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与舞蹈课程作为音乐表演专业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摘 要: 形体与舞蹈是音乐表演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尤其是高职高专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提升专业技能和艺术实践能力,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通过对形体与舞蹈课程特色的建设,地方民族舞蹈在教材中的加入,确保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能够成为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和民族文化艺术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关键词:形体与舞蹈;特色课程;建设
形体与舞蹈作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于2018年5月被学校立为特色课程,该课程通过形体训练和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理论知识和技能,提升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实践能力,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能够具有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能在班级专业汇报、课堂教学竞赛、学校文艺展演以及社会的各种文艺活动及相关比赛中有不错的表现,取得优异成绩,使学生成为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和民族文化艺术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在形体与舞蹈课程特色的建设中要根据国家对高职类学校的办学要求,将我校的办学思路和教学工作计划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为指导。形体与舞蹈作为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建设中要依照音乐表演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来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并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和本土民族文化、市场需求等综合因素来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在建设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实施:
1 课程目标的制定和完善
形体与舞蹈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舞蹈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塑造良好的体态,提高学生舞台实践形象素质,使学生掌握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基本理论,熟悉一部分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基本概念、基本动律和基本风格,熟练掌握舞台表演技巧,具备音乐舞蹈表演的综合能力。丽江师专所处的以纳西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具有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纳西族民族舞蹈艺术,因此,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还要兼顾音乐表演人才对纳西族舞蹈艺术的传承,在教材设计中,我们要让学生能“洋”得起来和“土”得下去,“洋”就是掌握西方先进的舞蹈训练方法,“土”就是学生也要学习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特别是本土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
2 教材方面
根据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方案,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和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进一步探索、优化、整合教材和教学资料,提供完善、实用的课程教学资源。依照课时安排和学生的舞蹈素质选用课程教材,课程选用和整合一定要遵循实用原则,除了芭蕾形体训练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部分继续沿用,我们还对纳西族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纳西族打跳》和《热美蹉》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编排和艺术提升加入教材中,以突显课程特色。
3 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
对现有的教学法和实践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研究和探索,寻求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更好更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延续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言传身教”,根据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因材施教。科技和网络发达的今天,教学内容除了在课堂上传授和讲解外,利用手机和学生在微信上建立学习群,学生将平时学习和训练的情况发在群里,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教材可以以微课和慕课的形式发在群里,让学生可以灵活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舞蹈动作,这样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成效,使形体与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除了丰富传统的学习方法外,还进一步增设教学场所,让学生学习和训练舞蹈的场所从舞蹈教室走向田间地头和华丽舞台。丽江地处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舞蹈资源,多让学生去田野学习和采风,真正感受舞蹈的魅力,让他们多参加一些文艺演出活动,舞蹈表演的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4 课程考核和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客观的课程考核和教学评价机制,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课程更符合人才培養的要求。根据舞蹈艺术的特点,期末课堂成果汇报,教师集体对学生进行现场考评是舞蹈院校和舞蹈专业学生的主要考核方式,作为音乐表演以及非舞蹈专业的学生,课程考核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考评,这样能有效地对学生掌握舞蹈技能的真实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考评,当然也要结合学生平时学习和训练的情况进行评价。
形体与舞蹈课程在特色建设方面,遵循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的规律,从实际出发,参照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现有的教学设备,制定相应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和考评制度等,又因丽江地处以纳西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课程的特色建设,我们编创了两个纳西族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教材的有效补充,我们在培养优秀舞台表演人才的同时,也对地方民族舞蹈文化起到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在建设中由于时间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存在许多做得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希望今后我们课程建设组在工作中做得更好。
作者简介:常国华(1978—),男,云南昭通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