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一文中渗透出的书法和文化信息

    王健 孙理想

    摘要:在《核舟记》一文教学中,教师应挖掘出这篇文章所蕴含的前后《赤壁赋》的书法价值,黄庭坚书法理念及对后世的影响,前后《赤壁赋》在文学方面的异同点,苏轼和黄庭坚、佛印之间的文人往来等内容。教师应把这些内容贯穿到语文教学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核舟记》?渗透?书法信息?文化信息

    《核舟记》一文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传统内容,这篇文章写的是件雕刻作品,其所用材料是一个桃核。作品生动地再现了宋代 “大苏泛赤壁” 的典故。作者通过对雕刻作品细致入微的观察,把握住了作品各个细节,并按不同的空间顺序把雕刻作品的内容完整地描写出来,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雕刻技艺的赞叹和对我国古代民间艺术的赞美之情。但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只是停留在文本的这一知识层面,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该挖掘此文所渗透出的书法和文化信息,形成校本教材,作为课外拓展内容向学生介绍,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核舟记》一文中渗透出的书法信息

    在我国书法史上,宋代书风以尚意著称,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代表了宋代书法的发展水平。而《核舟记》一文 “船头坐三人”中的两人就有“宋四家”里的两家(即苏轼和黄庭坚),并高居“宋四家”之首。这两位在我国书法中的地位和贡献值得我们挖掘,并传达给学生。

    1.苏轼前后《赤壁赋》的书法价值

    《核舟记》一文中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分别出自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这两赋不仅在文学方面知名度很高,在书法方面也具有很高的成就。这两篇苏轼书写的前后《赤壁赋》真迹,在书法史上又称《赤壁二赋帖》,它是苏轼应友人之约而书写的一幅行楷作品。这件《赤壁二赋帖》虽然是同一时间书写而成,但是书风却有所差别。前赋用笔丰腴起伏;后赋用笔温和圆润。

    从整个作品看,结字矮扁紧密,笔画厚实丰满,笔笔中锋,力透低背,筆力强劲,收放自如,细如画沙印泥,垂若万里阵云。这是苏轼中年时期少有的佳作,也是苏轼书法中的代表作品,实属神品。该帖前5行的36个字已经残缺,后来由文征明补写完整。董其昌在此卷跋文中评价道,“东坡先生此赋离骚之变,此《兰亭》之一变也”,还说“此赤壁赋庶几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原件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2.黄庭坚书法理念及对后世的影响

    《核舟记》一文“苏、黄共阅一手卷”中的黄就是“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他在书法史上也是开宗立派的人物,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他的书法理念主张“韵”,他把“思”“渴”的美妙融合到“韵”的审美体系中去,“韵”贯穿在其诗书画里。把“韵胜” 作为衡量人品和学养的标准,因而“韵”就成了黄庭坚书法理念的核心。黄庭坚这一理念,不仅发展了“韵”的审美思想,提高了个人欣赏书法作品的审美境界,更加突出了书法的生命活力,还反映出了黄庭坚书法艺术和人生境界二者统一的思想。其书法作品韵味主要体现在书写过程中结字和用笔方面的独特形式上。他的行书更是被后人推崇,直到现在仍有学习他结字的,学习他用笔的,还有两者兼学的。很多人对他的作品手摹心悟,爱不释手。

    二、《核舟记》一文中渗透出的文化信息

    《核舟记》引用了前后《赤壁赋》的句子。而这两篇文章正是苏轼被再次贬到黄州以后,看不到政治希望时,在元丰五年那个秋季和冬季所写的。这两篇文章堪称文学名篇,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很值得我们关注。

    1.前后《赤壁赋》在文学方面的相似点

    首先,文章都以文为赋。前后《赤壁赋》都属于赋体,而且都采用了“以文为赋”的形式。其次,前后《赤壁赋》蕴含的情感一致。两篇赋都以游乐为主题,一游后再游,都能归结到享受江山美景乐趣的主题,表现旷达开朗的胸襟和生活态度。最后,诗情、人生和哲理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景、情、理的交融,文学和哲学完美结合,实属文化艺术上的上乘之作。

    2.前后《赤壁赋》在文学方面的不同点

    首先,所写景色的季节不相同。苏轼是在元丰五年七月第二次游黄州赤壁,写下前《赤壁赋》的,所写是秋天的景色。过了三个月,也就是元丰五年的十月,他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所写的是初冬景色。其次,这两篇文章的侧重内容不相同。前《赤壁赋》开篇描绘的是安逸、宁静、自然的画面,以主人和客人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怀。后《赤壁赋》写的是在明日清风的夜晚,和客人作歌相互和答的情景。最后,这两篇文章所表达的心境也不相同。前《赤壁赋》所表达的是人生苦短,壮心未已,娱情山水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情绪;后《赤壁赋》略为虚无缥缈,更多流露出遗弃尘世的思想。

    教师通过对《核舟记》一文进行以上挖掘和梳理,并把这些内容贯穿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书法和文化素养的目的。

    责任编辑:黄大灿?赵潇晗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细讲不如巧问

    赵慧敏摘 要:在众多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讲求艺术的学科,初中语文同样也是艺术的化身,而在语文课堂上,想要提高语文艺术教学水平,课堂

  •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

    罗钦玲【摘 要】科学、灵性运用语文文本与作者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开展各种共鸣的情感教育,以培养其积极、阳光、开朗、宽容与善良等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