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薛志芳
当下,集团化办学的实践和探索风起云涌、方兴未艾,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值得讨论的话题:如何能真正把几所不同的学校结合到一块儿,怎样的组织形式才能干成事,怎样做工作才能收到最优效果等。我们的思考是这样的。
一、怎么把成员学校结合到一起
什么力量能把集团内的几所不同学校紧密结合在一起呢?我认为有这样三种。
制度捆绑。就是通过建立评价、督察、奖惩等一系列的制度,建立起一个机制,把这些原本没有关系的组织、单位整合成一个利害相关的共同体。但是,集团化办学不是简单的优势学校合并或者是兼并薄弱学校,也不是要催生新的“航母式”的学校。大家都是独立的法人单位,都有各自不同的愿景、主张、经验和阅历,也都有不同的学情、校情和生情。这些制度的约束力究竟有多大,能维持多久,在执行过程中会不会打折扣,甚至出现变异……这都是值得研究和观察的。
利益驱动。为了共同的利益,这些相对独立的学校或许都能够在集团里有获得感。但是,在教育集团这个公共团体中,各个成员的需求有很多是一样的,如生源、课堂、课程、教师、学校管理的经验成果和升学成绩等。有些“绝招”或“秘诀”在很多学校可能是不愿告知同行的。因此,很多教育集团不能运作,或者是做不出像样的工作,我觉得最根本的瓶颈可能就是,校际之间存在资源共享的利益冲突。所以,依靠利益推动工作,力量也很有限。
理想带动。就是在这个集团里,大家都有一种使命感,有共同的价值观,有超越了功利的想法,都想借助这个平台干点事情——这就是理想的力量。所谓“理想带动”,就是我们要在更高的层面上去看待自己的工作,追求理想,顺便做事。共同的理想会让我们都去积极地思考,都去主动干工作,尽力把工作做完美,成员学校之间就会有无限合作的平台,共同激发智慧和潜能。从这个角度上说,理想就是集团里最强的黏合剂。
如果我们能够综合调配好以上三种力量,一起为教育集团的共同目标工作,严明制度,使彼此都能够受益,集团化办学就会实现多赢。
二、怎么找准工作切入点
方向比方法更重要。优质学校敢不敢输出,成员学校想不想介入,师生能不能实现深度参与,都考量着校长的胆识和智慧。我认为,不管是紧密型还是松散型的集团,如果能够深入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就激活了整个团队。
调动校长。校长是推动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最强动力,在教育集团尤为如此。所以,在集团里,调动校长们的积极性十分必要。大家要建立起一个无障碍沟通的平台,如“校长联席会议”,确保校长之间的联系常态化、交流开放化。同时要强化校长们的学习,无论是书本的还是现场的。每一次成功的学习对于校长们来说都是一次有效激发。其实,校长都有干事创业的愿望,校长的工作激情被点燃,一个学校才会被激活。
直击课堂。课堂具有全息效应,带动面也大,如课程、教学管理等。课堂还是教师最直观的专业成长方式,以课堂为抓手开展集团工作最为直接和有效。具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一个集团内学校的老师可以随时互相听课,参与教研活动,课堂教学资源可以共同分享。我们学校平时接待外来学习考察的人员很多,课堂本来就是对外开放的,对盟校更是全天候开放。又如集团可以定期组织内部的课堂教学研讨,就是搞“同课异构”活动。每次活动要确保有两三个学校的教师参与作课,所有成员学校的校长、相关学科任课教师都要参与听课、研课,采取精选专题、同课异构、现场观摩、即时研讨的办法,切实开展深度教研,推动整个集团成员学校的课堂教学共同进步。
严抓常规。就一所学校而言,常规是保障,是学校组织和团队文化的承载。依我观察,很多学校工作做不好的原因就是常规工作没做好。相对于硬件来说,一所学校要想尽快地站稳脚跟,最紧要的在于其是否具有内涵。真正影响孩子们生命成长的是教师,是课程,是课堂,是校园生活……所以,在集团内部,大家要传播和守护好的文化精神,形成集团独特的文化品质,这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集团。集团文化不能虚化,要有抓手和载体,要接地气。
不同的集团可能有不同的资源和考量视角,但理性寻找方向和设计项目,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以促进集团的办学质量整体上台阶、提层次,应该是我们思考的基点和评判标准。
三、怎么才能收到实效
所有的精彩都是有理由的,一切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做事折射出我们做人的信念与态度。要把集团的工作做精、做深、做实,我认为要注意三个方面。
牵头学校要有胸怀。办学校、搞教育的人应该胸怀博大,不必保守,是你的东西谁也拿不走。想开就能够做开,想大才可以做大。我觉得,把我们所有的资源都对外开放,大家一起分享,倒是可以相互碰撞出更多的智慧和经验。牵头学校积极主动地工作,可以带动整个集团发展,这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情。
成员学校要积极。这些年大家一直在说教育均衡,我在思考:我们距离好学校还有多远,距离真正的教育均衡还有多远。在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中,我们梳理出了好多问题,遭遇了很多困难。那么该如何应对工作中的问题和挫折呢?我总结了这么一句:问题引领发展,困难铸就辉煌。管理就是不断解决问题,发展就是不断克服困难。有了这个集团,我们可以抱团取暖,相互依靠,从团队中汲取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成员学校一定要积极,不能只说这不合适那不相宜,凡事只要做,就一定有效果。
要善于调动资源。集团搞活动离不开社会力量和资源的支持。我们学校做活动,常常邀请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他们也只要有时间就会参加,听课、评课、点评、演讲……我常和集团的校长们说,我们就是要高调做事,展现好的创意和扎实的工作成绩,亮出饱满的精神风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积极得到好的资源。这样,教师们会感到工作受到重视,校长们也觉得工作有成就感。这就是深度推动。
做事求上乘、求卓越,是我一贯的工作原则和理想。任何工作都会有困难。门槛门槛,过得去就是门,过不去的是槛。而过去过不去,则取决于自己是否真的想过,是否努力在过。在教育的路上,哪怕我们现在还是一只蛹,但努力蜕变,总会破茧成蝶,在春天的花丛中自由翻飞!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五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

    谭玉霞 李永进摘 要:深化课程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为适应新时代要求,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浅谈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

    付聪【摘? 要】学校教育中审美教育是其任务之一,美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通过审美能力的提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