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真正原由

    【摘要】关于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及主题意蕴,一直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一个话题,笔者对此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观点。

    【关键词】朱自清 《荷塘月色》 写作背景 文本解读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朱自清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多年以来,几乎所有的研究者和鉴赏者们都是仅仅依据作者在《荷塘月色》文末标注的“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这一时代背景信息来理解和阐释这句话,认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因为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三天之间,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3000多人失踪。一夜之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一连几天心绪不宁,充满苦涩、悲愤和彷徨。过去我读高中时老师是这么讲解给我听,后来我教高中语文时也是这么讲解给学生听。可是,随着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开展和传统思维模式的逐渐被打破,我在重读、重讲这篇散文时,忽然觉得过去的那种解说存在着许多破绽:

    一是上述解说与事因时间不相符合。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而作者写作和发表《荷塘月色》的时间是在“1927年7月”。从4月到7月已有三个多月,如果是因为“4·12”的事变给朱自清的思想造成了“震惊”,从而让他一直处于“心绪不宁,充满苦涩、悲愤和彷徨”之中的话,那么他一直“心里颇不宁静”,就应该是“这几月”而非“这几天”才是呀?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多年,写作《荷塘月色》时,他已在清华大学任文学教授两年,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按说像这样一位长于写作、专于研究的人,该不会在写《荷塘月色》时第一句话就把时间概念弄错了吧?而且从全文写作风格来看,作者用词讲究、描写精致、所引述的古代诗赋文字准确,因此,完全不可能会把“这几月”笔误成了“这几天”。

    二是上述解说与心理常识不相符合。按照文艺创作心理学原理——人的心理往往具有一种投射作用,人的情感往往具有一种弥散作用,创作者往往会在他的作品中“寓情于景”、“景以寄情”(刘熙载《艺概》)。咱们退一步来说,即使朱自清就是因为“4·12”的事变而忧国忧民、郁闷愁苦、悲愤难平,以致“心里颇不宁静”,那么在他的作品中,其描写、议论和抒情,均应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某种抑郁、愤懑或仿徨的情绪。然而,大家从整个文章中读出和感受到的又是什么呢?按比较权威的解释就是一种“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这显然与正常的心理与情感发展规律相悖。

    由此看来,认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受“4·12”事变影响的原因是说不通的。那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真正原由应是什么?我们不妨将相关史料与文本内容结合起来探析其中的真正原由。

    要依据相关史料来探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话,就必须了解在1927年6月—7月的这段日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可能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事?可惜这方面的史料及《朱自清传》里都没有太多有价值的信息。

    但是我从《王国维生平简介》中发现了这样一条信息:“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字静安)曾于1924年冬就任清华大学教授,时与梁启超、陈寅格、赵元任、李济并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终年50岁。1927年6月16日,在北京下斜街全浙会馆举行王国维悼祭大会。这次悼祭会所收到的数百幅挽词挽联尽诉了人们对王国维的悼念和惋惜之情。此外北京的《国学月报》、《国学论丛》以及天津《大公报》等各地报刊还先后刊出《王静安先生专号》、《王静安先生纪念号》、《王静安先生逝世周年纪念》等专辑,以示纪念。王国维的死在海外学术界也引起了震惊,日本学者在大阪市召开王国维先生追忆会,王国维的日本友人、学者纷纷到会追忆或著文写诗凭吊,……从这条信息来看,像这样一个发生在作者身边、且具有国内外影响的事情,理应成为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由。因为朱自清与王国维当时同为清华大学的教授,他俩之间的亲密关系究竟如何虽不甚明了,但其中一人突然于盛年辞世,作为工作上的同事和专业上的同行,一定难免会产生悲哀、伤感、痛惜之情。然而我们结合作者在《荷塘月色》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喜悦”之情来看,显然结果又很不合乎情理——这表明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也不是因为此事。

    我还从“百度”网上搜看到了这样一条信息:“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政变”。倘若作者不是因为数月前发生的“4·12”事变而影响心情,那是不是因为“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政变”而影响心情呢?我觉得仍然说不过去。因为作者创作《荷塘月色》的时间是“1927年7月10日”。

    既然从现有史料中无法探寻到能引起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合理原由,那我们只有采用一种最实际的方法——就是依据作品文本并结合作者生平来探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由。

    《荷塘月色》这篇美文的线索简明而清晰:作者在一个晴朗的夏夜里,趁着月色到住所附近散步、散心。他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只见那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分别对荷塘和月色进行了令人神往的描绘,不仅将荷塘和月色那清幽淡雅、静谧柔和、朦胧和谐的自然美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而且还通过对江南采莲盛况的回忆与描述,抒发了作者那种沉浸、陶醉于荷塘月色美景之中的喜悦之情,然后作者带着一种极大的精神满足和心理平衡返回了家中。

    依据文本描述和情感抒发的全过程来看,我认为,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主要原由应是怀念家乡、思念友人似乎比较贴切。这也可从《朱自清传》中找到佐证,我现将文字略加梳理摘录如下: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1925年清华进行改革,增设大学部,朱自清被学校聘来任教。朱自清生活圈子比较狭小,来北京一年多,身边既无家人,也无朋友,生活非常孤寂。他在此期间曾写过一首题为《我的南方》的小诗:“我的南方,我的南方!那儿是山乡水乡,那儿是醉乡梦乡!五年来的跋徨,羽毛般的飞扬……”,抒发了他对南方家乡的深深怀念。1927年1月,朱自清回扬州老家将家眷接来北京。1927年5月的一个下午,天色还未断黑,他夹着一支香烟伫立窗前沉思着。万里长空如洗,只有几缕白云飘浮着,可在不知不觉之间,天宇被傍晚的黑墨愈磨愈浓,一刹那间,远山与近树都被一层烟霭笼罩住了。于是他心有感触地填了一阙《和李白〈菩萨蛮〉》的词:“烟笼远树浑如幂,青山一桁无颜色。日暮倚楼头,暗惊天下秋!半庭黄叶积,阵阵鸦啼急。踯躅计行程,嘶骢何处行?”抒发了一种孤寂的情怀。同年7月盛暑,天气很热,也很闷。一个晚上,他在院子里乘凉,这时月亮已渐渐升高,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声,已经听不见了,妻子在屋里哄着孩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在西院不远处有个荷塘,这是他天天从那里走过的。夜是这样的静,一轮月儿在浮云间缓缓地走着,他猛然想起荷塘,在如此满月的光里,该有另一番景致吧。于是,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过了几天,他把这晚在荷塘边漫游和遐想,写成一篇散文,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致描写,隐约地流露了自己当时微妙的心境。在那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里,表露了自己对现实感触颇深的情怀,流泻在那画面中的均是他内在思绪的潮踪。这就是烩炙人口的《荷塘月色》。

    一篇内容本来就不复杂的抒情散文,如果人为地涂抹上一些政治色彩就会把文章主题搞得扑朔迷离。我们从以上摘录的引文中,是不是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作者是如何在夏夜散步的过程中,由见到荷塘、月色等而触景生情,并联想起自己家乡——江南的采莲民俗以及热闹场景,于是将一腔情思诉诸笔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既排遣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也抒发了自己在异乡找到了一种与故乡相同的感觉的“淡淡的喜悦”呢?而文末标注的“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仅仅只是起着记载文章的写作时间与地点的作用罢了,并没有蕴含什么政治含义和有意提示时代背景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所探析出的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真正原由——因为怀念江南的故乡和思念着远在南方的朋友!正因为该文的情感基调是“怀念”和“思念”,所以作者在文中即使把月夜下的荷塘及周围的植物、动物、景物描绘得那么生趣盎然、风情绰约,即使把江南采莲场景描绘得那么风流热闹、勾人心魄,但也掩饰不住内心深处的丝丝惆怅与淡淡愁绪——“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也仿佛是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使其氤氲着一种浓郁的诗意,让人读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作者简介:周国瑞,湖北省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

    祁大为摘 要:伴随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断充实掌握丰富的知识,具备更高更强的能力,以适应当今时代飞

  • 浅析高中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

    施晓霞【摘? 要】阅读,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是提升人们文化素养的一个极好的渠道。而到高中,随着学生的自我成长,自主性有一定的发展,但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