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效早读组织原则和方法初探

    

    

    摘要:在高效课堂背景下,高效早读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是从理论上对早读的含义、性质和作用认识更准确、更深入的结果,也是从实践中对早读课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深刻反思的必然。相对于传统早读,高效早读有着鲜明的特色和显著的优势。在早读的组织中,遵循自主性、计划性、合作性、趣味性、实效性等原则,采用多样的组织方法,就会达到主动有序、紧张活泼、高效快乐的效果。

    关键词:高效早读;传统早读;组织;原则;方法

    2015年11月初,我校突然宣布要在高二年级全面推行“高效早读”。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对所谓的“高效早读”反应不一:有人抱怨领导急功近利,认为这只是模仿“高效课堂”提出的标新立异的口号;有人质疑什么是高效早读;有人漠然处之,按以往的经验,该怎么上还怎么上。此前,我有幸在网上看到一篇名为《如何上好高三早读课》的文章,深受启发,于是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如何达到“高效早读”,总体效果显著。

    “高效早读”很值得研究,我特意将自己的一点思考和经验进行总结,希望能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一、提出“高效早读”的原因

    “高效早读”是在高效课堂日益流行的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新词语。它的出现不只是字面上的简单模仿,有来自于理念更新和现实反思两个层面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高效早读”的出现是从理论上对“早读”的含义、性质和作用认识更准确、更深入的结果。

    “早读”从字面上讲是指在早晨读书,默读和朗读皆可,以朗读为主。现在的“早读”已成为课程表上每天的第一节课,一般是整个班级按统一时间在教室进行,主要由教师或班干部负责组织,有统一的内容和目标。早读已经不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读书活动,而是一种以朗读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课堂形式,应称其为“早上的以朗读教学为主的课”,简称“早读课”或“早读”。

    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早读和通常所说的语文课,都是语文教学的课堂形式。两者的不同点主要在于课堂的教学方式、内容和目标,前者主要以朗读教学法为主,朗读内容多样化,要达成的是更丰富更隐性的目标;后者的教学方法多样,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要达成既定的显性目标。语文学科的教学以语文课为主,以语文早读为辅,语文早读是保障和促进语文课教学效果的重要课堂形式,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语文早读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辅助语文课,对语文课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复习、检测,提高语文课学习效率;二是帮助学生从多方面提高提高语文素养,如增强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培养语感、审美鉴赏能力和良好读书习惯,促进身心健康等。

    既然早读是一种课堂形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在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提出“高效早读”一词就不足为奇了。

    其二,“高效早读”的出现是在实践中对早读课不尽如人意的普遍现状深刻反思的必然。

    虽然早读的作用众所周知,但目前早读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为无序混乱、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等。究其原因,首先是观念认识的错误,认为早读就是学生在早晨自主读书的活动,甚至是一个自主学习的时间段,不是一种课堂形式,这使教师的组织、引导缺位。教师只满足于“看早读”,或充当早读的“过客”,甚至直接脱岗,使学生放任自流,纪律涣散,早读课堂往往沦为“自由市场”。其次,教师对早读的组织形式重视不够,只是以学生齐读或自读为主,只满足于表面书声朗朗的现场气氛,没有多样的组织形式,没有检测环节,没有对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反馈和指导,学生也就没有读书的兴趣。最后,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教师对早读课的课堂模式缺乏探索,没有明确的教学设计,这使得早读课没有明确目标,或者有目标但无具体的教学环节和多样的教学方法的配合,早读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如果把一直以来普遍存在的无序混乱、形式单一、效果不明的早读称之为“传统早读”,那么它的低效无需赘言,追求高效早读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高效早读的特点

    高效早读是在高效课堂理念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相对于一直以来普遍存在的传统早读,它有着鲜明的特点。

    首先,从课堂属性看,高效早读是一种以朗读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课堂形式,不是一种学生自主的读书活动。高效早读中,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但不能忽略教师的组织引导;早读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存在;教师的角色更多是组织者、引导者,不再只是监督者或者“过客”。

    其次,从教学方法看,高效早读是在借鉴高效课堂模式的基础上,以朗读教学法为主,在继承和创新中应该有着特有的模式。古人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自有它的道理,但一味的简单重复让早读枯燥乏味,即使达成目标也只能是低效早读,况且有限的早读课时间也不允许。因此,高效早读在丰富教学方法尤其是朗读方法的同时,应引入高效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新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增强读书效果,实现“书读几遍,其义自现”。

    最后,从目标定位看,高效早读必须实现高效的目标,不仅在同样时间里的读书效率高,而且读书效果好。具体来说,单位时间里记忆、背诵的信息量大,理解的准确度高,感悟有深度,既能理解记诵又能有自己的审美体验,而且早读气氛热烈、态度积极、心情愉快等。

    总之,主动有序、紧张活泼、高效快乐是高效早读的三个特点,分别是它的课堂属性、教学方法和目标定位所决定的。

    三、高效早读的效果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我所带的班级是高二的(3)、(4)两班。期中考试考察了《语文(必修五)》,学生的名句默写成绩较差,成为明显的拉分题目。期中考试后进入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这本教材对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要求更高,名句默写是考察的重点。通过两个月的高效早读尝试,我所带班级在2016年1月的期末考试中进步明显,尤其是名句默写在增加理解性默写、难度加大的情况下,进步显著。而且,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文言文翻译题由课内语句变为课外语句,难度明显增大,而学生翻译题的平均得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下面是我所带班级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在默写和翻译题型上的成绩比较,数据来源于“智学网”网上改卷系统。

    表一 : 三班默写题得分统计表 总人数:64

    表二:四班翻译题得分统计表 总人数:62

    从表一可以看出,默写题方面,相对于期中,期末的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得分率都显著提高,不及格率和差生率都显著下降,高效早读促进学生理解、记忆的作用十分明显。从表二可以看出,翻译题方面,相对于期中,期末的及格率明显上升,不及格率和差生率都小幅下降,这使平均分和得分率都小幅上升,这与高效早读的推行不无关系。

    四、高效早读的探索

    回顾总结自己半学期的高效早读尝试经历,我的探索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还政于民”,让学生成为早读的主人,轮流自主组织早读。组织者提前向同学征集意见,协商早读内容和形式,组织同学早读。我主要引导学生讨论所读内容的主次性、形式的合理性等。通过尊重学生和不断的引导,培养学生上好早读课的主动意识和自主能力。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早读的内容、形式、环节、目标等基本达成共识,丰富早读组织形式,增强早读的有序性和趣味性。划定课本上的课文、重点注释及《学案》上的相关栏目作为早读的范围,每方面都要有所涉及,具体内容由组织者确定,增大阅读面。齐读为主,自由读为辅,穿插轮流读、接龙读、互助读、比赛读、点名读、示范读、分角色读、听名家读等,增强趣味。先复习,再预习,对必背诗文先读再背,先背再默写,对难背、难默写诗文进行抄写、翻译练习,用多种方式来加强理解、记忆。

    临近期末考试,指导学生制定每节早读的详细计划,对重点篇目和段落反复读——背——写,对期中考试的后进生重点抽查,对易错词句重点理解、翻译,并加强翻译、默写环节的合作改错,达到准确理解、记忆、默写的目的,增强早读的实际效果。

    五、高效早读的组织原则和方法

    如果要总结这次高效早读尝试的成功经验,我最大的收获是重在组织。高效早读的组织原则和方法,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自主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强制干预,要交给学生自主组织。不同的学生对早读内容、目标及形式的认识不同,不同的认识在轮流组织的过程中相互交流,逐渐培养学生自主早读的意识和能力。

    2.计划性。集体的活动需要科学合理的计划来有序组织,特别是在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在学生逐渐有了上好早读的自主意识和对高效早读的心里预期之后,要让学生自主制定每节、每周、整学期的早读计划,明确早读内容、形式、目标、环节、人员安排和具体分工等,按部就班,有序推进。

    3.合作性。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的一大制胜法宝,特别是生生合作极大提高了信息交流和反馈的效率。学生之间的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如齐读时互相提示错误发音,背诵比赛时同桌或小组成员互相补充、纠错,默写后互换改错,翻译练习互相检查、打分等。学生之间通过及时有效的合作,帮助了别人,也提高了自己。

    4.趣味性。就名篇的朗读背诵来说,单一的自由读或集体读形式单调,长时间的朗读容易疲劳,长篇大段的文章读起来吃力,因而应将自由读和统一组织读相结合,统一组织时可全班齐读、轮流读、接龙读、点名读、分角色读、听名家读等,变换形式,轮换休息,增强趣味。

    5.实效性。早读读书、背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考试答题,因而必须读——背——写相结合,理解和记忆相结合。就名篇名句默写来说,课前自主默写和早读统一默写相结合,统一默写和点名抽查默写相结合,个人默写练习和合作改错相结合,对易出错的句子,朗读理解、背诵默写和翻译相结合,用多种方式和环节提高效果。

    总之,通过学生按照计划、形式多样地对早读的自主组织、合作学习,才会有主动有序、紧张活泼的早读氛围,提高早读效率。当然,由于实验时间较短,作为成绩依据的仅为一次考试的默写和翻译题型,高效早读这一新生事物还需要深入地进行研究。

    作者简介:于志勇(1978— ),男,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石油中学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明确教学目标,引领教学方向

    俞改娟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以往初中教学目的无法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过程,以致教学效果较差。对此,教师可以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引

  • 农村小学作文难点的思考与对策

    郑菊英【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语文教学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所占有的分量愈来愈重要。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写作则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