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研究的碎片化问题及组织化整合路径
谢清理
【摘要】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研究的碎片化现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存在研究主题碎片化、研究领域跟风化、研究力量分散化以及研究思维碎片化等表征。碎片化困境更加凸显,如研究结果得不到社会重视、重大课题难以突破、研究质量不高等问题。针对此困境,继续教育研究应发挥组织化研究的积极效能,整合研究主题、研究力量和研究思维,进行长期化研究。
【关键词】继续教育研究;研究碎片化;研究组织化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8)12-0008-04
继续教育研究旨在探讨继续教育运行的基本规律和整体特征,探讨各种因素对继续教育影响的作用机理以及继续教育改革的综合行动策略。援引组织管理思想整合并修正我国继续教育研究的碎片化问题,应成为我国继续教育理论发展的有益探索。
一、继续教育研究中的碎片化表征
“碎片化”原义是指完整的东西破碎为零散的部分。该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文献中。[1]本文“碎片化”相对于整体性、组织化,取其“零碎、琐碎、局部”之意。近年来,继续教育研究的碎片化现象引起学者的关注。继续教育研究碎片化现象应得到学者的认知和反思。继续教育研究碎片化表征主要体现在研究主题碎片化、研究领域跟风化、研究力量个人化以及研究思维碎片化等方面。
1.过于强调细节研究,而忽视整体研究
一些研究者的研究主题只见树木,未见森林。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在片段与整体之间,一些学者将继续教育整体人为肢解为诸多细小的碎片,过于专注于研究主题的碎片化。一些学者只关注某一具体的继续教育问题,对问题的探讨停留在流水账似的记录水平上,对解决方案的构建停留在列举的层次上,既不站在国家教育改革的总趋势上分析问题,也不将问题产生的根源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相联系。一些学者沉溺于具体事例的描述,描述一位教师或学校的经历、经验或实践做法,洋洋洒洒数万字,读起来文学味十足,却不能从具体到一般、从特殊到规律地进行提炼、归纳和升华。
2.跟风现象严重,而难以固定研究领域
一些研究者只见热点,未见持久性。在长期的研究生涯中,一些学者没有自己相对固定的研究领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经常转换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这些学者“时髦”意识较强,较敏锐地发现研究热点,并迅速转化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较短的时间内写出一篇材料“新”、观点“新”的论文来,也较容易被“追求创新”的一些期刊所采稿。然而,冷静之后再看这篇论文,其观点并不科学,其主张难以落脚实践。这种跟风现象、蹭热点现象的研究将导致学者产生功利浸染的浮躁风气,也难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难以做出系统化的研究成果。
3.研究力量分散化,而缺乏合作意识
一些研究者只见个人力量,未见集体智慧。在个人和集体之间,独立和合作之间,一些学者主张单打独斗,缺乏与人合作的集体意识。文人相轻的理念严重影响着高校学者的研究风格,一些学者个性孤傲、冷僻,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奋战而实现研究的重大进展和突破。一些学者不屑与他人分工合作,你搞你的,我搞我的,不屑于与他人的交流和切磋,过于追求理论的独创权。一些学者和一些实践者相互隔离,学者不参与实践工作,实践者不参与研究工作,缺乏合作研究意识,致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4.研究思维碎片化,而缺乏系统意识
一些研究者只见碎片思维,未见系统思维。一些学者专注于零碎的、片段的思维模式而不能将具体的、个别的、孤立的材料和结论整合起来,以展现继续教育整体的形态、样态和面貌。一些研究者罗列具体做法,却难以将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一些研究者推理、分析看似到位,然而問题并不真实存在。一些研究者罗列许多统计数字,却难以用人文科学观点去解释数据背后的动机和问题。尽管论文和专著数量逐年增加,而系统化、整体化、综合化的论文和著作却越来越少。
二、继续教育研究碎片化现象的危害
1.消解了整体性的研究成果,碎片化的研究成果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近年来,我国继续教育研究成果总量不少,无论是学术论文,或是专著,然而,有社会较大影响和反响的成果并不多。研究成果未能得到政府和管理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其中一个基本的缘由在于研究成果的碎片化。一些事关顶层设计、现实重大问题、理论重大课题等未能得到继续教育学者的重视,未能有效集体攻关,未能形成有重大参考价值的咨询报告,未能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未能提交到政府和管理部门的案头上。如,“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名”与“实”问题;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法规制定问题;成人高等教育、现代网络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融合的顶层设计问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和保障问题;远程教育试点总结和普及问题;等。
2.阻止了研究力量的整体效能,碎片化的研究资源难以承担重大课题的研究任务
强有力的科研团队的缺失、个人碎片化力量的结果往往是个人无法独立承担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学者个体的狭隘意识、研究使命感的缺失直接导致有正义、有担当的学者数量严重不足。缺乏学者之间的学术沟通和交流,往往使研究难以产生系统性强的研究成果。学者和实践者相互隔离的研究活动,无法发挥理论的“生产力”价值。科研团队难以组建和运行的后果,将导致学科带头人的缺失,导致理论大师的缺失。现实中,课题申报时“同舟共济”、分配任务时“同床异梦”、研究合作时“同室操戈”的不良现象在一些组织内已不是个别现象。[2]有限的研究资金也因碎片化分配难以产生效能。
3.阻碍了继续教育的整体认知,碎片化的研究方法将导致研究质量低下
整体研究将使我们认识事物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复杂性,产生的系统主张有助于实践问题的真正解决。而碎片化的思维方式可以使学者看到了知识碎片,然而,却无法将知识碎片连贯起来。圣吉说过,“将整体分裂为部分的方式,尽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复杂性,但却使理解整体成为非常不容易的事情。”[3]众多不连贯的、相互冲突和混淆的观点不会自主形成和建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碎片化的认知如同“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忽视了事物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关性、相连性和相互性,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无法形成整体的科学认知。
三、继续教育研究组织化的整合路径
组织化是继续教育研究碎片化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是克服继续教育研究碎片化现象的基本方略。组织化的研究主题、研究力量和研究思维有助于造就有重大价值、重大意义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研究组织化的内涵
继续教育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活动,需要以组织化的形式运行。继续教育研究组织化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经历着组织使命分析、组织体制设计、组织活动设计、组织运行管理和组织活动评价等阶段。行政权力介入的科研组织化是科研合作的初级形态,学术感召力影响下形成的科研组织化是科研合作的理想形态。因共同愿景和共同价值取向而自主、自发形成的科研组织和科研共同体,能够认清继续教育研究的定位和使命,能够自我约束,其成员行动一致。
继续教育研究应调动一切研究者的积极性,发挥团队攻关的作用,围绕现实需要的重大问题开展系统性、整体性研究,以促进理论和实践发展。研究课题主要来源应是理论发展和实践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立刻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应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学者的研究不能将跟风式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风格,应在某一领域坚持长期研究,以取得系统化的研究成果。研究力量应团队化、组织化和集体化,在组织的指导下进行分工和合作。学者的研究思維方式不能碎片化、简单化,而应坚持系统论思想,坚持人文方法和自然方法相结合,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
2.学者应增强集体研究意识,大力加强政策咨询和政策决策研究
充分合作,发挥集体力量和优势,聚合研究人力资源,有助于取得重大的、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部分研究者个人利益和名分思想过于突出,不愿意和团队合作,不愿意做分子,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任何一个大的项目、大的课题,个人的力量无法承担。团队合作,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克服各种研究困难,及时地提交研究报告,才能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时效价值。继续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是学者们学术思想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科研团队的形成不能只依靠行政力量搞“拉郎配”,而应更多地依靠学术自身力量来吸引研究人员自发形成科研团队。这种自发组织的科研团队能够激发成员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团队管理者和学科领导者应发挥组织协调、统筹规划、精神引领等作用,调动成员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题合作应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奖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惩罚机制,以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相结合的制度和规则妥善处理合作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
继续教育研究要在核心理论方面发出自己的声音,用学术观点影响政府决策和社会生活,“有为才能有位”,有能力的科研团队应发挥这方面的引导和带头作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应充分发挥其学术委员会和其二级分会的学术指导作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可以定期征集和公布当前继续教育研究的重点领域和课题,引导广大会员单位群策群力、集体攻关。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下属的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会、科研机构工作委员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等二级分会应结合自身的实践领域确定特色化的研究课题,组织志同道合的学者既合作又分工,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研究成果的重大突破。各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应做好行政管理和科研规划,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并加强研究指导工作,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
3.学者应增强和实践者合作的研究意识,大力加强应用型研究
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者和以实践推广为主的实践者应是应用型研究的两翼,缺少任何一翼都将无法胜任应用型研究的重任。学者和实践者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减少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实现实践导向的继续教育研究的良性发展。双方的沟通有助于学者挖掘有意义的现实课题,有助于实践者提高实践质量。双方的交流有助于学者优化研究过程,有助于学者提出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继续教育研究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人民群众的学习需求和继续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是继续教育学者研究的基本课题来源。继续教育顶层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新型农民和农民工培训、企业员工培训、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学习共同体、国际交流等问题,在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的新常态下都面临着一些重大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新问题为继续教育学者提供了丰富的、鲜活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材料。研究者应解析、梳理成人群体结构之纵横,了解、熟稔不同的成人群体及其特质,并关注他们的演进与变化。[4]
研究成果应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创新的研究成果经过结题后并不能束之高阁,而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第一时间应用于继续教育实践,进行试验、推广、验证,及时转化为促进继续教育发展的生产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研究者应利用会议、期刊、报纸、网络等形式主动推介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社会大众对研究成果的认知度。研究者应和实践者一道建立各类试验区、试验点、推广基地,在实践中检验、修缮和完善研究成果。
4.研究方法应坚持系统思维模式,避免片段思维模式
当前继续教育研究应坚持系统、全面和辨证的思维方式,兼顾人文精神和自然精神,兼顾学科立场和跨学科意识,并统筹利用综合的研究方法。
系统、全面和辨证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克服孤立、片面、极端的研究现象。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哲学立场、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利益角度的学者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本着求真求理的态度,研究者应跳出孤立的思维陷阱,站在系统科学的立场分析和研究问题;应跳出片面的思维陷阱,站在学科综合的背景分析和研究问题;应跳出极端的思维陷阱,站在公正的利益角度分析和研究问题。心中无私心、无杂念、无偏见,学问才能做真做实。系统、全面和辨证的思维方式可以使学者以整体的观点看待和认识继续教育现象,以联系的观点分析和探究继续教育问题,以综合的观点构建和策划继续教育实践提升策略。
继续教育研究过程应兼顾继续教育学科研究立场和跨学科研究意识。对继续教育的研究不仅应研究成人学员的学习需求、动机和学习机制,而且应研究社会政治、经济和企业发展对学习的影响机理,将继续教育和学习的普遍性规律提炼出来。因此,一方面应站在继续教育学的立场上用继续教育的理论体系和框架来解释和归纳继续教育现象和问题,不能机械地套用普通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应站在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对继续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管理学、社会学和生理学的综合分析,以提出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行动建议。孤立地应用继续教育理论和方法难以化解继续教育面临的各种外部困难和障碍,机械地套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難以弄清继续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本来面目。
继续教育研究过程应统筹利用综合的研究方法。具体的研究方法多元、多样、多层次,经验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实证的方法,定性的方法、定量的方法、定性定量方法,历史的方法、叙事的方法、案例的方法、实验的方法、统计的方法,都各有长处和优势,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因此,统筹利用综合的研究方法是当前研究方法走向的基本态势。学者应提高研究方法论修养,学会使用各种研究方法,在继续教育研究中恰当运用适当、适切的研究方法。
5.学者应坚持固化研究主题,致力于长期的系统化研究
一个学者的研究主题应在若干年内,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固定或相对固定。这样,学者才能有精力、比较系统、比较深入地研究某一主题,也才有可能在该主题研究上取得较系统、较完整、较深刻的研究结论和研究成果。一些学者之所以能够在科研道路上取得一定的研究成就,与其固守某一研究主题息息相关。
如,叶忠海教授长期致力于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学习型城市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影响政府决策的研究成果。高志敏教授长期致力于成人教育基本概念、学科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取得了《成人教育学科体系论》等一些有重大理论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乐传永教授长年致力于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学历+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取得了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实践突破成果。何爱霞教授常年致力于成人教育学科建设、成人高等教育机构转型等问题的研究,对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曾青云教授常年致力于成人高等教育改革、成人教育文化建设等问题的研究,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成人教育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桑宁霞教授常年致力于成人教育价值、成人教育学等问题的研究,对消除公众对继续教育的种种误解具有一定的宣传作用。
学问贵在坚持。一些学者见风使舵,研究领域经常变化和改变而难以固定于特定的研究领域,这样的研究方式很难在特定领域取得系统化、连续化的研究成果。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而毫无怨言。既然选择了继续教育研究事业,学者就应不羡慕热门学科研究的繁华景象。“云开雾散终有时,守得清心待月明”。长期的坚守,长期的探索,自然会守得“宝剑锋、梅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