弱、电力报装难等问题。
这些都是随处可见的问题,是有关百姓城市生活安全度、幸福感的问题。但是为政者却没有看到这些问题,亦或说看到问题却互相推脱。记者从民众的利益和角度出发,带着媒体人的高度社会责任心充当侦查社会的“瞭望器”,不辞辛劳,走街串巷的去用镜头记录问题,反映问题。最难能可贵的是媒体人在发现新闻事实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对一个问题采访多个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力求多角度的做好分析性、解释性报道,还原事件的原貌。同时增强思想深度,加大对新闻事件的解读、透析力度。③如此看来,媒体人精心的选题和采访是成功的关键。
四、体现了媒体人的责任感
在这个喧嚣的媒体社会中,“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④某些电视台的民生节目为博取受众眼球采用娱乐化手段,不惜把民生中的贫困和灾难也娱乐化,令人不能忍受。民生节目创办时就应首先认识到,事关百姓的都是大事,要坚持严谨勤政爱民理念和态度,不能随波逐流,一味迎合媚俗,把民生节目办成商业娱乐化节目。此外,媒体人还要有一颗能体会到百姓生活不易的心和一双敏锐观察社会缺陷、不足的锐利的眼睛。让政府官员和普通百姓平等的坐在一起,接受来自百姓的质询,切实解决问题,才会得到百姓的认可,受众的欢迎。
一些人说《电视问政》无论是官员承诺的内容还是暗访拍摄的画面都是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节目。其实指望一个节目解决所有问题本身就不切实际。节目最重要的作用是“启迪民众”,让百姓学会参政、议政,监督政府,学会用文明合法的手段去维护自己的权益。《电视问政》更好的诠释了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起到通达社情民意、传递人文关怀、凝聚百姓意愿的作用。《电视问政》的媒体人不辞辛苦奔波在市井中,节目中只有明察暗访采集各种有关老百姓生活的记者以及提问犀利反应敏捷的主持人和评论员,再加上一群勇于维护自己权益敢于质询政府的老百姓。就是这样的组合,使节目的收视率高于同期热播电视剧的3倍,这也是对媒体工作者。□
参考文献
①《从“告之”到“对话”:在公众喧嚣中改进新闻报道》[J].《新闻记者》,2013(12)
②高新竹,《电视节目的创新》[J].《科技传播》,2011(21)
③宣柱锡,《把握受众特点变化,提高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J].《中国记者》,2010(6):6
④[美]尼尔·波兹曼 著,章艳 译:《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摘 要】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节目已成为该市治庸问责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该节目的策划、选题、内容等考查《电视问政》成功的原因以及该节目中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关键词】《电视问政》 媒体人 责任感 价值观
负责任的媒体人会清楚地认识到媒介不仅要大力宣扬优秀的人和事,给社会树立“榜样”,也要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为社会前行的航船提供正确的警示。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正是媒体人怀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所打造的节目。节目的宗旨是将“权力曝光在阳光下”,真正地服务百姓、反映民声。
一、真实、权威是节目成功的前提
《电视问政》节目内容和形式真实,拒绝“作秀”。在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各种矛盾冲突较为激烈的情况下,要化解矛盾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需要大众媒体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上,不仅做“社会守望者”,还要通过新闻传播承担“矛盾协调者”的角色。①一些政府好作政治秀,秀给领导、百姓看。部分媒体人未坚持新闻人职业操守,帮助策划政府的政治秀。这也许会一时欺骗得了群众的双眼,但最终将会失信于民。
因此,当《电视问政》刚冒出“尖尖角”时,很多人怀疑这又是一场媒介和政府精心安排的“秀”。但是,当《电视问政》呈现出不容辩驳的“揭丑视频”、现场观众直接为在场官员评分后,受众不禁重新正视该档节目的真实性。
《电视问政》节目的权威性是这个节目最大看点之一。不容忽视的就是节目嘉宾——被问责的主角,武汉市各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如2013年第二场问执法,请的领导就有武汉市副市长、工商局长等。在场领导必须对视频中所反映的问题在现场做出承诺整改,媒体会跟进问题解决情况,这无疑提高了节目的权威性。
另外,节目请来的问政队伍同样庞大、权威、具有代表性。每期邀请的特约嘉宾或是武汉乃至中国一流大学教授,或是由市委党校的教授直接现场评论,问政队伍更由武汉市各行业精英组成。这样专业性强、阶层广的问政队伍不仅保证了问责团从多角度、多方面比较客观全面的分析问题,还可以对问题的解决提出较为实际和具体的建议。
二、新颖的节目构思和策划是节目成功的重要保障
“官”与“民”的关系自古就是社会关系中的重中之重,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如今党和政府更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坚持“三贴近”原则。因此,民生新闻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但是,“纵观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社会民生新闻的兴起仅仅才十年的时间。凡是坚持下来的栏目,无不是与时俱进,在创新中不断加强筋骨,才能得以延长栏目的寿命,要想留住观众,不断培养忠实观众,节目必须不断创新。”②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节目在众多民生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它的成功与媒体审时度势的眼光和新颖的策划密不可分。媒体人要时刻注重节目内容的质量和形式的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牢牢地抓住和吸引受众。
1、每期开头的前期回顾
每期节目的开始都会播出几分钟的视频对上期节目揭露的问题,领导解决问题的进展做大致的报道。公众通过它不仅回顾了上期揭露的问题,也检查领导实际工作的情况。
2、会场的精心布置
在现场,官员坐在舞台的左侧,评论员以及问责团在舞台的右侧,直接面对官员。官员的一举一动,在现场说的每一句解释和承诺都受到评委和嘉宾的监督与鉴证。当播放完“揭丑视频”后,问责团直接面对面问询官员。主持人会适当的追问,现场嘉宾也会相应的点评。
3、强大的场外互动
现在的受众不满足于被节目单线告知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他们有参与其中的诉求。《电视问政》顺应当今日趋发展完善的“自媒体”时代,满足受众期望,让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其中,他们分别通过新闻热线、新浪微博互动和官方微信三种方式鼓励场外观众一起参与问政、问责的进程。在节目进行中,节目组会挑选网友留言播放在大屏幕上,让现场的官员直接解答困惑百姓的问题。这是提升百姓的参政、议政的能力与素养,扩大节目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双赢。
三、负责任的媒体选题和采访是成功的关键
每期节目会确定一个核心主题,记者从主题入手明确选题,确定采访的对象,录制“揭丑短片”。节目组围绕核心主题,将相关领导“请”上台前问政。2013年武汉电视台五场《电视问政》的核心主题分别是;问作风、问执法、问管理、问服务、问环境,共36名有关方面的负责人登台接受群众的问政。
以第三场“问服务”为例。问政名单汇聚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市水务局局长、供电公司总经理、水务集团总经理及燃气集团董事长。从领导的管理部门来看,这场问政会一定有关城乡建设、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问题,这些都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必会引起各阶层百姓的关注。媒体确定了“服务”这个核心选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采访与策划。
《电视问政》的节目时间只有2个小时,用有限的时间去揭露的问题,一定要具有代表性,是百姓最迫切解决的困难。这期节目揭露的城市道路充斥着“梅花桩”、居民区未安路灯、城市干道排水能力弱、电力报装难等问题。
这些都是随处可见的问题,是有关百姓城市生活安全度、幸福感的问题。但是为政者却没有看到这些问题,亦或说看到问题却互相推脱。记者从民众的利益和角度出发,带着媒体人的高度社会责任心充当侦查社会的“瞭望器”,不辞辛劳,走街串巷的去用镜头记录问题,反映问题。最难能可贵的是媒体人在发现新闻事实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对一个问题采访多个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力求多角度的做好分析性、解释性报道,还原事件的原貌。同时增强思想深度,加大对新闻事件的解读、透析力度。③如此看来,媒体人精心的选题和采访是成功的关键。
四、体现了媒体人的责任感
在这个喧嚣的媒体社会中,“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④某些电视台的民生节目为博取受众眼球采用娱乐化手段,不惜把民生中的贫困和灾难也娱乐化,令人不能忍受。民生节目创办时就应首先认识到,事关百姓的都是大事,要坚持严谨勤政爱民理念和态度,不能随波逐流,一味迎合媚俗,把民生节目办成商业娱乐化节目。此外,媒体人还要有一颗能体会到百姓生活不易的心和一双敏锐观察社会缺陷、不足的锐利的眼睛。让政府官员和普通百姓平等的坐在一起,接受来自百姓的质询,切实解决问题,才会得到百姓的认可,受众的欢迎。
一些人说《电视问政》无论是官员承诺的内容还是暗访拍摄的画面都是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节目。其实指望一个节目解决所有问题本身就不切实际。节目最重要的作用是“启迪民众”,让百姓学会参政、议政,监督政府,学会用文明合法的手段去维护自己的权益。《电视问政》更好的诠释了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起到通达社情民意、传递人文关怀、凝聚百姓意愿的作用。《电视问政》的媒体人不辞辛苦奔波在市井中,节目中只有明察暗访采集各种有关老百姓生活的记者以及提问犀利反应敏捷的主持人和评论员,再加上一群勇于维护自己权益敢于质询政府的老百姓。就是这样的组合,使节目的收视率高于同期热播电视剧的3倍,这也是对媒体工作者。□
参考文献
①《从“告之”到“对话”:在公众喧嚣中改进新闻报道》[J].《新闻记者》,2013(12)
②高新竹,《电视节目的创新》[J].《科技传播》,2011(21)
③宣柱锡,《把握受众特点变化,提高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J].《中国记者》,2010(6):6
④[美]尼尔·波兹曼 著,章艳 译:《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