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以课程教学模式到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转换为基础,探索数字媒体艺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采用职业角色导入、设计师走进工作室、教师角色转换等改革措施,实现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应用型;工作室;培养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高速发展,尤其体现在规模上,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1]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从资源耗费、劳动密集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以及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建设需要的矛盾开始突出,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為此,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在2015年联合发文,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随后,在2017年,教育部出台了《“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将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应用型、职业型三类。从此,全国地方普通高校开启了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为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1 从课程教学模式到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改革的大趋势下,我校将自己定位为研究与应用并重的高校,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专业,确定了以“创作(项目)带动教学”的基本转型思路。基于学校的整体改革进程,设计学院的各专业(含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2017年开始在高年级(三、四年级)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考虑到重庆未来将大力发展大数据、智能制造、云计算等产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工作室设置为“数字产品设计”工作室和“信息与交互设计”工作室,以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
工作室制教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是现代设计教育中著名的包豪斯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或物品的制作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欧美艺术、设计人才的普遍培养模式,并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但直到近些年才得到各艺术院校的高度重视,陆续开始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来培养艺术、设计人才。
工作室制教学是以项目为依托,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和实践同步,以此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模式。[2]这就和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形成了显著的区别。在课堂教学中,一门课程总是对应一些特定的知识点或技能,教学的依据是教学大纲中要求的知识或技能,教师教学以知识传授或技能演示示范为主,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或技能就达到了教学目的,而忽略学生是否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设计问题,造成了理论与应用的脱节。工作室制教学的依据是项目,强调以学生为主导完成项目,教师作为辅助,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项目设计中的专业问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并且在这一教学活动中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3]在这种模式下,一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二是学习知识和技能都是以解决项目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学以致用,完美结合。
2 职业角色导入工作室制教学
面向应用转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而言,就是培养合格的数字媒体设计人才,缩短从学生到设计师之间的距离。这就需要在工作室制教学中,在以项目为依托的基础上,把学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考虑。
考虑到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设计公司,都有明确的职业角色分工与合作,要完成一个项目,总是需要一个团队来执行,团队成员协同工作。在数字产品设计领域,主要的职业角色有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界面设计师,以及前端技术开发等,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我们将职业角色导入工作室制教学中。在完成工作室项目的过程中,将学生分为若干个项目小组,每个项目组由3~4人组成,分为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界面设计师,如有条件可引入前端技术开发外援,小组成员由同学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今后的就业取向自由选择和组合,每个小组独立提供一套设计方案。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每个职业角色有明确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但与职场的情况不尽相同,根据教学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作了适当调整,不像职场那样完全由产品经理负责到底。
每个设计阶段由一个角色负责和决策,其他角色有义务参与讨论、收集资料、提出建议、完成负责人指派的任务。具体来说是:产品经理主持项目的前期研究,包括项目目标确定、可行性分析、竞品分析、用户研究、需求分析、设计概念提出等内容,负责本阶段的工作计划与安排,召开相关讨论会,负责编写需求分析报告。功能和交互设计阶段由交互设计师主持,全体组员共同参与,设计内容包括从需求到功能的转化、交互设计、任务流程分析、原型设计等,负责本阶段的工作进度安排、任务分配、讨论交流会议主持,以及主持项目设计报告的编写。产品的视觉设计阶段由界面设计师主持,负责本阶段的任务分工、进度计划与控制,以及主持相关的讨论与汇报,设计内容包括界面视觉风格确定、界面布局设计、界面色彩设计,以及图标设计、交互元素设计等,主持视觉设计标准与规范的编制与设计汇报。产品的开发阶段由前端开发人员负责,对于艺术院校,一般需要第三方公司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外校学生作为外援来担任。
通过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职业角色的导入,并模拟职场的工作职责与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能够使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得到很好的提升,同时,养成团队协作的职业习惯,明白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弱小的,只有与他人沟通交流才能不断地进步和提升。[4]
3 设计师走进工作室参与教学
在传统的课程模式中,以知识点来划分课程,每个课程由一位教师负责,而在工作室制的教学中,是以项目为依托的,教学中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是由项目本身决定的,而不能事前加以规定。这样一来,对教师的知识范围和设计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设计实战能力的要求,因此,很难再由一位教师来担任工作室的教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工作室的教学中,采用导师组的方式进行教学,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设计阶段选择合适的教师主导教学。为了弥补教师在设计实战上的欠缺,以及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职场设计动态,直接让职场设计师走进工作室,参与教学。设计师参与教学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实际的案例解读与分享、设计经验交流、设计技能传授,也可以是参与学生设计方案指导、设计成果考评等。通过让设计师走进工作室,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职场的要求有更好的接轨,更加符合职场的应用要求,缩短从毕业生到设计师的转换所需要的时间。
4 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课程式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技能的示范者,一个班级的同学接受同样的知识,练习一样的技能,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而在工作室制教学中,学习的目标是为了完成项目的设计,每一个小组有不同的设计思路,每一个同学又在项目中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设计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各不相同,除部分共同的知识外,教师不可能采用统一授课的方式来统一传授学生完成项目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工作室制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必须转换,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完成项目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做学生的设计顾问,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设计方向。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化到以学生为中心。
5 结语
通过工作室制教学改革,我们对数字媒体艺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过三、四年级两年工作室的培养,学生的设计应用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树立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确立了自己的职业取向和发展方向,不再懵懵懂懂地走出校园。应用实践能力提高了,毕业生自然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整个就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Z]. 2015.
[2] 王陈辉,田中初.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文创人才培养中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25):5-8.
[3] 张萌.基于“工作室制”的职业化能力培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08).
[4] 王坤.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讨[J].才智,2019(08).
作者简介:谢成开(1963—),男,重庆人,教授,研究方向:数字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