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根据古诗词进行“二十四节气”校本教材内容编写的开发与设计

    刘碧云

    摘 要:《“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提升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是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北星小学语文课题组,2017年申报立项的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关键词:古诗词;二十四节气;校本教材;开发设计

    目前本课题组正致力于根据节气、古诗词、本土资源进行内容编写的研究。本校本教材以节气为名,节气的内容编写可谓水到渠成。而古诗词是中华文化财富,其中节气诗词也是不容小觑。我们的节气校本教程若能将节气诗词恰如其分地嵌入其间,那将使我们的校本教材既有中国味、历史味、声韵味、人文味,最终拥有浓浓的语文味,从而使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充分的滋养,长足的提升。

    一、诗词之益

    作为小学中年级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设计者,我们认为根据古诗词进行内容编写,可以达到以下效应:

    (一)赏景知物候

    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二十四节气的每一个节气都蕴藏独特迷人的物候图。

    如小暑节气,如果直接给孩子们介绍:“暑,表示炎热的意思,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树木茂盛。”多么枯燥!多么乏味!但如果老师带着孩子们看“乳燕流莺相间飞”;闻“荷风送香气”;听“竹露滴清响”;尝“一碗分来百越春”;感“坐觉蒸炊釜甑中”……

    在朗朗的诵读中,在美美的诗词中,孩子们轻而易举就能尽赏四季的美景,尽知四季的物候。

    (二)摹状明风俗

    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每一个节气都有独特的农俗农事。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农俗农事与古代有极大的变化。此时巧借古诗词又能好好地为孩子们补上这一课。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立春)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惊蛰)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芒种)

    ……

    (三)悟情感亲近

    二十四节气展现着四时景色、物候与风俗的变迁,但它毕竟与孩子们有着时间与空间的隔阂。如何才能让孩子们亲近节气,热爱节气呢?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诗中有喜。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诗中有愁。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诗中有怒

    ……

    巧借古诗词,感悟故人情,孩子们会觉得节气有血有肉,有情有感。

    二、诗词之择

    中华节气诗词浩如烟海,我们该如何在弱水三千中裁红点翠呢?

    (一)宜浅忌深

    本校教材毕竟是面对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所以在选择诗词时,我们要本着“宜浅忌深”的原则。

    如选择《惊蛰》一课的诗词时,是选“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还是选“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呢?从诗词的声韵、意象、结构方面评判,第二句无疑略胜一筹。但从孩子角度出发的话,第一句明显浅显易懂,更能达到教程设计的目标。

    (二)宜短忌长

    选择诗词时,我们还要本着“宜短忌长”的原则:宜短句忌长句;宜节选忌全篇。

    如在选择《白露》一课的诗词时,魏晋朝左思的《杂诗》跃入我们眼前: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此诗开篇写秋景,描物候;中段说处境,诉志向;结尾叹人生,悲际遇。

    如果将全诗录入教材,则与本课的教学目标不符。毕竟我们编写本课首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白露节气的含义、历史由来、划分计算、故事风俗、文化价值、保护传承。让学生更多地去感知、实践和体验鲜活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从中汲取营养。

    所以我们只选取诗的第一句“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短短的一句诗将白露节气秋风渐凉,白露如霜的景色呈现得淋漓尽致,为全篇课文奠定了基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宜多忌少

    在选择诗词时,我们更应该做到“宜多忌少”。如在编排《立春》一课时,若只选“鱼跃原无溪面冻,雪光散作岭头梅。”学生只看到清泉鱼跃,青山梅红,他们定不知“小桃如有意,欲吐故时红。”绿树枝头,桃花春意浓。他们也看不见“君赏已誇梅白早,我來仍见柳黄微。”杨柳丝丝,细叶如烟似雾。

    多一句诗,多开一扇窗,多赏一处风景,多觅一种物候,多悟一份真情……

    三、诗词之嵌

    选择诗词如沙里淘金,但若不能将这些诗词恰到好处地嵌入文本,那将前功尽弃。那么我们该如何将诗词天衣无缝地编写进教材里呢?

    以《大雪》一课为例。

    (一)巧开篇

    “大雪满初晨,开门万象新。大雪啦!大雪啦……”吉鸟背着节节虫,一边飞一边开始播报天气。

    本课一开头即是一句妇孺皆知的诗词,它细画节气的景色——漫天大雪,山舞银蛇,天地一新。它点明了节气的名称——大雪不仅是风景,更是二十四节气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二)巧过渡

    吉鸟寻着那几点玫红,开心地说:“朋友,那是梅花呀!是呀,是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节节虫也吟起了诗。

    “对,天气愈(yù)寒冷,梅花开得愈秀气,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呢。”吉鸟感慨(kǎi)道。

    本节选段落讲述的是大雪节气物候之一:梅花盛开。若平铺直叙,则太过乏味。所以我们如此设计:前文梅花乍现,中文诗句衔接,后文详述午后,文字浑然一体。

    (三)巧结尾

    吉鸟背着节节虫一边吟着“大雪到来大雪飘,兆示来年年景好”,一边朝着小朋友嬉(xī)闹的地方飞去……

    在文章的末尾引用诗句,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畅想来年的丰收在望,去感受季节的联系,去解开节气的奥秘,可谓余味无穷!

    参考文献:

    [1]虎志仁.搭建经典诵读平台,开辟古诗文教学新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5(4):60-61.

    [2]张吕,杨旭娇.二十四节气诗词诵读策略[J].读与写,2018,19(1):88.

    注: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学科带头人一般课题《“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之于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主体论文之一。课题编号:17ZXYB040。

相关文章!
  • 深度学习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摘 要:物理实验教学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引导初中生进行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实现对于物理知识的深度学习则成为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良好学

    王登群【摘 要】课程改革是初中教学的里程碑,也是以培养学习习惯,达成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即初中语文教学中,以内在的习惯需求,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