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普通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浅论
【摘 要】创新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地方普通高校的《产业经济学》课程提出了新要求。论文在界定了地方普通高校后,分析了《产业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并指出了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最后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和地方普通高校特点,提出了《产业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进对策与建议。
【Abstract】The target of training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talents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Industrial Economics" course in local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fter defining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points out several common teaching method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alent training goal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關键词】地方普通高校;? 产业经济学;? 教学方法
【Keywords】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dustrial economics; 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40-054?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12-0103-02
1 问题的提出
历时40年改革开放,我国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迫切要求,需要大量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的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需求为高校的人才供给指出了明确方向。作为经济学专业基础课之一,《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很强。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以适应人才培养新要求,成为地方普通高校该课程任课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 地方普通高校的界定
本文所指的地方普通高校主要是指除我国传统意义上的“985”“211”高校、国字号高校、重点军事院校、教育部与地方共建及重点支持大学以及省市区重点高校以外的其他地方院校,包括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高职院校、成人院校等。
<G:\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2\文件\61-1.jpg>
图1? ?中国普通高校数量变化趋势曲线①
图1表明,我国普通高校数量由2000年的1041所增至2016年的2596所,增加149%。其中地方普通高校(含独立学院)由2004年的1394所增至2014年的1689所,地方本科院校数和地方专科院校数也都呈现较为均匀的增长态势。我国地方普通院校的总体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局面,表明地方普通院校是我国地方经济建设人才供给的重要基地,这些院校人才供给的质量将直接决定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及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
3 《产业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课程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与其他课程强连接。《产业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产业组织理论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产业布局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与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互有交叉[1]。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强连接,说明其在经济学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也是连接各课程的节点与纽带。
其次,应用性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借助所学经济学工具和方法分析经济现象、进行市场分析与判断。《产业经济学》课程中的区位商、HHI指数、投入产业模型等指标与模型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分析工具。学生在掌握了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等理论后,需要具备熟练运用上述工具的能力。这使学生在工作中更能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规律,从而做出相对合理的判断,符合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及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虽然产业经济学应用性强,但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任课教师往往更倾向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该课程的应用性的深入挖掘及对学生的训练[2]。
再次,包含内容广泛。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产业经济学》教材,除产业组织理论外,还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及产业政策等等,在具体讲授过程中还会加入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等专题。课程包含内容相当广泛,对与产业相关的不同层次问题均进行阐述。受授课学时制约,易导致教学广泛而不深入,形式大于内容,不利于学生深刻认识《产业经济学》课程的价值所在。
4 《产业经济学》常见的教学方法
4.1 传统讲授法
《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开设经济学专业的往往是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这类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传统的《产业经济学》教学非常突出理论教学,且以教师讲授为主,且由于本课程没有实验环节,总體而言,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其学习兴趣也不高。虽然该课程应用性较强,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地方普通高校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有别于前述重点高校,重理论倾向于培养研究能力的传统讲授不易于学生接受。
4.2 案例教学法
近年来,《产业经济学》课程中越来越多地引用案例。运用案例教学,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将产业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国内也出现了很多《产业经济学》案例教程,但采用的案例往往较陈旧,不具有代表性,说服力不强,因此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
5 《产业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进对策
2014年,教育部指出地方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地方普通院校教师在《产业经济学》课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及就业需求,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结合不同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多种方法并用,才能更多地吸引学生,以最终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5.1 增加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针对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情节与情境,让学生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身处其中,更容易认真思考,从而有利于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企业行为、企业并购等教学内容如果采用此种教学方法,更贴近现实。由于学生未来在工作中可能发生类似事件或遇到相似情节,学生将会积极参与讨论,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也锻炼了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2 更新案例,完善案例教学
信息时代,各类经济活动不断发生,经济现象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引用最新、最热点的案例进行分析、剖解,才能更加满足学生需求,使学生投入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地方普通高校的学生毕业后多进入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参与各产业和各企业的经济活动,而非理论研究。因此,新鲜、热点的案例更适合学生未来的工作需要。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案例,寻找热点案例。案例教学的不断完善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5.3 翻转课堂
作为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产业经济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地域性和时代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②借助翻转课堂,任课教师在课前将各种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学生提前对各种教学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思考[3]。教师利用课堂时间答疑解惑。此种教学模式既保证了知识体系传递的效率,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产业政策为例,教师可向学生提供不同的网站资源,学生借助这些资源查阅我国及其他国家出台的产业政策,并进行思考与比较,从而提出与产业政策有关的疑问,再由教师进行课堂解答,既可节省教学时间,又可使学生对产业政策透彻理解。
地方普通高校的学生是地方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和推动力量,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4]。改进产业经济学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该课程的应用性,从而有利于创新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注释】
①本图数据依据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②吉粉华:《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在产业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载《西部素质教育》2017第13卷18期155页。
【参考文献】
【1】申倩.经济学方法论在高校产业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5):78.
【2】闫二旺,周京,梁姗姗.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的创新探索[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6):55.
【3】吉粉华.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在产业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3(18):44.
【4】王金翎.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互动性研究——以学科设置为例[J].文化产业,2014(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