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改进设想

    谢迁

    当今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就业方式的转变,使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大学生具备自我规划、自我认知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教会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有针对性地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为顺利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提供科学的方法。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了一些改进办法。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 就业

    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就业方式的转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遭受着“就业难,难就业”的困扰,针对这一现象,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规划、自我认知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日常的教学计划当中去。因此,是否拥有稳定的、专业的、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体系已成为衡量当今高校能否与高速发展的社会接轨的重要标准之一,怎样合理化、专业化的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也成为了我国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分工正在不断的更新和细化,职业的种类、数量、结构和对专业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地在于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帮助大学生学会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职业目标和发展目标,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大学生因盲目就业所造成的从众现象,避免大学生由于对自身和社会的不了解所造成的心理落差现象。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让大学生具备自我规划、自我认知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教会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有针对性地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为顺利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提供科学的方法。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教育的现状

    (一)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缺少对职业生涯规划这门学科的专业认识,许多高校只注重教学和科研,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人才培养当中的重要性,还有些高校只重视就业数量忽视了质量,忽视了大学生作为教育者的特殊性,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关心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缺少前瞻性。

    (二)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专业的教师队伍从事这门学科的研究。在我国高校,专业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老师十分欠缺,从负责学生工作的队伍结构来看,就业指导部门的老师负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辅导员负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专职教师则扮演的是专业知识方面的导师,负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老师要么没有,要么就是由以上各部门的老师兼职担任,他们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和社会经验,由于是兼职难免受本职工作的牵绊而力不从心。由此可见,专业师资队伍的缺乏,影响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深入发展。

    (三)缺乏合理、科学、专业的教学安排

    在90年代中期,职业生涯规划学科从欧美进入中国,在这之前,我国长期处在缺乏这项教育的意识形态下。由于起步晚,造成了我国高校缺乏对这门学科的专业认识,导致了教学安排的不合理、不科学和不专业。目前,我国高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普遍现象是:有些高校只给毕业班的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把这门学科当成了毕业生的“救命稻草”;有些高校虽然在大一时开设这门课程,但是只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没有普及到每位学生;还有些高校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就业指导。专业知识的缺乏,时间安排上的不合理,教学管理上的不到位,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同虚设,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而也就没能对大学生的职业现状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缺乏系统、科学、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

    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存在择业误区,他们主要表现为职业发展期望值过高,普遍追求“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这不仅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困难,而且不利于长期的职业发展,尤其是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不符时,往往会导致职业生涯的失败。而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高校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许多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内容陈旧、单一,有些仅仅是对基本概念的阐述和灌输,缺乏必要的方法、技巧的传授和训练;还有很多高校只注重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忽视了对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三、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设想

    (一)职业生涯规划规范化管理

    校领导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统一对担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老师进行管理,把职业生涯规划学科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制定系统的、科学的、联系实际的教学大纲,实行学分制,并安排专业老师进行授课。给每位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档案》,了解每位学生的职业心理动向。中心设立师生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学生能够得到专业的咨询和辅导,指导老师能够运用专业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通过平台同学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交流和讨论。

    (二)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大学期间三个阶段

    在一些西方国家,从小学开始就拥有一整套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而在我国则是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集中在高校。从中学开始,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浩瀚的题海,老师只会告诉我们考上大学一切都好了,可实际上,考上大学后的下一个目标又是什么?读完大学后将来的就业方向又在哪里?将来自己所要面对的社会又是怎样的?大多数大学生感到迷茫。为了引导大学生寻找适合的职业,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让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会认识自己,学会分析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会树立积极且实际的职业理想,学会确立初步的职业目标,并通过职业目标有针对的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能力。

    在大学期间,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为了三个阶段:

    (1)入学阶段。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给每位新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档案》,便于构建就业和职业规划指导服务体系,制订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咨询辅导计划,了解每位学生的职业心理动向。将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纳入日常教学安排,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近几年的社会就业情况,特别是了解自己未来想从事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就业发展前景,让每位学生在刚进校就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2)学习期间。通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和心理测评,帮助大学生深入、客观的了解自己,使他们学会剖析自己的性格和兴趣,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帮助大学生进一步的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学习目标,使他们能够作出对自己、对社会有利的职业决策;帮助大学生了解实际的社会需求情况、发展目标及人才素质要求,指导学生较为准确地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校内的学生会、社团活动以及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他们顺利完成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3)毕业阶段。学校针对毕业生开展一系列的职业咨询会和面试培训会。通过大学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学生能够客观的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增强了心理适应能力,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有了较为详细的规划。

    (三)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

    (1)在高校内部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

    一个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老师,他不仅具备良好的政治道德素养和规范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还应在专业知识领域,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的相关经验,全面掌握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就业动态,包括各个行业的发展、各种专业岗位、各个年龄层次、各种学历层次的供需情况。培养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老师,学校应在校内选拔对职业生涯规划这门学科感兴趣、有爱心的老师,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深造,获得相关资质后成为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老师,他们的职责是专门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科学的、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和心理咨询;运用专业知识为学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让大学生学会客观的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增强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学生学会制定适合自己、适应社会的职业规划。

    (2)在高校外部聘请社会职业规划指导老师

    为了增加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生动性和说服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高校应聘请社会职业规划指导老师来和学生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传授他们成功的职业经验。社会职业规划指导老师一般是企业的经理、总监或更高级别的人,成为社会职业规划指导老师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爱心,还应接受专业的职业规划培训,并愿意支持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和建设。

    通过高校的统一协调和教学计划安排,高校内部和外部的职业规划指导老师各施其职,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构建出完整的、专业的、系统的、联系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作者简介:四川旅游学院)

相关文章!
  • 新时代国企政工队伍建设的对策

    丁德甫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179-02摘 要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

  • 动态简报

    東城区档案局编纂出版《东城决策纪实(1991—1994)》该书是《东城决策纪实(1994—1998)》的姊妹篇,共11万字。全书从档案视角客观真实地记录了

  • 公共政策教学的三个面向:理论、

    柏必成理论、政策与实践是公共政策教学的三个面向,在公共政策的教学中,应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缺少任何一个面向,公共政策教学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