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的运用与研究

靳江燕 赵云芳
摘要: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使得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愈发复杂,传统风险导向模式弊端日益显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开始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调查访谈,分析目前现代风险导向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运用现状;存在问题;建议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概述
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关注并评估各类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风险,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审计。它是在高风险环境下,审计的技术与方法发展到新的阶段的审计,亦即风险评估基础审计。与传统审计模式相比,风险导向审计突出特点如下:
(一)审计重心前移
现代审计模式认为经营风险是导致企业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源头。故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重心由财务报表风险转移到从战略层次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深入了解企业所面临的一系列风险,更可能发现所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二)采取全新的审计风险模型
现代风险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此模型要求CPA从认定层和报表层考察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又共同决定了预设的审计风险的大小。
(三)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
新型审计模式着重审计风险易生领域,将风险管理概念穿插于审计的整个过程,提前了解被审计企业,识别经营风险,确定审计风险的高低,据此制定下一步的审计计划,细节性测试程序得到有效减少,审计效率得以大大提升。
(四)审计程序更为灵活,分析技术更为先进
新型审计模式增加了审计程序的灵活性,先一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具体的审计程序根据不同企业、不同程度的风险而定。在技术层次,新型审计模式以分析性复核为主,分析各项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先进技术分析被审计单位,可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升审计质量。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运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情况,本研究进行了一次小型调查访谈。本次调查面向各类会计师事务所,共派送调查问卷300份。现将相关结果汇总如下:
从受访者工作年限看,主要是从业3-15年的注册会计师,他们大多在一线工作,最有资格对风险导向审计目前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从受访者所在事务所规模看,中小型规模的占65%,大型规模的占35%,承接客户的规模,大小各占一半。
对于审计风险,90%以上的CPA表示十分关注,但对于能获利更多的项目,80%以上的CPA表示会考虑承接,并平衡风险和回报。对于如何看待运用新型审计模式取得的效果时,绝大多数CPA承认了实质性程序的重要性,且不可取代,60%的CPA认为在运用新型审计模式后,实质性程序测试可适当地减少。并认为执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所取得的效果和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准及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联系密切。
对于新型审计模式在我国的运用,大部分人认为其尚处于循序渐进摸索的阶段。且并不是所有CPA都同意将新型审计模式运用于所有项目,约60%的CPA认为运用新型审计模式应视情况而定,10%的CPA认为,可以不运用新型审计模式。若被审计企业规模较小,几乎一半的CPA都认为可以不运用新型审计模式。同意可以在我國的审计实务工作中整体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占60%。故而实践中CPA对新审计模式的理解同审计准则的规定还相差甚远。即使已实行新准则,仍有30%的事务所还未按要求实行新型审计模式。
在访谈中还发现部分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底稿时只重视收集资料和获取证据,忽略对其判断、分析和归纳。部分事务所为了应付检查,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精力来准备新审计准则要求的各种资料,这就导致工作底稿的记录难免流于形式。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在此次调查中可看出,事务所对于新型审计模式的执行程度很差,往往只是大规模事务所,只对大客户才运用。受访者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全面执行新型审计模式不超过全部的20%。基于此种结果,不得不深刻地反思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未能得到良好运用和推广的原因。
(一)审计成本增加,效益配比性差
理论上来说,运用新型审计模式可以降低审计成本,有效利用审计资源,提升审计效果,但是前提是拥有熟练掌握新型审计模式的CPA。同时新型审计模式以分析复核为主,需数据库和软件的配套支持。人才与技术配备均需增大初期投入。会计师事务所的盈利性决定了其需遵循成本与效益原则,倘若成本不能被补偿,会计师事务所也将无法生存,因而成本与效益配比均衡是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前提。
(二)中小企业消极对待审计
目前大多中小企业对高质量的审计缺乏需求,其进行审计是为应付检查,同等条件下会以较低的费用选择低水平的事务所,而不关注审计质量的高低。这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为获得业务他们可能会简化审计程序以实现成本效益配比均衡的目的,从而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同时,注册会计师利用新型审计模式进行审计时需要中小企业的配合以获取充分的资料实施相应审计程序。因而中小企业对待审计的消极态度也使新型审计模式难以完全运用于中小企业。
(三)复合型审计人员较欠缺
CPA为获取审计证据,执行审计程序时,主要以细节测试和分析程序为主,这就要求CPA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审计和会计知识要同时精通,还要具备现代管理知识,以便进行专业的风险判断、分析和应对,以寻找出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在现阶段,注册会计师整体专业知识水平偏低,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正确评价和分析所承接客户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无法据专业判断采取针对性的审计程序,难以保证审计质量。
(四)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随着法律诉讼风险的不断增大,新型审计模式应运而生。CPA按照新准则的要求,依据职业判断来评估被审计企业的各项风险,实施一些普通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但是职业判断的正确与否和风险分析的合理性较难评估,无法量化工作效果。在我国衡量审计质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是不是按要求执行了全部的审计程序。这种理念必定会限制新型审计模式在我国的推广。
(五)信息系统的建设滞后
新型审计模式的特点之一就是审计重心转移到经营风险,CPA首先应深入调查被审计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环境,评估其存在的各类风险;接着视结果而定,对待不同程度风险的客户和领域,执行不同定制化的审计程序。所以,建立健全的审计信息系统尤为重要。但在我国信息系统的完备度还达不到新型审计模式的要求。四、促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运用推广的建议
(一)细分审计市场,把控审计成本
由于社会分工细化,新行业不断产生,事务所可依自身条件来合理地细分市场,集中力量选取细分行业实施专业化经营,依自身情况合理将审计资源进行分配,在确保审计效果的前提下适量控制审计成本。
(二)培养复合型审计人员
我国目前审计人才较为匮乏,特别是拥有丰富审计经验能力和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故而一方面应在相关院校增设专业以专门培养注册会计师人才;其次,审计人员自身职业判断能力更多基于经验而成,故而如何能够快速培养一批既有丰富经验又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人才是当前必须要考虑的事情,应建立合理的模式比如老带新、经验交流平台、继续教育和培训等增强CPA在風险评估时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对风险控制的能力。
(三)开发审计软件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审计程序软件给我国的审计事业带来了便利,在提升审计效果和效率的同时也大大缩减了审计成本。在实际执业中,不能一味地依赖于外国的软件技术,应同时开发适应我国现状的软件,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顺利推行提供技术保障。
(四)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发挥其主导作用
注册会计师协会应积极组织并推进审计人员培训,为新型审计模式的推进提供指导。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努力强化CPA对新型审计模式理念的认识,逐渐转换观念,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另一方面,要监督新型审计模式的运行,规范行业秩序,探索共享经验、技术的模式。全方位加强监督机制,诚邀社会公众监督CPA的执业状况,促进我国审计事业更好地发展。参考文献:
[1]隆辉.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新的准则体系中的应用[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4).
[2]王慧.风险导向审计背景下本土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市场论坛,2012(2).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相关文章!
  • 加强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策

    陈玮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01-02摘 要 本文首先针对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内容、差异,以及企业思

  • 东城区档案局进一步规范固定资

    东城区档案局规范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审核档案管理工作近日,区档案局对区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审核档案进行了专项业务指导。指

  • 观点速读

    辜胜阻:要防止市民化、城镇化过程中的房地产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一亿人将落户城镇建新型户籍制,新型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