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治疗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运用
林盛
〔关键词〕积极心理治疗;人际交往;高中生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塞里格曼(Seligman)倡导并积极向全世界推广的心理学运动。研究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在于促使心理学将其重点从只专注对生活糟糕方面的修复,转向对积极品质的建构。积极心理学构建起了自己的健康思想,认为保障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对心理疾病的积极预防,而预防的关键来自于人内部积极潜力的塑造和唤醒。
但是,塞里格曼并没有创立一种能够应用于临床实践的特定治疗方案。积极心理治疗作为一套有其特定理论与方法的心理治疗体系,是由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Nossrat Peseschkian)创立的。1969年,佩塞施基安在德国正式开设心理治疗诊所,在吸取其他心理治疗方法理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积极心理治疗,将其应用于大量临床病例,并取得了明显治疗效果。
在心理治疗方面,积极心理治疗和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一样,重视病人在治疗中的主体地位。塞里格曼认为,心理治疗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病人心理的积极力量上。只有培养个体的积极力量,才有可能真正防止心理问题的出现。
积极心理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运用直觉与想象,用故事作为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媒介,强调激发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来访者最终成为环境的积极治疗者,治疗快捷,一般只需要6~10次访谈。积极心理治疗是以来访者的冲突为核心的短期对症治疗方法,对酒精及其他物质依赖、婚姻问题、教育问题、抑郁症、恐怖症、性障碍、心身疾患均有效。
本研究中的“人际紧张与敏感”是指自卑、懊丧,以及在人际关系中明显相处不好。表现为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人群中感到不自在,与人相处时有较强的戒备、怀疑和嫉妒心理,在人际关系上存在种种困惑。积极心理治疗对治疗该症具有独特的疗效。
一、初始谈话
(一)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需要询问来访者三个问题:一是来访者如何知道要到这里来;二是来访者为何来到这里;三是来访者的身体发展状况、既往病史以及是否接受过心理治疗。
本案例来访者自述:
昨晚,我心情乱到了极点,有自杀的冲动……
不知道这还算不算是个家,三岁爸爸在交通事故中死了,五岁妈妈改嫁了,现在家中只剩下83岁的老奶奶。二伯早已另起炉灶,大姑在外地高中学校当校长。我不知招谁惹谁了:妈妈抛弃我,二伯歧视我,大姑打击我,奶奶溺爱我。我现在只想如何能杀死自己!
妈妈摆摊卖水果,曾因盗窃、卖淫被判刑三年。我真的很恨她,没事时就到她的水果摊上拿最贵的进口水果,咬两口就砸在地上。她满街追啊、骂啊,我最喜欢听她骂,骂得越凶我越高兴!
二伯体弱多病,下岗在家,他很少拿钱给奶奶。他来到家里时就只会指指点点,指桑骂槐。我特愤怒!大姑很少回来,电话倒是不少,每星期一次,总唠叨我该怎样,不该怎样,说我交了一群狐朋狗友,我郁闷死了!奶奶太溺爱我,有吃的,总要留给我一起吃。为让她高兴,我只好强颜欢笑吞下去,然后就去吐掉……
我现在发展到把奶奶治高血压的药、安眠药,等等,一把一把地塞到嘴里……最舒服的是割腕,看血一滴一滴往下滴,痛快!我是个坏女孩,我真没用……
(二)鉴别分析
佩塞施基安建议使用鉴别分析调查表来分析来访者的问题,用“+”“-”来区分来访者对自身现实能力的主观评价以及对冲突伙伴现实能力的评价(“+++”表示对现实能力的最高评价,“+-”表示中等评价,“- - -”表示对现实能力的最低评价,“- -”“-”“+”“++”表示相应程度的评价)。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咨询师选取了一些包含积极品质的“现实能力”制成鉴别分析调查表,让来访者学会客观积极地看问题,停止自责和抱怨,把眼光聚焦于问题解决。本案例的鉴别分析调查简表如表1所示。
(三)分离与整合
咨询师根据了解与掌握的各种情况,形成完整的诊断报告。该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来访者与咨询师是分离的,所以称为分离与整合阶段。
案例从表面看,来访者有抑郁的一些表现,但症状表现轻微。有可能是由于幼年母女分离造成的不安全感和分离焦虑影响了来访者的现实生活能力,并在人际交往中把这些问题或障碍表现出来。引发问题的导火索是最近高三紧张的学习,可能属于中等程度心理问题。经过“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试:人际紧张与敏感症状较重,分数为4.0,高于其他因子得分。
(四)制定咨询方案
根据有关情况分析,咨询师与来访者商定,制定咨询方案,如下页表2所示。
二、辅助性治疗
积极心理治疗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用讲故事(特别是东方的寓言、神话和谚语)的方法进行心理治疗。讲故事能激发来访者的想象,对治疗起到催化作用;还可以创造轻松的氛围,有利于进一步建立良好关系。讲故事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任何阶段进行。另外,本案例咨询中还采用厌恶疗法阻止来访者的自杀倾向,咨询师展示和讲述了网络下载的漂亮女孩自杀者用不同方式结束生命的惨状图片,以此打消来访者的自杀念头。
三、主导治疗
(一)观察和保持距离
观察是指来访者观察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与同伴发生冲突,这些冲突又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咨询师应提醒来访者将观察到的情况、事件记录下来(见表3),并进行思考,提高自己的觉察力。同时,记录是对事件的具体描述,不是简单地记流水账,以便提高来访者对事件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观察和保持距离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第一,全面观察和记录发生冲突的情况;第二,用对冲突伙伴的观察代替批评;第三,不要让冲突牵涉到无关人员。
(二)调查
本阶段通过成长经历分析调查问题的原因,让来访者更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与冲突对象的品质、行为方式和能力。
调查一:叛逆的好处
在叛逆中,来访者发泄出愤懑的情绪,给自己营造“安全感”;向家人示威以掩饰心中的柔弱和无助。实际上,从小到大的叛逆行为,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吸引母亲的关注,是孩子的本能。然而来访者的心愿无法实现,父母之爱缺失。
调查二:缺乏爱的能力
因幼年丧失双亲的爱,来访者不懂如何表达和接受爱,缺乏爱与被爱的能力,出现了述情障碍。面对亲人的关爱,来访者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回应,只好全盘否定。
(三)场合鼓励
场合鼓励的意思是指来访者在一定的场合要对自己和冲突对象进行各种形式的鼓励。咨询师要让来访者多次练习,摆脱不良的交往习惯和态度,用积极的解释来取代既往的消极解释。
练习一:通过同学参与的“角色扮演”,学习如何接受和拒绝帮助。
练习二:在“家庭作业”中写出自我的20个优点,用20句话探索“我是谁”。
练习三: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学习感恩“内观法”:奶奶、妈妈、二伯、大姑为我做了什么?我带给他们的困惑是什么?我为他们做过什么?还有哪些方面应该加强?
练习四:学习冥想放松法(白云冥想法、海浪冥想法)。
练习五:把学到的方法带回家中练习。主动找妈妈,放下怨恨;二伯来到家里时,礼貌问候,泡茶陪坐;大姑打电话时,耐心倾听,适时聊学习情况和志愿填报……
(四)语言表达
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大多数原因是沟通出现问题,其中,语言误解和曲解是一个极其普遍的情况。佩塞施基安认为,语言误解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语言经常存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歪曲。
练习一:写出冲突的场景片段、我的实际反应和可选反应(见表4)。
练习二:结合冲突场景编写“情景剧”,细化对话部分,分别写出引发冲突的语言和改进后的对话(避免情绪化的责备、怨恨),然后利用“空椅子”技术,分别扮演自己和冲突方。来访者写出的对妈妈的部分语言表达练习如表5所示。
(五)扩大目标
扩大目标是积极心理治疗最重要的阶段,一是因为大多数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都是目标受到了限制,二是来访者在经过这个阶段后,就要脱离咨询师的帮助,自己去面对生活。
实践一,认知调整:弄清为谁而活;运用语言激励,唤起生存的勇气。
实践二,换位思考:为了生存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尊重他们,原谅和宽容他们。
实践三,生涯规划:设计好理想蓝图,并为之而努力!
实践四,真诚对话:由咨询师带着来访者和妈妈沟通,解决生活费和未来大学的学习费用;由来访者主动接近妈妈,接纳和体恤妈妈的不容易。
实践五,信件沟通:和大姑、二伯信件沟通,感谢他们对家庭的支持,感谢他们多年的照顾和牵挂,用感恩的心去进行高考的最后冲刺!
咨询到第11次,咨询师对来访者进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后测,结果除“学习压力”因子在3.0,其他因子均低于2.5。通过商定,咨询结束。
积极心理治疗是极具操作性的疗法。通过“鉴别分析调查简表”“观察记录表”“实际反应和可选反应示意”“语言表达练习”等去探索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便于对照检查。这些操作从表面现象深入到问题的实质,从负性情绪中看到积极的因素,在潜移默化中植入幸福生活的种子。这些种子必将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中学,龙岩,364200)
编辑/丁尧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