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品行障碍的成因与辅导
王心红
〔关键词〕儿童品行障碍;成因;辅导
品行障碍是指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出现的,违反与其年龄相对应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品行模式,以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违抗性为特征。品行障碍行为的发生不是由于一时的过失或年幼无知,而是一贯的行为模式。国内调查发现,该障碍患病率为1.45%~7.35%,男女比例约为9:1,患病高峰年龄为儿童后期和青少年早期,约13岁左右,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在近10年呈上升趋势。
品行障碍主要分为反社会性品行障碍和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主要表现为对立违抗性障碍。心理工作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诊断:1.起始于儿童期,表现为明显的不服从、违抗或挑衅行为,无更严重的违法或冒犯他人权利的反社会性或攻击性行为。如:经常说谎(不是为了逃避惩罚);易暴怒、好发脾气,常怨恨他人,怀恨在心或存心报复;常拒绝或不理睬成人的要求或规定,长期严重地不服从;常因自己的过失或不当行为而责怪他人;常与人争吵,常与父母或教师对抗;经常故意干扰别人;常违反集体纪律,不接受批评等。2.社会适应困难或不良,与年龄发展水平明显不一致,行为偏离常规。品行障碍儿童通常无法与他人建立正常的感情,伙伴关系肤浅,具有高度的自我中心和利己主义,缺乏罪恶感、羞耻心、同情心和责任感。3.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4.排除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其他疾病。
儿童品行障碍行为如能及早发现,适时干预,可望得到纠正。难于纠正者有的可发展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有部分人发展成精神病,他们抑郁和自杀的危险性高于其他人。
一、品行障碍的形成与生物学、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有关
(一)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在个人的行为模式中起重要作用。从临床观察发现,父母有反社会行为或犯罪记录者,其子女的行为问题明显增多(不排除家庭影响)。近代遗传学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与双卵双生子的共同犯罪率有明显差异,前者为35%,后者为13%,表明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的遗传效应。
生化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情绪和行为。研究发现,脑脊液中5-HT 的代谢产物5-羟吲哚醋酸水平较低的个体对冲动的控制力也较弱,容易出现违抗和攻击行为。智商低、围生期并发症等因素也与品行障碍的发生有关。
(二)家庭、学校因素
家庭成员残缺或关系不和、家庭长期处于负性情绪状态、缺乏爱、不顺畅的亲子关系、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等是儿童品行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
儿童时期的亲子关系对儿童身心发展和正常社会关系的确立具有重大影响。社会学家研究结果显示:缺乏爱的亲子关系中,孩子与双亲缺乏情感的认同,缺乏亲密感情交流,这与少年犯罪形成有一定关联。
家长娇纵溺爱、管教过严或放纵不管(缺少监督或监督无效)、家长脾气暴躁、家庭成员有不良行为等是儿童品行障碍形成的重要成因;过分娇惯,过度保护对反社会行为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对国内少年犯罪原因调查研究表明,失去家庭和学校教育,闲散、无固定职业,游荡于社区的少年儿童有95%以上会发生品行障碍。研究还发现父亲或母亲一方严管,而另一方偏袒或者在管教上采取前后宽严不一致的方式,都会产生严重后果。
此外,家庭成员道德水平、文化素养、教育水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对品行障碍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教育方针政策不完善,学校对成绩过度关注,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形式化,教师对儿童异常心理缺乏了解,教育方法不当,如处罚过多、处理简单粗暴、冷漠、忽视、放任自流等师源性伤害,从某种程度上加重了障碍儿童的不良行为。
(三)社会因素
社会中的不良因素,包括大众传播媒介的消极影响(暴力宣传等),不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不良的社会交往等对该障碍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
不良的社会交往,也是促使儿童品行障碍发展的中介,亚文化圈的影响不可忽视。同伴或同龄人往往会存在相同的价值观和判断是非的标准,学习差的学生会有相近的学习观,品行问题在这些学生中较多出现。
(四)其他因素
学业成绩差、学习困难、注意障碍和多动、困难气质等均与该障碍的形成有关。
二、品行障碍的治疗与辅导
对于儿童品行障碍,预防是关键。家长应为孩子提供温馨、和睦的成长环境,从小就对孩子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对儿童的行为应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和要求,对儿童的教养既不能放纵,也不能过分溺爱。已经存在品行障碍的孩子,应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家庭管理教育、学校教育、专业支持下的认知行为矫治等。
(一)专业治疗与辅导
1.认知和行为矫治
品行障碍的儿童存在认知缺陷,错误的认识不但产生各种不良行为,而且也为不良行为的存在找到了借口,使其合理化;即使没有错误的认识,他们也不能很好地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去遏制不适当行为的出现。认知疗法的使用较为广泛,其目的在于帮助患儿学会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考虑后果,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从而减少不适当行为的出现。
行为治疗目的是为了改变或消除患儿的不良行为,主要采用正性强化法、消退法建立正常的行为模式,促进社会行为的发展。较常用、效果较好的行为治疗为阳性强化法。对每个品行障碍的儿童,所要消除的不良行为(靶症状)都不尽相同,阳性强化法需在治疗过程中以良好的行为取代其靶症状。每当不良行为被良好行为取代时,给予物质、精神或社会性奖赏,以求得良好行为的保持。
帮助患儿重建自我形象是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有的患儿长期不被家长教师和伙伴接纳,自我评价很低,从而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有的发展到去社会上去寻找接纳自己的群体。因此,家长和教师需要去除贴在孩子头上的“坏孩子”的标签,寻找闪光点,并不断加以强化,树立其自尊心,帮助其战胜挫折感,增强上进心。
2. 短期强化治疗
可采用日间治疗、周末治疗或者短期住院治疗的方式,将患儿从家庭环境中暂时解脱出来,与可能导致患儿品行问题的家长分开,一则可以使受虐待、遇到应激的患儿借机渡过危机;二则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医疗上的帮助,心理上的支持;还可以在安排良好的治疗过程中让患儿的认知发生改变,进而引起行为的变化。
3. 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一种药物能有效地治疗品行障碍。但对其伴随的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药物治疗,无疑可以为最终解决品行问题打下基础。对多动患儿进行兴奋剂治疗,对情绪抑郁或焦虑患儿进行情绪调节剂治疗,都不失为一种可以选择的成功治疗方法。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对症治疗,如冲动、攻击性行为严重者可选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氟哌啶醇、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等或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稳定情绪的药物。如伴有活动过多,可选用哌甲酯、苯异妥英等中枢神经兴奋剂。对情绪焦虑者可服用地西泮等抗焦虑药。易激惹是患儿出现暴力和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则应考虑使用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二)家庭辅导
辅导过程需将整个家庭视为一个功能系统,而不仅仅是将焦点集中在儿童身上。应通过各种方法改变家庭功能结构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从而改变体现在患儿身上的不适当交流方式,以解决现实问题。包括协调和改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增加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和相互支持,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家庭辅导的效果取决于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与合作。
家庭环境的熏陶,家长的榜样作用和科学的教育方式能有效改善儿童的品行问题。父母对儿童的教育不当,如对儿童溺爱,百依百顺,则使儿童的行为没有是非标准及行为准则,并形成惟我独尊,自我中心的个性特点,在与伙伴相处时,如果自己的愿望不能满足,则易产生仇恨心理,采取报复行为。当自己能用拳头征服别人时,产生自我满足及成就感,以后,就会常采用攻击性行为来处理与伙伴之间矛盾。因此,身教重于言传,父母应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减少自己的不良行为,对儿童进行正确引导,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
家长对儿童品行障碍的了解程度,科学矫正理念和疗法的使用对儿童的认知和行为障碍都会产生影响。为孩子制定明确的行为规则,告诉他什么样的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比如偷窃、抢低年级学生的钱、打人、纵火、残害动物等等),如果出现这种行为,一定要进行相应的惩罚,让他明白自己行为的界限在哪里。同时,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要及时予以鼓励强化,逐渐弱化和消退不良行为。必要时可求助于心理教师。加强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性,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适当的方法矫治患儿的不良行为是家庭辅导的关键。
(三)学校辅导
全面细致地了解情况,全方位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加强学校家庭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提高辅导的有效性。辅导品行障碍儿童,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要尊重、接纳、欣赏患儿,公正地对待患儿,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增加与学生的正常交往,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引导学生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接纳,学会包容和帮助。
(四)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的规范、道德、风尚及传统观念在培养儿童良好行为方面有着重大作用。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教育研究院,福州,063602)
编辑/张帆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