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当前温州“两链”危机的路径探析

    林宸辰

    摘要:企业资金链、信贷担保链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金融风险的热点问题之一。2011年信贷担保链风险率先在温州爆发,受限于行政级别、政策工具、财政能力及司法裁量等方面的不足,如何采取救助措施成为考验温州市政府执政能力的一道难题。文章在肯定了温州市政府成立应急处置办公室、构建企业信用体系、帮扶民营企业融资等政策的同时,更着眼于分析当前温州担保链危机筑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多元化的创新融资方式化解温州经济危机。

    关键词:资金链;担保链;民间资本;民营企业

    一、“两链”危机发生的背景

    一直以来,温州民营企业由于产权结构不清晰等因素制约,直接融资的比例甚微,主要通过民间借贷和银行贷款融资。中小企业因抵押物不足,信用评级低,难以获得银行低息贷款,因而银行往往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建立信贷担保关系增信来获得银行贷款。据估算,温州企业涉足担保的比例超过60%,“互保联保”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企业贷款量不断攀升,随着物价和通胀率高启,央行不得不收紧银根,实体经济遭遇釜底抽薪,温州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饮鸩止渴”,转向了民间借贷,供求关系导致民间资金利率高启,企业利润率持续下降。2011年4月,温州企业担保链风险集中爆发,互保联保的融资增信方式导致借贷风险骨牌倒塌式蔓延,企业资金链、担保链(后文简称“两链”)断裂,引发区域性经济危机。

    二、温州市政府应对“两链”危机的举措

    温州“两链”危机引起了政府高度关注。温州市政府通过金融改革积极介入化解危机,但应对金融风险的经验有限。应对举措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立风险处置办公室,为陷入危机的企业注入流动性

    危机发生后,银行迅速抽资压贷,企业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局面,出现企业赖账、恶意转移资产等现象,银企互相不信任。温州市政府直到2011年9月底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组织公安、财税、人行、法院、银监会等11个机构成立应急工作协调组,为银企交流创造平台;通过设立处置办公室,运用并购重组、司法和解等多种处置措施,提供解决方案;通过成立应急转贷基金,给企业注入流动资金,对风险可控企业启封抵押物、成立国有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短期偿债资金。同时,号召银行暂时延迟起诉,通过担保置换等方式解救困境企业。

    (二)重构民营企业信用体系

    2013年人民银行设立了温州征信分中心,建立了涵盖企业信用信息、企业信用评级信息以及民间金融信息在内的综合征信数据库。温州市政府还对企业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将低风险的A类企业白名单提供给银行,鼓励给予信贷支持;对陷入担保危机的B类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资产重组、债务置换、担保平移等,帮助企业脱困;对C类濒临破产的僵尸企业尽快启动清算程序,尽量减少负面的影响。此外,政府一方面开展追逃“老赖”,打击企业恶意转移资产、逃废债的行为;另一方面,对银行随意抽资压贷,给予批评和惩罚。

    (三)放宽民间融资平台准入门槛,拓宽民间资本进入民营企业的渠道

    一是简化小额贷款公司成立审批流程,使民间资本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放开银行准入门槛,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通过激活银行间竞争达到缓解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2015年3月,温州民商银行开业当天,就为一家小企业发放了纯信用无抵押的贷款;三是发展新兴融资渠道,特别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融资平台,像温州贷、温商贷等规模较大、借贷情况较好的网贷公司也吸引了很多民间资本,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快速便捷的资金供应渠道。

    三、当前温州化解“两链”危机仍面临的主要问题

    温州化解“两链”风险初有成效,银行不良贷款率四年来逐年降低,但此次风波给温州带来的冲击极为沉重,温州经济的发展陷入了谷底,当前仍面临着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的意愿不强

    1. 民间资本运作缺乏法律、制度保障。温州民间借贷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针对民间借贷方面仅有些原则性的规定,使得法规在操作层面容易陷入混乱,民间资本很容易被归入非法集资的范畴。很多投资者吸取教训采取保守策略,造成资本浪费。其次,民间借贷缺乏明确的税收制度。企业民间借贷支付的利息不能计入企业成本享受税前抵扣,资本成本高。

    2. 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不够完善。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数量少、实力弱,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民间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的路径不畅。其次,温州本土的金融人才不足,商业环境、基础设施及综合条件制约了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的途径。

    3. 民间资本外流现象突出,投资脱实向虚现象加剧。温商在外投资资金退出后大都滞留于大城市,在温州辖内募集的投资基金也大都投向市外项目,由于资本的规模性跨区域外流,2009~2013年温州地区银行贷款与GDP的比为1.85:1,远高于同时期全国平均的1.2:1。其次,民间资本热衷于赚快钱,民间资金利率高达20%,远高于工业经济5%~6%的平均利润率。在经历房地产市场调整和国家全面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后,部分游资转向投资p2p、场外配资、股票投机等领域,投资脱实向虚现象严重。

    (二)正规金融机构有效供给仍然不足

    温州很多民营企业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组织结构、管理机制都不符合上市的要求,企业融资往往依靠内源融资、民间融资和银行贷款,直接融资占比很低。正规金融机构的“所有制和规模偏好路径”根深蒂固,无论出台何種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金融机构仅处于“政治意愿”与“形象工程”来服务中小企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有效供给不足。企业“担保链”风险爆发后,各银行的展业风格纷纷由激进转为保守,银行信贷管理从“送货上门”快速转向“上门催债”,大量企业贷款到期后被要求打折续贷,甚至直接不予续贷。部分出险企业利用抽逃资金、设置司法障碍等方式,逃避银行债务,导致温州企业信用大幅降低,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三)民间金融主体发展遭遇困难

    温州民间金融主体在2011年数量达到1900多家,大部分参与民间借贷活动。局部金融风波爆发后,温州的小贷公司损失严重,慎贷、惜贷现象明显。2012年来,温州共受理了小贷公司借贷纠纷案637件,立案标的额7.19亿元,占温州营运的小贷公司的76%。民间借贷规模急剧萎缩,民间金融主体只剩680余家。此外,小贷公司不能享受金融税收优惠政策,税负较重,影响了小贷公司试点的积极性。

    (四)信用關系尚未修复,金融环境难以根本改善

    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企业信息缺乏真实性。企业为了成功获得融资,常选择性做账,多报、虚报经营收入等,使得投资人无法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虽然人民银行征信温州分中心已经将企业及与其相关的各政府部门资料进行整合供投资人查阅,但企业与其所有人的信用信息未实现互联互通,想要了解更具体的信息仍然费时费力。

    四、化解当前温州“两链”遗留问题的方法探究

    “两链”危机本质上是资金流动性危机,要阻止风险继续发酵、扭转经济下滑趋势,就要疏通资金流通的渠道。只有破除融资壁垒,系统建立融资服务体系,才能使资本愿意进入民营企业,进入实体经济。

    (一)要拓展运用直接融资渠道

    1. 积极推进企业股改,积极对接资本市场

    温州市政府大力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规范试点,但绝大部分公司并没有因“身份转变”而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因此,政府除了鼓励企业实施改制外,还应培育优秀企业挂牌交易和上市。我国新三板市场准入门槛低、发展迅猛,体现的是民营企业“小步快跑”的融资风格。温州市政府要加大对“新三板”优势的宣传,对有资质的民营企业上市进行培育辅导,对成功登陆“新三板”等市场的企业及相关中介服务机构要给予奖励等,调动民营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积极性。

    2. 发展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借助核心企业的优势地位,通过应收账款、订单、保单、仓单质押等流动资产作抵押,为企业提供融资和消费金融服务,从而解决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困境。供应链金融的另一个形式是行业核心企业凭借其对上下游企业的深入了解,为其提供灵活的融资服务,有效地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物流企业有机结合起来,解决陷入资金链困境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完善间接融资渠道

    1. 支持发展民营银行,大力推广社区银行

    温州市政府应加大对民营银行发起设立的支持力度,成立更多类似于“温州民商银行”这类专门服务于民营企业的金融机构,形成国有股份制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并存的银行业体系。社区银行是指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社区银行重视对小微企业社会化软信息和数据化硬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如泰隆银行总结出的多渠道检验客户“人品、产品、押品”状况,配合企业“水表、电表、海关报表”作为信贷投放的重要评价依据,为民营企业提供信贷资金。

    2. 扩大传统金融机构抵押(质押)物范围

    银行的风控体系单一,一般以土地、房产等重资产为抵押贷款,而中小企业可抵押物有限,要积极推广包括知识产权、排污权、林权、大宗商品库存等作为抵押(质押)物贷款。如仓单质押担保模式,特别适合外贸型经济较发达的温州地区。开展动产抵押(质押)贷款,盘活企业动产价值对于温州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大意义。

    3. 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

    结合浙江省互联网、电子商务方面的优势,支持互联网金融产品研发、创新,鼓励互联网金融利用大数据技术降低资金寻找优质投资标的交易成本,加快资本运行的效率。坚持包容的态度,发展P2P、网络理财、网络小贷等公司,发挥其在吸收、配置民间资本方面做起到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加强监管,严防互联网金融风险。

    4. 出台民间金融参与主体减免税政策

    税收问题是阻碍民间资本进入民营企业的原因之一。对在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登记备案的出借人,可以减征或免征其利息收入的营业税和个税,减征或免征的营业税可以在日后的应纳营业税税额中抵减或退税。对于登记备案的借款人,可以免征印花税,并凭借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的合法凭证,让利息费用在税前扣除。通过减免税措施,降低了企业融资的成本,推动了民间借贷规范化、信息透明化。

    结论

    四年来,温州坚持金融改革和金融风险化解两手抓,减缓了民间金融风险向正规金融的传导,“两链”危机逐步得到化解,金融体系功能逐步得到恢复。当前,温州民间信用关系尚未完全恢复,正规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不足,而民间资本寻求高回报的特性导致资金大量外流,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无法真正服务民营企业。温州要扭转经济下滑趋势,就一定要疏通资金流通的渠道。通过引导、奖励有潜力的企业股改上市融资,或者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方式向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来拓宽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通过大力发展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扩大银行抵押(质押)物范围,发挥自身优势发展互联网金融,并出台民间金融参与主体减免税政策来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从而完善企业间接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周文泉.温州企业“两链”风险化解创新途径的探索[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2).

    [2]鞠海亭.温州“两链”金融风险司法化解与破产审判实践[J].法律适用,2016(05).

    [3]杠杆水平略有回落 风险挑战比较突出——一季度全省万家样本企业专项监测报告[J].浙江经济,2016(08).

    [4]孙琼.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资金链”和“担保链”风险分析与对策[D].浙江工业大学,2016.

    (作者单位:温州城市大学)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我的小白杨情结

    阎维文我是在1984年第一次演唱这首歌的。那时我还很年轻,苦于没有自己的代表作。当第一次拿到梁上泉作词、士心谱曲的这首歌,我反复地哼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