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活动有价值吗

    

    

    在开展“中国娃”主题活动时,A老师通过一段视频向大班孩子介绍了中国的四大发明。或许是因为生活和学习中时时离不开纸,孩子对其中的造纸术特别感兴趣,觉得纸的制造过程很神奇。为了回应孩子的兴趣,A老师上网搜索相关资源,发现网上可以买到DIY造纸材料包,其中包含脱水纸浆、搅拌器、网布及网框、勺子等主要操作材料以及颜料、干花、亮片、金粉等装饰材料,还附有操作说明书。基本的操作步骤是:在脱水纸浆中加入适量的水,通过搅拌使之完全化开,用勺子舀起化开的纸浆,通过网布过滤,同时使纸浆均匀地留在网布上,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干花、亮片等进行装饰,再在其上薄薄地铺一层纸浆以固定这些装饰物,最后晾干取下。A老师认为这一材料挺适合大班孩子的,可以帮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了解纸浆造纸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从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需求。于是,A老师网购了这种材料包,将其投放到科学区。活动前,A老师对材料做了简要介绍,让孩子对活动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把材料包自带的图文并茂的说明书给孩子。材料投放之后,孩子们很感兴趣。制作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开展了各自的探索。比如,做一张纸要用多少脱水纸浆?一定量的脱水纸浆要兑多少水合适?为什么要把纸浆搅到没有颗粒?怎么将纸浆均匀地铺在网布上?纸浆要干到什么程度才能完整地将纸取下?等等。最后,孩子们都成功地做出了纸。

    一次研讨中,A老师介绍了这个活动案例,有教师对此提出了意见。比如,B老师提出,这套材料玩法单一,活动流程固定,孩子只需借助现有的材料按部就班地操作就可以了,几乎不太可能失败,所以没什么挑战性可言,可以说,活动主要涉及操作层面,并没有多少探究的成分,所以对孩子发展的价值不大。

    对此,A老师有不同的观点,她认为活动对孩子是有挑战的,孩子在活动中也是有探究的。A老师谈到,她在设计活动时虽然采用了现成的材料包,但特意不直接告诉孩子操作步骤和细节。比如,材料包的说明书上原本有详细的图文说明:一次用多少脱水纸浆,脱水纸浆和水的配比怎样合适,等等,但她没有直接把这些告诉孩子,就是希望孩子能自己探索发现。而孩子在探索中确实有不同的思考和自己的解决办法。有的孩子一下子往水里加了不少脱水纸浆,发现太多了很难化开,就再加水;有的孩子则是把脱水纸浆少量多次地往水里加。后来,有孩子注意到了说明书上写的“100克脱水纸浆兑8~10升水”的提示,就去问A老师这说的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由此还引发了对如何取适量的水以及如何根据脱水纸浆的用量知道要取多少水与之匹配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有不少教师支持A老师的观点,他们提出,利用材料包造纸的操作过程对我们成人来说很简单,但对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怎么把纸浆铺均匀、怎么控制纸的厚薄,都具有探索的空间;通过搅拌让纸浆完全化开,等待纸浆完全干了才能将纸从网布上揭下,都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坚持性,这是在培养学习品质;利用干花等材料对纸进行个性化装饰,这是在培养审美与创造能力;就算孩子只是按说明书的图示操作,也能培养读图能力。

    但也有不少教师支持B老师的观点,他们认为,尽管孩子在活动中有探索的机会,但整个操作过于封闭,内容、步骤、材料都是固定的,无法引发孩子的深度学习。是否考虑先让孩子猜想纸究竟是怎樣做成的,思考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造纸并进行尝试,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孩子不断调整材料、修正自己的想法,从而建构新经验?这样的活动才能给孩子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无论最终成功与否,这对孩子来说都是宝贵的经历。

    对此,A老师认为,这样的探究活动对大班孩子来说是不是太难了,孩子缺乏一定的经验基础,也许根本无从着手。假如利用现成的材料包,每个孩子只要通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在体验到满足感的同时树立自信。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类似的DIY材料包,虽然活动的结构化程度比较高,但孩子们对这样的活动都挺感兴趣的,难道这样的活动对孩子的发展来说就没有价值吗?大家都在说的深度学习究竟是什么呢?

    您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深度学习之“深”

    这个案例从表面上看是教师们对“DIY造纸材料包”作为活动材料是否适宜的讨论,而实际上是教师们对“什么样的活动才算得上是探究”“什么是深度学习”“如何推进幼儿的深度学习”等问题的思考,乃至对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的探寻。

    深度学习的“深”,不是指在知识的掌握方面要追求广度和深度,而是指在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上要走得更深远。毕竟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我们所期待的是通过教育来提升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若以提升能力为导向,我们就不应过多关注幼儿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多少知识,而应关注幼儿对什么事物好奇和感兴趣,想要知道什么,产生了什么问题,已经有了怎样的经验,是如何思考的,能通过什么方式探究从而解决问题。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B老师的活动设计是先让孩子猜想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可以利用哪些材料来制造,然后引导孩子尝试通过操作来验证。看起来,这样的活动确实充满了探究的成分。再看A老师设计的活动,虽然不是按标准化的科学探究流程设计的,但她似乎对探究持更开放的态度。我们来仔细分析A老师的做法:虽然孩子们是利用现成的材料包造纸,造纸的流程是固定的,比如材料都由成人准备好了,步骤也显示在说明书上了,但实际上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经过教师的设计(比如不直接告诉孩子操作的方法、步骤等细节),孩子们的探究是无处不在的。从读图示说明、配纸浆、搅拌纸浆、铺纸浆、装饰,到最后等待晾干、完整取纸,每一个步骤都指向了一个或几个真实的问题,孩子们的内在驱动力会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由此,孩子们全面发展了五大领域的诸多能力,初步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品质,这就是深度学习。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处处有学习的机会,面对真实的问题,教师留出充分的空间让孩子自己探究,这就是对孩子深度学习最好的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曾指出:幼儿的深度学习是建立在情境中、以理解为基础、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有意义和长远效果的学习,而非超越幼儿理解能力的高难度的学习,它区别于被动、机械、脱离实际生活的学习。

    要推动孩子们进行深度学习,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就要考虑孩子们的年龄、兴趣、经验、学习方式等多重因素。A老师提到,之所以开展造纸的活动,是因为孩子们在看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相关视频后对其中的造纸术特别感兴趣,觉得纸的制造过程很神奇。如果我们直接让孩子猜想该如何造纸,并通过操作来证实自己的猜想,那么孩子会怎么做?孩子要么是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要么只能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了解。从网络上关于造纸术的记载可以看到,西汉时期的蔡伦是利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出了纸,这种通过制浆处理获得植物纤维从而制造出纸的思路和方法一直沿袭至今。而以孩子的能力显然是无法模仿和再现这一制造过程的。因此,这样的活动设计看似呼应了孩子的兴趣,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孩子的生活和已有经验,也超越了孩子能理解的范畴,孩子一定会感到非常困难,用不了多久,孩子或许就知难而退,不再对这个活动感兴趣了。而A老师设计的活动则跳过了如何将植物通过制浆处理获得植物纤维这一孩子难以理解的步骤,直接将脱水的纸浆提供给孩子,鼓励孩子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纸浆变成纸的过程,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适宜的挑战。如果孩子在通过这种方法制造出纸之后对更多现象和问题产生了好奇,比如“脱水纸浆是什么、怎么来的”“纸有各种各样的,都是用这样的方法制造的吗”“为什么有的纸表面粗糙,有的纸表面光滑”,并有继续探究的兴趣和愿望,那么这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幼儿猜想什么材料可以造出纸浆,同样的纸浆能否造出不同厚薄、不同质地的纸,等等,通过相关的绘本等资料来解答自己的疑惑,甚至可以自己通过操作来尝试一下。此时,前面造纸活动的经验便可以成为进一步探究的基础,相信孩子在活动中参与度会更高,也更容易理解。孩子迁移前期获得的新知识、新经验来解决问题,高阶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这就是深度学习的体现。

    总之,我们作为教师,在设计活动之初要问自己以下问题:该知识是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能够理解和掌握的吗?活动过程中幼儿有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机会吗?幼儿在感知、操作和体验之后,有总结经验、和同伴分享交流的机会吗?活动能让幼儿感受到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吗?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给予幼儿适宜的支持和引导。

    (北京市第五幼儿园 林 青)

相关文章!
  • 核心素养为理念合作学习为基础

    郑耀平摘 要:从当前历史核心素养概况,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通过课堂教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活学巧用古诗文

    王立甫【摘? 要】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学会诵读,学会积累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如何让学生从源头上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