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节律影响下的收视变化和节目取向
曾学远
在我国,电视收视曲线的运行轨迹大致相似:5:00-6:00开始爬高,午间隆起,17:00左右再度上升,20:30前后登上全天高峰,继而低落,凌晨最低。毫无疑问,这和人类的起居习惯有关,大多数人24小时保持昼兴夜寐、午间小憩的生活节奏,作为日常行为之一的看电视自然服从于这个规律。那么在相似的起居作息背后,不同类型的观众在收视行为上又存在什么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观众接收规律,科学管理和编排节目,都有积极的意义。
生理节律驱动收视有规律变化
查阅各地的全天分时收视曲线,我们发现不管节假日还是工作日,不分阴晴和四季,5:00-6:00都是一个显著的收视起点,2:00-4:00是收视的最低谷(乡村2:00前后,城市4:00)。从表层看,前者是人们清醒起床的时间,后者是酣睡时间。但疑问接踵而来,为什么这个规律周而复始,每天如此?为什么最低谷是2:00-4:00,而不是24:00或1:00?
医学实验表明,在正常情况下,4:00是人体体温的最低谷,①而2:00是血压最低点,3:00心率最慢,②2:00-4:00构成了人体生理的低潮时段。德国心理医学家蒂尔·伦内伯格描绘了一张男女各年龄段睡眠中轴图,4:00恰是这个工业化国家最集中的睡眠中间点,③这与城市观众4:00收视最低谷相印证。在正常状态下,人体生理指标每天呈规律性变化,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不管阴晴冷暖四季更替。而且实验表明,这个规律与人们有意识的起居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即便白天持续卧床休息,不活动,生理指标仍然有规律性地变化,只不过振幅有所降低。④
可以推断,人们因生理节律变化而昼兴夜寐,生理高潮适宜运动和劳作,低潮休息。生理节律与生俱来,如果违反它,多数人会感到不适,倒夜班一向被视为苦差就是这个原因。
生理节律主导了人们的起居作息,也成为驱动收视有规律变化的重要因素。收视率白天大段上升和夜间至凌晨低落,正是生理节律涨落的一种体现。不仅如此,整个上午、下午、黄昏和夜间都与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动方向合拍,即上午持续小幅上升,下午维持上午的相对高位,黄昏达到白天的最高点,22:30前后陡降。
收视行为与其他起居活动的相互作用
虽然如此,中午和晚间20:30前后的收视高峰,却是奇突的表现。人体经历半天活动,生理状态于午间步入低潮,普遍有困倦感,而收视却在这时冲上高潮;心率血压体温在黄昏(约18:00)之后,都逐渐减缓和走低,收视却逐级攀升,直到全天最高峰;22:30之后,人体的生理指标低于白天,收视却仍高于白天,直到午夜。午间和晚间的收视曲线大大超过其他时间,起伏之剧烈甚于人体生理节律变动。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要结合其他日常起居活动及收看电视的特点加以分析。在人们的千万种起居活动中,看电视只是其中一项,白天的大段时光,人们还要从事更加费力耗神的工作学习等劳作,这些项目的整体活动度在上午和下午都处于高潮。而午间是白天的中继,黄昏至20:30是白天到夜间的转折,这两个时间都是日间劳作告一段落,生理指标虽有所下降,却尚未跌入低谷的阶段,使人们在这两个时间仍保持一定的活跃性,主要用来从事用餐、休整、团聚等相比之下注意力要求不高的活动,这些活动极适合伴随性收看电视。22:30至午夜的收视仍高于白天,以及收视曲线午间和晚间的变动幅度甚于人体生理节律,也都源于这个特点:虽然当前新媒体、新休闲方式花样百出,分流了部分观众,但是就现状而言,在停止千万种日常劳作之后,打开处在家庭最显要位置的电视,仍然是绝大多数人除睡眠之外的选择,这从各地夜间和午间高达90%以上的开机率指标可以得到验证。换句话说,这个高位是以人们停止劳作为前提的,到了夜间甚至没有了进餐等伴随性行为,这意味着收视几乎成了单一活动,人的整体活动度实际处于除睡眠以外的低谷,与生理节律仍然高度合拍。
由此可见,人们全天各时段的收视行为,与其他起居活动一道,共同受到生理节律的驱动和调节。与此同时,看电视又因其较低的活动性和较高的伴随性等特点,在午间和晚间过渡期取代其他起居活动,集中爆发。但不管它是涨是落,不管它与其他活动如何互为作用,其背后的根本驱动力,仍是生理节律的周期变化。
城乡、四季收视率变化及其相应的生理节律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生理节律的周期性变化,进而影响收视行为的呢?解剖表明,哺乳动物大脑的视神经中枢存在一小股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它能通过视神经获得光线信息,并使身体与昼夜节律同步,⑤“损毁视交叉上核能使体温的昼夜节律完全丧失。”可见,光线及伴随而来的温度变化,对这个充当“生物体各种节律的主钟”的“视交叉上核”施加了影响,促成生物体有规律地昼夜变化。⑥
这同样可以在收视运行中获得验证。对照同一地域城市和农村的收视轨迹,我们发现,城市6:00突破向上,而农村提早到5:00;城市整个上午一路走高,而农村10:00之后有个短暂的回落过程;城市整个白天和夜间高于农村,但晚间黄金时间大大不及农村,总体变动幅度小于农村;城市最低谷在4:00前后,农村在2:00。
时间生物学家认为,城市因建筑密集,人们多活动于室内,白天接受的光线少,而夜晚接受的光线又多于农村,这导致城市光线和温度的变化都小于农村,其居民的昼夜生理节律变化也就不及农村居民明显,反映在收视上,就是城市收视曲线变化小于农村,高峰不高,低谷不低,昼夜节律不如农村明显。这个特点也体现在同一地区四季的收视变化中,以南昌地区为例,四季中分时收视曲线变化最大的是夏季,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冬季的变化最小。笔者撷取2:00到6:00、6:00到12:30、15:00到20:30、6:00到20:30及20:30到24:00共计5个时间段,发现夏季这5个时间段的收视率平均变动了25.24个百分点,秋季24.83,春季24.57,冬季仅23.92。这个差异与上面的城乡差别有相似之处:光线充足、明暗对比大的夏季人们的生理节律振幅加大,令收视变动加剧;秋季、春季和冬季光线依次递减,昼夜明暗对比缩小,生理节律的波幅越来越收窄,收视变动也随之越来越低缓。
生理节律调节下的不同收视取向
生理节律的变化不仅驱动着包括收视在内的日常活动,而且对各层次人群的取向和偏好也有着节律性的影响。从收视率来看,每天早间(6:00-8:00)男性中老年(36岁以上)和少年(4-14岁)观众领先;上午(8:00-12:00)男女观众旗鼓相当,偏男女老年和少年;中午(12:00-14:00)女性观众稍胜,中年女性有所表现;下午(14:00-21:50)女性中老年优势凸显;晚间各层次观众收视率均高涨,中年男女升幅显著;夜间(21:50-24:00)中年女性赶超全部男性,中年男性也占据前列,全天运行低位的男女青年观众(15-35岁)首次赶超少年观众。为符合时间生物学的研究习惯,这个收视率采用周末数据,在很大程度上摒除了工作因素,还原人的自然作息。可以看出,与其他层次人群相比,处于年龄两头的少年和老年时间类型偏早,早间、上午相对活跃,夜间低落;中年观众次之,在中午之后逐渐活跃;青年观众时间类型最晚,直到晚间和夜间才有所表现,这与蒂尔·伦内伯格描绘的各年龄段睡眠中轴图很吻合,即人们在青春期之前早睡早起,青年时期作息延后,成“猫头鹰”,中年之后,伴随年龄增加,又逐渐提早。⑦
那么,反映在具体的节目上,这些观众在全天不同时间又做了怎样的取舍呢?我们撷取同期全天各段收视率前30位的节目,依据各节目的风格特色、情节演变和主题诉求做了一个类型划分(见表一)。由此发现上榜节目中,新闻节目、历史传奇及战争军事等偏客观、偏理性的硬质影视剧、脱口秀和娱乐资讯等偏知识理性的综艺节目,呈现出一个从早间到晚间的比例递减过程,而偏爱情家庭的柔性剧目和家庭亲子、情感调解节目刚好相反,呈递增趋势。
这些特点令人玩味。从生理节律变化看,早间人的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虽然较之凌晨升高,但总体尚未达到峰值,人在这时是偏现实与冷静的,对应的收视取向是客观纪实和偏知性理性等的硬质节目类型。上午基本延续了早间的取向。进一步比较,中性节目如古装玄幻、春晚等上榜,硬质剧目中最为硬质的战争军事、武侠动作等类型减少,偏静态和悬疑的刑案类大增,境外娱乐性强的爱情剧目和家庭亲子综艺节目也增加。这提示伴随生理指标的提升,人开始变得主观化和情感化,收视取向朝柔性的爱情家庭类转换。中午是短暂的休息时间,人们的趣好多元化,中性剧目继续增加,硬质和柔性节目达成了某种平衡,但较之上午,柔性节目实际加大了比例。下午至傍晚,人的生理指标达到全天峰值,人的活动性在这个时段最强,主观情绪高涨,反映在收视取向上,偏主观情感的柔性节目大大占优,比重达到了全天最高。晚间伴随生理节律的逐渐放缓,加之受到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政策约束,收视取向开始分化,向客观理性、社会贴近性略有偏移。夜间老年观众收视陡降,中青年观众取而代之,成为主体,偏知性与理性的硬质节目较晚间有所增多,但和清醒冷静的早间与上午相比,这个时间疲劳感普遍加重,睡意渐浓,光线趋暗,人们更倾向于传奇性强的历史传奇、战争军事、经典,以及有暖意的家庭情感类型,前者与现实保持距离,距离意味着种隔阻,适合从清醒到入睡的过渡,后者是一种抚慰,对生理节律逐渐步入低谷的人们有着平静心绪的作用。
结合上面各性别年龄层次观众的收视表现,我们可以看出男性和少年等时间类型偏早的观众,在其早间和上午活跃期,对客观纪实和偏知性理性的硬质节目,有着明显的趣好,成为影响这两个时段收视率的主要力量;女性老年和中年观众时间类型偏晚,在午后作用明显,其对家庭情感类柔性节目有更多的选择;中青年观众夜间活跃,趣好多元化,对传奇性强并与现实保持距离的节目、有暖意的情感抚慰节目更加偏好。从生理节律上看,人在生理指标尚未达到高潮时,偏于现实与冷静,更愿意接受偏知性理性的硬质内容;在下午至晚间生理高峰期,主观情绪和意愿增强,趣好转向家庭情感类的柔性节目。这个节目取向的变换,是与不同时间类型观众的作息节奏同步的,其背后,是生理节律的驱动与调节。
总结与启示
总的来说,生理节律主导了人们的周期性起居作息,调节着人们的心理和情感取向,这在收视上得到了确切的印证。收视波动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的生理节律同步。我们充分尊重生理节律,利用这种节律,再结合人们的其他活动规律,有针对性、有侧重面地策划和编排全天各时段的节目,就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各类人群不同时间的收视需求,减少制播的盲目性,提高市场精准度,实现收视效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
①岭 南:《人体与昼夜变化的关系》,《药物与人》,2002(12)。
②余振球,李锁柱,陈 竹,王蕾礼,陈秀丽:《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波动的研究》,《中国循环杂志》,1989年第4卷(2)。
③⑤⑦[德]蒂尔·伦内伯格:《神奇的人体生物钟》,张丛阳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第103页,第81页,第103至第104页。
④⑥孙 兵,杨永录:《体温昼夜节律的研究进展》,《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1)。
在我国,电视收视曲线的运行轨迹大致相似:5:00-6:00开始爬高,午间隆起,17:00左右再度上升,20:30前后登上全天高峰,继而低落,凌晨最低。毫无疑问,这和人类的起居习惯有关,大多数人24小时保持昼兴夜寐、午间小憩的生活节奏,作为日常行为之一的看电视自然服从于这个规律。那么在相似的起居作息背后,不同类型的观众在收视行为上又存在什么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观众接收规律,科学管理和编排节目,都有积极的意义。
生理节律驱动收视有规律变化
查阅各地的全天分时收视曲线,我们发现不管节假日还是工作日,不分阴晴和四季,5:00-6:00都是一个显著的收视起点,2:00-4:00是收视的最低谷(乡村2:00前后,城市4:00)。从表层看,前者是人们清醒起床的时间,后者是酣睡时间。但疑问接踵而来,为什么这个规律周而复始,每天如此?为什么最低谷是2:00-4:00,而不是24:00或1:00?
医学实验表明,在正常情况下,4:00是人体体温的最低谷,①而2:00是血压最低点,3:00心率最慢,②2:00-4:00构成了人体生理的低潮时段。德国心理医学家蒂尔·伦内伯格描绘了一张男女各年龄段睡眠中轴图,4:00恰是这个工业化国家最集中的睡眠中间点,③这与城市观众4:00收视最低谷相印证。在正常状态下,人体生理指标每天呈规律性变化,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不管阴晴冷暖四季更替。而且实验表明,这个规律与人们有意识的起居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即便白天持续卧床休息,不活动,生理指标仍然有规律性地变化,只不过振幅有所降低。④
可以推断,人们因生理节律变化而昼兴夜寐,生理高潮适宜运动和劳作,低潮休息。生理节律与生俱来,如果违反它,多数人会感到不适,倒夜班一向被视为苦差就是这个原因。
生理节律主导了人们的起居作息,也成为驱动收视有规律变化的重要因素。收视率白天大段上升和夜间至凌晨低落,正是生理节律涨落的一种体现。不仅如此,整个上午、下午、黄昏和夜间都与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动方向合拍,即上午持续小幅上升,下午维持上午的相对高位,黄昏达到白天的最高点,22:30前后陡降。
收视行为与其他起居活动的相互作用
虽然如此,中午和晚间20:30前后的收视高峰,却是奇突的表现。人体经历半天活动,生理状态于午间步入低潮,普遍有困倦感,而收视却在这时冲上高潮;心率血压体温在黄昏(约18:00)之后,都逐渐减缓和走低,收视却逐级攀升,直到全天最高峰;22:30之后,人体的生理指标低于白天,收视却仍高于白天,直到午夜。午间和晚间的收视曲线大大超过其他时间,起伏之剧烈甚于人体生理节律变动。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要结合其他日常起居活动及收看电视的特点加以分析。在人们的千万种起居活动中,看电视只是其中一项,白天的大段时光,人们还要从事更加费力耗神的工作学习等劳作,这些项目的整体活动度在上午和下午都处于高潮。而午间是白天的中继,黄昏至20:30是白天到夜间的转折,这两个时间都是日间劳作告一段落,生理指标虽有所下降,却尚未跌入低谷的阶段,使人们在这两个时间仍保持一定的活跃性,主要用来从事用餐、休整、团聚等相比之下注意力要求不高的活动,这些活动极适合伴随性收看电视。22:30至午夜的收视仍高于白天,以及收视曲线午间和晚间的变动幅度甚于人体生理节律,也都源于这个特点:虽然当前新媒体、新休闲方式花样百出,分流了部分观众,但是就现状而言,在停止千万种日常劳作之后,打开处在家庭最显要位置的电视,仍然是绝大多数人除睡眠之外的选择,这从各地夜间和午间高达90%以上的开机率指标可以得到验证。换句话说,这个高位是以人们停止劳作为前提的,到了夜间甚至没有了进餐等伴随性行为,这意味着收视几乎成了单一活动,人的整体活动度实际处于除睡眠以外的低谷,与生理节律仍然高度合拍。
由此可见,人们全天各时段的收视行为,与其他起居活动一道,共同受到生理节律的驱动和调节。与此同时,看电视又因其较低的活动性和较高的伴随性等特点,在午间和晚间过渡期取代其他起居活动,集中爆发。但不管它是涨是落,不管它与其他活动如何互为作用,其背后的根本驱动力,仍是生理节律的周期变化。
城乡、四季收视率变化及其相应的生理节律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生理节律的周期性变化,进而影响收视行为的呢?解剖表明,哺乳动物大脑的视神经中枢存在一小股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它能通过视神经获得光线信息,并使身体与昼夜节律同步,⑤“损毁视交叉上核能使体温的昼夜节律完全丧失。”可见,光线及伴随而来的温度变化,对这个充当“生物体各种节律的主钟”的“视交叉上核”施加了影响,促成生物体有规律地昼夜变化。⑥
这同样可以在收视运行中获得验证。对照同一地域城市和农村的收视轨迹,我们发现,城市6:00突破向上,而农村提早到5:00;城市整个上午一路走高,而农村10:00之后有个短暂的回落过程;城市整个白天和夜间高于农村,但晚间黄金时间大大不及农村,总体变动幅度小于农村;城市最低谷在4:00前后,农村在2:00。
时间生物学家认为,城市因建筑密集,人们多活动于室内,白天接受的光线少,而夜晚接受的光线又多于农村,这导致城市光线和温度的变化都小于农村,其居民的昼夜生理节律变化也就不及农村居民明显,反映在收视上,就是城市收视曲线变化小于农村,高峰不高,低谷不低,昼夜节律不如农村明显。这个特点也体现在同一地区四季的收视变化中,以南昌地区为例,四季中分时收视曲线变化最大的是夏季,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冬季的变化最小。笔者撷取2:00到6:00、6:00到12:30、15:00到20:30、6:00到20:30及20:30到24:00共计5个时间段,发现夏季这5个时间段的收视率平均变动了25.24个百分点,秋季24.83,春季24.57,冬季仅23.92。这个差异与上面的城乡差别有相似之处:光线充足、明暗对比大的夏季人们的生理节律振幅加大,令收视变动加剧;秋季、春季和冬季光线依次递减,昼夜明暗对比缩小,生理节律的波幅越来越收窄,收视变动也随之越来越低缓。
生理节律调节下的不同收视取向
生理节律的变化不仅驱动着包括收视在内的日常活动,而且对各层次人群的取向和偏好也有着节律性的影响。从收视率来看,每天早间(6:00-8:00)男性中老年(36岁以上)和少年(4-14岁)观众领先;上午(8:00-12:00)男女观众旗鼓相当,偏男女老年和少年;中午(12:00-14:00)女性观众稍胜,中年女性有所表现;下午(14:00-21:50)女性中老年优势凸显;晚间各层次观众收视率均高涨,中年男女升幅显著;夜间(21:50-24:00)中年女性赶超全部男性,中年男性也占据前列,全天运行低位的男女青年观众(15-35岁)首次赶超少年观众。为符合时间生物学的研究习惯,这个收视率采用周末数据,在很大程度上摒除了工作因素,还原人的自然作息。可以看出,与其他层次人群相比,处于年龄两头的少年和老年时间类型偏早,早间、上午相对活跃,夜间低落;中年观众次之,在中午之后逐渐活跃;青年观众时间类型最晚,直到晚间和夜间才有所表现,这与蒂尔·伦内伯格描绘的各年龄段睡眠中轴图很吻合,即人们在青春期之前早睡早起,青年时期作息延后,成“猫头鹰”,中年之后,伴随年龄增加,又逐渐提早。⑦
那么,反映在具体的节目上,这些观众在全天不同时间又做了怎样的取舍呢?我们撷取同期全天各段收视率前30位的节目,依据各节目的风格特色、情节演变和主题诉求做了一个类型划分(见表一)。由此发现上榜节目中,新闻节目、历史传奇及战争军事等偏客观、偏理性的硬质影视剧、脱口秀和娱乐资讯等偏知识理性的综艺节目,呈现出一个从早间到晚间的比例递减过程,而偏爱情家庭的柔性剧目和家庭亲子、情感调解节目刚好相反,呈递增趋势。
这些特点令人玩味。从生理节律变化看,早间人的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虽然较之凌晨升高,但总体尚未达到峰值,人在这时是偏现实与冷静的,对应的收视取向是客观纪实和偏知性理性等的硬质节目类型。上午基本延续了早间的取向。进一步比较,中性节目如古装玄幻、春晚等上榜,硬质剧目中最为硬质的战争军事、武侠动作等类型减少,偏静态和悬疑的刑案类大增,境外娱乐性强的爱情剧目和家庭亲子综艺节目也增加。这提示伴随生理指标的提升,人开始变得主观化和情感化,收视取向朝柔性的爱情家庭类转换。中午是短暂的休息时间,人们的趣好多元化,中性剧目继续增加,硬质和柔性节目达成了某种平衡,但较之上午,柔性节目实际加大了比例。下午至傍晚,人的生理指标达到全天峰值,人的活动性在这个时段最强,主观情绪高涨,反映在收视取向上,偏主观情感的柔性节目大大占优,比重达到了全天最高。晚间伴随生理节律的逐渐放缓,加之受到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政策约束,收视取向开始分化,向客观理性、社会贴近性略有偏移。夜间老年观众收视陡降,中青年观众取而代之,成为主体,偏知性与理性的硬质节目较晚间有所增多,但和清醒冷静的早间与上午相比,这个时间疲劳感普遍加重,睡意渐浓,光线趋暗,人们更倾向于传奇性强的历史传奇、战争军事、经典,以及有暖意的家庭情感类型,前者与现实保持距离,距离意味着种隔阻,适合从清醒到入睡的过渡,后者是一种抚慰,对生理节律逐渐步入低谷的人们有着平静心绪的作用。
结合上面各性别年龄层次观众的收视表现,我们可以看出男性和少年等时间类型偏早的观众,在其早间和上午活跃期,对客观纪实和偏知性理性的硬质节目,有着明显的趣好,成为影响这两个时段收视率的主要力量;女性老年和中年观众时间类型偏晚,在午后作用明显,其对家庭情感类柔性节目有更多的选择;中青年观众夜间活跃,趣好多元化,对传奇性强并与现实保持距离的节目、有暖意的情感抚慰节目更加偏好。从生理节律上看,人在生理指标尚未达到高潮时,偏于现实与冷静,更愿意接受偏知性理性的硬质内容;在下午至晚间生理高峰期,主观情绪和意愿增强,趣好转向家庭情感类的柔性节目。这个节目取向的变换,是与不同时间类型观众的作息节奏同步的,其背后,是生理节律的驱动与调节。
总结与启示
总的来说,生理节律主导了人们的周期性起居作息,调节着人们的心理和情感取向,这在收视上得到了确切的印证。收视波动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的生理节律同步。我们充分尊重生理节律,利用这种节律,再结合人们的其他活动规律,有针对性、有侧重面地策划和编排全天各时段的节目,就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各类人群不同时间的收视需求,减少制播的盲目性,提高市场精准度,实现收视效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
①岭 南:《人体与昼夜变化的关系》,《药物与人》,2002(12)。
②余振球,李锁柱,陈 竹,王蕾礼,陈秀丽:《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波动的研究》,《中国循环杂志》,1989年第4卷(2)。
③⑤⑦[德]蒂尔·伦内伯格:《神奇的人体生物钟》,张丛阳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第103页,第81页,第103至第104页。
④⑥孙 兵,杨永录:《体温昼夜节律的研究进展》,《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1)。