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和“心”相通,“情”和“情”相融

    摘要: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语文教师要与德育结缘。德育课堂强调心灵的碰撞,力求学生敞开心扉,设身处地地体悟作者的心灵,能够心”和“心”相通;教师要让学生感知课文中的形象,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到“情”与“情”相融。让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育德的作用。

    关键词:育德;高中古文;有效渗透

    “教育就是生长”“一切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格”,语文的学科性质注定了语文教师要与德育结缘,育德因素的挖掘与实施意味着发现并渗透语文学科中的有利因素,以实现学生思维拓展、精神成长、灵魂丰满、人格健全。

    一、文以载道

    从古至今,语文的学科基因决定了语文必然肩负着教育与教养的双重任务。“文以载道”,是影响深远的唐宋古文运动的意旨集中口号。“文”就像车,“道”就像车上的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到达目的地。文学,尤其中国古典文学也就成为传播思想的手段和工具,这样一来,古文的功能就偏向了教化目的。可以说语文教育的基因里就肩负着知识与育人的双重任务。想一想,哪一篇古文,哪一部古典小说,哪一篇古典诗歌,哪一个古代神话故事不是文质兼美、寓道理于文辞呢?

    二、育德能否强制

    教师能否利用教师对学生的优势地位而迫使学生接受或认同其未被质疑的价值观呢?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居于控制与主导的地位,教师将其认为有价值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但是,“一个学生只有当他把教育者提出的教育要求变成了自我要求,并把它付诸实践的时候,教育目的在他身上才能真正实现。相反,没有自我教育,就会变成一种野蛮的灌输,甚至是一种精神的摧残,实际是一种反教育。”学生不是接收的容器,他所获得的价值判断,不论是主观或客观中立,都应该完全出自于个人自由的决定与选择。因此,育德不能简单的强演为政治灌输。

    三、让“心”和“心”相通

    肖川博士提出“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 是通过对话探求真理的地方。”“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德育课堂强调课堂中心灵的碰撞,其实质就是养心,养心是教育的本质所在。甲骨文的“教”,右边“文”中有一个“心”,所以教育应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教育之道,道在心灵。语文课本中的许多古典诗词、散文、小说、寓言、戏剧,都蕴含着滋养心灵的人文精神,教学中要努力挖掘这些育德因素,力求让学生敞开心扉,设身处地地体悟作者的心灵,让“心”和“心”相通,实现学生的生命发展。比如高中文言文经典篇目《报任安书》,文题就可提示内容为司马迁回复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这是司马迁用血泪写成的至情之文,是伟大心灵在经历折磨和碾压后的自我剖白。

    细观全文,作者在一抒胸中之块垒的同时,反复陈述的核心话题是为什么受到极度侮辱而苟活。关于生死选择这个看似形而上的话题,实则是最直面现实人生的话题,要作为重点和难点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品读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在讨论环节,设计问题:

    1.在信中,司马迁陈述了受极辱而不自杀的三个理由。请先用原文句子回答。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并陈述这三个理由。

    小结如下:第一是身份低微,世俗所轻,死无价值;第二是士不可辱,受辱后再死节已晚;第三是父志未竟,文采不表于世,没世无闻,古人惟耻。

    3.你理解司马迁的生死选择吗?说说你的看法与评价。

    生:要是没有价值地死去,这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真的很震撼,但做到实在太难了,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轻生。所以,司马迁很了不起。

    教师补充并小结:今天“刑不上大夫”被很多人误读,它的意思是士可杀不可辱的气节,历代典籍中常见到的士大夫犯罪后引颈自裁的实例,就是践行这一条高贵的原则,比如李广。

    司马迁在信里反复强调受辱,反映的正是他悲愤、痛苦、无奈的心理,因为他不是不愿意自裁,含辱忍垢地活下去是为了完成《史记》。也就是说,他在清醒地受辱,而清醒地受辱,是何等的痛苦与折磨!更何况他所受到的处罚是刑罚中的最具耻辱性的腐刑,但凡有血性的男儿,都无法淡然面对。

    所以,与黯淡地死去相比,隐忍地活下去才是更艰难的事。在惨淡的命运面前,这种倔强的反抗突显了人性中最伟大的一部分,这种无坚不摧、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力量是人类精神熠熠闪光之处。

    假若有一天,内心的痛苦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们生命里,要想到司马迁的精神,要为自己的生命找到活下去的支点,完成对自我生命的救赎。

    通过深入阅读与讨论,学生们的“心”跨越千年与作者的“心”惺惺相惜,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并深入思考司马迁的文学观和价值观,领悟他的人生价值和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四、让“情”和“情”相融

    高尔基认为:“只有当读者亲眼看到文学家向他表明的一切,当文学家使读者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根据自己的印象的积累,来想象、补充、增加文学家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性格的时候,文学家的作品才能对读者产生或多或少的强烈作用。”语文课文中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描写形象的,教师要让学生感知课文中的形象,就必须按照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导他们进入作者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使其能与课文的内容同脉搏、共呼吸,达到“物我同一”,做到情与情相融。

    例如,高中文言名篇《前赤壁赋》,苏轼写的是如此大气磅礴,让人只觉得天大地大,欲乘风归去;而又沁人心脾,让人只觉得烦恼尽逝,天地唯我,畅享清风明月,不知此乐何乐……

    如何让学生自觉自主地感受到呢?关键只在一句,漫溯在形象中,补充想象,设身处地。

    问题1:作者在月夜泛舟赤壁看到了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问题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师朗诵形象化的描述,说说你的想象与感受。

    “清凉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皎洁的明月从东山之上冉冉升起,而后又似乎在斗牛两星宿之间徘徊,此时,放眼大江,白茫茫的水雾笼罩在整条江面,水光与月光交相辉映,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生:清新,脱俗,让人心灵平静,远离尘嚣……

    问题3:面对此情此景,作者有怎样的举动和感受?

    月亮未出时,“举酒属客”并还唱起了情歌;月亮出来之后,则“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他的感受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羽化而登仙”。

    问题4:再次请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诵读第一段,并想象自己就在这奇妙的画境中,感受文本的意境美,谈谈想象与体会。

    学生和作者一起,畅游了黄州的山水,拂去了学生心灵的尘埃。当作者以一个自然清醒之身,遭遇了同样是自然清新的山水,景与情水乳交融,也颇有天人合一的意思。洒脱、旷达,尚怀入世之心的作者,让学生懂得什么叫做对生活本质的洞察,对人生真相的透视,什么是真实的、真理的、美的人生。

    “我始终相信,人的灵魂生活比外在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更为本质,每个人的人生质量首先取决于他的灵魂生活的质量。”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健康的人格和存活的能力才是教育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杜威,王承绪等.道德教育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周敦颐,徐洪兴.周子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冉乃彦.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4]肖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M].湖南:岳麓书社,2002.

    [5]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颜碧伟.赏景品情悟人生——《赤壁赋》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9,(2).

    [7]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王金花(1984—),女,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和语文教学。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巧

    林静摘 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的运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对学生探究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从中掌握一些查阅地

  •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语

    刘海春【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必要结合“互联网+”来实现教学改革。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互联网+”教学的新形势,指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