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课程对视觉传播设计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郭翔?路瑶
摘 要:视觉传播设计的许多构成要素与中国画的一些基本要素相同。文章通过对视觉传播设计的基本要素与中国画的基本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试找出二者之间相互借鉴融合的途径,并以理论引导实践,不断提高审美趣味和实践能力,最终发挥中国画对视觉传播设计的指导作用,为视觉传播的民族化与中国画的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国画;教育;视觉传播;构成
按照我们对普通学科的了解,中国画和视觉传播设计艺术似乎是没有什么关联的两门学科,它们无论是在表现的内容上,还是绘画时所用的工具材料,包括在欣赏的对象上都是不一样的。因此,给我的感觉就是中国画的教学和设计艺术的教学二者也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对二者稍加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两者从本质上同属于美术这一范畴,在造型、用色和空间处理上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视觉传播设计的含义是设计者依据特定的思路和目标,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通过有意思的图形、丰富的色彩、合理的文字、巧妙的造型等基本要素进行设计创作。在我们的生活中,视觉传播设计所涉及的领域有很多,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书本、杂志的封面,便利店货架上商品的外包装,街头巷尾的宣传海报,电视电影,造型艺术,舞台,文字設计等。简单来说,视觉传播设计就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传达给观众的设计。
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中国画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往往反映了古人对大自然、哲学、道德、宗教等方面的理解和感受。在发展进程中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画家,如石涛,八大山人,齐白石,张大千等,他们的艺术理论和作品都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到“随类赋彩”,说的是着色。赋通敷、授、布,赋彩即施色;随类,解作“随物”,《文心雕龙·物色》中提道:“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这里的“类”作“品类”即“物”讲。中国画在设色方面大部分从物象的固有色出发,不考虑光线的影响,即使设色有时也分深、浅、干、湿,也不是为了追求物象的光感,而是为了颜色本身的丰富。除了这些特点之外,国画设色常具有画家的主观色彩,甚至抛弃描绘对象本身的颜色。比如,竹子,任伯年用朱砂颜色画竹子,被称为朱竹,当我们在欣赏他画的朱竹时,只会觉得竹子风致潇洒,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此时难道还会在意它的颜色是绿是红吗。中国画这种特有的语言形式,使其具有了很强的绘画装饰性。因此,中国画的设色方法与视觉传播设计艺术在追求色彩上的主观性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
中国画当中空间创造的方式是在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传统及文人画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画的构图讲究气势,不受透视规律的束缚,特有的东方平面性独立并超然于现实世界。中国画中遵循散点透视,“以白计黑”和“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艺术追求从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画面的空间感,强化了画面的平面二维空间。中国画独特的形式语言就是由这种独特的构成方式决定的,在这一空间当中讲究布白、虚实、穿插和意境,使画面的装饰意味更加浓重。在设计艺术中,其构成法则也是将画面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有机的整合,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夸张变形,或者是运用不同的图案组合方式来表达设计者的思路。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画和视觉传播设计在构成原理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
在描绘物像的时候,中国画注重抓住其内在精神,寻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在这样的审美需求下,要求对物像的描绘进行适当的变形和夸张,目的是突出物象的内在精神,以求“神似”。视觉传播设计艺术中,为了适形和增强形式美感,在创作过程中同样也要对形进行夸张。同样是变形夸张,但二者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为了作品的抒情写意,另一个则是在追求作品的形式美感。虽然目的不一样,但在表现手法和外在形式的追求上却是基本一致的。
构成是一件优秀作品不可缺少的因素,为了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就要努力寻求和探索新的造型方法和理念。因此,掌握艺术的构成规律是运用和驾驭不同艺术语言的关键。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像教中国画专业的学生那样传授传统的笔墨技巧和绘画技法,要根据设计专业课程的特点有选择有目的性地教授课程。强调中国画当中其造型的夸张变形,线条的运行轨迹、穿插、虚实变化和节奏韵律。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遵循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中国画的课程教学。
视觉传播设计专业的中国画教学,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法传授的问题,它的宝贵之处在于通过对国画类课程的开发,使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美不仅仅是表现在技法上,在画面意境当中,它的美也可以运用到各种设计产品、设计制作当中。通过课程的逐步深入,让学生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爱上中国的传统元素,在做设计时自然地把学到的中国画元素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作品当中,让设计作品更显自然。让学生意识到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研究,更应该是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艺术出发,努力在继承传统民族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温肇同.古画品论解析[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2] 周勋初.文心雕龙解析[M].凤凰出版社,2015.
[3] 袁牧.试论设计艺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2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